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孙子曰:昔①之善战者②,先为不可胜,以待③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注释
①昔:以前。②善战者:善于领兵打仗的人。③待:等待。
译文
孙子说:古时善于领兵打仗的人,总是首先创造使自己不可击败的条件,然后等待着战胜敌人的机会。要让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能否战胜敌人,要看敌方是否给了自己以可乘的良好战机。因此善于战斗的人只能使自己不被战胜,却未必能够真正的战胜敌方。因此说,战事的胜利能够预见推测,但对方能否留给我们以可乘之机却是不由我们左右的。当自己一方觉得不可以真正取胜时,就必须采取守势的状态;当觉得能够取得战争胜利的时候,则对敌人一方发起进攻。假如自己一方采取的是守势,那是因为敌方的兵力有余;假如采取的是攻势,是因为敌方的兵力明显的不足。善于防守的,如同是埋藏在深不可测的土地下面;而善于进攻的,就如同从九霄飞驰而来,出其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因此,善于守势的一定可以自我保全,善于进攻的一定可以获得大胜。
原文
见胜①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②者也;战胜而天下日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③,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④,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⑤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注释
①见胜:预见到胜利。②善之善:好而又好。最好,最理想的。③明目:眼睛很亮。④忒:差,差错。⑤胜兵:打胜仗的军队。
译文
起初秋毫算不了力气是最大的,也如同看到太阳月亮算不上眼睛最明亮的,也好像听到雷声算不了听觉高度机敏的。以前算得上善于用兵作战的,只是战胜了很容易战胜的敌人罢了。因此他们善于作战所取得的胜利,并没有出奇制胜的计策,也没有智慧超人的声誉,也没有勇盖天下的功绩。因此,他们假如既能作战又不会出现任何的错误或失误,其原因是在于他们所采取的措施可以保证胜利,并战胜已经注定要失败的对手罢了。所以,善于用兵作战的人,不但要使自己不被对手打败,而且同时也决不要错过任何能够战胜敌方的机会。因此,能打胜仗的军队首先具备了必胜的条件然后才能够交战,而打败仗的军队首先总是先交战,然后在战争中想要侥幸取胜。
原文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①,故能为胜败之政②。兵法:一曰度③,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④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
注释
①修道而保法:静心研究取得战争胜利的门道。②政:引申为主宰。③度:度量,这里指土地幅员的大小。④战民:作战的人,士卒。
译文
善于用兵作战的人,静心研究思考取得战争胜利的方法,而且坚持取得胜利的法度和原则,因此可以成为胜与败的真正掌握者。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法度原则是:一是度,就是评估和预测战场的广阔和地势状况;二是量,就是计算军需物资的载重数量的多少;三是数,就是统计参战人员的数量;四是称,就是军队装备与将士相应的武器装备和兵力;五是胜,就是可以判定取得胜利的条件。估计战场广阔程度和地势状况,这叫"度"。依据战场广阔算计量军需物资的多少;依据军需物资的多少需要投入兵力的数量;依据兵力的数量比较双方的实力;依据双方实力对比分析最终预计战争的胜与负。所以,获胜的军队对于失败的一方就好像"镒"来称"铢",占着绝对的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对于获胜的一方就好像用"铢"来称"镒",处于绝对的劣势。胜利者一方投入战场如积水从千仞高的谿谷中冲决出来。这便是军事实力的集中表现。
导读故事
一、公元前634年,原已归附楚国的宋国屈服了日渐强盛的晋国。适在此时,齐、鲁交兵,鲁国向楚国求援。因此楚国派了成得臣讨伐齐国,同时,包围宋国。宋成公急忙派公孙固向晋国求救。晋国决定去攻打刚刚归附楚国的曹、卫两国,吸引楚国和卫国来缓助,以缓解宋国之围。公元前632年,虽然晋军打下了曹国和卫国,但楚国依旧不放宋国,而且久攻不克。成得臣派人去晋国谈判,晋国扣留了使者,并扬言曹、卫两国就要归顺晋国,成得臣气急败坏,接着下令与晋军战争。公元前632年4月4日,决战开始了。楚军分三路攻击晋军。晋军下军突然向楚军右翼(陈、蔡)两国军队突击,右翼立即溃不成军。主将狐毛令阵内竖起两杆大旗,装做引军后退,诱导楚国左军出击。晋军下军主将栾枝也装做撤退,以诱导楚军。这一系列的形动,使楚军主将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即令左军追击,导致楚军左翼突出在前,与中军拉开了距离。最终楚军左翼在晋军围击下大部被歼。接着晋军从四面冲击楚军中军。楚军惨败而归。
二、公元前262年,韩国遭到了秦国的进攻,秦攻占了韩国的陉(今河南济源西北)、高平(今河南济源西南)、少曲(今河南济源西)、野王(今河南沁阳)地区。韩王非常恐惧,忙派使者入秦,表示愿献出上党郡求和。但上党郡太守冯亭不愿献地入秦,他为了转移矛盾,减轻秦国对韩国施加的压力,就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赵王贪利受地,引起了秦国的不满,于是出兵攻赵,引发了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最终以秦胜、赵败而结束。秦国以赵国割地六城与秦而撤军。但是,赵国在秦国撤兵后,又不愿如约割地,因而激怒了秦国,秦国便出兵邯郸,引发了邯郸之战。邯郸之战可以说是长平之战的继续。邯郸之战中,赵国吸取了长平之战失败的教训,改变了军事战略,在强敌面前,力求做到"先为不可胜"。他们制定了坚守邯郸、持久防御、避敌疲敌的作战方针,使秦军处于劳师远袭、顿兵攻坚的困难境地。最后,各诸侯国援赵的救兵到达,在"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的有利形势下,秦军兵败邯郸,赵国则以弱胜强,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公元前260年,秦、赵在长平决战,秦将白起针对赵括只知纸上谈兵、鲁莽轻敌的特点,制定了后退诱敌、包围歼灭的作战方针,全歼赵军四十余万。白起取得胜利后,还想一鼓作气,灭掉赵国。他将秦军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攻占邯郸以西的要冲武安(今河北武安西)等地,一部分北上夺取太原郡(今山西中部地区),白起亲自率领一部分兵力留驻上党,准备进攻邯郸。秦军的进攻势头,引起了赵国及周围诸侯国的恐惧。赵国为了免于灭亡,与韩国合谋,派苏代携带重宝赴秦游说秦相范睢。苏代从范睢的个人利益及秦国的得失两方面来动摇其灭赵的决心,同时提出割地求和。范睢为苏代的分析所打动,便向秦王建议准许赵国割地议和。秦王考虑长平之战相持三年,秦军虽然战胜,但士卒死者过半,国虚民饥。于是同意韩割垣雍,赵割六城给秦国,达成和议。秦王于公元前259年正月撤兵。秦国撤兵后,赵国国王准备按照和约割让六城与秦。赵相虞卿不同意割城。他分析说,秦国撤兵是由于师老兵疲,力量不足,如果现在用他没能攻取的土地送给秦国,这与鼓励秦国攻打赵国无异。如果每年割六城给秦,那么赵国地有尽而秦贪婪之心无尽,那样的话赵国必亡。他向赵王建议以六城贿赂齐国,因齐与秦结怨较深,齐得到赵国的六城后,必愿与赵合力攻秦,这样,赵国虽失地于齐,然而可取秦地以补损失。那时秦必反向赵求和,韩、魏也会尊重赵国,从而使得赵、齐、韩、魏结成联盟。赵王采纳了虞卿的建议,同时料定秦国不会善罢甘休,便积极进行抗秦准备。赵国吸取了长平之战的教训,制定了一系列内政外交策略。对内,赵国君臣努力缓和内部矛盾,合力同心,治理国家。他们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以增强国力,抚养孤幼以增加人口,整顿兵甲以增强战斗力,同时,还利用人民对秦军在长平坑杀赵军降卒暴行的愤恨来激励全国军民同仇敌忾,这样便造就了全国上下奋起抗秦的有利态势;对外,赵国积极开展合纵活动。赵王派虞卿东见齐王,商议合纵抗秦的计划;利用魏国使者来赵谋议合纵的机会,同魏国签订了合纵的盟约;同时以灵邱(今山西灵丘)作为楚相春申君的封地,结好楚国;此外,还对韩、燕两国极力拉拢。所有这些活动,促成了反秦联合力量的形成,使得反秦统一战线建立起来。秦昭王果然因赵国没有如约割地,反而联合各诸侯国与之为敌而愤恨不平,遂于公元前259年九月发兵攻赵。秦王派五大夫王陵率兵攻赵,军队很快打到了赵国国都邯郸。赵国鉴于敌强己弱的客观态势,采取了坚守疲敌、持久防御、避免决战、以待外援的方针。赵国人民对秦军的残暴记忆犹新,秦军的入侵,激起了赵国军民坚持抵抗、为保卫国家誓死抗秦的决心,他们坚守邯郸,英勇作战。在坚守防御的过程中,还经常派出精锐部队伺机袭击秦军,给秦军以沉痛的打击。秦国军队进攻邯郸的行动受到挫败,秦王又增兵换将,继续对邯郸发动攻势。经过八九个月的作战,秦军伤亡惨重,仍然攻克不下邯郸。秦王对此十分恼怒,亲自出面请秦将白起出来带兵攻赵。当初,在秦王与辅臣商讨出兵攻赵之时,白起便反对在这个时候出兵攻赵,他对秦王说,赵国自长平战败后,秦未能乘胜灭赵,给了赵国以喘息的时间,赵国得以努力耕种以积蓄力量,整顿兵甲以加强战斗力,修补城池以巩固守备。目前,赵国在内政方面,全国上下同仇敌忾,正努力增强国力,加强战备;在对外方面,赵国积极联络诸侯各国共同对付秦国。在这种形势下,是难以战胜赵国的。现在白起的预言得到印证之时,秦王又出面请白起为将去邯郸指挥作战,白起仍不从命,表示"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秦王听了勃然大怒,最后赐以利剑逼他自杀了。秦国军队久攻邯郸不下,处于师老兵疲、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这时,赵国在固守邯郸的同时,积极从事合纵活动。平原君赵胜率毛遂等人赴楚求援,毛遂以秦军曾经攻破郢都、焚烧夷陵、迫楚迁都的旧怨来激怒楚王,使楚王答应出兵北上救赵。魏王也即答应救赵,并派出军队十万向邯郸进发。秦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谁要是出兵救赵,等我攻下邯郸后就调兵攻打谁。魏王惧怕秦国日后报复,就命令主将晋鄙将十万大军屯驻在邺(今河北临漳),观望不前。平原君赵胜见魏军停止前进,就派人去魏国,让自己的内弟、魏公子信陵君想法说服魏王让军队赴邯郸。信陵君多次劝说魏王,魏王仍然不肯下令进军,信陵君没有办法,又不能眼看着赵国灭亡,便决定带着自己仅有的一班人马去和秦军决一死战。临出发前,他遇到了他的朋友侯赢,侯赢劝他不要去硬拼,他说,如果那样做,就好像把一块肉投入饿虎之口,又能取得什么效果呢?他为信陵君出了一计,要他去求助于魏王的爱妾如姬,让她以出入魏王寝宫之便,偷取魏王调兵易将的虎符,然后夺取魏将晋鄙的兵权,带领军队去救赵。因为信陵君曾为如姬报了杀父之仇,这次信陵君请如姬窃虎符的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信陵君窃得虎符,赶到邺地,凭着虎符,假托魏王之命要取代晋鄙的职务。晋鄙对此表示怀疑,不肯交出兵权,信陵君不得已杀了晋鄙,夺得兵权,率领军队直赴邯郸。在赵国的邯郸,秦军又一次发起了猛烈的攻势,邯郸危如累卵。这时,平原君让自己的妻妾婢奴也参加到守城的劳役中,把家中的资财全部拿出来馈赠给士兵,鼓励士兵拼死作战。平原君还招募得三千奋不顾身的战士,向秦军发起反击。秦军出于意外,一时招架不住,向后退却了三十里。正在这时,信陵君率领的魏军救兵和春申君率领的楚军先后赶到,秦军在内外夹攻的形势下战败了,秦将王陵率残部逃回汾城,另一部被联军包围,最后投降赵国。魏楚赵三国联军乘胜进至河东(今山西西南),秦军退回河西(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之西),放弃了以前所侵占的魏地河东、赵地太原和韩地上党,邯郸之战到此以赵胜秦败落下帷幕。在邯郸之战中,赵国能以弱胜强,关键在于他制定了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策略。如缓和国内矛盾,争取人民的支持,即孙子所说的"修道而保法";同时制定了以守为主,攻守结合的战略。在敌军出现了师劳兵疲、顿兵挫锐的情形下,赵国又能及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配合援军的进攻,一举击败秦军,赢得胜利。而秦军的失败,则是秦昭王不了解兵法原则,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贸然发动战争而造成的恶果。孙子曰:"胜可知而不可为。"邯郸之战的胜败得失,足以启迪后世的军事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