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三经
2012100000011

第11章 忍中有术,忍成大业(3)

受刑后的司马迁仍然被关押在狱中。在这种非人境况中,他没有一天停止过思考,几乎天天与《史记》结伴,或在脑中酝酿,或不停地记下一些考虑成熟的片断。大约在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他才获释出狱。

司马迁出狱后,也许是汉武帝良心发现,觉得对他的处罚确实过重,或是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他很快被任命为中书令。中书令是贴近皇帝身边的重要官员,相当于皇帝的秘书,表面上看,其地位要高于太史令。他的经常性工作是将皇帝的命令下达到尚书,并将尚书的奏事转呈给皇帝,地位颇为显要。他以戴罪之身,得以充任这样的职务,因而被一些人视为“尊宠任职”。连他多年的好友任安也有这种看法。

其实司马迁自己最明白,中书令一职能出入皇上身边,权势确实非同一般,然而此职一般都是让有文化的宦官担任。他因蒙冤受了宫刑后才被委任此职,这正是对他人格的再一次侮辱,他时时感到悲怨与愤恨,自然对朝廷内外的一切事务,毫无兴味。难能可贵的是,司马迁再次以坚强的意志,充分利用在皇帝身边工作的种种便利,全身心地继续投入到《史记》的写作之中。司马迁满腔积愤,他在现实生活中,被无理剥夺了做人的尊严和自由,可是在修史写作的天地里,他却有了一定的自由。“天高任鸟飞”,他可以用自己锐利的目光和判断力,对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贵妃才人、忠奸善恶者,进行褒贬,进行鞭挞。奔放的激情,纵情驰骋,写到兴奋处,发出会心的笑声;写到愤慨处,愤怒地击桌;写到心酸处,暗暗抽泣。

经过司马迁前后14年的努力,约在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一部构思严谨、体大思精的空前历史巨著——《史记》,终于基本完成。这是一部融入了司马迁全部心血和毕生精力的不朽著作。全书“网罗天下轶史旧闻”,将三千年的历史,进行了全面合理的整理,并将其纳入一个科学、庞大而又完整的系统。在司马迁以前还没有一部体例完备、囊括中外、贯通古今的历史著作。是他第一次汇总古今典籍,创造了纪传体通史,这从内容到形式都是空前的创举。

司马迁忍辱著《史记》仍为人所称道。人们在体会《史记》的辉煌时,更为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精神所叹服。若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也要学习司马迁的精神,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不利的环境下暂时隐忍,以图他日的成功。

7.千古一帝,“忍”中奇才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知道忍而图大事,那么这个人一定会成事,当一个人年幼时,总难免有人欺负他不知事,但如果这个人是自己的主子,那么,恐怕事情就没那么简单。

康熙历来被人称为“少年天才”,我们不否认康熙身上有政治家的天赋,但康熙为了大业的那种忍耐的精神,的确值得后世效仿。

实事求是地讲,康熙在中国所有的封建帝王当中,应该说是较有作为的。别的不说,就其为中国留下的960万平方公里土地,足以将他划入英明君王之列。

康熙8岁即位,16岁亲政,在内忧外患的8年间,康熙一直采取了守势,也就是忍的策略。尤其是他以隐忍手段一举铲除鳌拜一事,更是把中国传统智慧中的隐忍韬略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顺治十八年二月五日,顺治帝福临病死,他的第三子玄烨即位,就是康熙皇帝。康熙即位之时,刚刚7岁零9个月,年龄很小,顺治死前便把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招来,让他们做顾命大臣,这四个人也在顺治帝前宣誓,表示“协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计私怨,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但是不久,这四位大臣就忘记了他们的誓言,使康熙面前的形势十分严峻。

就朝廷以外的情况来说,满清入关不到二十年,人心并未归附,复明之思还在人们心中隐藏着,尤其是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三藩,势力十分强大,多年来一直准备造反。台湾岛上郑成功的后代也虎视眈眈,窥视清朝的东南沿海一带,寻找时机,准备反攻。东北方有俄国军队不断骚扰边境,侵吞土地,掠夺人口财富,西边的西藏也很不安定,西北部的准噶尔部更是气焰熏天,不断向东进扰,北方还有诸蒙古部落,也伺机南下。

朝廷内部的局势就更令人忧虑了,在四个顾命大臣当中,索尼因年纪大了病死,遏必隆勾结鳌拜,惟鳌拜之命是从,而苏克萨哈则是鳌拜的对头,不久,苏克萨哈就被鳌拜陷害致死。这样,朝廷之上就只有鳌拜一党了。鳌拜是“巴图鲁”(满族语勇士)出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性格暴躁,为人勇武,极难制服。在他把持了朝廷大权以后,大肆捕杀异己,曾矫诏杀死了山东、河南的巡抚和总督。他在朝廷之上专横跋扈、盛气凌人,根本无一点人臣之礼。他对康熙视若无物,经常当众与康熙大声争论乃至训斥康熙,直到康熙让步为止。在处置苏克萨哈时,鳌拜要将他凌迟处死,康熙认为他无罪,鳌拜就大声争执,康熙仍是不许,鳌拜竟捋起衣袖,上前要打康熙。康熙害怕,只得同意鳌拜把苏克萨哈凌迟处死。

面对鳌拜的专权跋扈,康熙决定除掉鳌拜,他知道如果下令捉拿鳌拜,自己肯定不是鳌拜的对手,因为鳌拜掌握着军权。于是,只有采取忍耐之计,等待时机,创造条件。他心中非常清楚,弄不好,自己将会很危险,以弱示强是最佳策略。

一次,鳌拜称病不朝,康熙亲自去看望他,鳌拜躺在床上,卫士见他的神色有异,急忙向前检查,揭开被子,发现鳌拜的身下藏着一把极其锋利的匕首,鳌拜当时极为紧张,卫士也不知如何处置,康熙却突然插话道:“随身携刀是满族人的风俗,不必大惊小怪。”康熙在不动声色之中稳住了鳌拜。

1667年,康熙14岁,按照当时的规定,他可以亲政(即亲自处理政事)了,但有鳌拜专权,他无论如何是亲不了政的,除掉鳌拜,就成了当务之急。那么,明捉不行,用什么办法才好呢?康熙终于想出一计,不动声色地干了起来。满族人喜欢摔跤,康熙就挑选了一些身体强壮的贵族少年子弟,到宫中练习摔跤,练了一年有余,技艺大为长进,康熙也不时到摔跤房去练习,居然也窥得了门径。宫廷中的王公大臣以及后妃太监尽知此事,但都觉得少年心性,十分自然,没有任何人怀疑康熙有什么其他的动机。在不知不觉之中,康熙的这支“娃娃兵”就练好了。在这期间,康熙还依照中国传统的“将欲夺之,必先与之”的做法,连连给鳌拜升官,鳌拜父子先后被升为“一等公”和“二等公”,再先后加上“太师”和“少师”的封号。这样,不仅稳住了鳌拜,还使他放松了戒备。

在康熙16岁的那一年,一切终于准备就绪了,他先把“娃娃兵”布置在书房内,等鳌拜单独进见奏事时,康熙一声令下,“娃娃兵”一齐涌上,顿时把鳌拜掀翻在地,死命按住,康熙又让“娃娃兵”把鳌拜捆绑牢靠,投入了监狱。这群“娃娃兵”做完了一件大事,尚且蒙在鼓中,还以为是小皇帝爱胡闹,让他们捉鳌拜考较功夫呢!也只有这样,才能守得住秘密,否则,鳌拜的耳目极其众多,只怕要“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在捉住鳌拜之后,康熙立即宣布了他的13大罪状,并组织人审判鳌拜,把鳌拜集团的首恶分子也一网打尽。不久,鳌拜死于狱中。

康熙擒住鳌拜后,一些反应慢的大臣简直目瞪口呆。在这件事上康熙忍了8年,终于一举夺权,还了天下一个清明政治,如此看来他比“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的忍术还要高,还要深。

在对待鳌拜的问题上,康熙一忍再忍,直到时机成熟,才一举铲除了鳌拜,如果不是忍得不露声色,不要说开创“康熙盛世”了,性命能否保得住尚在两可之间。如果没有忍耐的意识,即使一点小小的冲动,也将会毁掉一个十足的希望。人们一定要学会“忍”这一心机,正所谓:百炼可以成钢,百忍则可以成金。

8.司马懿——隐忍韬晦的集大成者

以忍成名的人历史上还不多,忍出名堂的司马懿应算很出名的一个了。就连他的宿敌诸葛亮也惧其三分,后来,还忍出了身后儿孙的晋朝天下,不可谓不高明至极!

与诸葛亮相比,司马懿相形见绌,没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但却实实在在是一个人物。司马懿不仅是将帅之材,而且还是帝王之材。他能屈能伸,善于装疯避祸,善于寻求时机,善于识人用人,终于一举除掉了曹爽势力集团,使曹魏变成了司马氏的天下。

魏王曹睿病故后,曹芳即位,司马懿和曹魏的宗室曹爽同为顾命大臣,一同执政,但曹爽年纪既轻,又是贵族子弟,凡事都交给富有经验智谋的司马懿去办理。曹爽十分喜爱吃喝交游,聚集了一帮狐朋狗友,成天玩乐。有一天,大学者何晏对曹爽说:“大魏是曹家天下,不要过分相信外人。”

曹爽说:“先帝将幼子托付给我和太尉(司马懿),我当然要遵从遗命。”何晏冷笑道:“从前,老将军(曹爽之父曹真)与太尉一起领兵抗蜀,若不是三番五次受太尉的气,何至于早逝?”这话不禁引起了曹爽对司马懿的愤恨。于是,他与心腹一起谋划削掉司马懿的兵权。

曹爽与门客商量定了,就来见曹芳,说司马懿的功劳很大,应当加封为太傅。曹芳还是个孩子,不懂其中的关窍,就听了曹爽的话,把司马懿召来,封他为太傅。司马懿全无防备,大吃一惊,但又不能抗命,只得交出了带兵的印信。

从此,军权就落到了曹爽的手里。曹爽高枕无忧,经常带着家将门客出外打猎,有时几天不回城去,他的弟弟以及门客都劝他说,几天不回城,恐怕会有人发动兵变。曹爽笑道:“军权在我的手里,司马懿又在家养病,有什么可怕的?”后来,曹爽的弟弟曹羲求大司农桓范劝劝曹爽,曹爽听了,多少注意了一些。

恰在这时,李胜升任青州刺史,按照当时的规矩,要前来向曹爽辞行。曹爽灵机一动,让他假借到太傅府上辞行,趁机察看司马懿的动静。李胜来到太傅府,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由两个丫头扶着才勉强撑起身来。李胜对他说:“我要去青州上任了,向您来辞行!”

司马懿含混地说:“并州接近匈奴,可要好好防备!”

李胜说:“是青州!”

司马懿说:“你从并州来?”

司马懿大笑道:“你刚从并州来?”

李胜最后借用纸笔,才对司马懿说明白。司马懿看了好一会才说:“原来是青州哇,我病得耳聋眼花了,刺史路上保重吧!”说完,司马懿用手指指嘴巴,丫头捧上汤水,司马懿就她们手中的汤喝了,汤水还洒了一衣襟。最后,他流着泪对李胜说:“我年老力衰,活不久了,剩下两个儿子,要托曹大将军照顾,请李刺史在曹将军面前多多吹嘘照顾!”说完指指两个儿子。

李胜走后,司马懿便披衣起床,对司马师和司马昭说:“李胜回去必定要跟曹爽说,他不会再怀疑我了,曹爽如再出去打猎,便可动手。”

李胜赶回大将军府,把情形一五一十地向曹爽作了汇报。曹爽大喜道:“这老家伙一死,我就什么也不怕了。”过了几天,他带着魏主曹芳,点起御林军,借口出城祭祖,打猎去了。司马懿抓住这个机会,带领儿子和众将,直奔朝中,威逼郭太后下旨,说曹爽奸邪乱国,要免职办罪,太后无奈,只得下旨。然后又占了城中的兵营,紧闭了城门。曹爽接旨后,本可以大将军印讨伐司马懿,但他生性昏懦,不听众门客的劝告,反而相信了司马懿的话,把大将军印交了出去,曹氏自己的宗族以谋反罪竟被处死。从此,政归司马氏。

早在司马懿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司马懿就以隐忍之计对付诸葛亮。一次,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因胆怯而不敢出战,就派使者去激怒他。一天,忽报诸葛亮率蜀兵进驻五丈原,派人送来一盒礼物和一封书信,司马懿只得把来人叫来。司马懿接过盒子,打开一看,却是妇人的头饰和素衣,再看那封信,竟是取笑他身为大将,却和关在闺房里的贵妇人一样,躲着不敢出战,没有一点大丈夫的气概。

司马懿大怒,但他抑制住不肯发泄出来,却装出一副笑脸道:“诸葛亮竟把我看成妇人了!”说罢,吩咐把盒子收起来,重赏了来人。

接着,他又回来人道:“你们丞相平时饮食起居的情况怎样?”来人回道:“丞相每天理事都到深夜,凡是刑棍在二十以上的,一定要经他亲自办理。然而,一天的食物却吃不上几升。”司马懿回顾身边的部将笑道:“诸葛亮确是忠心无私的,只是不肯信任别人,所以事无巨细,什么都要自己管,做个主帅怎么可以这样呢?况且他食少事烦,准是活不长久了!”

使者回到蜀营,把司马懿接受衣饰以及那番话都回报诸葛亮。诸葛亮听后,不觉叹了一口气说:“唉,司马懿可算懂得我了!”原来,诸葛亮因劳累过度,神思不宁,有时还吐血。

司马懿知道,如出兵打不过诸葛亮,所以坚守不出,自己的身体比诸葛亮身体好,这就是最大的本钱,于是面对诸葛亮的百般挑战、侮辱,他只有一个字对付——忍。然后再寻找时机出战,如此这般,曹操后人哪是司马懿的对手!

司马懿终究是忍到最后,笑到了最后。后人看来不免平添感慨。人生就是如此,要学会忍辱,能屈能伸,屈伸变幻。如果诸葛亮除掉了司马懿,也许历史就是另一番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