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零售企业规范化管理全书
2004400000059

第59章 零售企业商品盘点管理规范(3)

(10)每个陈列位分开点,商品的点数单位与销售单位一致,不进行累加。

2.仓库区盘点

仓库区盘点属于定期工作项目,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零售企业的利益。开展实地盘点存货,将实地盘点的存货与账面上的存货相比较,得出的数据将对零售企业营业额有很大影响。库存区盘点具体的操作如下:

(1)库存区的盘点包括仓库的盘点、收货部的盘点、货架库存区的盘点三部分。

(2)由于库存区的盘点是在大盘点的前一天晚上进行的,因此各区域盘点结束后都要实行库存封存。

(3)在库存区盘点之前,非常重要的工作是进行补货,补货的原则是尽量将货物存放在库存区,减少盘点日的点数工作,但零星的货物应尽量补充到正常的货架上。

(4)在库存区盘点过程中,一般两人为一组进行盘点。

(5)两个人进行点数,如果所点的数字一样,则将此数字登记在盘点表规定的位置;如果两人的点数不一致,必须重新点数,直至相同。

(6)对所有未拆封的原包装箱不用拆箱盘点,所有非原包装箱或已经开封的包装箱必须打开盘点。

(7)遇到无标签的货品,到分控制台申请标签,现场盘点计数。

(8)遇到有标签无商品的空包装,必须计数为零,切忌不填写任何数字。

(9)冷冻库和冷藏库盘点前,必须先关闭制冷设施,盘点人员穿防护棉衣再进库盘点。

(10)完成的盘点表,应接受安全部人员的抽查,检验数据是否正确。

二、初点作业要点

1.若于营业中盘点,则先将当日有营业的收银机全部读出“××账”。

2.先点仓库、冷冻库、冷藏库,再点卖场。

3.若是营业中盘点,卖场内先盘点购买频率较低且售价低于商品。

4.盘点货架或冷冻、冷藏柜时,要依序由左而右,由上而下。

5.每一台货架或冷冻、冷藏柜均应视为独立单位,使用单独的盘点表,若盘点表不足,则继续使用下一张。

6.最好两人一组,一人点、一人写;若在非营业中清点,要将事先准备好的自粘贴纸或小纸张拿出,写上数量后,放置在商品前方。

7.盘点单上的数字要填写清楚,不可潦草。

8.如果写错数字,要涂改彻底。

9.对不同特性商品的盘点计算方式如下:

(1)规格化商品,清点其最小单位的数量。

(2)生鲜商品若尚未处理,则以原进货单位盘点。如重量、箱数等;若已加工处理尚未卖出,则以包装形式,如包、束、袋、盒等。

(3)散装而未规格化的商品,以重量为单位。

10.盘点时柜组负责人和柜组全体人员必须在场,仓库盘点除对应柜组有关人员到场外,仓管员必须在场。

11.商品变价盘点时,物价员必须参加监盘。

12.柜组长或实物负责人调动移交盘点时,商品盘点小组长应亲自或指派专人负责监盘,必要时由店铺商品盘点委员会派员参加。

监盘时的控制要点:

(1)了解存货的内容、性质、各存货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存放场所。

(2)查阅以前年度的存货监盘工作底稿。

(3)考虑实地察看存货的存放场所,特别是金额较大或性质特殊的存货。

(4)考虑是否需要利用专家的工作或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5)复核或与管理当局讨论其存货盘点计划。

(6)监盘的时间安排:应于报表日或接近报表日监盘,若在接近报表日监盘,应注意对监盘日至期末间的永续记录进行测试。有时也可以在会计期末以后监盘。

(7)监盘人员一般不参与点数和抄盘点表的工作。

13.对商品和现金的盘点应逐一进行,三人一组,除一人负责点数、一人负责记录和计算外,还有一人要复核。

14.商品盘点一般可采用“见物盘物”的方法实物移位盘点,即按实物摆放的自然次序,逐一移动位置,将已盘和未盘部分区分清楚。

15.盘点时,顺便观察商品有效期限,过期商品应随即取下并记录。

16.店长要掌握盘点进度,机动调度人员支援,并巡视各部门盘点区域,发掘死角及易漏盘点区域。

17.若系营业中盘点,应注意不可高声谈论,或阻碍顾客通行。

18.对于无法查知商品编号或商品售价的商品,应立即取下,事后追查归属。

三、复点作业操作规范

1.复盘时,复点者要先检查盘点配置图与实际现场是否一致,是否有遗漏的区域。

2.若使用小贴纸方式,则应先巡视有无遗漏未标示小贴纸的商品。

3.复点可于初点进行一段时间后,即开始进行。复点者须手持初点者已填好的盘点表,依序检查,再将复点的数字记人复点栏内;并计算出差异,填入差异栏。

4.复点者须使用红色圆珠笔。

5.复点准确后再将小贴纸拿下。

四、抽点作业操作规范

1.抽点者同复点者一样,也要先检查盘点配置图与实际现场是否一致,是否有遗漏。

2.抽点者抽点商品时,可选择卖场内的死角或不易清点的商品,或单价商品、数量多的商品,以及盘点表上金额较大的商品。

3.抽点者要对初点与复点差异较大的数字,进行实地确认。

4.抽点者同复点者一样,也须使用红色圆珠笔。

五、资料的整理和计算

1.零售企业主管要确认盘点单是否全部回收。

2.盘点单上初点、复点、抽点是否有签名。

3.主管要将盘点单复印一份自存,原件送至财务会计部核算。

4.财务会计部收到盘点单后,应于5日内提出盘点结果报告。

5.盘点执行部门要做成盘点实施状况报告,以作为今后改善的参考依据。

6.若在营业中盘点,则于盘点后再读出收银机的“××账”,并以存货调整公式来估算:即实地盘点金额—1/2。因为在盘点时,有些商品可能会被卖出,而不能再当作存货,所以存货盘点的数字要做些调整。

六、盘点结果的确认

当盘点结束后,发现所得数据与账簿背景知识不符时,应确认结果,追查差异的主因。一般情况下,产生差异时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考虑:

1.追查差异

(1)记账员素质不足,致使货品数目不准确。

(2)因料账处理制度的缺点,导致货品数目不准确。

(3)因盘点制度的缺点导致货账不符。

(4)盘点所得的数据与账簿的背景知识,差异是否在容许误差内。

(5)盘点人员是否尽责,产生盈亏时应由谁负责。

(6)是否产生漏盘、重盘、错盘等状况。

(7)盘点的差异是否可事先预防,是否可以降低料账差异的程度。

2.盘盈、盘亏的处理

差异原因追查后,应针对主因适切地调整与处理,至于呆废品、不良品减去的部分与盘亏一并处理。

物品除了盘点时产生数量的盈亏外,有些货品在价格上会产生增减,这些变迁在经主管审核后必须利用货品盘点盈亏及价目增减更正表修改。

3.盘点工作奖惩

(1)盘点工作事务人员要切实依照规定进行盘点。表现优异者,经由盘点小组组长签报,各嘉奖一次,以资奖励。

(2)违反盘点管理办法的人员视其违反情(节)的轻重,由盘点小组组长签报人事部门议处。

(3)账载数量如因漏账、记错、算错、未结账或账面记载不清的,记账人员应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以上处分,情况严重者,应呈店长或副店长议处。

(4)账载数字如有涂改未盖章、签章、签证等凭证可查,凭证未整理难以查核或有虚构数字者一律由主管直接签报店长或副店长议处。

七、编写库存盘点表

1.编制盘点表是因为仓库和货架陈列区的商品,存放的位置和品种是随时变化的,很难固定,因此系统无法通过预先编制陈列图的方式进行盘点。

盘点表实际是提前将商品的明细按位置进行登记,保证在盘点时只需要点数,不需现场再登记,以加快盘点的速度。

2.注意事项:

(1)盘点表一般提前在库存区盘点前三日进行编制。

(2)盘点表编制完成的区域,补货必须按位置重新放好。商品可以从库存区向陈列区移动,反之不可。

(3)所有的盘点表必须进行号码编排,并进行登记。

(4)盘点表不得有任何人工书写的品名、条码、货号等,必须全部采用系统标签。

(5)盘点表所有的系统标签必须全部经过扫描,保证都是有效标签。

(6)盘点表商品的编排次序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7)盘点表要放入盘点袋中。

(8)盘点表编制完毕后必须进行复核。

八、游离商品的处理

1.状况

商品盘点后,通常会发生下列特殊状况:

(1)有些商品有品号,但在电脑内无品名或非此品名。发生原因主要是:

标签编号错误。

电脑编号已淘汰,但商品仍在出售。

套号(厂商利用已核准的编号,套用新产品)。

(2)有些商品有品名,但无晶号。发生原因主要是:

店内自行引进商品,却未呈报核准及编号。

标签脱落,又无资料查询。

2.处理程序

(1)退回店内清查,2天内回报。

(2)清查后,仍无法找出原籍的商品,一方面要列清单送交采购单位确一方面将商品尽量集中,以便处理。

(3)采购单位接到游离商品的清册后,逐项确认,若仍无法找出原籍,则下列方式处理:

退回厂商。

售完为止,不再销售。

若商品有效期间快到或包装已破旧,则以特卖方式出售或特价优待同仁。

若属未经允许引进的商品,则应追究责任。

九、盘点差异的处理

整体而言,商品不可能有盘盈,除非有进货无进货传票、盘点虚增或计算错误。盘损则属于正常状况,但盘点可能出现重大差异。

所谓重大差异即指:盘损率大幅超过同行业标准或企业目标,以及毛利率远低于同行业标准或超市目标。盘损率是实际盘点库存与电脑理论库存的差异。

1.盘损的原因

一般而言,盘损的原因有下列几种:

(1)错盘、漏盘、漏输入;

(2)计算错误;

(3)偷窃;

(4)收退货错误,或空收货,结果账多物少;

(5)报废商品未进行库存更正;

(6)对一些清货商品,未计算降价损失;

(7)生鲜品失重等处理不当;

(8)商品变价未登记和任意变价;

(9)条码错误。

2.处理办法

若发生重大差异时,应立即采取下列措施:

(1)重新确认盘点区域,看是否漏盘;

(2)检查输入的单据是否完整;

(3)检查收货,有无异常进货,并且未录入电脑;

(4)检查有无退货,并且未录入电脑;

(5)检查库存更正及清货变价表;

(6)检查是否有新来生鲜处理员工,技术不熟练;

(7)重新计算;

(8)同时按规定程序进行库存调整;

(9)查出损耗原因,制定下一个年度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