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孙子兵法(国学启蒙书系列)
2009500000013

第13章 行军篇

原文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①,绝山依谷②,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③也。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勿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之上军也。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注释

①相敌:观察敌情。②绝山依谷:穿越山地,要靠近山谷。③此处山之军:这是在山地上军队的位置。

译文

孙武说:凡是军队宿营和观察敌情时,应该遵守以下原则,穿越山地,要靠近山谷,停留在高处,使前面视界广阔,与自高而下的敌军交战,不可以登山仰攻,这是在山地上军队的位置。横渡江河,一定要远离江河处驻扎,敌方渡水来战,不要在他到水边时急于进攻,而是要等他渡过一半时再攻击;若想交战,不可贴近水边而迎战敌人,要面向广阔,依托高地,这是在水域的宿营。通过盐碱沼泽地带,要立即离开,不可停留;假如同敌军相遇在盐碱沼泽地带上,那就一定要靠近水草而背靠树林,这是在盐碱沼泽地带上军队的位置。在平原上,要驻扎平坦之处,右侧背面为高山,前面为死地,后面为生地,这是在平原上的位置。掌握这四种利用地形的原则,就是黄帝战胜其他四部落(青、赤、白、黑)的原因啊!

原文

凡军好高①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坊,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凡地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②,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者,必谨复索之③,此伏④奸之所处也。

注释

①好意:喜欢选择高地。②亟去之:急促离开。③必谨复索之:必谨慎地反复搜索。④伏:设下埋伏。

译文

一般驻军全喜欢选择高地而不选择低地,喜欢选择阳面而不喜欢选择阴面;接近水草,以保供应,宿营高处;这样军中没有各种疾病,也就是胜利的保证了。对于丘陵堤坊,应占领它向阳的一面,而把主要的翼侧和后方倚托着它。这些对于用兵有利的措施,是利用地形作为辅助条件的。上游下雨涨水,洪水骤至,如果想要涉水过河,得等待水流平稳后再过。凡是碰见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六种地形,一定要马上离开,不要靠近。我军远离它们,而让敌人去接近它们;我军面向它们,而让敌人去接近它们。行军过程中假如遇到有险峻的道路、湖沼、芦苇、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一定要谨慎地反复搜索,这些全是敌人可能设下埋伏或隐蔽观察的地方。

原文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①来也;散而条达②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③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注释

①徒:徒步,这里搐步兵。②条达:细长的样子。③陈:同"阵"。这里指布阵。

译文

敌军与我方接近而没有丝毫举动,是由于有险处可恃。而与我远离却向我挑战,目的是激我军前进;敌人所居之处地势低平,是占有利地形。无风而有许多树木摆动的,是敌人隐蔽前进;丛林中有很多障碍的,是敌人布下疑阵;鸟起飞的,是下面有伏兵;兽骇走的,是敌人隐蔽偷袭;尘土高而尖的,是敌人的战车来了;尘土低而广阔的,是敌人的步兵来了;尘土疏散飘飞的,是敌人在砍柴;尘土少而时起时落的,是敌人在安营扎寨。敌人的使者措辞谦卑却又在紧张战备的,这是想要进攻;敌人的使者措辞强硬而军队又做出前进姿态的,这是准备撤离;敌人先出动,而且战车在侧翼的,这是在摆列阵势;敌人尚未受挫而主动前来谈判的,肯定是有阴谋的;敌人兵卒奔走而摆开兵车列阵的,是希望同我决战;敌人半进半退的,是想要引诱我军。

原文

倚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瓴,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①翕翕,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注释

①谆谆:教诲不倦。

译文

敌军倚着兵器而站立的,是饥饿的体现;敌兵打水而自己先饮的,是干渴的体现;敌人见利而不前进的,是疲劳的体现;敌人营寨上聚齐鸟雀的,下面是空营;敌人夜间惊叫的,是惊慌的表现;敌军惊扰,是敌将不持重;旗帜摇摆不齐的,是敌人队伍已经混乱;敌人军官容易生气的,是疲劳的体现;用粮食喂马,杀掉拉车的牛吃肉,收拾起炊具,部队不返营舍的,是预备拼命突围或逃跑的穷寇;絮絮不休,慢声细语地与人讲话,是由于失去部下的拥护。频繁地赏赐,是由于一筹莫展。频繁地惩罚,是由于陷入坚难;开始态度粗暴但后来又畏惧部下的,是极不精明的。前来送礼谢罪,是想要暂时休战。敌军怒气冲冲前来迎战,却总是不肯交锋,又不撤退,这就要细心观察其目的。

原文

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①,足以并力②、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③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④,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⑤者,与众相得也。

注释

①惟无武进:只求不轻举妄动。②并力:集中精力。③虑:深思熟虑。④武:武力。这里指强制性的军纪。⑤令素行:命令向来顺利执行。

译文

用兵并不是人数愈多愈好,只求不轻举妄动,可以集中力量,分清敌情,取胜敌人而已。而那种不加思索、一味轻敌的人,一定会被敌人擒获。兵卒还未曾近亲依附之前就执行惩罚,他们会不服,不服就很难使用。兵卒已经依附,假如纪律不能执行,也不能用来交战。因此要用"文"的怀柔手段去治理他们,用"武"的军纪军法让他们整齐一致。这就称为必胜之军。命令向来顺利执行,用来训练其人民,人民就会听从;命令向来不能顺利执行,用来训练其人民,人民就会不听从。命令假如向来顺利执行,是由于将领和士兵彼此都特别熟悉和信任的缘故。

导读故事

一、公元537年8月,当时西魏政权被丞相宇文泰所持。东魏高欢多次率军进攻西魏。宇文泰对此愤愤不平,便于公元537年8月率军东进,占领了东魏的军事要地恒农。不久,高欢派大将高敖曹反攻恒农;同时自率主力二十万,进攻关中,从而揭开了沙苑、渭曲之战的序幕。西魏宇文泰得知高欢西进的信息后,一面派大将王熊坚守华州,拦截东魏军西进;一面派人到各地征调兵马,并从恒农调出近万人回救关中。月底,宇文泰亲领轻骑七千,在距东魏军六十里外的沙苑停留下来。高欢听说西魏军进军沙苑,就忙令部队前行。西魏一方见敌军出动,就在渭曲设好了埋伏。高欢军进至渭曲附近,提出放火烧芦苇,以火攻的方法攻打西军。但部将侯景提出不同议建,高欢利令智昏,放弃了火烧芦苇的计策,下令挥车前进,进入沼泽沙丘搜索宇文泰。宇文泰待东军进入伏击圈后,擂鼓出击。东军遭到突然攻击,穷于应战,自相践踏。最终东军大败溃散,高欢逃至莆津,渡河东撤。

二、东晋时期,刘裕北伐灭南燕、后秦之后,于公元420年6月迫晋恭帝让位,自立为帝,国号为宋,史称刘宋。刘宋政权占领了中国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而北方则被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所占领,形成南北对立的两个政权。而后,刘宋经历了齐、梁、陈等朝代的更迭;北魏则分裂为东、西魏,后变为北齐、北周。沙苑、渭曲之战即发生在北魏分裂后的东、西魏之间。公元534年,统一了我国北方的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西魏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政权为丞相宇文泰所把持。东魏都邺(今河北临漳南),政权为丞相高欢所把持。双方政权为吞并对方,进行过多次的战争。发生于公元537年的沙苑、渭曲之战只是其中的一次。在这次战争中,东魏出动二十万大军进攻西魏,西魏军则以七千精骑迎战。由于西魏军统帅宇文泰在处军相敌方面高出东魏高欢一筹,因而西魏军能够以弱胜强,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公元534年,东魏依仗地广人多,军事上占有相对的优势,便出动军队企图占领西魏重要关口潼关,但被西魏击退。此后,东魏两次出军攻战潼关未成。宇文泰对于高欢多次袭击西魏要地愤愤不平,便于公元537年八月率军东进,攻占了东魏的军事要地恒农(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没过多久,东魏高欢就命大将高敖曹领兵三万,由洛阳向西反攻恒农;同时自率主力二十万,由太原、临汾南下,从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西渡黄河,进袭关中,从而拉开了沙苑、渭曲之战的序幕。从高欢行动的趋向看,他是想分二路向长安方向推进。一路由高敖曹军从洛阳出发打恒农,夺回恒农后向潼关、渭南方向推进;另一路由高欢亲自带领,从蒲坂西渡黄河,占领军事要道华州,然后向前推进,争取与高敖曹军会合。西魏宇文泰得知高欢西进的消息,决定尽全力阻止敌军西进。他一面命大将王熊坚守华州(今陕西大荔),阻止魏军西进;一面派人到各地征调兵马,并从恒农抽调出近万人回救关中。东魏高敖曹趁势包围了恒农;高欢军渡过黄河后,即攻华州城。然而华州城坚难攻,于是高欢命军队在距华州北三十余里的许原屯驻。宇文泰军回到渭南后,便欲进击高欢。部将们认为,各地征调的兵马还未赶到,敌我兵力悬殊较大,还是暂不迎战为好。宇文泰坚持己见。他解释说:现在东魏军远道而来,首攻华州不下,便屯兵许原观望,说明他们军队人数虽多,但没战斗力,也没有苦战克敌的精神,我们趁他立足未稳,地理不熟,趁机迎击。如果让其占稳脚跟,继续西进,逼近长安,那就会动摇人心,形势对西魏将更为不利。宇文泰的解释打消了部将的疑虑。西魏军抓紧做好北渡渭水的准备。九月底,西魏军在渭水上搭好浮桥。宇文泰亲率轻骑七千,携带三天的粮秣,北渡渭水。10月1日,宇文泰军进至距东魏军六十里处的沙苑(今陕西大荔南)驻扎下来。宇文泰率军在沙苑扎营后,立即派人化装成许原一带的居民,潜入东魏兵营附近活动,侦察高欢军队的情况。经过侦察,宇文泰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在人数对比上,宇文泰认识到敌军确实强于自己,但东魏军战斗力不强,而且骄傲轻敌。这时,宇文泰部将李弼建议利用十里渭曲(渭河弯曲部分)沙丘起伏、沼泽纵横、芦苇丛生的有利地形,采取预先埋伏,布设口袋,诱敌深入的伏击之计,一举消灭敌人。这个建议正符合宇文泰出奇制胜的想法,于是,宇文秦欣然采纳此建议,决定利用渭曲复杂的地理环境打一场歼灭战。高欢听说西魏军已进至沙苑,便决定寻找宇文泰所率的西魏军决战。高欢取胜心切,在未作认真部署的情况下便从许原率兵前来交战。西魏军见敌军出动,便依照先前的谋划在渭曲布设了埋伏,并规定伏兵以击鼓为号,以突然袭击的战法,围歼东魏军于既设阵地。高欢军行进至渭曲附近,大将解律羌举见到渭曲沼泽、沙丘伏起,茂密的芦苇纵横于沼泽地深处,觉得这苇深泥泞的地形不利野战,便向高欢建议留下部分兵力在沙苑与宇文泰军相持,然后另以精骑西袭长安。高欢急于寻找宇文泰军决战,没有同意他的意见。高欢提出放火烧芦苇,以火攻的办法攻击西魏军。但是他的部将侯景提出异议说:"我们应当活捉宇文泰以示百姓,如果火烧芦苇,把他一起烧死,尸体不好辨认,谁能相信呢?"高欢的另一部将彭乐也附和说:"以我军的兵力,几乎是以一百个对他们一个,还怕打不赢吗?"在下属的盲目乐观与自信面前,高欢利令智昏,放弃了火烧芦苇的主张,下令挥军前进,进入沼泽沙丘搜索宇文泰军。东魏军自恃兵多势众,混乱地深入沼泽地,甚至毫无战斗队形。宇文泰待东魏军进入伏击圈后,擂鼓出击。西魏军从左右两翼猛烈冲击东魏军,将其截为数段。东魏军遭到突然袭击,本来乱糟糟的队形更加混乱不堪,在陌生而又复杂的地形中无法展开,穷于应战,自相践踏;西魏军趁势拼死奋战,杀东魏军六千余人,俘敌八万。东魏军大败溃散,高欢逃至蒲津,渡河东撤。沙苑、渭曲之战以西魏的胜利与东魏的大败宣告结束。沙苑、渭曲之战在东、西魏多次交战中算不上是大的战役,但我们仍可从这一次战役中窥视出东、西魏军在复杂地形条件下行军作战、处军相敌方面的长短优劣。从战争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西魏字文泰在军事部署及"处军"、"相敌"方面,均深得兵法要领。孙武在《孙子兵法·行军篇》中提出,处军的要领在于善于利用地形将军队布置好,地形的选择应于己有利而于敌不利;相敌的要领则在于正确地分析断判敌情,在于善于透过敌军的现象看到其本质。沙苑、渭曲之战决战前夕,宇文泰不为东魏的兵势所吓倒,还从高欢攻华州不下而屯兵许原的现象中,分析、断判出东魏军人多势众却无战斗力的情况,制定了伏击制敌的计划。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敌情,将敌军引入伏击圈,宇文泰将军队驻扎在许原敌营附近,并派人化装侦察,摸清了敌军的基本情况,最后歼敌人于事先布好的伏击圈中,一举击败敌军。东魏军的失败,一方面是由于骄傲轻敌,另一方面也在于他们的贸然轻进。临战前,高欢及部将明知地形不利,易遭伏击,然主帅决策时听不进正确意见,反依错误建议行事,违背孙子所说的处军、相敌原则,最终导致了这次战争的失败。《孙子兵法·行军篇》说:"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对照东魏军的失败,孙子处军、相敌原则的重要价值,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