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社会上与他人的关系表现得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不仅肩负的事情存在共性,而且许多工作也必须依靠合作才能完成。如果暗中彼此拆台,想将一件事情做好是不太可能的。
而我们生存在社会上,就难以避免和别人发生冲突,有时是意气之争,有时是为利益而争,然而聪明的人以和为贵,尽量避免争论,赢得别人的好感,把一个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当我们听别人说话时,大部分人的反应是评估和判断,而不是试着了解这些话的内涵。在别人诉说某种信念、感觉时,我们常常会下这样直接的判断:“说得不错”或者是“胡说八道”,“这不太好”,“这不对”。我们很少用心地去了解这些话对其他人来说到底具备着怎样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善于以我为中心的太过相信自我的标准。在那些自以为是的争论中,我们竭尽全力去维护自己并不全面和成熟的观点,对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我们争执不休,一场争论过后,我们得到的是心乱和一个新的敌人。
卡耐基曾经说过:你赢不了争论。不论输和赢,你都是输了。因为争论的结果常常是让双方更加坚信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或者即使是你错了,你也不会向对手认错。人性的固执让双方的距离越拉越远,终于有一天,你发现一场毫无意义的争论为你培养出了一个可怕的敌人。所以,只有一种能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避免争论。有时,避免纷争是赢得纷争的最好方式。而要让你周围的人都能捧场与合作,你要就避免与他们争论,要让气氛和谐。倘若,情感上互不相容,气氛上紧张,就不可能协调统一地工作。
当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爱好,依生活习惯、文化修养等差别,不可能要求每个人处处与他所处的集体合拍。但是,任何成功都不可能靠孤军奋战所得,也没有人愿意成为被人嫌弃的对象。一个有修养的、有集体感的人,就会善于利用这一点,以自己和善的态度去感染、吸引或帮助他人,使其周围的关系更加和气。
与人和气即是与人友好相处,赢得好人缘。与人为善,平等尊重,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基础。应该主动热情地与周围的人接近,表示出一种愿意与人交往的愿望。如果没有这种表示,别人可能会以为你希望独立,不敢来打扰。切忌:不平等的态度,永远不会赢得别人尊重。
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谈话内容尽量谈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使人觉得你是个谈得来的朋友,只有让人从你的言谈中得到乐趣,才有人愿意和你进行交谈。当然并不需要一味迎合别人,而是善意真诚相待。
任何人和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包容别人的缺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会让自己以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谁都有不顺心的时候,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别人产生消极情绪的时候又能加以谅解,这才是有修养的人的表现,它会使别人更愿意和你相处。
友好相处最和谐最融洽的方式就是真诚关心他人。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难题甚至不幸,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支持,每个人都难以正常地生活下去,善于发现、主动关心他人的困难和苦恼,给予适当的精神和行动上的支持和帮助,会得到别人的友谊和关心。
理解和宽容则可以保证和谐。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一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有着令人遗憾的弱点甚至是毛病。但即使看到别人不如自己的一面,也不能以己之长去鄙视或讽刺别人。我们应该认识到每个人的个性、习惯、生活、态度都可能不相同,与你不合或许与别人就合,因此你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理解。你应该求同存异,不要苛求对方,宽容待人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以客观公正的态度给予别人评价,会使你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秀之处。
究竟如何才能与别人达到和气呢?
(1)记住别人的名字
与人交往中,记住别人的名字很重要,没有人愿意听别人叫自己“诶”或者“喂”。当你刚进入一个职场,只介绍一遍就记住了别人的名字,你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讲话要学习演讲的方法
平淡冗长的说话方式有时会让人很受不了,大多数听众喜欢讲话的人插入幽默的笑话以提高倾听的兴趣。但是要注意幽默的尺度和效果。
(3)谨慎交友
一个人品质怎样,往往从他结交什么朋友就可以看出来。你留给别人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朋友影响的。假如你结交一些非常重要和成功的朋友,别人会想你也一定拥有某些过人的天赋。而如果你与一些失败者交友,虽然不会严重影响你留给别人的印象,但是也会让你的形象受到伤害。
(4)争取好声誉
在历史上,你能记住的人物是否名声好的要多于名声不好的呢?那些给别人好印象的人所实现理想的机会也比那些没有赢得好印象的人多。人的命运不是天注定的,而是自己决定的。你如何做人做事,就将决定你的一生是什么样子。
与身边的人保持和气,就不会容易被人挑刺,更重要的是,你取得的成绩更容易被人承认和欣赏。
年营业额百亿美元的美国“旅馆大王”希尔顿旅馆创始人康德拉·尼古逊·希尔顿,给后人留下了这样一个经商准则:和气生财。他要求员工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对顾客的微笑和和气。
在生意场上,“和”是一种将目光放远的战略,要和气,有时难免要牺牲一些利益,但是带来的却是回头客。这些小利益的损失也就没有什么了。而从人际关系上来看,“和气”更是一种长期投资,而回报远远大于投入。
可见,“和气”是一种态度,在我们为人处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学会用“和”,也是一门学问很深的课程。
7不要做气氛的污染者和恶化者
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曾说过,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不要让自己这张脸,破坏了家庭的和睦,团队的气氛,企业的氛围,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相随心生,口乃心之门户。
生日宴会上,本来大家都很快乐,却因为一个人的一句话而将气氛冻结;同事请客,大家都说菜好吃,却有一个人撇撇嘴说好难吃,好好的一次聚餐就这么被破坏了;别人在吵架,旁边的人不仅不劝,反而煽风点火,让打架的人更是激怒……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本来十分愉悦的气氛因为一些人变得十分僵硬。
也许他并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个性使然,却将气氛破坏了。这在朋友、同事之间还可以被谅解,如果是老板或上司请客呢?他(她)还要这样做,无疑会让上司觉得丢了尊严,这就有可能给他(她)以后的工作埋下地雷。
我们不应该做气氛的污染者或恶化者,即使再难以忍受,都要忍受下去,那是待人的基本。你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而毫无顾忌地表现出来,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如果你是请客或会餐的主办人,当听到别人这样说时,也一定不会好受,这就是换位思考。
当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个性太强就让人吃不消了。个性的展示要分时间和环境,有时,没有个性才是最好的个性。能够融入气氛的人,才会被大家喜欢和认可。只管做自己的事情,丝毫不管当时气氛的人,会被看成是分不清轻重缓急的人,这样的人很难被重用。
如果你不喜欢某个气氛,可以找个理由悄然退去;菜不可口,但也要为别人留情面;别人在欢笑的时候,你不要紧绷着一张脸,做出清高的姿态;别人在争吵的时候,是真诚地劝解而不是火上浇油。
一群朋友在迪厅聚会,所有人都在激情地跳舞,只有她坐在角落里不动,即使很多人过来拉她,她都不动。后来就没有人再邀请她去参加聚会了。
气氛是要互动的,因为互动才有了活跃的气氛,死气沉沉,不言一语,只会破坏气氛,让大家觉得你难以相处。而在社会中,会活跃气氛的人往往很受欢迎,因为别人与他们在一起是快乐的,他们不会将气氛弄得很僵。
在我们工作中,轻松的气氛更被人们喜欢,而我们一天大部分的生活都是在办公室里度过,为什么不能让办公室里也充满欢声笑语呢?那么,在职场的人又该如何营造办公室轻松气氛呢?
(1)不要将负面情绪带到办公室
当你无意识地在办公室里发牢骚或发泄情绪时,你很可能就成为办公室良好气氛的破坏者。你发泄完了,当然轻松了,但是要记住人际关系需要必要的距离。负面情绪像流行性感冒一样,会传染给别人。如果你真的不快,最好是去找可信赖的好友或者专业的心理医师聊聊。多选择那些让你超越郁闷的活动:比如散步、吹吹风,这样会锻炼你自我消化情绪垃圾的能力。
(2)学习讲一些幽默的笑话
幽默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办公室中幽默的人常常是人们关注的中心。所以,从今天起,多多学习一些幽默的本领,即使不会,至少要勇于参与办公室的笑话场。
(3)走出心理自虐的期待
有一些人总是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悲惨的人,久而久之,你自己就可能有一种错觉,认为你就是全世界最悲惨的人。为什么不将自己想象成很幸运的人呢?学会感恩和珍惜,这样你的气色也会看上去好多了,你的脸上也会洋溢着从内心迸发出来的知足和快乐。
(4)公私领域要一视同仁
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公司,一定要让自己的办公桌整洁,这样不仅自己看着赏心悦目,别人看着也会十分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