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解读《宦经》
1992800000035

第35章 与世无争之人很难在官场中有所成就

无心必失。

没有心计一定会有闪失。

在封建专制时代,做官有着巨大的利益,只有做官才算是真正的出人头地了。面对如此诱惑,许多人是无法抵御的,他们绞尽脑汁,为的就是压倒他人,自己胜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场中人就都是竞争对手了,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否则便会被清除出局。与世无争之人注定是官场中的落魄者。

整治小人的王曾

宋仁宗继位之初,因其年幼,刘太后把持朝政。当时丁谓专权,他打击异己,很多忠正之士被他诬害,连大臣李迪、寇准都被他贬出京城,一时人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了。

王曾身为耿介之臣,对丁谓的行径十分怨恨。他自知丁谓受宠极深,扳倒他绝非易事,便也和其他人一样,隐忍不发,外表上装得服服贴贴,从不顶撞丁谓。

其时,真宗陵寝尚未完成,刘太后让丁谓兼山陵使,雷允恭为都监。雷允恭和判司天监刑中和勘察陵址,刑中和对雷允恭谈了自己的判断,他说:

“前面山陵再过百步,应是上佳之穴。那里风光甚佳,若以此为陵,可主子孙众多,后也福之不尽。”

雷允恭极善迎奉,此刻一听其言,马上喜之不尽,他说:

“倘若是此,陵寝当移筑那里,你我都是奇功一件啊。这件事得抓紧办。”

刑中和却是一叹,他顾虑说:

“这事关系非小,又要重新勘察,何况离下葬的时期只有七天了,哪里来得及呢?最让我担心的是,那里的地表下面恐有岩石和水,万一出了问题,你我都担待不起啊。”

雷允恭为求大功,坚持改建陵寝,他最后以命令的口吻说:

“你督工改造即可,我这就禀明太后,让太后圣裁。”

太后听了雷允恭的陈述,也拿不定注意,她最后说:

“改动陵寝,你还是和山陵使商议吧。”

雷允恭遂去请示丁谓,他故意夸张地说:

“若能让皇宫多子多孙,大人便是第一功臣。那里风水奇佳,龙蟠虎踞,一看就是宝地,相信太后也会满意的。”

丁谓素喜贪功,一听他言,也不禁暗喜不止,他对雷允恭说:

“我们为皇上效忠,只要对皇上有利的事,你就大胆干吧。”

雷允恭回复太后,太后也同意了。监工役夏守思带人改穿穴道,果如刑中和所言,挖着挖着就挖出了岩石,后又有清水涌出,工地因水而漫,一片狼藉。人们议论不休,皆以为怪,夏守思一时恐慌,忙派人去禀报太后。

太后一知此讯,立时发怒,她责问雷允恭失察,丁谓却为他辩护说:

“雷大人一心尽忠,本该重责的事,也只怪他大意所致,饶恕他吧。何况此事并未最后查明,太后当命人再去探察,以定其罪。”

王曾这会越众而出,自请前往。丁谓见他自荐,自认为他胆小怕事,顺从自己,也没有提出异议。王曾的朋友暗中叫苦,私下对他埋怨说:

“丁谓专横,太后又不能欺瞒,这种得罪人的差使别人都避之不及,你为何还要抢着去呢?你真是糊涂了。”

王曾面不作色,只含糊说:

“此等小事,没有那么多说法,你想的太多了。”

三天之后,王曾回转京城,便径直赶奔皇宫去见太后。见得太后,王曾请求太后让身边人都退下,他这才故作紧张说:

“臣已查验过陵寝,那本是风水宝地,不该有任何改动。丁谓其心险恶,他指使雷允恭擅改皇陵,其意竟是置皇陵于绝地啊。此等滔天大罪,如臣不亲往,也是实难置信。”

太后大骂丁谓不止,立时下令将雷允恭处死。不久,丁谓也被贬往西京洛阳。王曾的家人暗问王曾此中缘故,王曾只说:

“丁谓鸣冤叫屈,看似可怜之至,可他陷害别人之时,也该想到会遭这样的报应。对付这样的小人,还得用小人的办法,否则,得意的又该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