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与笑,喜与悲,是人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笑,常常源于快乐;而哭一般出自悲伤,却也不能排除喜极而泣。在我们的一生中,要经历很多的哭哭笑笑,喜怒哀乐,有时还会哭笑不得。唯一能做的就是,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每一天。
1人为什么会哭泣
眼泪是一剂清醒剂,它会调整人们的感情。如果人类没有眼泪,恐怕要有一些人变成白痴。
人类的哭泣很特别,并不是哭喊的声音,而是充满感情的泪水。动物也会呜咽、呻吟和嚎叫,但绝不会动情落泪,即便是与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亦是如此。动物一般也有泪管,但是它的功能只局限在清洁眼部浸润眼球。但对于人类来说,在远古的某个时期,在人类祖先的泪腺与表达深层情感的大脑区域之间,进化出了神经元连接。
当我们难过时,脑子会受到刺激产生反应,分泌出毒素。那些毒素通过眼睛排泄出来后,就成了我们所说的眼泪,因此,我们的眼泪中是含有毒素的。当你难过的时候就应该哭出来进行合理的发泄,如果不流出来积存在身体里就会危害健康。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痛哭一场后,就感觉轻松不少。
科学认为哭对人的心理、身体都有保护作用。当人内心极度痛苦时,哭是一种发泄方式,哭后能使人心情畅快。科学家常建议,当遭遇严重精神创伤、陷入忧虑和绝望、不吃不睡时应设法大哭一场。科学家同时还认为如果在该哭时强忍住不哭可能会憋出病。美国生物化学家费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相当于“慢性自杀”。他调查发现,长期不流泪的人的患病几率比流泪的人高出一倍。费雷同时指出,男子的胃溃疡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长期不哭者占了多数。
但是长时间的哭也不好,因为哭泣会消耗人们的大量能量和体力。同时由于眼球长时间浸泡在这个有毒的液体里面也会有害的,有些人真的是哭瞎了眼睛。因此该发泄时要发泄,但是也应尽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保持乐观。
一般人以为哭是由于悲伤,实际上平均每人一生可能要哭二百多万次。眼皮是皮肤的皱折形成的,由于肌肉的牵动,可以使眼皮上升下降,平均每隔六秒,眼皮开闭一次,速度非常快。每只眼睛里都有一条泪腺,它的位置在眼睛的外角,同时有泪管能到上眼皮和各部分,每眨一次眼,可以说就是哭一次,因为泪腺里的泪水用来润湿眼角膜,这种机械作用和哭的原理差不多。
人的眼泪分为三种。一种泪水会在每次眨眼睛时出现,它浸润着我们的眼球。第二种泪水是反射性泪水,当我们的眼睛受到意外伤害,或接触到一股刺激性气体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就会涌出这种泪水。第三种是情感性泪水,就是我们哭泣的时候流出的泪水。如三国时期魏国的思想家、文学家阮籍每每郁闷出游,无路可行便悲伤痛哭,这就是穷途之哭。
哭可以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一种身体反射作用。当我们不愿或不能够用语言来表达时,就会用哭来表达感觉。
善待你的每一滴眼泪,它情感真挚;珍惜你的每一次痛苦,在痛苦中觉悟真理,大智慧来源于痛苦中的觉与悟。
2笑是感情的舒展,泪是感情的净化
当生活像一首歌那样轻快流畅时,笑颜常开乃易事;而在一切事都不妙时仍能微笑的人,才活得有价值。
嘴角真诚快乐地往上扬,这就是微笑。微笑对于我们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而别人也因为我们的微笑更愿意与我们相处。
卡耐基曾经将“常保持微笑”列为他赢得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之一;泰戈尔说:“当你微笑时,世界爱了他;当他大笑时,世界便怕了他。”足见,不论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还是哲学诗人都十分肯定微笑的力量。
微笑,它不需要花费什么,却能创造许多的奇迹。它丰富了那些接受它的人,而又不使给予的人变得贫瘠。它产生于一刹那间,却给人留下永久的记忆。当我们面带微笑去办事时,回头看看效果,你必然会大吃一惊。微笑永远不会使人失望,它只会使你更受欢迎。
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人觉得不笑就是不笑,不需要什么理由。虽然他们的理由很充分,但是他们却忘记,微笑应该是人的一种习惯,是一个人最好的礼仪。不会微笑的人给人以冷漠和高傲的感觉,让人们不自觉地就离他们很远。
案例精选
[描述]
大卫·史汀生是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总裁。他十分年轻,具备成功男士应该具备的所有优点。他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超人的毅力和信心。他办事雷厉风行,干脆利落。他对生活的认真和投入是有口皆碑的,而且他对于同事也很真诚,讲求公平对待,与他深交的人都为拥有这样一个好朋友而自豪。但初次见到他的人却对他少有好感。这令熟知他的人大为吃惊。为什么呢?他仔细勘察后才知道,他几乎没有笑容。
他深沉严峻的脸上永远是炯炯的目光、紧闭的嘴唇和紧咬的牙关。即便在轻松的社交场合也是如此。公司的员工见了他如同山羊见了虎豹,而事实上他只是缺少了一样东西,一样举足轻重的东西——一副动人的、微笑的面孔。
[点评]
微笑不是为别人而笑,而是为自己而笑。微笑能让人摆脱烦恼。有调查显示,当一个人有很大的压力时,开怀大笑能帮助人明显减少压力。
很多人在意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常要为衣服发式发愁。但是真正良好的第一印象应该是你真诚自然的微笑。你的笑容就是你善意的信使,你的笑容能够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
卡尔基曾经鼓励很多商人,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24个小时都对别人微笑,然后再回到班上来,所得的结果与从前大不相同。
德意志银行的前董事长科普认为,如果银行里的员工常常保持面带笑容,业务会增长25%,因为笑容是你热忱的表露。在现代商业运行中,尤其是服务行业,都已经开始强调笑容的力量,但许多人的笑容还仅限于遵守规定才表露出的没有感情的微笑,比起真诚向顾客微笑的效果锐减。
微笑不仅仅有利于商业运作,对人的身体也很有益处。据说在18世纪,有一位红衣主教患了可怕的脓肿病,多方医治无效,教友们都已经没有信心了,忙着为他准备后事。恰在这时候,一位教友家中养的一只猴子戴上了主教的小红帽、穿上了小袍,学着主教的样子在大厅里“走路”、“祈祷”。主教见了立刻哈哈大笑,顿感病情减轻了一半,猴子一连这样表演了几天,主教的病居然慢慢痊愈了。
微笑是最祥和的语言。如果微笑能够伴随着你生命的整个过程,就会使你超越很多自身的局限,获得很多人生真正的意义,使你的生命由始至终生机勃发,辉煌璀璨。用你的微笑去欢迎每一个人,那么你就会成为最受欢迎的和最会办事的人。
微笑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好感,它是疲倦者的休息室,沮丧者的兴奋剂,悲哀者的阳光。所以,假如你要获得别人的欢迎,请给人以真心的微笑。
微笑能够给我们带来轻松。微笑是友好的标志,融合的桥梁,微笑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当你与别人办事时,微笑可以帮你创造良好的氛围。
微笑可以帮助我们赢得信任。奇宾·当斯是美国底特律地区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之一。有的听众写信给这位声音里带着微笑的主持人,说他们已经听到了他主持的节目,并且告诉奇宾·当斯说,他们透过他的声音看到了他的微笑。有人问奇宾·当斯,为什么他总是这样高兴。他说他的秘诀是从来不把烦恼摆在脸上。他的工作是娱乐别人。他说:“为别人创造一个愉快的生活,这要从微笑开始,但必须是出自内心的微笑。”因此,奇宾·当斯常常带戴着一张快乐的脸去工作,将他的微笑加进他的声音中,给观众美好的享受。奇宾·当斯说:“当你微笑的时候,别人会更喜欢你,而且,微笑会使你自己也感到快乐。它不会花掉你的任何东西,却可以让你赚到任何股票都得不到的红利。”
微笑解决问题,这是一个真理,任何有经验的成功商人都会明白。所有的人都希望别人用微笑去迎接他,而不是冷脸以对。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我成功是因为当所有的人都沉浸在失败的痛楚中时,我却早已开始了新的设计。当所有的人都享受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我却早已尝试着失败。中国有句名言:‘胜不骄,败不馁。’我之所以不被胜利和喜欢击倒,也不会被失败和懊恼摧残,这里面只是一个微笑而已。”而当微软的全部软件几乎被病毒侵害得所剩无几危在旦夕时,他面对着病毒一笑而过。三天之后由比尔·盖茨研制成的新一代杀毒软件拯救了一切。而在微软的最新系统WINDOWS-XP研制成功后,比尔·盖茨轻松地笑笑,开始了又一个系统的研制。
案例精选
[描述]
飞机起飞时,一名乘客请空姐给他倒一杯水吃药。空姐很礼貌地说:“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十多分钟后,飞机进入平稳状态。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她忘记给那位乘客倒水了!当空姐来到客舱,果然是那位乘客按响服务铃。她把水送到那位乘客跟前,面带微笑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这位乘客抬起左手,指着手表说道:“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空姐手里端着水,心里感到很委屈,但是,无论她怎么解释,这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
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补偿自己的过失,每次去客舱给乘客服务时,空姐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摆出一副不合作的样子,并不理会空姐。
临到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给他送过去,很显然,他要投诉这名空姐。此时空姐心里虽然很委屈,但是仍然不失职业道德,显得非常有礼貌,而且面带微笑地说道:“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无论你提出什么意见,我都将欣然接受您的批评!”那位乘客脸色一紧,嘴巴准备说什么,可是却没有开口,他接过留言本,开始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等到飞机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本以为这下完了,没想到,等她打开留言本,却惊奇地发现,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信,相反,这是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是什么使得这位挑剔的乘客最终放弃了投诉呢?在信中,空姐读到这样一句话:“在整个过程中,您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你的十二次微笑,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的这趟航班!”
[点评]
微笑让一切变得美妙,让一切平凡拥有可爱。
有哲人说过,微笑的价值是千百万,但是却不需要花费一分钱,所以不要再吝啬你的微笑,让你的微笑展开。
3七情六欲看人生
七情六欲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一些心理反应,古籍中对七情六欲的定义稍有不同。
佛家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佛家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由此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儒家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中医学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在《佛学大词典》中,七情是指:喜、怒、哀、惧、爱、恶、欲。也是现在一般沿用的七情内涵。
在《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东汉高诱作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
但佛家的《大智度论》的说法与此相去甚远,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现在用的“七情六欲”一词,一般用佛典中的“六欲”,泛指情绪、欲望等。后人又将六欲总结为: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意欲。
也有人将六欲概括为: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A求生欲,即努力活着的欲望。B求知欲,即想要了解知晓一切事物的猎奇心理。C表达欲,即想要把自己的见闻、想法、感受等告知别人,并获得他人认同的欲望。D表现欲,即想要在人群中争强好胜,显示自己的独特性、权威性,并获得他人尊重和服从的欲望。E舒适欲,即尽量使感觉更舒适的欲望。此欲望着重于身体各感官。F情欲,即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欲望。
七情六欲其实就是人生的欲望,是人类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心理动态,是人性基础的基础,是人人皆有的本性,也是人间生活的最基本色调。但人与人也不一样,七情六欲的表现也是五花八门,表现得也千差万别。
情和欲不是一回事,情是人的情感表现,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而欲主要是指人的生存和享受的需要,主要是生理活动的范畴。情可以生欲,欲也可以生情;欲的满足需要感情的投入,而情的愉悦也有赖于欲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