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丛书的一部分,本书主要探讨了金融霸权与大国崛起的问题。就在本书写作接近尾声的时候,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受其影响,不仅美国股市接连下跌,就连欧洲和亚洲股市也步入熊市,即使被誉为是“黄金十年”的中国股市也从6000多点下跌倒2500点,导致了中国股市的市值跌幅过半,股民的财富大幅缩水.这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关美国通过次贷危机来发动又一场“金融战争”的说法喧嚣云上。当然事实如何现在还难见分晓,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对国家实力和地位的影响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变得更加明显,这也是本书写作的本意,希望能为读者在思考问题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本书由孙健提出撰写框架和纲要,并主持全书的编写及统稿工作,由孙健和王东担任主编,此外,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的讲师丰坤坤也为本书的资料搜集和文案整理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并撰写了书中的第六章和第七章中的部分章节。
本书的写作是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展开,从金融霸权的角度来系统阐述大国崛起的问题,类似的著作不多,因此本书的写作也是一个新的尝试。感谢书中引用的各位学者的观点和内容,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并系统总结和参考先行者的精髓,我们才能进行一定的创新。但因为本书涉及到的资料实在太多,来源也较为繁杂,部分引用的文章难以找到出处和作者,因此有些资料未能一一注明出处,敬请原谅,如有涉及版权方面的未尽事宜,请速与主编联系,E-mail:wd2007fsh@gmail.com.
1赵英,大国天命--大国利益与大国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0
2安德鲁《超级大国也需要朋友》,载英国《观察家报》,2003年1月12日
3资料来源:陈奉林,近代大国的崛起及其历史启示,外交评论,2006、10
4本节资料来源:游博,大国兴衰理论述评,社会主义研究,2005、1
5资料来源:黄解宇、杨再斌,金融集聚论--金融中心形成的理论与实践解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1
6资料来源:项俊波著,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9
7高长春编著,战略金融--国际金融中心生存报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
8黄育华,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考察与现状分析,中国城市经济,2004、12
9资料来源:高长春编著,战略金融--国际金融中心生存报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
10案例来源:姜海川,金融战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1
11 本节资料来源:陆钢,战后金融外交与美国金融霸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9
12 资料来源:池小平,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集宁师专学报,2006、3
13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4池小平,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集宁师专学报,2006、3
15李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16唐晋,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17鲁慎,16世纪初葡萄牙东方海上优势的确立,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4
18张家唐,论西班牙对美洲殖民地的贸易,河北大学学报,1994、1
19李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20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编著,大国崛起--葡萄牙、西班牙,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11
21路运洪、李金牛,论十六世纪末西班牙经济衰落的原因,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22高法容,浅析西班牙君主专制国家衰落的原因,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1
23张岚,西班牙帝国衰落的历史考察,咸阳师专学报(综合版),1994、1
24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编著,大国崛起--荷兰,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11
25王正毅,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26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27苏威,简论十七世纪荷兰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原因,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
28苏威,简论十七世纪荷兰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原因,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
29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0罗翠芳,浅析17、18世纪荷英两国商业资,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9
31李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32王正毅, 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33曹英,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荷兰商业霸权的确立,武陵学刊(社会科学),1999、1
34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编著,大国崛起--荷兰,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11
35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编著,大国崛起--荷兰,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11
36唐晋,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37杨红林,历史上的两次投机泡沫,文史博览,2007、9
38罗翠芳,荷兰商人资本探微--兼谈西欧商人资本,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39鲁德宇、尚宪刚,“无敌舰队”覆灭记--西班牙海上霸权的易手,国防科技,2006、5
40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41刘秋菊,英镑兴衰原因分析及未来走势,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4
42李俊辰,伦敦金融城--金融之都的腾飞,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43杨红林,历史上的两次投机泡沫,文史博览,2007、9
44任建,伦敦--全球性的国际金融中心,浦东开发,1996、2
45项俊波,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9
46 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7李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48高英彤,帝国夕阳--日渐衰微的不列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5
49高英彤,帝国夕阳--日渐衰微的不列颠,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5
50唐晋,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51齐世荣,美国--从殖民地到唯一超级大国,三秦出版社,2005、5
52高芳英,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53陶大镛, 世界经济新格局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54鲁世巍,美元霸权的历史考察,国际问题研究,2004、4
55谭雅玲、王中海,国际金融与国家利益,时事出版社,2003、1
56邹三明,货币金融权力与美国的“软霸权”,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1
57刘安民,从政府角度看大国崛起之金融市场战略发展问题,股市动态分析,2007、10
58鲁世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美元霸权,国际问题研究,2005、4
59许少强,美元霸权:生存基础、影响和我国的对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60陆钢,战后金融外交与美国金融霸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9
61鲁世巍,美元霸权的历史考察,国际问题研究,2004、4
62鲁世巍,美元霸权的历史考察,国际问题研究,2004、4
63陶大镛,世界经济新格局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64杨剑,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客观原因,经济问题,2004、6
65李秀石,日本崛起成败综论,社会科学,2004、12
66李维刚,日元国际化:进程、动因、问题,日本学刊,2001、2
67陈继勇,论日元的国际化及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1989、9
68侯裙然,日元国际化的历史、现状与前景,日本问题研究,1999、3
69王合军,日元国际化前景分析,国际金融,1999、11
70项俊波,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9
71王新奎,东京金融市场的崛起与西太平洋经济,国际商务研究,1990、1
72王新奎,东京金融市场的崛起与西太平洋经济,国际商务研究,1990、1
73项俊波,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9
74李莉、马文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长期变化、影响因素及我国的对策,日本问题研究,1997、4
75金仁淑,战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变迁,经济纵横,2000、5
76李莉、马文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长期变化、影响因素及我国的对策,日本问题研究,1997、4
77钱海章,浅析日本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5
78成新轩,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本问题研究,1997、3
79王允贵,“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及启示,国际经济评论,2004、1
80羊子林,日本“泡沫经济”的前因后果值得认真研究,国际金融研究,1993、5
81陈自由,欧元崛起撼动美元霸权,现代商业银行,2005、6
82 本部分内容参考董登新:《最佳货币区与亚元的联想》
83本部分内容参考论文:王毅,欧盟一体化与多极化,2006.11.1
84赵英,大国天命--大国利益与大国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0
85 本部分内容参考天津财经大学硕士论文:徐建雯,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研究,2007
86 本部分内容部分参考暨南大学硕士论文:李默,香港上海金融中心定位以及发展前景比较研究,2006
87赵英,大国天命--大国利益与大国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