拒奸必正己心。
抗拒奸人一定要自身无邪。
为官如果自身不正,邪念不断,那么他是抗拒不了奸人的迷惑的。奸人往往利用为官者的弱点,投其所好,所以说重用奸人的人,其本身也是心术不正的。封建当权者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一有过失就把责任全推在奸人身上,这是不能服人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从自身查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揽功推过的崇祯
明朝的崇祯皇帝是亡国之君,但他的勤勉却是中国几千年皇帝史上罕见的。崇祯鸡鸣而起,夜分不寐,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常常焦劳成疾。
崇祯即位之初,朝廷内外都被宦官魏忠贤及其党羽所控制。17岁的崇祯不露声色。暗中运作,一举铲除了魏忠贤及其阉党,赢得了天下臣民的称颂。
当时明朝已走向末路,乱象横生,兵祸不断,崇祯决心治乱,他对群臣说:
“世之祸变,全在用人不当,治心不切。朕不会容忍你们骄纵无为,无心国事,朕是有过必罚的。”
朝廷积弊已久,群臣也懒散惯了,对崇祯的话并不放在心上。
一日,崇祯亲自到朝房中巡视,发现有一位大臣没有当值。崇祯大怒,立即命人将那位大臣抓来斩首。有人求情说:
“陛下图治,也不能操之过急,何况此人平日勤勉,实属偶尔犯过。”
崇祯没有听从,又将求情之人杖责痛打,他恨恨地说:
“你们事事辩驳,难怪朝廷有诸多祸难,朕不想当亡国之君,首先要清除你们这些亡国之臣!”
崇祯二年(1629年),天下大旱,崇祯忧心更重,他对群臣说:
“上天降灾,必是你们有过所致,你们还要推托吗?”
礼部侍郎钱象坤上奏说:
“天有天灾,人有人缺,这并不奇怪,陛下不要过于深责了。陛下当务之急乃是设法救灾,惩治大臣只会人心浮动,更不利于成就大事。”
崇祯训斥钱象坤一顿,遂命群臣自我反省。群臣心中不服,私下议论说:
“皇上苛求于人,揽功推过,他是要求我们人人都是圣贤啊!朝廷祸患已非一日,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崇祯对群臣心存猜疑,谁也无法让他满意。他常哀叹无良臣可用,以致极有才干的袁崇焕也得不到必要的信任和权力,最后蒙冤惨遭杀害。
崇祯在位17年,换了50个大学士、14个兵部尚书。对于他频频换人,有的大臣曾劝谏说:
“治乱非一日之功,陛下不要对大臣要求太高了。大臣各有各的缺点,各方面都完美的人并不存在,陛下如果这样求贤,那么只会误事,无人可用了。”
崇祯自大独断,他坚持说:
“朕求治心切,岂容庸人久占禄位?现在是多事之秋,非大贤难以救之,朕不敢有所疏漏了。”
群臣惶惶不可终日,都在苦思明哲保身之策。
一日,前方战事紧急,崇祯召集群臣问计。崇祯连问数遍,群臣并无一人作答。崇祯于是大怒道:
“国有危难,刻不容缓,你们就是这样尽忠吗?”
群臣回答说:
“臣等愚钝,一切还请陛下明示。”
崇祯怒不可遏,只得自作主张。事后,崇祯身边的太监对崇祯说:
“陛下从来对群臣不满,他们哪里还敢说话呢?陛下若能得群臣相助,还应对他们宽容一些。”
崇祯冷笑道:
“臣子无能,是国之不幸,朕只好自挑重担了。”
崇祯至死都在责备其大臣,他说:
“诸臣误朕也,国君死社稷,277年之天下,一旦弃之,皆为奸臣所误,以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