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读私塾(shú)时,除了上课,就是下地干活儿。他辍(chuò)学回家后,父亲把田里的农活儿也交给了他,而自己为了多挣一点钱,到离家远一些地方招揽(lǎn)服装生意。
随着年龄的增长,贺龙的力气也大了。他不仅打架勇敢无畏,干活儿也有一股子力气。辍(chuò)学之后,他就承担起耕种顷薄田的责任。穷人的孩子责任心重,贺龙十三四岁的时候就担起了种地养家的重担。
少年贺龙力气大,干活儿麻利。虽然年龄小,可是耕种0.2顷地对于他来说不算吃力。家庭责任心很重的贺龙,一心想的是如何帮助父母减轻家庭负担,养活年幼的弟弟妹妹。所以,除了种田之外,他还利用空闲时间上山砍柴,砍得多了,就挑到集市上卖几个铜板换一点盐回来。秋天,田里的庄稼收割完毕,贺龙就到附近的煤矿上,下窑(yáo)挖煤,干上几个月,挣几个铜板,拿回来过年。
农民种田主要是靠天吃饭。尽管下地劳动是很辛苦,耕(ɡēnɡ)作也很细致,可是,如果遇上天灾,辛苦半年常常是颗粒无收。1909年,贺龙回家种田后,辛辛苦苦干了半年。田里的庄稼长得很好,叶子黑绿黑绿的,眼看稻谷就要吐穗了,贺龙每天看见地里的庄稼就从心里高兴。可是,一夜暴雨,大水从山上冲下来,不仅冲走了庄稼(jià),连肥沃的表层土壤(rǎnɡ)也冲走了。辛苦劳动了半年,庄稼没有了。冬天的日子怎么过?想到父母的艰难,贺龙决定独自一个入外出给地主当佃户。
贺龙离开洪家关,到了没闹水灾的地区,在一户地主家当上了短工。他和成年人一样,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劳动,一直干到天黑才收工,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住草棚,睡稻草,吃豆渣拌青菜,干了几个月,眼看就要过年了,东家说没话儿了。贺龙他们这些短工可以回家了,但得到的工钱少得可怜,换不了几十升米。贺龙闷闷不乐闷闷不乐:因不愉快的事情而心里不快活。地带着外出挣的这点钱回到洪家关。
干什么事多挣一点钱,让父母和弟弟妹妹们吃饱饭呢?他发现当地一些赶骡马运货的人钱挣得多。他们可以走南闯北,挣下的钱足够买全家人的口粮。想到这里,贺龙就跑到大姐家,和姐夫借牲口,当时,姐夫是贩(fàn)卖牲口的,家里养了几匹骡马。
贺龙的姐夫是见过世面的人。他告诉贺龙,当骡马客,外出贩运货物,是很危险的营生,当骡马客就要不怕死,怕死就别干这活儿。听了这话,贺龙拍拍胸脯说:“我什么时候怕过死”?看到贺龙的勇敢和自信,姐夫和姐姐当即就把一匹健壮的骡(luó)子借给了贺龙。
14岁的贺龙牵着从姐姐家借来的大骡子,加入到本乡人组织起来的马帮队伍。在这支马帮队伍中,贺龙是年龄最小的一个。马帮队伍在路上要遇到种种关卡,有的要税,有的白拿货物,还有的干脆抢劫(jié)。除此之外,一路上马要吃草,人要吃饭,这些,都要遭受沿途剥削。在马帮队伍中,贺龙虽然年龄最小,可是却勇敢无比。遇到危险道路或者强盗拦路,他从不畏惧畏惧:害怕。。这种不怕死的精神,博得了马帮队的信任。跑了两趟之后,马帮队的人们都喜欢上了贺龙,都愿意和他在一起跑运输。
少年贺龙不仅勇敢胆大,而且聪明机警,头脑灵活。
有一年,贺龙随马帮队到四川东部的黔江县贩运货物。这里有一个连接西南几省的骡(luó)马市场。每当集市之日,各地前来买卖牲口的有好几千人。贺龙和乡亲们来到这里赶集,正巧碰上一个从云南来的贩(fàn)马人。他牵着一匹烈马。这马体态高大,毛色光亮,头小颈长。懂马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匹好马。可是,这匹马还没经过驯(xún)化。它高昂着头,用警觉的眼睛扫视着周围的人。谁要靠近它,它立刻喷鼻刨(bào)土,向来者发出警告。贺龙从小就喜欢马。他觉得这是匹好马,就挤入人群,跑到最前面观看。马的主人看见贺龙,便故意戏弄他:“小伙子,你要是敢骑上这匹马,围着牲口市跑两圈,我就把它送给你。”
“你说话算数?”贺龙立刻问道。
“当然算数。可是,咱们把丑话说在前面,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骑上它不被折腾下来。你要是摔伤或者摔死,可是自找的。我没有责任。同意我说的话,你就试一试,不同意,你就别碰这匹马。”马的主人认真地对贺龙说。
“没问题。咱们双方说话都要算数。”贺龙强调说。
“行,你们大都听见啦?这小孩骑马摔下来,后果自负,可是他自己说的。大家可要作证呀。”马客大声说着。
这时,贺龙已经来到那匹高头大马面前。他懂得烈马的习性,想拍拍马的脖子以示友好,然而,烈马不吃这一套。贺龙刚伸手,它一声长啸,前腿腾空而起。周围的人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向后退了几步。马的主人心中暗喜。他想,这孩子可能连马背都上不去就被吓退。然而,就在那马直立警告的过程中,贺龙已经解开了马缰(jiānɡ)绳。等到烈马的前腿一落地,他就一把揪(jiū)住马鬃(zōnɡ),在烈马还没有来得及反抗时,就翻身骑到马背上。贺龙已经明白,这匹烈马是吃硬不吃软。他要用硬的办法来制服它。
未经驯(xún)化的烈马是最讨厌别人骑到背上的。贺龙骑上马背之后,烈马再次愤怒地腾空直立。它想把未坐稳的贺龙从后面摔下去。可是,贺龙早已骑惯了光背马。他双手抓住马鬃,两腿紧紧夹住马肚子。任凭烈马直立多久,他也不会摔下去的。烈马见直立不能把骑在背上的人摔下去,就前腿着地,后腿拼命地踢起来。它两条后腿高高腾起,两蹄(tí)铲起的泥土飞扬十几米远。当马的后腿高高扬起时,贺龙几乎要头朝下了。这时,光靠双手抓马鬃不行了,必须两腿用力夹住马背,才不会掉下来。马如此暴烈地反抗,把马主人高兴坏了。他觉得这不仅是对不知深浅的小孩的教训,而且是展示自己这匹良马的好机会。但见他仍然稳稳地坐在马背上。不服输的烈马又开始跳跃,企图把贺龙从背上颠下去。烈马自己折腾了一身大汗,贺龙还是没有被摔下来。这时,烈马出现驯服驯服:顺从。的表情,而马客也变得不自在了,贺龙终于把烈马制服了。贺龙抓住烈马漂亮的长鬃,让它乖乖地围着牲口市跑了两圈,然后,慢步回到马客面前。围观的众人拍手称快。贺龙下了马。他问:“老哥,说话可算数?”
“算——数,算——数。”马客声音颤抖着说。他很沮丧沮丧:灰心失望。地把马交给了贺龙。
讲义气的贺龙也不想白要人家的马。他把随身携(xié)带的钱全部拿出来,对马的主人说:“这些钱也许不够买这匹马的,就算我送给老哥的一点心意吧。”说着把钱交到了马客手中。马客感动得直淌(tǎnɡ)眼泪。勇敢的贺龙不仅得到了一匹好马,还赢得了马客和马帮队人们的心。
豪侠仗义的壮举
贺龙的仗义行为引起了当地反政府组织哥老会的注意。有一次,贺龙和他所在的马队经过湖北咸丰县时,遇到当地政府要求缴纳(nà)苛(kē)刻的税款。贺龙他们认为这些税款收得不合理,就带头抗税。官府就把带头抗税的贺龙抓了起来,准备判重刑。当地哥老会的首领知道后,就四下联络,不惜变卖土地,花重金买通官吏,把贺龙救了出来。
在此之前,贺龙与哥老会的人并不认识。后来,哥老会的一位首领与贺龙父子见面。他讲了哥老会的宗旨,即杀富济贫、伸张正义、打倒贪官污吏。贺龙父子很同意他们的主张,当即决定加入哥老会。从会后,贺龙还当上了哥老会中最小的头目,即“十排老幺(yāo)”。
加入哥老会后,贺龙的正义行动再不是单枪匹马,而是有了依靠的帮助。穷哥们再遇到恶势力的欺负,就可以联合起来与他们抗衡抗衡:对抗,不分上下。了。有一次,贺龙和同乡从外地贩运货物回来,路过本县的芭茅溪。当地盐税局的警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运来的货物没收一半。这些货物是贺龙和同乡冒险从外地买来的,被扣一半,不用说赚钱,就是本钱也得赔进去。贺龙急了。他抄起一把铡(zhá)刀片就准备与这些税狗子拼命。乡亲们怕他吃亏,就连抱带拖,硬是把他拦下了。
贺龙咽不下这口气。回到家里不久,正赶上盐税局长到洪家关收税,贺龙就邀了几个好友,把盐税局长提起来狠狠教训了一顿。盐税局长被打之后,跑回县里告了状。县里来人把贺龙捉进大牢。当地哥老会联合起来,一面进行疏通,一面向县官施加压力。县衙觉得哥老会的势力太大,不敢与他们较量,这件事使贺龙认识到,还是联合起来才能作大事。有了这种感受,他就更多地付诸行动,在与官府、恶势力、富豪的斗争中,他总是站在穷人一边维护正义。在洪家关的集市上,那些欺行霸市、坑害百姓的人,一旦被贺龙发现,肯定会受到严厉的教训。他为乡亲们主持正义的行动在当地传为佳话。后来他组织农民起义军。穷苦的乡亲们都愿意跟他出生人死,就是因为人们知道贺龙为人正直,刚正无私。
不久,辛亥革命爆发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赶走了皇帝。国民党的一些进步人士以小学教师等身份,到全国各地进行活动。深入湘(xiānɡ)西活动的一名叫陈图南的人,听说贺龙行侠仗义深受乡亲们爱戴(dài),就主动邀贺龙进行长谈。并向贺龙讲述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讲了一阵之后,贺龙单刀直入单刀直入:比喻认定目标,勇猛前进,也比喻说话直接了当,不拐弯抹角。地问:“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对穷苦的农民有什么好处?”
陈图南说:“孙中山主张平均地权,让耕者有其田,人人有饭吃。”
贺龙听后高兴地说:“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是个好主张,对穷苦百姓有好处。”
陈图南说:“孙中山成立革命党,就是为了依靠全党的努力,率领民众,实现这个主张。你如果认为孙中山的主张对百姓有好处,就请你参加这个组织。”
贺龙是个爽(shuǎnɡ)快人。他当即表示,拥护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愿意参加革命党。过了两天,贺龙来到桑植县书院高等小学,在陈图南介绍下,填写了加入革命党誓(shì)言。他表示,服从孙中山先生的领导,立志投入到反对袁世凯的斗争中去。就这样,贺龙从自发地为穷人打抱不平转变为参加到有组织纲领的革命活动中来。
加入革命党后,贺龙开始了有明确政治目的的军事活动。许多青年积极参加贺龙的队伍。贺龙带着自己的农民武装加入到讨伐袁世凯的队伍中,1925年2月,任建国川军第一师中将师长。1926年7月,贺龙参加广州国民政府组织的北伐战争,8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师长。1927年6月,贺龙所在师扩编为武汉国民革命政府第二十军,贺龙任军长。7月贺龙到达江西南昌,准备武装起义,8月1日,与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等,在南昌组织指挥了起义,这次起义,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武装。
从此,贺龙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真正为穷人解放进行的革命武装斗争。
巧设草帽计
红军长征的时候,贺龙率领一支红军队伍,由湘(xiānɡ)西向贵州前进。当时,蒋介石派军队在后面追赶,还派飞机轰炸。
这一天,正是大热天,红军战士个个戴着草帽遮(zhē)太阳。敌机来了,发现有红五星的草帽就轰炸,红军战士只得跑进树林隐蔽(bì)起来。敌机没有了目标,在空中盘旋了几圈,就飞回去了。
贺龙望着飞远的敌机,想出了一个好计策。队伍翻过大山,来到一片平地。贺龙就下令,把草帽全丢在路上。战士们把草帽丢得遍地都是,贺龙看了后,不禁笑了笑,领着队伍继续前进。
红军队伍走了不久,白军赶来了。军官催(cuī)着士兵拼命赶路,士兵们一个个热得气喘嘘嘘(xū),汗流满面。他们一见满地都是草帽,便争先恐后抢着往头上戴。
白军戴着草帽去追红军队伍。飞机也赶来了。白军知道这飞机是来配合追赶红军的,便大摇大摆地走着。
敌机驾驶员发现了下面有支队伍。降低高度一看,一个个戴着红五星草帽,可高兴啦,几架飞机飞快地俯(fǔ)冲下来,炸弹一个接一个往下扔。
“轰、轰、轰!”白军被炸得死的死,伤的伤。没有挨炸的,边跑边骂驾驶员。
贺龙的草帽计让白军自己炸自己,红军战士一个个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