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1997900000002

第2章 儒门世家

渠仁甫,名晋山,字仁甫,后以字行。又字忍夫、纫芙,号稚衡,别号逋翁,藏书室名四不若斋、暗修书室。1880年3月8日,渠仁甫出生在祁县城内东大街渠家大院,是闻名全国的晋商世家祁县渠家第十九代传人,是著名晋商渠源潮之长孙,山西祁县“渠家大院”之主人,是晋商后期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

渠仁甫的祖父渠源潮(1840-1917),字星海,幼年读书,但未考取功名,“以屡次乐输,由太学生以分部员外郎选用”(《渠星海墓表》)。事父母以孝闻。虽然出身富商家庭,但不喜奢华,持家严谨,自奉俭约。生性宽厚,乐于助人,亲朋邻里受其周济者甚多,是晋商中著名的忠厚长者,社会声誉极高。商界都以与他交往为荣,1877年,山西大旱,渠源潮捐巨款赈贫济困。山西巡抚曾国荃手书“载籍之光”匾额授之,以示褒彰。此匾现仍在祁县渠家大院中。1905年,祁县中学堂成立,渠源潮又赞助白银一千两,校方曾为之树碑表彰。

渠源潮娶妻李氏,生有本漳、本渊两个儿子。本漳即渠仁甫之父。本漳(1861-1890),字衡斋,同知衔,平定州儒学训导、附贡生。娶妻段氏,仁甫为其独生子。渠源潮对这位长门长孙,自然视作掌上明珠,疼爱有加。不料父亲本漳29岁早逝,渠仁甫从11岁时便由祖父教养。他的叔父本渊(1873-1903)也于31岁早逝。渠源潮老年丧子,更把疼惜之情转移到孙辈身上,体贴入微,呵护备至。渠仁甫的母亲段氏,是一位懂事理的贤妻良母,丈夫去世后,为了培养儿子长大成人,对他要求严格,诸如“席不正,不坐”,“食不言,寝不语”,等等。他对母亲非常孝顺,长大成人后,每天晚上必到母亲房间请安问候,这一习惯几十年如一日,直到母亲去世。祖父的宽厚仁爱、孝敬父母、中庸仗义、乐于助人,母亲的严格、慈祥,都对渠仁甫的一生影响极大。

除祖父渠源潮、母亲段氏外,对青少年时期的渠仁甫影响较大的还有其二祖父渠源浈、堂叔父渠本翘及岳父刘奋熙。

渠源浈(1842-1920),字筱洲,号龙川,因乳名叫旺儿,因而乡人称“旺财主”。他是渠源潮之胞弟,但比他哥哥更有商业才干,“时诸典肆者欺公年幼,渐骄纵,且有以利诱者。公嚼然不惑,连罢20余肆,众悉耸然。而公家业于以日隆”(《渠源浈墓志铭》)。光绪初年,捐资为刑部员外郎。在职期间,对各国法律颇有研究。1880年,中俄发生外交争端,清廷派曾国荃驻防乐亭,以防东北之变。源浈应邀作为幕宾随军,帮助筹办粮饷,事平后返京。不久请长假返回祁县,从此不再出仕,专营商业。其经商理财之道一向以谨慎稳妥著称,从不贪做投机生意,最忌冒险与迟滞。因而被商界公认为是旧式商业的典型,最具有保守的特征。经商一生,几乎没有发生赔累亏损的事例。

渠本翘(1862-1919),原名本桥,字楚南,号湘笙,渠源浈之长子。1885年,“以第一人入泮”,考取秀才。学政吕瑞田对他十分器重,改其名为本翘。1888年中解元,1892年中进士,为三甲第四名,以内阁中书用,时年30岁。1902年,山西省商务局官办的晋升火柴公司经营不佳,赔累严重。渠本翘以5000两白银把这个公司盘过来,又联合祁县南社村人乔雨亭,两人合资18000两,改组为双福火柴公司(即平遥火柴厂的前身)。这是山西省第一家民族资本工业,渠本翘成为山西省最早的民族工业资本家,从此引发了山西民营资本办工业的热潮,带动了山西现代工业的发展。1903年,受任为外务部司员驻日本横滨领事。次年返国,调任山西大学堂监督。1905年,本翘与祁县士绅商定,就昭馀书院旧址改办祁县中学堂。1906年,在爱国保晋护矿运动中,出任保晋公司总经理,为从英国人手中赎回山西煤铁采矿权做出了特殊贡献,清政府命以三品京堂候补。1910年,清政府实行立宪活动,成立典礼院,本翘被授为典礼院学士。从此,人称“渠学士”,成为山西政界、商界名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山西起而响应。清政府任命本翘为山西宣慰使,旋又改命为南北议和随员。和议告成,帝制消亡,本翘即寓居天津,以清朝遗民自居,不再出仕。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也曾极力拉拢他,委以参政之职,本翘一直坚辞不受。此后,致力于收藏、著述和整理出版。1919年5月猝然去世,终年58岁。

渠源浈、渠本翘父子的开拓、闯荡精神,以及有远见、有魄力、爱国家、不做投机生意的行为,给渠仁甫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刘奋熙(1857-1899),字振翼,号筱岩,祁县塔寺村人。光绪十一年(1885),山西科试中举人,受到当时文坛著名人士、山西学政王仁堪的称道,并拜为师。光绪十六年(1890)成进士。他和渠本翘在清代“重商轻学”的祁县,是少有的两名进士。他性格豪放,思维活跃,任贵州罗城县、天柱县知县6年,政绩显著,清廉刚介。辞官回乡后在贾令镇设帐讲学授徒,著《爱薇堂遗集》4卷。他还行医济世,是晋中乃至全省著名的大儒名医。刘奋熙廉洁奉公,为政清廉,学识渊博,医术高超,成为渠仁甫崇拜的偶像。

渠仁甫就是生长在这样一个既商又儒的家庭,7岁开始在自家私塾读书,塾师李叔瑜等都是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所以他从小受到了良好的、严格的教育。加之渠仁甫天资聪颖,熟读了大量的经史子集,在传统思想的熏陶下,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成为他固有的观念。加之家境富裕,有经济能力,于是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志振策九衢驰,奋翼翱翔九霄上”是他的誓言,“读书冥观求阃奥,下笔顾盼争雄雌”是他的雄心,他立志要做一番事业,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

1903年,渠仁甫应童子试名列第一,被录为县学生员,次年岁考又列第一,补为廪生。山西大学堂成立后,他很想去洋学堂就读深造,但因其祖父渠源潮要培养他经商,继承庞大的家业,未能如愿,失去了学习西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机会,对此,他终身引以为憾。

渠仁甫一生秉性刚直,不随波逐流,“仁义礼智信忠孝”、“三纲五常”是他做人的原则,他一生最厌恶之事,是官僚的贪污腐败和商人的投机倒把和唯利是图,甚至发国难财。在旧中国他从来不与官府来往,不参加任何党派,不过问地方的政事。唯一的一次挺身而出,是为民请命。1930年,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倒蒋,阎锡山为筹措大量的军费,加紧征收田赋,使人民遭受巨大灾难。军队经过祁县时,车马支差均由祁县百姓负担,再加上经办者从中贪污,激怒祁县人民。1931年,祁县各界吁请渠仁甫出面,召开全县各界代表大会,他慨然允应,在祁县教育会召开了两天大会,到会者近千人,会上他向县长提出质疑,并提出惩办贪官的要求。最终以拘留经办人不了了之,当时也只能如此。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他的商号有的经营尚可,但他深恶痛绝当时一些山西商人的投机倒把行为,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决意把大多数商号结业。事后,山西同乡们赞其有先见之明。

他素重民族气节,誓不做亡国奴,一生最痛恨的是日本侵略者,在《八十自悼》诗中称其为“封豕与长蛇”,即大猪与毒蛇,古人曾以此称侵略者。“七七事变”后,日寇逼得他背井离乡,逃难成都,三位亲人逝于他乡,尸骨未还;日寇占领祁县,扼杀了他一生笃爱的教育事业;侵华战争使他的商业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因此,他积极参与和支持抗击侵略者的行动。早在1925年“五卅惨案”后,祁县《明报》组织各界成立抗日救国会,支援东北马占山将军和十九路军等抗日部队,他均带头慷慨解囊。1937年,日寇占领祁县后,祁县“长裕川”通过李琢如(后被日军杀害)多次向八路军捐款、捐物,支持抗日。

他为人正派,严以律己。教子孙念书,“吾日三省吾身”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必授的一课。他以身作则,并教导家人,不许酗酒,不许赌博,不许嫖娼,更不许纳妾和抽大烟。他一生虽拥有大量资本,但生活却极俭朴,他教子孙读的第一首诗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从来是棉布衣服,不穿绸缎、皮袄,家里的膳食极其简单,远不如商号的伙食,他每日三餐,除午饭一荤一素外,早晚多是韭花、酱豆腐、小菜等。除请客应酬和过年过节外,鸡鸭海味更是难以见到。就连抽烟也是如此,一支纸烟要剪成四五小段,每次用烟袋锅抽上一小段,一天就抽两三支烟。但对帮困济贫、扶助他人的社会善事,却是慷慨解囊,倾情相助。对亲友、商号同仁有困难者,只要不是好吃懒做和抽大烟的,相求者都会得到一定资助。

他开明进步。虽生长在封建时代和封建家庭,但由于受维新思想和西方文化的影响,思想并不守旧,接受新事物快。其长女出生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当时女子没有不缠脚的,而他却不让为其缠脚。他从不迷信神鬼,民国十八年(1929),将家中的神像(除祖宗牌位)全部拆除。1959年4月,毛泽东主席提出实行火葬的倡议,并带头在倡议书上签名,他听说此事后,认为毛主席很开明,倡议很好,他要学习。他去世于1963年,当时民间还均为土葬,且太原火葬设施十分简陋,在山上土窑洞内点燃木材直接焚烧遗体,即使这样他也决定带头实行火葬。他所创办的竞新小学,是参照西方的教学方法,并设有英语课,有化学实验,有“学生自治会”,等等,迥然不同于他自己所读的私塾。他临死时告诉儿子,他死后要放弃全部定息。

渠仁甫对其子孙的教育也异常严格。他们从小都没上过初小,有的直接上高小一年级,有的直接上高小二年级,有的甚至直接上初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全由渠仁甫在家中亲自教授。他既是父亲、祖父,又是子孙的启蒙老师。从1918年教长子念书开始,断断续续延续到1947年两个孙子上高小为止,整整30年。每天坚持,一日不误。当他的两个孙子开始读书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举家迁往成都,他以竞新小学的水平,与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小学校相比,认为成都的小学校是“误人子弟”,所以不让他们上当地小学,由他在家亲自教。课程最初是认字、写字,然后是语文、作文、历史、算术、书法、珠算。语文课本是《三字经》、《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历史课本是《史鉴辑要》,算术没有课本,他用石板、石笔一道题一道题的教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小数、分数,等等,孙子们也在石板上一道一道做练习题,做完一道题后,即用绒布条缝制的圆形擦子擦了再做下一道题。他小时候没有学过阿拉伯数字的数学运算公式,为了教子孙念书,他竟全都学会了。他算盘打得很好,教珠算时要求子孙必须学会多位数的乘除法。他讲课深入浅出,把竞新小学“讲读以训练口眼,问答以训练口耳,书写以训练手眼,笔算以训练手脑”的教学方法用在对子孙的教育上。做算术题既要眼看思考,又要动手写算式,同时嘴里还要一边默念,所以很少发生计算错误。思想品德教育则贯穿在语文教学中,在讲《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古文观止》等课程时,把“克己复礼”、“忠、孝、仁、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温、良、恭、俭、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儒家思想很自然地灌输给了子孙。由于教得严格认真,给子孙们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和文化基础,他们到学校后,在班里都是优秀学生。儿子渠川祜西南联大化学系毕业,女儿渠川馥西北工学院纺织系毕业,长孙渠荣天津大学纺织系毕业,次孙渠荣钱南开大学化学系毕业、复旦大学放射化学专业研究生。他们在工作中都兢兢业业,在做人上都踏踏实实、诚诚恳恳。总之,渠仁甫对子孙的教育给他们一生的思想、品德、学业、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他们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