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每天读点经济学
2002000000029

第29章 博弈经济学(3)

从量化的角度来看,不妨假设两只公鸡如果均选择“前进”,结果是两败俱伤,两者的收益是—2个单位,也就是损失为2个单位;如果一方“前进”,另外一方“后退”,前进的公鸡获得1个单位的收益,赢得了面子,而后退的公鸡获得—l的收益或损失1个单位,输掉了面子,但没有两者均“前进”受到的损失大;两者均“后退”,两者均输掉了面子获得—1的收益或1个单位的损失。当然这些数字只是相对的值。

如果博弈有唯一的均衡点,那么这个博弈是可预测的,即这个均衡点就是一事先知道的惟一的博弈结果。但是如果一博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均衡点,则无法预测出一个结果来。斗鸡博弈则有两个均衡:一方进另一方退。因此,我们无法预测斗鸡博弈的结果,即不能知道谁进谁退,谁输谁赢。

由此看来,斗鸡博弈描述的是两个强者在对抗冲突的时候,如何能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得到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斗鸡博弈中的参与者都是处于势均力敌、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这就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一样,两个武林顶尖高手在华山之上比拼内力,斗得是难分难解,一旦一方稍有分心,内力衰竭,就要被对方一举击溃。

斗鸡博弈最直接的意义在于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既然对每只公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来而自己不退,那么如何才能够达到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呢?不战不是不采取措施,而是说应该巧妙营造声势,让对手处于不利的地位,那么自然你就是胜者。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你争我夺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斗鸡博弈的影响了。谁能够在你进我退之中占领上风,谁将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成为那只赢的斗鸡。

198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决战是在共和党候选人里根与民主党候选人卡特之间进行,由于二人当时的实力旗鼓相当,因此他们二人展开了美国竞选史上最激烈的争夺战。

当时的卡特是已经当政4年的在职总统,但政绩并不突出,而且内政方面不能令人满意,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数猛增。人们对这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十分不满,怨声载道。而这些正好成了里根手中的王牌,他集中火力攻击卡特经济政策失误,并耸人听闻地宣称他要消除“卡特大萧条”。而这时的卡特也抓住广大民众关心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指责里根增加防务开支的主张是好战之举。里根与卡特就是这样唇枪舌剑,拳来脚往,双方一时难决雌雄。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影响极为广泛。一个人的形象,在美国民众的心中往往占有重要位置,有时甚至直接决定了选民投谁一票。所以,总统选举,与其说是选民在选择候选人的政策纲领,不如说是在品味候选人的性格、智慧、精力、风度。在这方面,里根可以说是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里根当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后,他当年在好莱坞演过的电影,一下子成了热门,全国各地影剧院、电视台争相放映。这股里根影视热风,无疑替里根做了一次绝好的宣传。人们从影视中看到,当年的里根英俊潇洒、精明强干,而现在仍然生机勃勃、干劲十足,风度不减当年。这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在里根影视风兴起的同时,里根还借电视媒体极力展示自己的风采。在与卡特的电视辩论中,里根表现得能言善辩、妙语连珠,而卡特则相形见绌、呆板迟钝、结结巴巴。因此在投票之前关键性的一场电视辩论后,民意测验的结果,支持里根的人上升到67%,支持卡特的人下降为30%。1980年11月4日大选结果,里根以绝对优势大获全胜。

里根的胜利,要归功于在他巧妙的利用了大众传播媒介,通过电影、电视、广播等手段,让自己的形象深入民众。在这场斗鸡博弈中,里根成功的把握了进攻的主动,成为了胜利的斗鸡。而卡特则显得捉襟见肘,被里根牵着鼻子走,最终走向失败。

设想一下斗鸡场上有两只公鸡,其中一只雄赳赳、气昂昂,摆出一副久经沙场、无所畏惧的样子,如果另一只公鸡在气焰上短了一筹,自然就被对手的声势给震慑住了,自然节节败退,这就是斗鸡博弈告诉我们的道理:不必针锋相对,大可做一些虚张声势的表面功夫,让对手自己软下去,这才是斗争的最高境界。

有时候,你的对手也不是那么好惹的,万一他是一个“不蒸馒头争口气”的呆子,那么你怎么营造声势都没有用,他不吃这一套,还是会琢磨着怎么拼个鱼死网破,这时候你不妨主动进攻,给他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你的厉害不是纸面上的、也不是口头上的,他自然就乖乖的后退了。

一个面带菜色、衣着简朴的小伙子乘坐长途汽车,因为带的杂物太多,被司机训斥后蜷缩在车尾角落里。

车行半路,忽然冒出来一个歹徒持械抢劫,原来他混在旅客堆里,逃避了司机的注意。这时候,司机已经被凶狠的歹徒用刀顶住脖子,眼见一场面对全体乘客的抢劫就要发生。那个小伙子突然站了起来,大叫一声:“给我住手!”然后写了一张纸条递了过去。几个歹徒读罢字条,互相对视片刻,竟然迅速下车逃跑了。

一场风波化险为夷,大家诧异地问小伙子:“你是警察?”

“不是。”

“你是军人?”

“也不是。”

“那你怎么这么厉害?”

“老实说,我今天正好带着借来的大笔钱,被他们抢走的话我也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只得铤而走险了。我在纸条上写的是:快滚蛋!我是一个持枪在逃犯,惹火了我就杀了你们。”

“横的还是怕不要命的”,“威慑战略”在某些时候还真管用。你给别人的威慑不一定代表你真会那么去做,只是给别人一种震慑力或假象,在生活中采用一些假的威慑,或许可以解决一些难题。恰如在斗鸡博弈中,有一只公鸡气势汹汹的向前迈一步,意味着“小样,你胆子还真不小,等我给你点眼色看看!”这样对手就被吓得屁滚尿流啦!

不过有时候,战斗并不是绝对的,重要的我们在针锋相对之后,能够让自己永远利于不败之地,如果你放远了眼光看问题,就会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斗鸡博弈。一般人面对对手的时候,往往会咬紧牙关,不屈不挠,变成一只红眼的斗鸡,恨不得一口吃掉对手。很多聪明的人并不会这样做,因为对手是自己的前进动力,并且可以鞭策自己获得改善和提高。保留对手,对自己的成长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美国前总统林肯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人。

林肯顺利地在186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胜出,当选为总统。

就任后,他任命参议员萨蒙·蔡斯为财政部长。当时有许多人反对这一任命,因为蔡斯虽然能干,但为人狂妄自大,十分不讨人喜欢。他本来是想竞选总统的,却在大选中输给了林肯,但是蔡斯始终认为自己比林肯要强得多,不是很顺从与林肯的领导。

当朋友不解地问起这件事时,林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想每一个在农村长大的朋友一定知道什么是马蝇。有一次,我和我的兄弟在肯塔基老家的一个农场犁玉米地,一个吆马,一个扶犁。刚开始马很懒,总也不愿意动;可是过了一会儿,它却在地里跑得飞快,连我这双长腿都跟不上。等跑到了地头,我才发现,原来有一只很大的马蝇叮在马身上,我不忍心看着这匹马被咬得生疼,就随手就把马蝇打落了。我兄弟却埋怨我,并告诉我正是有了马蝇的叮咬,才使马跑得快。”

然后,林肯解释到:“如果现在有一只叫“蔡斯”的强有力的马蝇正在叮咬我们的阵营,我们不仅不应该打落他,更应该感谢他,因为正是有了他的威胁,我们才会努力地跑。”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说,斗鸡博弈对人的作用,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相一致:在自然界中,到处都存在着一种竞争的法则,在这种竞争法则的作用下,这个世界才显得生机勃勃。如果一个物种失去了竞争,这一物种就会失去活力,死气沉沉而陷入灭种的边缘。如果一只斗鸡永远都不战斗,那么它只会变成一只普通的公鸡,整日在沙地上溜达觅食。所以,如果要成为一只战无不胜的长胜将军,你必须学会让你的对手成为你前进的动力,让你变得越来越强壮。

总结一下,斗鸡博弈给我们的启示在于:

善于营造声势,不用真刀实枪的战斗,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获取主动权,勇敢前进一步,将对手打出去;

以退为进,以达到目的为胜利;

用对手鞭策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

生活永远给予勇者以最丰厚的奖赏,如果你是一只斗志昂扬的斗鸡,那么请鼓起勇气,让自己成为沙场上的常胜将军!

猎鹿博弈,从合作走向共赢

社会学告诉我们,在人类文明之初的原始社会,人们维生的方式主要是狩猎。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猎鹿模型”讲述了两个猎人共同猎鹿的故事。

某一天他们狩猎的时候,看到一头梅花鹿。于是两人商量,只有这两个人齐心协力,都去猎鹿时,才会得到那只鹿。如果猎鹿的时候一只兔子突然在其中一人身边经过,而这个人转而抓兔子,这人会得到兔子,但鹿就跑掉了。两人得到一只鹿的效用远比分别得到一只兔子大。

1、第一行表示,猎人A和B都抓兔子,结果是猎人A和B都能吃饱4天;

2、第二行,猎人A抓兔子,猎人B打梅花鹿,结果是猎人A可以吃饱4天,B则一无所获;

3、第三行,猎人A打梅花鹿,猎人B抓兔子,结果是猎人A一无所获,猎人B可以吃饱4天;

4、第四行,猎人A和B合作抓捕梅花鹿,结果是两人平分猎物,都可以吃饱10天。

(1)如果双方都选择了猎鹿,效用为1,(猎鹿,猎鹿)具有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mality),为深入合作的最佳结果;

(2)如果双方都选择了猎兔,即双方没有合作,(猎兔,猎兔)称为风险上策(Riskdominant)均衡。

(3)如果一人选择了猎鹿,而对方选择了猎兔,即对方没有诚信,背叛了原来的协议,则选择猎鹿者将一无所获,选择猎兔者将保证得到一定效用X(0<X<1)。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博弈中,根据纳什的均衡原理,应用博弈论中的“严格劣势删除法”,可以得到两个比较好的结果,那就是:要么分别打兔子,每人吃饱4天;要么合作,每人吃饱10天。

当然人心是不一定的,最终会采取哪一种策略就不是纳什均衡能决定的了,比较[1,1]和[X,X]两个纳什均衡,明显的事实是,两人一起去猎梅花鹿比各自去抓兔子可以让每个人多吃6天。按照经济学的说法,合作猎鹿的纳什均衡,分头抓打兔子的纳什均衡,具有帕累托优势。与[X,X]相比,[1,1]不仅有整体福利改进,而且每个人都得到福利改进。

可以看得出来,两个猎人自己单独行动的话是最不利的,得到的结果只能让大家吃2天,那么我们从这里就得到这么一个原理,我们不要单独战斗,要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让团队都好。

在现代的社会里,一个人做事情能影响的范围十分有限,一个人能调动的资源也屈指可数。想要做出一番大事,必须学会与别人合作。

对于普通人,学会与别人合作,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协助共同达到目标,实现大家价值的最大化;

对于领导人,与下属不仅是领导关系,更是合作关系,在下属的配合下完成重大任务,协助下属指导下属完成其力所不及的事情,合作出金,何愁企业不欣欣向荣?

对于企业,与别的企业或作经营,形成资源共享的机制,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对于国家,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才能时刻洞悉世界的变化,实现民族的崛起和国家的富强;

合作的重要性不胜枚举,然而可惜的是还是有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仍然将“自立自强”的品质形而上学起来,固执的认为凡事必须自己来,结果往往在孤军奋战中功亏一篑。

就像我们熟悉的球队火箭,里面有的是我们佩服的明星,例如麦蒂,07年的时候,季后赛首轮迎战爵士之前,麦蒂曾发表过著名宣言——“一切看我的!”不过最后却是爵士赢得了7场系列赛。今年,常规赛只剩下最后一场对阵洛杉矶快船,也就是说,火箭又将面对他们不甚光彩的季后赛历史了。

当然,对于去年的失误,麦蒂要承受很多的冷言冷语。

不过对于球迷的嘲讽,麦蒂却显得非常冷静,他说:“我无法控制它,我只能用行动来回答那些问题,我会做我该做的,球迷的嘲讽不会影响我,当我年轻时或许会有点恼火,但是现在我已经在江湖里闯荡许久了。”

今年开赛前,麦蒂改变了自己的言行,他这次真正意识到了团体,“这是一项团体运动,”麦蒂说,“我们要像一支球队那样去比赛、去竞争。我不是一个人,这就是我要和大家说的,不要让我一个人战斗。”

麦蒂的球技不好吗,不是,谁都不会觉得他的球打得不好,但是个人英雄的形势似乎没有什么作用啊。有些人也许会说个人英雄也是存在的,例如电视里常有的那些超人、蜘蛛侠之类的,首先来说,这是一个假设存在的人物,第二就是他们也不是单独战斗的,每次总是有人给他们做好准备。

一个人的战斗是打不好的,抗战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有有后勤的支援,还需要有人提供各种设备等等。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朋友、家人甚至是陌生人,有时候别人的一个眼神都可以给予你极大的鼓励。人是社会的人,单独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行,想着一个人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神。有个笑话说得好,每天这么多人在祈祷,而且祈祷的内容也许刚好相反,万能的上帝也忙不过来了。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大伙团结努力,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没有人能主宰世界,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发挥整体的功能,共同创造世界的辉煌。就好比,一个公司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团结公司成员的力量,开拓创新,与时具进,那么这个公司才会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壮大。团结的力量就显而易见了。

今天的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是广泛的交往经济,离不开与各种类型的人合作;今天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只有选择合作,才能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一族;今天的时代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要成为国际人,更需要高超的合作能力。没有合作能力,就不可能适应我们这个时代。成功者善于与别人合作,也乐于与别人合作,这样才使得他们发挥出千百倍于自己的能量,成就不一样的伟业。

1904年夏天,美国即将举行世界博览会,有一个制作糕点的小商贩把自己的糕点工具搬到了会展地点路易斯安那州。庆幸的是,他被政府允许在会场的外面出售他的薄饼。

他的薄饼生意实在糟糕,而和他相邻的一位卖冰淇淋的商贩的生意却好的不得了,一会儿工夫就售出了许多冰淇淋,很快他把带来的用来装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