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2016500000017

第17章 货币政策(6)

与再贴现政策相佐而行

再贴现、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业务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被喻为“三大法宝”。它们的作用是调节货币和信贷的总量,又被称为总量性货币政策,或一般性货币政策。

再贴现业务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的未到期的票据提供的资金融通。所谓再贴现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再贴现业务有利于中央银行发挥最后贷款者的作用,通过对再贴现票据的种类与条件规定、对再贴现业务对象的规定,还可起到结构调整的作用。也就是说即可调节总量又可以调节结构,有“一石二鸟”之效。但再贴现业务的主要缺点是主动权在商业银行,而不在中央银行。如商业银行不依赖于再贴现而通过其他途径筹资,中央银行想通过再贴现政策控制货币供应总量及其结构,就显得无能为力。

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率政策相辅而行,往往能达到较为理想之效。例如,当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时,如商业银行不依赖再贴现而靠一定数额的超额准备金融通,货币政策就难以奏效。此时若中央银行以公开市场业务相佐,通过公开市场卖出证券,可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实现货币政策意图。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率两者相互配合,比单一工具的使用效果更为显着,备受一些国家青睐。

(第五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利弊

如今,中国经济发展了,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密切了,世界各国不再拿望远镜来看中国,改用放大镜来观察中国的一举一动,人民币汇率走势日益牵动着全球经济“神经”。

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为6.9920元人民币兑1美元,人民币步入“6时代”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下,显得顺理成章,早在人们的“意料之中”。与此同时,人民币对港元汇率中间价亦“破了0.9”。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8年4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9920元,1欧元对人民币11.0715元,100日元对人民币为6.8951元,1港元对人民币0.89788元,1英镑对人民币13.8116元。

2005年7月21日,央行高瞻远瞩,一改过去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国家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升值呈加快趋势。据统计,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7%;2007年升值幅度已加速至7%;08年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达到4.06%,兑港元也已升值4%左右。

——人民币汇改四阶段:

1979年至1984年:人民币经历了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1985年至1993年: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并存,向复汇率回归。

1994年: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2005年: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改革大事记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调2%,为8.11元人民币兑1美元,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0的关口,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

2007年1月15日,人民币对港币汇率中间价首破1:1,为0.99945元人民币兑1港元。

2007年5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07年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

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突破7.0关口,为6.9920元人民币兑1美元。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缘何加快

就一般情况而言,导致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总供给总需求、国际收支、财政赤字、外汇储备、投机活动以及市场预期等等。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呈加快态势,屡创新高,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美元持续贬值是导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脱缰野马”般的上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元的“跌跌不休”。07年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始料不及的变化,美国经济受次级债危机拖累,陷入衰退,为刺激出口,抑制进口,缩小巨额贸易赤字,美国放任美元汇率贬值,导致美元贬值的加速。在人民币汇率参照的一篮子货币中,美元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元的持续贬值给包括人民币在内,欧元、日元等货币带来了升值的压力。

第二,我国快速上涨的贸易顺差和不断膨胀的外汇储备,是迫使人民币升值的内在原因。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顺差表明外汇供大于求,将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反之,国际收支逆差则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近年来,贸易顺差快速上涨,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规模达到2622亿美元,较2006年增加847亿美元,人民币长期积攒的升值压力不容小觑。与此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也在不断增长,到2007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

第三,国内利率的上调对汇率产生影响。众所周知,07年我国屡次上调人民币利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却在不断下调美元利率。按照一般的逻辑,利率下降,国内资本流出;利率上升,国外资本流入。中美利差“倒挂”,大量热钱涌入中国套利,进而引起外汇市场供求变化,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

第四,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事实上也促进了汇率水平的加速调整。自2007年5月21日起,央行决定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此前的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这是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一个重要举措,也被视为我国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所取得的显着成果。

人民币升值与抑制通货膨胀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4.8%,涨幅较2006年超3.3个百分点,也远超政府确定的全年3%的涨幅。进入2008年以来,1月份CPI同比上涨7.1%,2月份则同比上涨8.7%,创11年来的月度新高。物价上涨压力不容小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老百姓的压力就是政府的压力,“防过热、防通胀”成为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种居安思危的态度至关重要。

当前CPI的上涨与1993~1994年的不一样,那次是投资过热引起的,采取货币和财政“双紧”的政策就可以解决。这次通胀源头相当复杂,排除雪灾、春节因素外,物价上涨很大程度上由输入性通胀所导致。由于美元降息和大幅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包括石油、钢铁、铜、矿石、粮食等价格飙升,这些价格上涨也传递到国内,增大了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美元见底回升之日,或许是全球通货膨胀压力缓解之时。另外,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偏大、外汇储备过多、外资“热钱”涌入等因素对物价上涨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既然中国的通货膨胀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解决办法也要采取财政、金融、产业等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单靠汇率政策调整来抑制通货膨胀是不现实的。

基于不断上涨的通货膨胀压力,有业内人士提倡把人民币汇率升值当作主要的“反通胀武器”。理论上来看,人民币的升值可以降低原油、大豆和铁矿石等产品的进口成本并对通胀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当然这需要一定的传导时间。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5%~10%,CPI在半年后有望减少0.2%~0.4%,而三年后累计有望下降1.5%~3.0%。

但是实践中,如果为了让通胀数据降至一个低点而让人民币升值一步到位的办法绝不可取,在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仍带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我国更应强调相对稳定的汇率政策。对于当前人民币升值问题,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表态则耐人寻味。他称,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是,从中国这个大国来说,抑制通货膨胀不会成为汇率机制改革或者市场汇率浮动变化的主要原因,在通货膨胀的控制方面,更主要还是依靠国内综合措施,包括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其他综合措施。他还称,汇率的变化幅度其实更多的取决于市场力量,也就是市场供求双方对于汇率走势的看法,他们在市场上的买卖行为,同时,汇率机制是在市场供求的基础上,还要参照一篮子货币的变化。

人民币升值与“热钱”流入

人民币汇率加速升值,体现了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力的不断提高,乍看上去,是一件好事。但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中国与世界相对关系的变化,而任何变化都意味着一定风险,升值加速可能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留下隐患。八十年代日本的教训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当时日元兑美元持续大幅升值后,日本经历了十多年的大萧条,我们不能重蹈八十年代日本的覆辙。近两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上涨,屡创新高,成为亚洲货币中涨幅居前的货币,然而西方国家政要对此并不满意,对此,不乏有人将西方人对人民币“加速升值”的要求视为国际阴谋。中国央行手中已持有超过1.6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人民币每升值1%,央行汇兑损失就高达1000亿人民币以上。

最值得警惕的陷阱当属“热钱”引发的金融危机,上世纪70年代后,日元对美元持续多年大幅升值,最多升值2.5倍,股市在80年代也涨了3倍。“热钱”入侵只是危险的开始,“热钱”撤退才是真正的危机,“热钱”撤退给日本带来了股市的暴跌。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日经指数从39000点的高位一路下跌,其后两年时间跌回14000点,被认为是全球最严重的股灾之一。

目前,在我国,“热钱”涌入加剧了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人民币面临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复杂局面,尽管我们采取很多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但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消解“热钱”涌入的动能。关于这一点,央行从07年就开始着手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今后会逐步加大监管力度。

人民币升值考验中国出口企业

人民币升值侵蚀中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不断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压力,一些出口企业甚至陷入生存危机,造成工厂关门、工人失业。在出口大省广东的东莞等部分出口企业集中的地区,出现了一些工厂人去楼空的现象。部分沿海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外资企业“蒸发”逃逸的情况。

2007年底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对数千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若今后一年内人民币升值相比过去速度不减,有36.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对产品出口“影响较大”,这要比上年的调查数据增长了6.8个百分点。不同行业所受到的影响程度也差异明显,调查显示,纺织、服装等制造业企业超过六成的经营者认为“影响较大”或“影响很大”,而造纸、化工、医药、橡胶、冶金、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低端纺织业等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基本没有定价权的企业,简直是雪上加霜。迫于压力,这些企业只接一两个月内的订单,而更远一点的订单根本不敢接,简直是在跟汇率“赛跑”。由于纺织出口市场竞争激烈,中低档产品市场过度饱和,贸然提价,还会冒丢了市场的风险。另外,出口退税、劳动法等政策调整、原材料成本飞涨等综合因素已使纺织行业生产成本普遍涨10%以上,不提价无法生存。有专家给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出主意:选择其他外汇进行结算。他们认为虽然美元在不断贬值,但欧元、卢布等变动幅度不是很大,企业采取欧元等其他货币进行结算可以减少一定损失。

——珠三角制造企业各出新招应对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3?

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珠三角部分大型制造企业开始“未雨绸缪”,08年4月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用欧元甚至日元来对外结算成为越来越多制造商的选择,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化对制造企业压力比较大,而欧元相对压力小很多,“我们几个月前已经尝试用欧元了,效果还是有的。”珠三角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大型制造企业负责人说。

记者从珠三角地区一些零售商和制造商了解到,汇率对进出口贸易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创出新低,制造企业的出口利润不断受到挤压。

在香港上市的珠三角制造企业真明丽集团业务副总经理吴承璋向记者坦言,出于规避美元对人民币的汇差风险,灯具企业开始考虑用欧元和日元来结算,欧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对制造企业有利,“我们这样做也得到了一些零售商的理解,现在实施了几个月,效果还是有的。”

广东本地另一家知名的制造企业欧普照明国际业务部的人士也表示,为了规避汇率风险,用美元报价时,要求与采购商协商分担汇率风险,而在欧洲市场,坚持用欧元报价。

人民币汇率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负面是对出口贸易有影响,但正面来说,也可以令更多耗能高、污染大及附加值低的企业转型。厉以宁说,人民币的升值之所以从短期看“利大于弊”,是因为目前汇率是扭曲的,不真实的。这一状况如不改变,将对企业造成误导,让企业沿用旧的增长方式,靠消耗大量的资源去生产所谓廉价的产品。“利大于弊”的“利”,就在于通过汇率调整,给企业更准确的价格、成本信号,促使企业产品结构升级,转变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