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关庙与关公文化
1997000000003

第3章 中国现存最早的关庙——阳泉和定襄关王庙

【阳泉关王庙】

位于阳泉市郊东北5公里白泉乡林里村玉泉山间。这里树木浓郁,环境清幽,古刹隐于其间。庙宇坐西南朝东北,随山势而筑。创建年代不详,宋宣和四年(1122)重修,元、明、清都曾修葺、扩建。庙址宽约90米,总占地面积为4050平方米。

从建筑布局看,沿中轴线依次为外院、下院、上院三部分,各院地面略有高差,由低而高,层叠而进。外院有乐楼、牌楼;下院有马殿(山门),马殿两侧钟、鼓二楼相对峙,东西有配殿三间。自下院甬道可达上院,上院中轴线上有山门、献殿、正殿(关帝殿)。庙内唯上院正殿保存完整,配殿仅存北侧。原外院、下院的所有建筑均已被毁,只残存基址可辨。

现存建筑以正殿历史最早,重建于宋宣和四年(1122)。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六架椽屋,单檐歇山顶。前檐设廊,殿前无月台。前檐当心间辟门,两次间设破子棂窗,惜已残缺不全。廊下斗栱设柱头、补间各一朵,均为五铺作双抄重栱计心造,殿身檐下斗栱五铺作双抄,殿内梁架四椽栿对前乳栿用三柱,梁栿上驼峰、蜀柱、叉手等皆为典型宋代风格,并在殿内脊榑随榑枋上有墨书题记:“维南誉竦祖大宋国河东路太原府平定军平定县升中郡白泉村于宣和四年壬寅岁三月庚申朔丙子日重修建记”,提供了建殿时的确切年代。殿内中央有束腰仰覆莲须弥式佛台,高约0.9米,原奉塑像,惜已不存。殿内后壁及两山墙壁绘的壁画,亦被毁。庙内现残存宋代经幢两块、元天历元年残碑一通、明碑碣两块、清碑四通、为研究庙的沿革及原状提供了宝贵资料。

阳泉关王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祀典武圣关羽的庙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保护价值。

【定襄关王庙】

位于定襄县城北关。创建于金泰和八年(1208),现仅存大殿。因该殿木结构没有大梁,故俗称无梁殿。

大殿坐西向东,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歇山顶,琉璃脊饰,琉璃瓦剪边。前檐明间特宽,平柱与后檐次间中线相对,柱头阑额肥大,次间阑额伸至明间砍成雀替,犹如门楣形制。殿内设前槽二金柱,梁架彻上露明造,三椽栿与前乳栿在金柱上搭交。该殿建筑最大特点是无大梁,而是采用众多的斗栱结构,层层叠压,形成穹窿式屋顶。其斗栱形制多达八种,由层层斗栱将屋顶重荷分解到四壁的立柱上,构思奇巧,省料而坚固。前檐补间斗栱三朵,两山及后檐各设一攒,用材较厚,出挑偏长,亦为别处所不见。

大殿曾于元至正六年(1346)、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经过数次重修,但其金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与风格未变。据专家鉴定,此庙为中国现存较早的武庙,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殿内原有创建时所塑关羽像,并有清嘉庆八年(1803)所绘的《三国演义》壁画,技艺俱佳,均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