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读心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这个人,是个奇才。尤其在控制思想方面,能笼络孔子后人,能管控孟子,能删节《孟子》,能实行八股考试,还要“存天理,灭人欲”,结果使得文人居然不愿做官,于是朱元璋大举屠刀,不愿做官,砍头!这事儿,的确是奇葩!当然,明朝的奇葩还有很多。后来出了一个王阳明,有人称之为“圣人”,也是奇葩,不知是不是朱元璋行为的一个结果。
和尚皇帝
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信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一旦做了皇帝,就会把这句话打入十八层地狱,而且还要踩上几脚,再压上一块青石,万世不得翻身。用今天流行的俗话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朱元璋,一位很有个性的皇帝,他的个性不是来自于他是平民皇帝,而是他的一些行为。做过和尚,造过反,称过王,后来修成正果,做了皇帝。之后,屁股决定脑袋,就有治国的责任。
朱元璋一再提及孔子、孟子,并不代表他本人一定真的对孔子、孟子很崇拜。所谓的“重民”“仁政”,可能只是朱元璋做一位“贤君”所需要的法器。也就是说,朱元璋并不是以民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思考问题的,他对一切问题的思考都只是紧紧围绕着他屁股下面的那把龙椅。
孔子、孟子、读书人……在朱元璋眼里,都是自己的工具。“天地君师亲”,只要搞定孔子,就搞定了天下的读书人,搞定了读书人,就有了人才。洪武元年(1368),刚做皇帝的朱元璋就在二月“丁未,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明史·高祖本纪二》)。他把孔子抬出来,放在很高很高的位置上,其实就是标明自己的合法性。之后,朱元璋又派人专程到曲阜祭拜孔子,使者临行前,朱元璋谆谆告诫说:“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有天下者莫不虔修祀事。朕为天下主,期大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今既释奠成均,仍遣尔修祀事于阙里,尔其敬之。”(《明史·礼志四》)
招待好孔子之后,据史料记载,洪武元年(1368)三月,徐达攻克山东济宁后,朱元璋命令徐达护送孔子第五十五代孙孔克坚到南京受封,这个孔克坚曾经在元朝为官,官拜国子监祭酒,作为元朝曾经的官员,按照自己老祖宗的规矩应该杀身成仁,但孔克坚没有。这个时候,朱元璋又来征召,去还是不去,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元朝刚刚败退,有朝一日卷土重来未可知,到时候怎么办?但现在身处朱元璋的地盘,不听朱元璋的号令,后果可想而知,于是孔家人来了一个很中庸的办法,称自己身体有病,无法前去,让儿子孔希学做代表去朝见朱元璋。这样,两面讨巧,谁都不得罪。
这等小儿科的伎俩,哪里能糊弄住朱元璋,朱元璋龙颜大怒。
不就袭封衍圣公吗?想脚踏两只船,搞二选一,没门!再就是居然敢小瞧布衣出身的自己,看不起自己出身微贱,朱元璋认为孔克坚羞辱了自己,虽再三忍耐,但还是极为不爽,拟一道圣旨,教训孔克坚:“吾虽起庶民,然古人由民而称帝者,汉之高祖也。尔言有疾,未知实否。若称疾以慢吾,不可也。”朱元璋的意思是,如果你爱刘邦,请你也爱朱元璋,而且是必须的。如果你爱刘邦而不爱朱元璋,后果自己想想!
皇帝很生气,孔克坚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便连天加夜,屁颠屁颠地赶到了南京。一方面,孔克坚的到来,给足了朱元璋面子,圣人家都认可了,自己的皇位就具有合法性了;另一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衍圣公都从了朱元璋,天下读书人都从了吧。于是,朱元璋不仅得到了面子还得到了里子,遂转怒为喜。洪武元年(1368)四月初八,朱元璋在谨身殿隆重亲切而且温和地接见了孔克坚。四个月后,朱元璋下诏,“衍圣公袭封及授曲阜知县,并如前代制”(《明史·高祖本纪二》)。
这样,朱元璋就轻松搞定了孔子和他的后人以及读书人。
治国要靠“孔孟之道”,搞定孔子之后,朱元璋开始研究《孟子》了。不研究倒还罢了,一研究《孟子》,朱元璋差一点把鼻子气歪了,决定收拾孟子。
以吏为师
朱元璋尽管不太拿衍圣公孔克坚当盘菜,但对孔子还是蛮崇拜的。
作为圣人的孔子是幸运的,但位居其后的孟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什么原因呢?朱元璋研读《孟子》的时候,读到“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时候,大发雷霆。在朱元璋看来,天下最难的事就是做皇帝,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要历经灾难,百死千难,最后才能做皇帝。如果这样的人还不重要还不尊贵,那谁尊贵呢?是那些庶民吗?是那些刁民吗?是那些书生吗?
要以吏为师嘛,谁最牛,官员啊!这李斯早就告知天下了,天下,谁的知识最多?官员!天下,谁最有智慧,官员!天下,谁的学问最大,还是官员!不然如何能指导工作!
当然,官员之中也有级别,谁的官大,谁的权力大,谁的一切都大。明朝谁的官最大?皇帝,这个时候,朱元璋是皇帝,所以朱元璋的学问也最大。朱元璋不仅是所有民众和领导的领导,同时还身兼思想的导师和道德的楷模。孔子和柳下惠都不如朱元璋,他们是过去的,朱元璋是当世的。
既然在这个位置,朱元璋当然有资格甚至有义务对一切思想和道德进行教谕了,而且是万民的福祉。首先就拿孟子做典型,在朱元璋看来,孟子有些信口雌黄,怎么能“民贵君轻”呢?这是原则问题,一定要进行批判,不然民众都认为“民贵君轻”,岂不是都能做皇帝了,想想都怕!
朱元璋很不高兴,“怪其对君不逊,怒曰:‘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乎?’”大意就是,要是这个老儿还活着的话,看我怎样收拾他!幸亏孟子已死,不然的话,肯定会被砍头。
后来,朱元璋研究《孟子》,当他读到卷四《离娄》时,发现有这样一段话:“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前两句话,还是有一点点道理的,后面一句太不靠谱了,说“民贵君轻”就有点不着调了。什么“君之视臣如土芥”,臣子在皇帝眼里不就是土芥吗?这不是公然鼓动人们造反吗?最不能接受的是还要把皇帝当作仇敌贼寇,胆子也忒大了吧。
为了涤除孟子思想的流毒,朱元璋亲自操刀诏告天下,在诏书中说孟子的这段话“非臣子所宜言”,进行大加挞伐,并号召读书人批判孟子。洪武五年(1372),南京孔子文庙落成,文庙里居然没有孟子,取消了孟子配享的资格,先前历朝历代的文庙都是孔子为主,颜渊、曾参、子思和孟子陪在左右,其中颜渊、子思在孔子的右边,曾参和孟子在孔子的左边。朱元璋罢免了孟子在文庙里和列位大儒们吃冷猪肉的资格,虽然是皇帝,但他还是有些担心,他知道读书人不会同意的,尤其那些读圣贤书的大臣,他们是肯定会反对的,说不定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为此,朱元璋明告群臣,有敢劝谏关于孟子被罢免文庙资格者,以“大不敬”论罪处死,“命金吾射之”。
但就是有不怕死的人,而且愿意杀身成仁,时任刑部尚书的钱唐抗疏入谏,慨然而曰:“臣为孟轲死,死有余荣!”大臣们都为他的安危担心,毕竟朱元璋是杀人如翻书的主儿。说罢,钱唐让人抬着事先准备好的棺材,袒着胸,抱着必死的决心,向皇城奉天殿方向走去。进入奉天殿,朱元璋果然命御林军卫士杀气腾腾地引满弓,等着他的到来。见到钱唐视死如归的模样,朱元璋更加恼恨,便真的让卫士连射了好几箭。钱唐的左臂、右肩、胸部都中了箭,被射倒在朝堂上,但他仍然挣扎着向皇帝座前爬去。
看到钱唐“情辞剀切”,朱元璋“为之感动”,并没有因为这事惩罚钱唐,还派太医给钱唐精心治疗箭伤。就在朱元璋把孟子逐出文庙的第二天,主管天文的官员就向他汇报,说文星黯淡无光。朱元璋自身迷信,有些担心,以为上天在警示自己。收拾孟子就是为了强化君权,现在刚把孟子清出文庙,文星就黯淡无光,不利于稳定啊,于是朱元璋顺水推舟,“鉴其诚恳,不之罪,孟子配享亦旋复,然卒命儒臣修《孟子节文》”。
很快,朱元璋重新下了一道给孟子平反的谕旨:“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尽管很不情愿,但为了天下,为了皇帝之位,朱元璋还是把孟子的牌位请回到文庙,而且恢复孟子在文庙中的位置和待遇。
就这样放过了孟子,朱元璋心有不甘,思来想去,决定在孟子的书籍上下手,于是下诏书命令大臣删除《孟子》中的不当言论。朱元璋担心大臣不尽心,亲自上阵将《孟子》中所有不利君主专制的地方全部删除,诸如“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一概删除。
最后一下子删掉了《孟子》中85条,仅仅剩下170多条。洪武二十七年(1394),翰林学士刘三吾负责删改的《孟子节文》大功告成,朱元璋下诏,“颁之中外交官,俾读是书者知所本旨”,并规定删除的条文“课底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就这样,《孟子》部分精彩内容就被从国考中删除了,这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国考的内容本来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也是一项非常专业的事情,应该让专业的人来做,这样不但效率高,而且正确。在传统中国,教化的责任不是学者负责,主要是官员负责,级别越高责任越大,皇帝的教化责任最重。因为只要有皇帝在,他的知识水平就最高,道德水准就最高,就掌握了真理,因而教化民众就成为皇帝和官员的不二选择了。哪怕事实上某个官员的道德真的很差,但只要官比你大,就可以教训你,就可以作为道德模范进行教化。
朱元璋作为最大的官,教化成了本分,对孟子都要进行教化,对读书人就更不客气了。其实,朱元璋哪里能教化孟子,无非借助孟子树立自己的威权,树立威权的方法有许多种,但往往是通过让下面的人做错误的事情来树立,明知道是错误都要去执行,那就说明威权树立了。朱元璋的威权树立了,但读书人都不敢做官了,真是咄咄怪事!
做官成了高危职业
朱元璋算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尽管做了皇帝,并不为尊者讳,相反还经常一口一个“淮右布衣”自称。可是一到文人士大夫面前,朱元璋多少还是有些心虚,总担心这些人瞧不起自己,有一种天然的自卑感。这种自卑到极点的话,就是狂妄,极度蔑视文人士大夫,不允许文人士大夫有丝毫的不敬。
当然从文人士大夫的角度来看,这位新皇帝总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一个当过和尚做过盗贼的人做了皇帝,是什么世道?表面上是万岁万岁万万岁,心灵底处的声音是:什么玩意儿。在朱元璋心目中,自己就是“真命天子”,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是绝对权威,不允许有任何的不屑和不恭。据记载,曾有人对朱元璋说:“文人鬼点子很多,往往让人受人辱骂还不知道。当年张九四让身边的文人给他起个雅一点的名字,文人给他取了士诚。他哪里知道《孟子》上说:‘士,诚小人也。他被人骂了一辈子还蒙在鼓里。”后来,朱元璋查看《孟子》,发现果然是这样的,此后不论是谁的文章他都多长一个心眼,进行仔细“研读”。
治理国家自然需要读书人,可朱元璋对读书人又不信任,两难啊。朱元璋决定采取信任并检验的方法,就是先相信读书人,然后再进行检验,看看是不是对自己忠诚。
危素算是一个典型人物,曾经在元朝为官,做过参知政事、礼部尚书,主持编修了《宋史》《辽史》和《金史》。明朝的军队占领大都后,危素跳井自杀,以求得杀身成仁,不巧被几个和尚救活了,就只能活下去了。听说危素没有死,朱元璋久闻危素的大名,就把危素召到南京,授予他翰林侍讲学士,弘文馆学士。朱元璋很看重危素的才华,就让危素为自己写作《皇陵碑》,这个差事不好做,如实写吧,如同脱皇帝的衣服;拍马屁吧,万一拍马蹄子上了,后果也很严重。
最后,危素采取一半加一半,半真半假,把朱元璋稍稍美化一下。朱元璋一看,不满意,认为太过粉饰,不能教育后世子孙,其实就是嫌拍马屁,最后亲自撰写,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御制皇陵碑》。
由于曾经在元朝为官,朱元璋对危素这个政治污点一直耿耿于怀,自己第一次做皇帝,大臣却是前朝的,心里有些不舒服,就好比自己第一次做新郎,而新娘却是二婚。这本来不是问题,前朝的老臣,可以不用,二婚的新娘可以不要,问题是前朝的老臣有能力,二婚新娘美丽漂亮,真是既爱又恨。但心里难免疙疙瘩瘩,总有些不舒服,因而总想找点碴儿,发泄一下。
尽管危素忠诚能干,但前朝旧臣的阴影始终在朱元璋心里抹不去,动辄就找机会嘲讽羞辱。表面上,朱元璋发泄了舒服了,但也说明朱元璋的选人眼光有问题,给人留下了小肚鸡肠的恶名。
据史书记载,有一次,朱元璋在东阁处理政务,危素被召到东阁汇报工作,一听走路声音,朱元璋就知道是危素来了。就故意问:“来者何人?”
一听皇帝问话,危素急忙答:“老臣危素。”
老臣?大明朝才建立几年啊,哪有“老臣”,典型的前朝余孽思维,于是脸色遽变,对危素冷嘲热讽道:“我以为是文天祥呢!”
听到这句话,危素立马跪地磕头不止,这是皇帝嘲讽自己不忠于前朝啊,都怪那些和尚,干吗要救自己,不然怎么受此侮辱啊!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只有磕头求平安了。
后来,在一次朝会上,朱元璋心情不错,让人牵一头会舞蹈的大象来助兴。据说这头大象是元顺帝的宠物,不知道大象是怀念元顺帝还是被朱元璋的长相给“雷”着了,见了朱元璋却卧地不起,一点儿也不给朱元璋面子。一头大象居然不给皇帝面子,这让皇帝情何以堪,不给面子就让你没命,朱元璋下令把大象杀了。杀了之后,心里的恨意还没有消除,睹象思人,朱元璋想到了危素,于是派人制作了两块木牌,亲自在牌子上题字,一块写上“危不如象”,另一块写上“素不如象”,最最让人想不到的是,朱元璋竟然把这两块牌子挂在危素的两个肩膀上,以此来解恨。一看皇帝如此对待危素,御史王著等人趁机上奏攻击危素,说他是前朝之臣,这样的人怎么能在皇上左右担任侍从之职?都是读书人,何必如此难为同行呢。朱元璋于是就把危素发放到和州给元朝忠臣余阙守庙,士可杀不可辱,危素不到一年就郁郁而死。
在当时,危素不说是文坛泰斗,最起码也是声名显赫,门生故吏遍天下,新皇帝如此对待危素,文人士大夫于是纷纷谢绝皇帝征召,不愿意去做官。做官这件事不是你想来就能来的,当然也不是想不来就不来的。当时的大儒名士秦裕伯,为躲避战乱,居住偏僻的上海,朱元璋做皇帝后,两次征召,秦裕伯都坚决拒绝了。两次拒绝后,朱元璋生气了,你秦裕伯算什么啊,衍圣公孔克坚都从了,还拿不下你?于是,在信中警告秦裕伯:“海滨的百姓好斗,你裕伯乃智谋之士,居此地而坚守不出,恐有后悔。”大意就是秦裕伯你不愿做官,是不是居心不良,想造反!秦裕伯看到这封信后,立即收拾行李,到南京去朝拜朱元璋了。
让你出来做官,你就得出来做官,否则砍你的脑袋!朱元璋是一个讲究法制的皇帝,还专门为这事制定并颁布了一条“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的律例,而且是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这个律例在古今中外法律都是独一无二的。面对这样的皇帝,谁还愿做官,谁还敢做官?当时文人士大夫都怕被举荐为官,做官就意味着倒霉开始了。当时的“贵溪儒士夏伯启叔侄断指不仕,苏州人才姚润、王谟被征不至”,就按照这条“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的律例,结果将他们“诛而籍没其家”。
做官这样的好事,读书人居然不愿意去?太荒唐了吧。荒唐背后必有玄机。玄机就是这位皇帝太草菅“官”命。做了皇帝后,为了万世一表,担心他人夺取帝位,于是就借口谋反叛乱诛杀功臣宿将,而且实行连带,每一个功臣被杀都会株连一万多人。除了诛杀功臣,朱元璋还用“廷杖”酷刑羞辱,所谓“廷杖”就是在朝堂上当众用板子打大臣屁股。这算是新创,因为历来都讲究“刑不上大夫”。这对向来讲究面子的读书人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再就是“廷杖”要当着朱元璋的面,每五棍换一个打手,大多数人都是当场毙命,即使被杖者命大,逃过一死,也会落下终身残疾。
据《廿二史劄记》载:“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种状态下,人人自危,哪还有工夫做正事,做官做到这样,也够窝囊了。这样一来,读书人大都不愿意做官,官府眼看就无法运转了,那就是要求在职官员推荐,按照级别分配指标,完成不了要惩罚,轻则丢官,重则掉脑袋。
这个时候,刘伯温想起了他曾经一个朋友王纲。这个时候,想起谁,谁几乎就成了下一个倒霉蛋。
这个王纲是谁呢?他和刘伯温曾经有过什么往事呢?王纲真是下一个倒霉蛋吗?
问道五泄山
说起刘伯温和王纲的往事,有一个地方不能不提,那就是五泄山。
五泄山在中国的确算不上名山大川,但却是一个很灵的山。正如《陋室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五泄山就是靠“大仙”名传天下的。五泄山闻名天下,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文。第一位大仙当属在这里出家的曹洞宗的创始人良价大师,第二位大仙就是和诸葛亮齐名的刘伯温。
元朝的统治一直是流年不利,统治近百年,有一半以上的年份是极端气候,有天灾必有人祸。天灾加上人祸等于乱世,乱世英雄起四方,但英雄毕竟是少数,多是混江湖的流氓、无赖和兵匪。这个时候,倒霉的是社会底层的人们和那些读书的人,这些人一是心地善良,无法和这些人比恶;二是有家有室,有后顾之忧;三是手无缚鸡之力,耍流氓也没实力。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王纲就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的践行者。王纲这个人在元朝虽然是底层人物,但祖上还是很阔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里的“王”就是他们家,据说王羲之还是他们祖上,最近有人根据族谱证明其不是王羲之的后人。
尽管不是王纲的祖上,但王纲家肯定不止一次把王羲之作为励志偶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王纲就深信不疑,并以王羲之为榜样。有王羲之这样的励志榜样,加上王纲天赋不错,又很努力,后来果然才学出众,能文能武,尤其善于识别鉴定人才。王纲以文章知名当时,《琵琶记》的作者高明经常和他惺惺相惜,往来唱和。
王纲要才有才,要能有能,在那个时候,又怎么样,又能怎么样?国家不能尽忠,那就好好尽孝,养好自己的老母,于是背着老母就到五泄山定居。在深山里,找一块平地,搭一间茅草房,平整出一块庄稼地,开始了文人最为向往的耕读生活。干活累了,读读书;读书累了,干干活。再就是陪老母聊聊天,给老母捶捶背揉揉肩,实在是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平淡过去,一天夜里,忽然听到敲门声。王纲也是一惊,兵荒马乱的年代最怕不是人家不知道你,而是人家都知道你,名声大成为靶子的概率自然高,这个时候会是谁呢?土匪?兵痞?故知?
这个门是开还是不开?尽管很忐忑,王纲还是打开了门。
开门一看,是一个道士前来投宿,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这个道士名叫赵缘督,错过了投宿地点,只得借宿在这深山里。王纲一看是出家人,知道没什么风险了,就把赵道士迎到屋里。借着灯光一看,王纲发现赵道士相貌异常,觉得这个道士不简单。
遇高人岂可交臂而失之,王纲便很恭敬地和道士攀谈起来。王纲端详着道士面容说道:“从面相看来,道长必是得道之人,愿闻道长仙乡大名?”
道士抱着拂尘施礼说:“我乃终南山隐士赵缘督也!”
一听“赵缘督”仨字,王纲知道自己遇见真人了,于是急忙重新施礼。原来赵缘督不是一般人,乃前朝皇族后裔,俗名赵友钦,道号缘督子,人们就称之为赵缘督,师父是道教大仙白玉蟾。白玉蟾乃道教南宗六祖,擅长炼丹,驻颜有术。王纲也自我介绍,说是王羲之后人。一个是前朝皇族后裔,一个是圣人之后,而今同是天涯沦落人,一时感慨唏嘘。时运不堪,风雨飘摇,家国命运看不到希望,俩人坐而论道,谈人生、谈理想、谈民族、谈国家、谈美容、谈八卦,通宵达旦。
最后两人在美容和八卦方面找到了契合点,这不是调侃揶揄,其实这是人之常情。哪一个人不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帅气漂亮呢?哪一个人不想预知未来呢?而道教就是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来的。
两人这么投缘,赵缘督就毫无保留,传授王纲驻颜术和占筮术,一个真心传授,一个认真学,自然学得很快。之后,赵缘督给王纲算了一卦,卦象是个中签,解签道:“你死后会扬名于世的,遗憾的是不能寿终正寝。现在你能和我一起云游江湖吗?或许就躲过这一劫了!”
听到赵道士解签,王纲面露难色,说上有老母需要照顾,如果和道长一起云游,岂不成了不孝之人。等老母驾鹤西去,再去追随道长。
看到王纲的样子,赵缘督哈哈大笑:“我知道,你俗缘未断,这一劫在所难逃。”
得到赵道士的真传后,好友刘伯温便经常来到茅屋和王纲论道。之后,王纲就开始隐居五泄山了,和世间基本断绝了来往,就是一些先前故友也只是大概知道在五泄山,这些故友中就有刘伯温。
隐居的日子就好比天上人间,山里一天,世间一年,时间好像忘记了王纲,王纲依然年轻,容貌不减,但世间并没有忘记王纲。没忘记王纲的不是别人,正是在五泄山一起问道的刘伯温。
兵部来了个“年轻人”
就是刘伯温,也有二十多年没见面了。那时的王纲已经五十多岁了,刘伯温算了一卦,也知道王纲还在人世,但就算不出在哪里?怎么办?向神求助,自己倒是相信神的力量,可是神并不帮助自己,也许神相信自己的力量,但皇命在身,只得就此一搏,向皇帝推荐王纲。
向朱元璋推荐王纲之后,刘伯温不由得想起了当年自己和王纲相识相处的情景。
刘伯温和王纲,一个是大仙,一个是神汉。有共同的专业,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上谈天文,下谈地理,中谈人和,讲阴阳,说八卦,论奇门,演遁甲,自比管仲乐毅之贤,笑傲风月。
经过一番交流,互相钦佩,互相欣赏,其实就是互相吹捧。
刘伯温对王纲说:“纲哥,你诸葛亮在世!”
王纲笑着说:“哪里哪里,小基你才是当今的诸葛亮!”
刘伯温笑着对王纲说:“说实话,诸葛亮真不如你!”
王纲连忙制止:“过了,过了,诸葛亮肯定比我强,但肯定没有你厉害!”
说到这里,两个大仙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刘伯温接着说了一句:“天下大仙唯纲哥和刘基尔!”
刘伯温建议,不如咱哥儿俩结成异姓兄弟。苟富贵,勿相忘,如何?
王纲听了刘伯温的建议,哈哈大笑:“小基啊,哥这辈子是富贵不了了,性本爱丘山,就喜欢过着这样的日子。再就是,哥观你的面相和星相,你日后必会发迹,但哥希望你发迹富贵后,忘掉哥,不要来害哥!”
听王纲这么一说,刘伯温非常受用,认为王纲所说“苟富贵,相忘于江湖”不过是谦辞罢了,于是说道:哥你可是陶渊明啊,性本爱丘山,他日苟富贵,兄弟定不会忘记你的。
听到刘伯温把自己比作陶渊明,王纲说道,哥我可能不如诸葛亮,但肯定比陶渊明的境界高,陶渊明只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如果是五十斗,五百斗,一万石,说不定陶渊明就要折腰了。我不是,给再多的米都不折腰,我就是一切皆为稻粱谋,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仅此而已。
…………
刘大仙算不出王纲身在何处,不是什么怪事,如果天朝的官府人员找不到王纲才是怪事。果然,刘伯温的报告打上去不久,就有好消息传来:找到王纲了。
天朝就是有效率!
王纲本来打算终老五泄山的,不想还是被刘伯温给坑了,接到圣旨,王纲是一百个不愿意,但他不敢说“不”,说“不”就是不和官府合作,对抗官府之下场就是被砍脑袋还要株连亲朋好友,所以一旦官府征召做官不仅要接受,还要笑呵呵地、感恩戴德地领旨谢恩。
为了表示自己对新官府对朱皇帝的支持,王纲不仅高高兴兴去京城,还带上自己十六岁的儿子王彦达,以此表达自己对官府和皇帝忠诚。
听说王纲来了,刘伯温亲自去迎接。一见王纲,刘伯温差一点儿掉了下巴,他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就是比自己还大十多岁的王纲,自己都年近花甲了,眼前的这个人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多岁的样子,这和二十多年前没什么变化。刘伯温知道王纲从赵缘督那里学会了驻颜术,但还是很诧异。
听说王纲到南京了,朱元璋决定亲自接见。刘伯温把王纲带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一看面前是一个小伙子,哪里是七十岁的古稀老人,很是诧异,以为刘伯温欺骗自己,便开始面试。朱元璋问王纲一些治国之道,王纲回答得贴切到位,本来正缺人才,一看这么有才,于是决定任命王纲为兵部郎中,相当于司局级国家干部。
不久,王纲就到兵部上任。到单位,大家都乐了,来了一个年轻人,资格稍微老一点的就对王纲说,小王啊,这么年轻就官拜兵部郎中,前途不可限量。王纲一听就乐了:“应该叫我老王,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引得兵部的人哈哈大笑。
一时,王纲就成为兵部的谈资,这么年轻的人非要装老,下面的人也就开开玩笑,但领导就认为王纲不老实,偷奸耍滑,故意把一些外勤的任务交给王纲办理。
一段时间后,广东那边群体事件此起彼伏,兵部需要派一个年轻人去督办粮草,领导一合计,决定派小王去,王纲满心不愿意,找领导谈话,说自己年事已高,不适合跑外勤,能不能换一个年轻人?领导一听很不高兴:“小王啊,我这是给你机会,年轻人多锻炼锻炼,以后好委托重任,多干事吃不了亏。再说了,你说年老,谁相信呢?拿什么让人相信呢?”
那时候,没有出生证明,没有身份证,也不能测骨龄,因而王纲的年龄就成了糊涂账,找谁也说不清,只能接下这烫手的工作。
下班回家后,王纲闷闷不乐,就和儿子扯闲篇:“儿啊,你说爹长得年轻还有错啦?当年也是爹一时冲动非要向赵道士学习什么驻颜术,七十岁的人长得像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结果惹来这倒霉差事。”
听到父亲唠叨,王彦达便安慰父亲:“不至于,大风大浪都见过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再就是凭着爹的本领,什么事不能解决!”
王纲告诉儿子:我给自己占了一卦,不吉利。这次去广东,恐怕活着去不能活着回来。你跟爹一起,如果爹不能活着回来,你一定把爹带回老家。儿啊,切记!唉,不说了,给爹准备一下笔和纸,爹要给你娘写封家书了。
说罢,王纲开始提笔给妻子写信,就是一封诀别信。
海盗邀请钦差做领导
一切后事安排停当,王纲带着儿子王彦达南下广东。到了目的地,王纲分析了民乱情况,知道不是什么大事,是内部矛盾问题,不需要斥之以武力,如果动用武力,矛盾更容易激化,反而更难解决,决定只身单舟前去劝降。
接触到乱民之后,王纲一再强调自己是皇帝派来帮助民众解决问题的,有什么困难和要求都可以提,能解决的一定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一定转给皇帝,要求民众一定要相信皇帝。民众一看官府不是派军队来屠杀,而是一个年轻的书生,觉得皇帝和官府是真诚的,还是可以信任的。本来这些人只是为了生计才闹事,一看钦差这么真诚,于是顺势跪地叩头认罪,感谢皇恩浩荡。
不动一兵一卒,只身闯虎穴,硬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收服乱民,王纲一下子名震天下。这一次外勤太漂亮了,王纲自己也有些飘飘然了,心情大好,与儿子一起乘船返回增城。王纲归心似箭,希望尽快进京面上交差。王彦达更是高兴,嗔怨父亲多虑了,以父亲能力,不过小菜一碟,哪有什么危险?
正当父子俩沉浸在幸福之中,一场灾难也正在悄然走近他们。这件倒霉事之所以找着他们,就是王纲在潮州民乱表现得太出色了。潮州之行,王纲几乎成了广东的大明星,一下火了,上自朝廷,下到土匪海盗,都知道了。朝廷知道了,可以邀功;土匪海盗知道了,可以慑服他们,不战而屈人之兵,实现天下太平。
偏偏有土匪海盗想法独特,听到有这么厉害的钦差大臣,他们一不是害怕逃跑,二不是前来归顺,而是另辟蹊径:把这位钦差大臣抓回去做领导。
看来这海盗还真不简单,王纲算是遇见对手了。海盗的领导叫曹真,不过不是三国那个魏国大将,但看这名字就有水平,所以人家能做出这么超乎想象的事情。探听到王纲正在返回增城的时候,曹真带领自己的兄弟们冲过来了。
终于在快到增城的时候撵上王纲了,一看到王纲的船,曹真令旗一挥,把王纲父子的船围了起来。一看这么多船围过来,王纲知道出事了,自己的卦还真的很准。于是对儿子王彦达说:“一定记住爹告诉你的话,一旦爹有不测,一定要把爹的尸体带回家,一定记住!”
很快,就有人拿着武器上了船,意外的是,这些人见了王纲就拜:“小弟曹真今天带领兄弟恭迎大哥做我们的领头大哥!”
海盗居然邀请钦差大人做龙头老大,真是奇迹!王纲明白过来后,厉声对这帮人说:“这里没有你们的龙头老大。本人乃兵部广东参议王纲,奉大明洪武皇帝之命前来潮州招降纳叛。众位若是愿意归顺大明,我当表明圣上,给你们一条生路!”
曹真听王纲这么一说,哈哈大笑:“大哥说得对,我们就是请大哥给兄弟一条出路。不同的是,你做老大,带领兄弟们打江山,老大,你就别推辞了,从了我们吧!”
海盗邀请钦差做头头,从来没有此事,竟出在大明朝。于是王纲就开始给这帮人上政治课,告诉他们要尽忠尽孝,保国爱家。你们放下武器,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娶妻生子,过自己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岂不美满!做海盗有什么好,整天打打杀杀,很快就会被官府镇压,做海盗有光宗耀祖的吗?如果大家真拿我当老大,那就听我一句劝,放下武器。
听完王纲的政治课,海盗们哈哈笑个不停:“政治课我们听多了,从元朝就不断有人给我们讲,朱和尚做皇帝后,也没少给我们讲政治课,大哥我们回家吧!”
说完,曹真带着众人把王纲架到自己的船上。
回到根据地,曹真把王纲放在头把交椅上,天天参拜。王纲怎么说都没有用,最后只得破口大骂,海盗天天参拜,王纲就天天骂,曹真忍无可忍,把王纲砍了。一看父亲被海盗杀了,王彦达也是大骂海盗,希望海盗连自己也杀了,小海盗举起鬼头刀砍向王彦达。
子孙读书勿做官
一看小海盗要杀王彦达,曹真立即制止:“住手!整天就知道杀人,海盗这行业早晚会毁在你们手里。好不容易找一个龙头老大就被你们杀了,要注意影响,我们也是有职业道德的。如果连十几岁的孩子都不放过,传出去,以后还怎么做海盗,还怎么招募新兄弟入伙?连海盗都不会做,你们真是笨死了!”
海盗肯定不是什么高尚的职业,肯定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职业,但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职业,而且绵延不绝。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里,没有人天生就想做一个海盗,做海盗基本都是为生活所迫。海盗也是人,也是深受传统价值教育长大的。海盗与官员、普通人一样,都需要生存和发展,当他们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时候,人性的拷问更深刻,每一次都需要挣扎、磨砺。
杀死了王纲,本就是一次人性的挣扎,现在又要杀王纲的儿子,理由是王纲不愿意当自己领导,为这样的事杀人,实在不是海盗的本色。能想出劫持王纲做自己的领导,曹真绝非平庸之辈,他知道如果再杀王彦达,已经突破自己的底线:父亲忠于职守,宁死不屈,这叫忠;儿子为了父亲,愿意与我们这么多人拼命,这叫孝。父亲忠于国家,儿子孝顺父亲,正是天理人伦,杀了这样的人,天理不容,肯定遭报应!
曹真决定放王彦达走,王彦达有心和海盗拼命给父亲报仇,也只能送死;再就是一定要把父亲带回家,这是父亲的遗愿,一定帮助父亲完成。王彦达向曹真提出带父亲尸体返还家乡的要求,曹真送给王彦达几张羊皮,王彦达用羊皮连起来裹住父亲尸体背出大山,然后乘船返乡。
踏上回家的征途,王彦达放声大哭,一哭父亲早知如此,为何不做推辞;二哭父亲被海盗杀死;三哭自己不能给父亲报仇。更让王彦达痛苦的是,父亲为国捐躯,怎么说也得给个说法吧,上自皇帝,下至文武百官,愣是没有一个人提起这事。原单位兵部也没有丝毫表示,连最起码的慰问都没有。一个相当于司局级官员,一个曾经让皇帝和官员都关注的官员,为国捐躯后,竟没有一人提起,最不应该的是刘伯温,王纲可是你举荐的,好朋友为国捐躯,你在哪里?
是人情冷暖还是官场本就如此?面对这一切,年仅十六岁的王彦达只能接受。
回到家乡后,王彦达开始了平淡生活,和父亲一样躬耕养母,传承家族的读书传统,不再关心官场之事。日子虽然清贫,但是很平安,其实平安就是一种幸福。
时间一晃过去二十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御史郭纯知道了王纲和王彦达父子的事情,上报朱元璋,要求对王纲进行表彰,在王纲被杀的地方建庙祭祀,以体现皇恩浩荡,其实就是鼓励让更多人给皇帝效命。看到了报告,朱元璋一摸大下巴:真是的,当年的那个王纲真有特点,怎么把他给忘记了。琐事太多,同意建庙。同时提擢后代王彦达入朝为官!
父亲死得那样惨烈,二十年无人过问,现在又用父亲的死来树立典型,我才不上你们的当,王彦达坚决不愿做官,继续耕读生活,后来再没有出去做官。王彦达去世的时候,给儿子王与准留下遗书:
但勿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
大意就是,你们要好好读书,别废了书香门第的传统就行了,不指望你们做多大官!其实这是很委婉的告诫,就是要求后世子孙要读书但不要做官。因为当时有“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的律例,哪敢明着说。
父亲去世后,王与准谨遵遗训,努力读书,而且闭门谢客,其实也没什么客人。王与准遗传了家族的善于读书的基因,一读就会,一读就懂,由于父亲不让做官,因而就不用读那些枯燥无味的《论语》《大学》《中庸》等国考必考科目了,更不用读朱元璋删减版的《孟子节文》了。最幸运的是不用天天练习习做太祖武皇帝的八股文了,思维不再受限制,读书的乐趣就更多了,也就更喜欢读书了。
因为有乐趣,加上本就聪明,很快就读完了爷爷和父亲收藏的各种图书,王与准也因此小有名气,周围的读书人就想跟他学习:“准哥,你书读这么好,一定有诀窍,教教我吧。”“准哥,我这两年科考老是差一点,你给我指点指点。”大批家长也把孩子送来求学:“王先生,这是你大侄儿,就交给你了,不好好学,该打就打,该骂就骂,交给你我放心。”“王先生,你看看我们小二是读书的料吗?”王与准家一时门庭若市,木头门槛都被踢破了。
面对这么多求学者,王与准全部拒绝了,拒绝的理由是:“吾无师承,不足相授。”王与准很清楚,自己读书只求愉悦,不求功名,而这些读书人都是只求功名,不管愉悦,道不同,如何教?人家是要参加国考的,自己的方法肯定不行,岂不是误人子弟?
外人并不这么看,王与准决定借这个理由外出求学。其实,王与准外出拜师所学的并不是孔孟那一套,而是阴阳风水先生的算命打卦。真是咄咄怪事,更为奇怪的是王与准学得很精,算命一算一个准,毫厘不爽,后来因为算命特别准还惹来了大麻烦。
算命太准惹大祸
或许是遗传了祖上的基因,王与准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很快就把家里所有的书读得很透,读书不为做官,那干什么用呢?王与准非常疑惑,人家宋朝皇帝赵恒写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到底是听父亲的还是听宋朝皇帝的,想想父亲和爷爷,王与准决定听父亲的,读书就是为快乐,不求功利。王与准读书由着兴趣来,和爷爷王纲一样,喜欢八卦,喜欢读《周易》。由于没有科举的压力,王与准尤其喜欢读《周易》,知道爷爷非常厉害,希望自己能像爷爷一样成为神算子。
怀揣做神算子的理想,王与准外出拜师,经过多方查访,最后拜师四明山的赵先生。这王家和赵家好像冥冥有缘似的,当年王刚就是遇见赵缘督学驻颜术和占筮术的,现在王与准又拜师赵先生。对于占筮,王与准算是祖传了,当年赵缘督传授给王纲,王纲又传给王彦达,王彦达又传给王与准,经过三代人的口传心授,再加上王与准天资聪慧,王与准这方面的造诣已经相当高了。
赵先生认真教,王与准聪明又很用功,进步神速,赢得了赵先生的喜爱。其实在赵家,不只是赵先生喜欢王与准,还有别人喜欢,这个人就是赵先生的堂妹。哈哈,真不错,还真印证了“书中自有颜如玉”,师姑芳心暗许,师姑恋上了师侄,有点意思。
求学抱得美人归,王与准这一点比爷爷王纲要成功。这个师姑在传宗接代方面真给力,接连给王与准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儿子中,二儿子王杰最像王与准,遗传了老王家的基因。娶妻生子,一家人生计必须要考虑,读书不为做官,不为千钟粟,读书不为稻粱谋,那为什么呢?难道是为艺谋?对,人家王与准就是为艺谋,为八卦占筮之艺。
眼瞧着成了三个孩子的父亲,王与准还和先前一样,一点儿也不着急。赵先生着急啊,先前你王与准爱怎么着怎么着,和我没啥关系,现在不同了,是我堂妹夫,你不在乎功名利禄,我堂妹怎么过日子?于是语重心长地对王与准说:与准啊,不,妹夫。对,妹夫,你满腹经纶,不说才高八斗,起码也学富五车,以你之才考取一个功名,找个差事还不是小case。要比你这整天混在野乡僻壤好得多,再说这样也苦了你那一肚子学问啊!
一听老师这么说,王与准并没有生气,笑着说:“昨闻先生‘遁世无闷’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矣。”就是说,老师你昨天教育我“遁世无闷”,我王与准就视这句话为我终身座右铭,我下半生就靠这句话活下去了。“遁世无闷”语出《周易·乾》:“不成乎名,遁世无闷。”引用《周易》的经典语句来说服老师,足见王与准的专业水平。
王与准这么一说,赵先生倒不好意思了,和王与准一比境界,自己忒俗了。
学艺期满,王与准回到老家,开始了种田、读书、算命打卦的日子,虽然清贫,但自得其乐。不过新的麻烦也来了,先前王与准因为读书读得好,引来粉丝无数,学艺归来后引来更多粉丝。和先前不同的是,这次大家都是有目的的。其身份也由先前的“教书先生”变成了“算命先生”,通俗一点就是“王老师”变成了“王半仙”,这个说:“王半仙帮我算一下,我老婆能生几个儿子?”那个说:“王半仙帮我算一下,我丈夫的功名如何?”还有的说:“王半仙帮我看看,我能活百岁吗?”
找算命先生求什么不稀奇,最为神奇的是算命先生能算准。无论谁来求,无论求什么,王与准都能算得特别准。一传十,十传百,王与准就成了名人,成了活神仙。很快,活神仙王与准的仙名就传到了县太爷的耳朵里,这县太爷也不能免俗,也是对自己的官运和财富感兴趣。
虽然口口声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官场向来流行“不问苍生问鬼神”。官员流行学《周易》,拜“半仙”做老师。学好《周易》,学会风水,修整自家祖坟去;见了半仙,更是“不问苍生问鬼神”。这个知县倒也实在,直接派人问王与准:“本太爷何时能高升,啥时候发大财?”还有一个不好意思问的问题是:“啥时候死老婆?”
王与准最不愿与官场有牵连,一听知县要算命,一气之下焚烧了爷爷、父亲和自己收藏的关于占筮的图书,而且当众发誓:
“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谈祸福!”
就是说,我王与准有人格,我是卖艺的,不卖身,不能因为你们是官员,就可以对我喝五吆六,天天低三下四,给你们趋利避害。
这王与准也有点拿县太爷不当干部,就凭烧书这一条,就可以定个对抗官府罪,要知道当年秦始皇焚书时都没有焚烧占筮之书。常言道,县官不如现管,王与准竟敢和现管的县官叫板,这事真不好。
逃官达人
办事人员告诉县太爷:“王与准把占筮的书籍焚烧了,拒绝给县太爷算卦。”闻知此事,县太爷勃然大怒:“一个算命打卦的江湖术士,找你算命已经给你脸了,怎么了,给脸不要,还敢在本县太爷面前装大,是不是太嚣张啦?拿下入狱,一定要拿下入狱。看看他这半仙怎么办?”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既然敢公开和县太爷叫板,王与准有自己的应对之法。怎么办?算卦啊。王与准可是活神仙啊,如何对付知县,王与准一不用问苍天,二不用求佛祖,三不用拜观音,四不用搬鬼神,不需求人,只需自己优哉游哉地卜上一卦,卦象显示:县太爷要派人来抓自己。
王与准决定:跑!
于是乎,王与准就带足干粮,带上野外装备,走进四明山,在大山深处找到一个山洞躲了起来。
当衙役来到王与准家抓人时,王与准早已不知去向。抓不到王与准,县太爷不解恨,于是几次三番派衙役进入四明山抓捕。这县太爷不明白,人家王与准可是半仙,能掐会算,你有什么想法,刚行动,人家王与准算出了,提前走了。
就这样,县太爷和师爷忙着谋划捉拿王与准的方案,王与准则天天忙着画八卦,见招拆招,玩起了猫和老鼠的游戏。一年过去了,还是没有结果,县太爷火气更大了。
这个时候,一个钦差大臣到浙江“督有司访求遗逸”,就是到民间寻找人才。来到了县衙,县太爷哈哈大笑:“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王与准啊王与准,你能算出这个卦吗?就是你能算出这个卦,你敢不来吗?”
见到钦差,县太爷举荐王与准,而且告黑状,说:“我们县有一个人才,名叫王与准,我举荐好多次了,他就是不愿赴任,而且列出一大堆理由和借口。其实,他就是因为他爷爷和他父亲的待遇问题对皇帝不满,对官府不满,鄙视官员,是个异见分子,不利于江山巩固啊。一定要逮捕杀掉!”
一听知县这么说,钦差大怒:“竟然不愿为官,看不起官员,那一定要举荐他做官,如果不愿意,按照我大明‘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律例处置,知道不,我们大明官员是文明的,不能动辄就用暴力杀人,要学会用法律来做事,明白吗?”
知县连声称赞:“还是钦差大人高,实在是高!”
钦差大人:“抓不到王与准,不是还有家人嘛!先把家人抓了再说。只要抓了家人,王与准肯定会出现的。”
于是签发抓捕令。钦差的确高明,这一点,王与准算准了也没有用,拖家带口往哪儿逃啊?王与准就是王与准,根本不理这茬儿。
钦差就这水平,玩不过就找家人的麻烦,不算好汉,有本事来抓我啊。王与准继续和钦差、知县玩猫鼠游戏。虽然王与准每次都算得准,但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最要命的是后勤补给,大部队后勤保障。王与准一个人出了山洞钻山洞,体力明显不支,终于还是被官府人员发现了。
一看发现了目标,疲惫的官府人员像打了兴奋剂似的,不顾一切冲了上去。眼看就要被抓住了,王与准也是拼命跑,山洞湿滑,一不小心,摔倒了,顺着山路滚落下去,腿摔折了。
最高兴的是士兵,终于见到活人了,也不管是否受伤,三下五除二,把王与准捆起来抬到钦差大人面前。钦差大人一看王与准“言貌坦直”,便知道王与准不是异见分子,便展开审问:“大胆王与准,作为烈士之后,不思忠君报国,怎么能不敬皇帝,对抗官府?”
王与准大呼冤枉:“没有啊。我们家一直都是忠于皇帝忠于大明官府的,钦差大人您调查一下,我们祖上三代至今,算是根正苗红。”
钦差大人接着问:“你怎么无视王法,不愿为官?”
王与准说:“这事没有啊,真没有!”
钦差大人看了看知县:“那知县征你做官,为什么不愿意?”
王与准就把县太爷找他算命之事详细跟钦差大人说了一遍,为了查明真相,钦差大人派人进行调查,证明王与准所言为真。
到这个时候,钦差才知道自己上了知县的当,但王与准也有责任,一个算命的搞什么清高,知县只是找你算命,又不是要你的命,至于吗?许多算命先生说不定正排队等着呢。惹来这么多麻烦,耽误了自己的正事,正寻思找不到官员如何给皇上交差,一抬头看到了王与准的二儿子,觉得这孩子有出息,不由得暗自欢喜,于是对王与准说:“大胆王与准,不愿入朝为官,罪过不轻啊!”
王与准明白,钦差大人话中有话,细心回答:“大人啊。我是一百个愿意忠于皇帝,服务朝廷,但你看我今天这样子,腿折了,咱们大明朝向来不用瘸腿的官员,如果朝廷愿意录用,我义不容辞。”
钦差大人也是老江湖,明白王与准在糊弄自己:“王与准,不要和本官打哈哈,你是知道的,本官为了你,跑细了退,磨破了嘴,你看着办吧!”
钦差把球踢回了,王与准只好说:“草民愚钝,请大人明示!”
钦差直接对王与准说:“我看你家小二不错,是个做官的料,不如提前做一个预定,到时候特招做秀才,这样你我都方便。”
到这个时候,王与准终于知道了朝廷的厉害,希望赶快了结,一听钦差的建议,立即就同意了。就这样,王与准的逃官就算告一段落。
接下来,就是王与准二儿子王杰的故事了,这个被钦差大人钦点的官员,未来如何,是否能踏上仕途呢?仕途顺利吗?
拒绝裸考
王与准因祸得福,跌下深涧,摔瘸了腿,却不用做官了,逃过了做官这一劫。王与准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认为自己之所以摔倒,是因为踩了一块石头,他说:石有德于吾,不敢忘也。遂自号遁石翁。
到这里,王与准的故事基本就结束了,他的儿子开始登场,主角自然是被钦差大人钦点的二儿子王杰。读书人家讲究,看到老爹给自己起一个“遁石翁”的号,王杰也给自己起了一个号,叫“槐里子”。“遁石翁”来历很清楚,这个“槐里子”,又有什么故事呢?
原来老王家门口不知道什么时候种了一棵大槐树,王杰比较喜欢,认为这棵大槐树就是自己的代言人,于是乎给自己起了“槐里子”这个怪怪的号。由于有学问,读书读得好,因而获得了“槐里先生”的美誉。
据记载,王杰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能把四书五经以及那些宋朝大儒注解背得滚瓜烂熟。本来就是名人,未来公务员的苗子,当地主管教育的官员程晶非常看好。程晶这个人,非常高傲,一般人他根本不正眼瞧你,经常嘲笑侮辱县学的学生,但见到王杰就很客气,而且对别人说:“此今之黄叔度也。”
黄叔度,今天的人对他已经很陌生了,但在东汉绝对是一个楷模。《后汉书·黄宪传》开篇说:“黄宪,字叔度,汝南慎阳(今正阳)人也,世贫贱,父为牛医。”就是这位出生贫贱,一个牛医的儿子,通过勤勉好学,修身养性,坚持操守,淡泊名利,真正有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境界,成为乱世中的一个标杆,被历代官府奉为道德楷模。
可见,程晶对王杰评价之高,因而对王杰照顾有加,希望将来金榜高张登上第,自己也有一份功劳,最起码也是为国家发现人才。
大明虽然是科举立国,但还是有门槛的,就是要想参加科举,首先接受政审,政审合格才能报名。所谓政审,大抵就是父母亲和爷爷、奶奶的成分,拥不拥护朱家正统地位,支不支持当今皇帝,对建文皇帝政治态度之类的。
教育官员一查王杰的资历,很是高兴,祖爷爷是老革命,而且是烈士后人,根正苗红。由于从王彦达到王与准一直没做官,因此在建文帝问题上没什么遗留问题,王杰正是国家需要的人才,于是就把王杰推荐了上去。
出身这么好,水平这么高,大家伙对王杰很是期待,认为只要考场发挥不太失常,考状元有难度,拿个科举名次应该不是问题。但还是出问题了,王杰罢考了。
在传统里,读书是一项非常功利的事情,目的明确,就是为了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车马多。当然这些东西并不在书里面,而是在科举成功做官之后,所以科举就成了敲门砖。只要做了官,就什么都有了,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车马多……应有尽有。面对这一切,要说能有人不动心,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傻子;另一种人是神经病。
人首先是动物,因而动物性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排在第一位的是生存的需要,即食和色,也即孟子的“食色性也”。社会性是其次的,只有解决了生物性的问题,才能考虑社会性的问题,也即我们常说的“道德”。“食色”问题不能解决,却大谈道德,无异于画饼充饥。
在这个世界,无论何时,食和色总是有限的,而有些人多吃多占,于是有的人就会一无所有。当通过正当手段不能获得的话,歪门邪道就会出现。受过教育的都知道,获得食和色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只是必要条件,还要外加一个充分条件,那就是通过科举拿到做官许可证。书读得好的人,自然没问题,书读得不好的人,就不好办了,但书读得不好的人,同样也喜欢食和色,他也有这种需求,也想得到。于是就有人在科举考试方面动脑筋,最后发明了一种屡试不爽的方法:作弊。
作弊的形式很多,无非是:泄题、夹带和找枪手。泄题是最高级别的,但需要有很深的关系,同时需要考生本人有一定的水平,不是普通寒门学子能做到的。夹带是最低级别的作弊,多是一些水平不怎么样,胡乱弄一些资料藏在身上,以备不时之需。这三种形式,找枪手代价最高,需要打通各种关卡,成本高昂,只有高能量之人才能做到。
考场舞弊,可以说自考试产生的那一刻起就产生了,既然是考试就是不比学问的,那就是为了那个入门券,如果有机会而不作弊,那是犯傻。
大伙一看作弊也能考科举,于是作弊的人越来越多,矛盾就产生了,就有人举报,官府当然出面管理。不管理不行,管理又不能真管理,一动真格的,就会牵扯出官府,许多作弊没有官府配合是实现不了的。于是就对那些低级夹带考生动手,而且很容易操作,执行起来简单,只需要俩字:搜身。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考官搜身,考生就把夹带藏在头发里,于是考官就要求考生在进考场前把头发解开打散,考官仔细检查一下。后来又有聪明的考生会把考试内容贴在大腿上,再后来就写在大腿上。这样一来,考官也省事了,直接要求考生脱光接受检查,没有发现夹带才能进考场。
考试考到这个份儿上,的确斯文扫地,叫真正的读书人情何以堪。等到进考场那天,兴高采烈的王杰准备进考场门时,考官要求他先打散头发,然后脱光衣服,赤裸裸地站在那里接受检查,这是怎样的尴尬啊。看到这种情况,王杰被“雷”到了,脱还是不脱,进还是不进,真是个问题,斗争了良久,王杰说了一句:
吾宁曳履衡门矣!
这句话意思就是:丢不起这人,就是宁愿在家饿肚子,也不愿承受这样的羞辱!
然后扭头就回家了。你要求我裸考,但我可以拒考。
王杰拒考事件,在当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地教育部门本来希望王杰拿个名次,他们也有政绩,他居然拒考了,于是就给他做工作,从皇帝、国家大义、个人利益各个方面进行讲事实摆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王杰就是油盐不进。
王杰是一个有情怀的人,是一个文学青年,他读书就为了学问,没有功利之心,学习的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而不是要有物质的收获。在他看来,学问的乐趣与功名利禄的乐趣相比,功名利禄几乎是不值得一提。而大多数人读书目的直接简单,就是为了功名利禄,说白了就是为了做官,读书只是手段,所以只要能做官,做什么都可以,连考试舞弊都会做,哪里还介意脱光搜身?而王杰只是为了乐趣,对功名利禄不在意,他要的是快乐和尊严,既然不在意功名利禄,哪里又会为了功名利禄受此侮辱呢?
说服不了你,找你家大人去,于是地方官就去忽悠王杰的妈妈,让老太太做儿子工作,而且强调这是政治任务。
天才其实是培养出来的
为了自己的乌纱帽,各级领导不惜屈尊,给老太太讲道理、讲国家大义,尤其重点提到对皇帝的态度,一听到皇帝,老太太知道问题严重了。老太太就对儿子说,乖儿子啊,老妈理解你,知道你读书就为了乐趣,无意于功名利禄,可是咱们生活在大明朝啊,作为大明朝的子民,为国尽忠,再就是为人子要尽孝,就说你拒考这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就是不忠不孝,这个罪名咱们可承担不起。当年你爹就是不愿做官,结果摔断了腿。再说了,当年孔圣人的后人不也入朝为官了嘛,咱们小家小户的干吗呀?别人都能没羞没臊地生活,我们为什么不能啊。孩子啊,听妈一句话吧,你就进考场参加科举考试吧……
尽管老妈一再唠叨,但王杰就是不去。由于没有功名利禄,王杰家的日子越来越艰难,老太太临死前还惦记这事,对王杰说:“尔贫日益甚,吾死,尔必仕。勿忘吾言!”就是说,你的日子越来越贫困,我死后,你一定要去做官,不要忘了我的话。老母亲去世后,因生活所迫,王杰只得去参加科举考试,老老实实按照考场规则,先打散头发然后脱光衣服,接受考官们检查,进入考场,果然考取了功名。
之后,王杰在官场上混迹了几年。虽然才高八斗,但其拙于官场之事,适应不了官场的生活,不久郁闷而死。
王杰去世后,他的儿子王伦开始登场。王伦极具祖上风范,是一个风流雅士,工诗文,善鼓瑟,遇到月白风清之夜,还会来点小浪漫,点一炷香,在朦胧月光之下弹上几曲,再与弟子唱和一番,兴之所至,顺手涂鸦两首佳作。
和父亲王杰的窘迫比起来,王伦的小日子算是滋润极了。王伦的日子之所以能过得这么滋润,不是因为他比他父亲聪明多少,而是他不用去参加科举,也不用为了做官而大伤脑筋,王伦最大的理想,就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再就是读读书、弹弹琴、鼓鼓瑟、唱唱歌、作作诗。
和普通人为功名苦读不一样,王伦的目的就是过居家小日子,因而早早就结婚了。在王伦媳妇临产的时候,王伦的奶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在梦里,老太太梦到一个抱着绯色衣服婴儿的漂亮仙女,这仙女见到老太太后,就把这个穿绯色衣服的婴儿抱递到她的手中。仙女对老太太说:“妇事吾孝,孙妇亦事汝孝。吾与若祖丐于上帝,以此孙畀汝,世世荣华无替。”接着老太太就醒了,随后就听到有人报喜,说少奶奶生了,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获悉重孙子出生的喜讯,老太太拄着拐棍来到产房,对家人说,这个小重孙,可不简单,是仙女给咱们家送来的,希望咱们家世世荣华无替,所以就给他起名叫王华吧。
门里出身不学也懂三分,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小王华,遗传了王家的家门之风,第一,是极为聪颖,读书能过目不忘;第二,小王华不仅书读得好,还能练达人情,洞明世事;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是人品还极为端正。
据记载,王华六岁的时候,有一天和小伙伴们到河边玩耍,看到一个醉汉在河边洗脚,不一会儿,醉汉走了,却把自己的皮囊落下了。王华发现后,悄悄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数十两金子。看到这么多金子,王华没有惊诧,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和小伙伴交流。王华猜想这些金子应该是刚才那个醉汉在河边洗脚时落下的,于是就趁小朋友们玩得高兴的时候,顺手把皮囊丢到了河中。
听到扑通声音,小伙伴都问王华:“刚才的‘扑通’声是什么东西掉河里啦?”王华巧妙地回答:“我刚才朝河里扔了一块儿石头。”
王华这么一解释,小伙伴们就相信了,玩了尽兴后都回家了。而王华却一个人留在河边,坐在那里耐心等着,他知道那个醉汉肯定会回来。果然,远方传来了号啕大哭之声,不久那个醉汉哭天抢地跑了过来,到了洗脚的地方,细心寻找。
小王华问那醉汉:“你寻找什么啊?”
那人大哭道:“找金子啊,我的金子啊,丢了,就是在这里丢的……”
王华问:“金子这么贵重的东西,你怎么能丢掉呢?”
醉汉回答说:“都怪我喝多了酒,在河边洗脚的时候,把装金子的皮囊放在身旁,结果走的时候忘了带……我的金子啊,老天爷,我怎么活啊……”
王华用手一指说:“没什么大事,别哭了,你的金子在河里呢,自己下去捞吧!”
醉汉跳到河里,果然捞出了金子。然后醉汉拉着小王华,来到小王华的家里,把王华帮自己保管金子的事说了一遍,并拿出一块金子酬谢,被王家人谢绝了。王华笑着对醉汉说:“数块金子都不拿你的,还能要你一块金子吗?”醉汉对王家说,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大出息。听说这件事后,王华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华的确是人情练达,洞明世事,他不仅有德还有智慧,所以做了一件好事。我们向来强调“德”,而且把“德”放在第一位。实际上,仅仅有“德”是不够的,很容易好心办坏事,必须有“智”,就是用正确的方法做事。
这么小的时候就这么有出息,的确算得上天才。但我们细细梳理一下,就会发现,老王家出现这样的天才是早晚的事,从王纲、王彦达、王与准、王杰到王伦,一直都重视读书,而且一再强调,读书是老王家的祖传家业不可荒废,而老王家的子孙也的确代代传承。经五世传承,到王华这里,已形成了基因,这个基因就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古今中外,所有的天才都有一个优越的家庭教育环境。也就是说,天才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的。鲁迅曾说过:“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这样的家庭环境就是生长天才的民众,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王华的前途不可限量。
寺庙里没有狐仙鬼怪
出身于书香门第,王华小朋友很早就入私塾,开始了读书生涯。
有一年春天,王华的母亲在窗下纺线,王华坐在一旁读书。春天是一个好动的季节,尤其是孩子,看着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奔向田野玩耍,唯独王华静静坐在那里读书,好像这一切都和他没有关系。母亲觉得读书的时间长了,需要休息一下,就对王华说:“华仔啊,读这么长时间了,该累了,休息一下,和你的小伙伴们到田野里玩玩去吧。”
听到母亲的话后,王华说:“观春何若观书?”
在他看来,最有意义的事就是读书,这世界没有比读书还好玩的事了。
十一岁那年,王华正式拜师钱希宠。跟着钱先生学习,刚开始学习对句子;一个月后,开始学习作诗;两个月后,自己要求学习写文章。几个月之后,王华就成了整个学校里的佼佼者。钱先生感叹道:“岁终吾无以教尔矣。”
过些日子,知县带着一帮随从到王华就读私塾检查工作。王华的同学们一听说县太爷来了,都跑去列队欢迎,唯独王华继续坐在桌前读自己的书,对县太爷到来一事毫不在意。
一看王华这么淡定,钱先生对王华说:“大伙都去欢迎知县,唯独你不去,这样不好吧。知县肯定认为你这个人骄傲,如果因这件事斥责你,怎么办呢?”
王华还是很淡定,慢慢地说:“知县也是人,一个鼻子两只眼,为什么要去看他呢?知县如果斥责一个不愿放下书本读书的人,那他以后还怎么在官场里混?”
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就能看到这些,就能洞察世事,看穿权力运行的规则。这是很多人到老死可能都弄不明白的,什么是天才,这就是。
十四岁那年,王华和几个朋友到龙泉寺读书。在中国文化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书生喜欢到寺庙读书。诸如狄仁杰、茶圣陆羽、范仲淹、包拯等人,在发迹之前都曾借住寺庙读过书。其实不仅这些名人,就是一些普通的读书人,多数也曾经在寺庙里苦读过。这倒不是书生和寺庙渊源深厚,主要是古时候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书生读书的需要,寺庙承担了学校的部分功能。
书生之所以喜欢到寺庙去,大抵有这几种情况,一是寺庙环境清静,几乎没有世俗事务,也没有家长里短的缠身。二是寺庙里的僧人多是饱学之士,有水平,有疑惑可以请教他们。三是寺庙里的藏经楼其实就是一座图书馆,所谓的藏经楼并不是只有佛教经典,而是包罗万象,收藏了各种门类的图书。四是寺庙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慈善机构,为提高知名度,也喜欢给读书人提供免费住宿。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读书人到寺庙也是为了吃苦。
王华就是抱着吃苦的精神来的,之所以来龙泉寺,就是因为这座庙里有故事。据说,一旦有书生来这里读书,狐仙鬼怪就兴风作乱,拆墙揭瓦,看似到处乱扔乱砸,而目标就是书生,书生往往被砸得头破血流,落荒而逃。在当地,读书人一提龙泉寺都是谈寺色变,没人敢来。
王华他们入住后,狐仙鬼怪好像都去旅游了,庙里安静得出奇。
的确很奇怪,狐仙鬼怪哪里去了呢?怎么消停了呢?
为什么呢?和尚们也跟着起哄。
一天夜里,王华挑灯夜读的时候,一根竹竿悄无声息地伸进来了,竹竿上头挂着一个神秘的东西,一会儿神秘的东西慢慢变大了,面目狰狞,十分恐怖。竹竿一下子伸过来,突然出现在王华面前,王华还是继续淡定地读书,根本不理会。此后,诸如此类的怪事接连出现,但王华只是读书。
和尚们开始和王华聊天,向王华提到庙里最近发生的灵异事件,问王华看到了没有,害不害怕?
王华淡定地说,哪里有什么灵异事件,寺庙里哪里有什么狐仙鬼怪,我只是看到一群捣鬼的小和尚。
听到王华这么一说,众僧面面相觑,各自回屋念经去了,王华继续读自己的书。
表面上王华很淡定,其实他知道庙里的灵异事件是先前的那些书生仰仗自己财大气粗欺负和尚,和尚们为报复书生而整出的闹剧,所以他才能这么淡定。当然,对王华来说,这样的事连考验都算不上,那么什么样的事才能真正算考验呢?或者只有人的本性了,说白了就是美色的诱惑。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面对绝色美人,书生能hold住吗?
种子的故事
搞定龙泉寺的老和尚之后,王华一下子名气大震,成了当地的名人。十七岁这一年,王华参加了提学主持的考试,提学非常欣赏王华的文章,认为王华必将成为将来的状元郎。有了提学抬举,于是富家巨贾争相聘请王华做自家孩子的老师,王华也就成了王老师,那时候流行叫王先生。
有一天,王华讲学之后,门前来了一顶轿子,说他们家老爷派他们来接王先生到府上一叙,和王先生论论道,谈谈人生。下课后,王华正有些无所事事,一看有人派轿子来接自己,还能论道,就坐上轿子过去了。
这富豪的确和一般的富豪不同,一般富豪,邀请王华都是高朋满座,挨个介绍,以显示自己的能量,然后敬酒,每每喝得头昏脑涨。
这次不一样,就两个人,两人坐而论道,慢饮清茶,王华觉得这个富豪有点品位。大有惺惺相惜之意,眼见时间已晚,富豪推说无法送王华回家,安排下人给王先生安排自家最好的房间。
进入房间之后,王华并没有直接入睡,而是读一下随身携带的书。
很快,王华就进入了状态,忘记休息的事。不知什么时候,门开了,进来一个美女,对王华说:“王先生,还没睡呢?”
一看进来一位美女,王华有些诧异,脑子闪过一丝杂念:这不会是狐仙姐姐吧。由于经历龙泉寺之事,王华知道不会是什么狐仙,遂淡定地说:“读书呢,你怎么到我房间啦?”
美女一看王华回话了,羞答答地说:“打扰王先生休息了。我这个时候来,不为别的,就是帮我家老爷向王先生借一样东西?”
王华一听要借东西,于是就大大方方地说:“夫人不用客气,我和你家老爷是朋友,只要有的,尽管张口。”
听王华这么一说,美女倒有些羞愧了,扭捏不作答。一转身,拿出一把折扇,打开递给了王华,说道:“王先生自己看吧?”
王华接过来一看,只见折扇上面写着:“欲借人间种!”
王华一时愣住了,什么意思,这是要借什么啊?不过这对王华来说是很容易理解的,嚯嚯,原来是盯上我们老王家的人种了,这如何使得。我们老王家数代传承,书香世族,到自己这一代,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自己生的孩子一定很聪明。原来,这家富豪想不劳而获啊,这年头真是什么事都有啊。
这事肯定不能答应,但是明着拒绝也不合适啊,怎么办呢?稍作思考,王华立马把扇子放在桌上,对美女说:“你这把折扇真好,可惜啊,可惜啊!”
美女听王华说可惜,不知什么用意,问道:“可惜了什么啊?”
王华慢慢地说:“这么好的扇子只有上联,缺少下联。我好成人之美,我给补一个下联。”
说完,王华提笔在扇面上写下了:“恐惊天上神!”
完毕,把扇子递给美女,美女接过一看,鼻子都气歪了。立马在王华头上敲了起来,嗔怪道:“书呆子,书呆子。这是人间风月之事,天神哪里有工夫理这些,你们这些读书人,不懂风情啊,这良辰美景,被你破坏了。”
王华淡然一笑:“我只懂风云,不关风情,风流但不下流。”
就这样,富豪借种计划就此告吹。王华则继续读书,富豪则继续自己的借种计划,只是这一次不向人间向仙家。这一次,富豪花大钱请来一个道长,道长在富豪家里设一个神坛,道长在神坛上作法,嘴里念念有词,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突然,道长大呼一声:“神仙到!身子一歪,倒地呼呼大睡。”
睡醒后,道长对富豪说,神仙引领自己做了一个怪梦,梦到自己正捧着富豪求子的申请书上天堂递交,不想却遇到了新科状元发榜,从天庭出来迎接的队伍浩浩荡荡,无止无休,所以道长才会迟迟不醒……富豪听得有趣,就问:“新科状元是谁啊?”
道长回答:“没看清楚,就看到迎接的队伍里,打着两面怪幡,上面写着:‘欲借人间种,恐惊天上神。’”
富豪一下子惊呆了,我妻子和王华之间的种子故事,这神仙是怎么知道的?
明朝有个王阳明
一个借种生子的故事,不但没有成功,而且闹得人神共知,传遍了天上人间,真是一个神迹。显然,神是不存在的,所以还是人在作祟,也就是说状元郎绯闻事件是通过口口相传扩散出去的。第一个可以确定的是,这事不是状元郎到处传播的,如果连这点秘密都守不住,估计连考场也进不了。第二个可以确定的是,这事也不是那位富豪流传的,有谁能傻到这种程度呢!所以是而且只能是富豪的妻子了。
令人疑惑的是,就是富豪的妻子向外传播,又是怎么传到道士那里的呢?所以结果可能是富豪的妻子和道士也有一腿,或者说富豪的妻子也向道士做了借种的事。
在历史上,这种借种生子的故事并不少见,少见的是主角是状元,状元郎的绯闻大多是恒久永远流传的,国人喜欢这样的故事,也需要这样才子佳人的故事,自己实现不了的,就围观别人的。再就是这个故事不是杜撰的,是有出处的,可以查考的。
和富豪妻子的绯闻最后无疾而终,王华的生活也没有因此受到牵连。王华继续自己的读书生活,和正常人一样,娶妻生子。王华的娶妻和别人大体一样,门当户对,明媒正娶,但生子就有故事了。
明朝成化七年(1471),王华和郑氏结婚。之后,两人过起了甜蜜的幸福生活,也就是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算得上是难得的宅男,堪称是模范丈夫。虽然他长得英俊,貌似潘安,拥有一大批投怀送抱的美女,虽然他学富五车,在当地是个名人,拥有一大批铁杆粉丝,可能也有一大堆文艺青年朋友,时常可以出去风花雪月,诵诵诗、论论道……可是王华却是低调,低调,再低调。
结婚之后,王华便整天待在家里,就这样,没过多久,老婆郑氏便怀孕了。
消息传开后,老王家举家上下欢声一片,王华更是笑逐颜开。这阵子的努力没有白费。看来,自己还真是一个成功的男人,血性的男人。紧接着,老王家便忙里忙外给即将诞生的孩子准备衣服、鞋子、床、玩具……
随着时间的接近,老王家更是热闹不已,大家都在谈论这个未来的孩子到底是少爷还是千金,大家讨论预产期大概是什么时候……在兴奋而又焦急的等待中,十个月过去了,按照常理,孩子该出生了,但郑氏的肚子似乎没有任何动静。
按常理,怀胎十月(一般是280天)生产是正常的,十个多月的也有,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于是,老王家觉得再等等也无妨,可能是这孩子架子大,气场足,不到最后一刻不出场。
接下来,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孩子依然没有出生。老王家再也无法淡定了,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老王家上下着急如焚,请医生、请法师,可是钱花了,药吃了,法术做了,却没有任何效果。很快十四个月过去了,可是胎儿依旧没有想要临世的冲动。
老王家已经无计可施了,前思思后想想,我们老王家这六代以来没做过什么缺德事,应该不会有问题的,凡事往好处想,人家尧帝就是十四个月才出生的,我们家的这个也应该这样。虽然这样安慰,但难免郁闷,到时候真要生个怪胎,那该如何是好?
老王家所担心的是郑氏腹中的胎儿是否健康,他们搞不明白为何胎儿不愿意出生,难道是不想看见这个残酷的社会,还是恋母情结太过严重,舍不得离开母体?其实,这些都不是,媳妇之所以生产不了,是因为胎儿不肯降世。小胎儿在母亲腹中玩起了心眼,还是胎儿的时候,就开始跟大人玩起了心眼。如此孩子,长大后如果不是旷世大才,便是人间大害。
胎儿玩心眼,大人也无可奈何,只能干等呗。就在干等中,老王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一天,午饭后,王华的母亲上床午睡。结果,她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她看到天上祥云环绕屋子,鼓声震天,不一会儿,一个神仙,身穿华丽衣服,手里抱着一个婴儿,脚踏祥云,迎面而来。抵达后,这个神仙说道:“这个孩子就交给你们老王家,一定要照顾好!”随后径直走进儿媳妇的房间……
就在老太太想要继续追问下去的时候,她突然听到了嘈杂声。从梦中惊醒后,她很是不爽,叫来丫鬟要责骂几句。不料,这个丫鬟笑着说道:“老夫人,恭喜您!您的孙子出生了。”
于是,王华的老婆郑氏生了,而且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生一个孩子太不容易了,一个家族能传承六代不衰,在中国,的确不简单。如果还要去问这个家族幸不幸福?的确有点不着调,这不是幸福,而是幸存。最为神奇的是这个幸存的家族居然还能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五代出了一个状元,第六代出了一个圣人。有人说,伟大是熬出来的。确实,其实,圣人也是熬出来的,只不过,伟大是一代人熬出来的,而圣人是数代人熬出来的。
这个胖小子不是别人,正是誉满天下名震宇宙的王阳明。从此,王阳明开始了生活,而天下进入了王阳明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