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小众行为心理学
20176500000003

第3章 你的人生是否过得胆战心惊

——所有的“魔”都是“心魔”

你为什么害怕成为焦点?——社交恐惧

你在人多的地方是否总会感到紧张,不愿意与别人接触,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关注着,担心会被嘲笑?你很可能已经患有社交恐惧症了。其实,害怕才是我们唯一应当害怕的东西。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过害羞的经历,还记得最近一次害羞是什么时候吗?让我们先把镜头转向一场演唱会现场。为了这场演唱会,著名歌手卡莉已经准备了许久,她可是今天的主角,千万不能演砸了。

随着幕布的拉开,一场音乐盛宴眼看就要开始了。嗅,没人?场下观众开始起哄。此时,躲在舞台后面的卡莉正在工作人员疑惑不解的目光中痛苦地号啕大哭。

到底发生了什么?卡莉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做到的,但是自从着手准备演唱会的那一天起,她的心中就隐隐担心着一件事,并且就在此时变成了噩梦般的事实:她恐惧表演,甚至无法登台!

让我们再把镜头从演唱会切换到一场棒球比赛的现场。

场边教练席上,主教练梅西正神情紧张地注视着艾伦——这个棒球全明星比赛中的守垒员接下来的动作是这样的:艾伦轻松地守住了一个地滚球,然后起身打算抛一个高球给离他十几米远的一垒上的队友Sax。但是球在抛出去后,从距离队友Sax头顶很高偏的位置呼啸而过。这简直是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即使在二流棒球队的全明星赛中也不多见。但是此刻梅西教练却并不感到意外,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因为艾伦犯此类错误已不是两三次了——完又给老子搞砸了!

经验丰富的表演者害怕登上舞台,训练有素的运动员不能投出好球,这是为什么呢?以上这些人的共同之处是:他们在私底下做这些事没有任何困难,但是一旦被别人注意,他们的行为就会发生障碍。这就是传说中的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见人恐惧症,是一种对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最常见的恐惧对象是在公共场所讲话,包括与他人进行简单的对话,还有害怕约会,害怕拥挤的公共休息室,甚至害怕在他人面前写字等,一旦病情发作,就会立刻在当事人身上显现出一系列症状:脸红、颤抖、冒汗、口干、心悸……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让你感到过瘾的话,我们再爆一些猛料。逛街可以说是女人们的最爱,可是有的女人偏偏死都不愿意自己出去逛街,她们总觉得这样自己好像暴露在所有人的目光下,浑身不自在,感到焦虑不安。在公共卫生间小便,是男人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有的男人非要等到旁边没人或者到一个单独的小隔间才行,否则便尿不出来,真是“害羞的膀胱”啊。

在我们身边,的确有些人非常害怕面对人群,只要站在人群中,他们就会觉得害羞、不好意思。如果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待着,他们绝对不会和人群接触。很多人会误会,觉得这是因为他们性格内向、害羞、不善于和人交往,实际上,他们是患上了社交恐惧症。

说句绝非危言耸听的话,如果患者不接受治疗的话,它将会成为一种慢性的、终生的疾病,几平没有改善或者恢复的可能。更令人惊疑和震动的是,患有社交恐惧的个体比不患该病的个体更容易患有单向情感障碍(即抑郁或者躁狂)。此外,社交恐惧症患者也容易有自杀的念头。究竟多恐惧,真是谁患谁知道啊!

那么,大家有没有琢磨过这种恐惧又是从何而来呢?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女孩,在课堂上偶尔一次发言不顺利,可能是结巴或者停顿,就会遭到身边同学的嘲笑,这种痛苦像钉子一样狼狼地戳进她的心中,以后她每每发言都和这次一样糟糕,而且愈演愈烈。

后来,这个女孩在课堂上几平到了不能回答任何问题的地步,因为她无法出声了;也不能单独外出买东西,因为她无法与营业员交流。但是她在私底下与家人朋友之间却不存在这样的障碍。这便是因“习得性无助”而导致的社交恐惧症。让我们对此做个总结:一个人偶然一次或者几次体会到社交的创伤,但自己事后被当时产生的痛苦所困,多次强化暗示后,便有可能对以后类似的痛苦产生“习得性无助”。

还记得心理实验中那条有名的大狗吗?当实验者把它关进笼子里,然后旁边有人按响蜂鸣器,接着用电击痛苦地刺激它时,大狗就会上蹿下跳,吓得屁滚尿流。经过多次这样的刺激以后,当实验者再次打开笼子,按响蜂鸣器,此时还未等电击,大狗便开始在笼子里满地打滚,颤抖求饶,把本可以趁机逃跑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只是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还有一个原因,虽然目前还没有对社交恐惧症患者进行遗传学的研究看看它到底和基因有没有关系,但是研究者已经确定父母的一些养育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孩子社交恐惧症的发生。比如过于保护孩子,对孩子缺乏信任,缺乏情感支持;过于关注孩子言谈举止是否得体、服饰是否整洁;很少鼓励孩子社会交往,致使他们无法正常学习社交技巧来控制自己对社会的恐惧。总之,如果家长过度保护孩子,下场很可能就是让他们罹患上恼人的社交恐惧症!

如果你的社交恐惧反应很轻微的话,那么你的问题可能只是某种性格所致。如果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建议你去专业机构做进一步的诊断。

人前狂妄,人后哭泣——微笑型抑郁症

有一种人,他们会为了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礼节的需要,掩饰内在的真实感受,强作欢颜。可是这种行为就像是戴上了一副快乐的面具,让真实的自我在面具下备受煎熬。

她是一位40多岁的职业女性,工作出色,人缘也好。在别人眼里,她就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人,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她得了抑郁症。

其实,她患抑郁症已经有五年了。开始时,她会一连两三天失眠,睡不好觉,有时还会伴有心慌、腰酸背痛等不适。渐渐地,她发现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自己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当然,她只是在家人面前才会表现出这一面。不仅如此,她还会经常无缘无故地想哭。然而,此时的她却并不知道,这正是典型的微笑型抑郁症。在别人面前总是面带微笑,一点儿也看不出有什么不正常,但内心非常痛苦,而这种痛苦只有自己知道。

回顾她的病史就会发现,其实早在20年前,她就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在外面与人为善,通情达理,干练老成,落落大方;在家却吹毛求疵,脾气急躁,蛮横无理。按她自己的说法,跟别人可以客客气气,对家人就应该严格要求。

提到“抑郁症”这个词,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什么?郁闷、狂躁、想砸东西、想大喊、不想说话……总之,一个字——“烦”。一秒前还赞叹生活美好,一秒后就感到人生绝望。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明显的抑郁特征呢?不思茶饭、睡卧不宁、性欲减退……事态的发展真是一次比一次严重,恨不能把寻死看作唯一的解脱。哦,亲爱的,我们是不是迷上了这该死的抑郁呢?

说了这么多让人丧气的话,为了避遭天打雷劈的厄运,笔者还是给有这些心结的人说句漂亮话吧:其实,并非所有抑郁情绪都会转化为抑郁症。有些人觉得自己有轻微抑郁症的苗头就开始怕这怕那,别胡思乱想,实际上完全不用如此紧张。因为只有当抑郁情绪对你的生活或行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时,才能被判定为真正的抑郁症。

典型的抑郁症特征很明显,医生非常容易判断,不过,抑郁症中还有许多隐秘的类型,比如嗜睡型抑郁、激越型抑郁、疑病型抑郁。它们又是怎么回事呢?

嗜睡型抑郁就是贪睡,开始时,睡个两三天,抑郁症就消失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越来越明显,睡眠时间也越来越长。实际上,嗜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逃避。这是不是勾起大家的回忆了?当你因为懒惰或是怕麻烦,而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时,你会怎么办?——蒙头睡大觉。嗜睡其实是一种以退缩方式面对心理危机的方法。虽说消极了点儿,但是见效。

激越型抑郁,顾名思义就是情绪容易激动,芝麻绿豆的事儿都会大发雷霆。人一发飙,痛苦和压抑是不是就会得到释放?这就好比扎了针眼的气球,说瘪就瘪了。

疑病型抑郁,不用解释,光看名字,大家也知道这是一种怀疑病症,当事人会疑神疑鬼,觉得自己浑身上下哪儿都不舒服,一阵儿肌肉痛、头痛、背痛、胃痛,一阵儿又心慌、神经衰弱,但是经过检查,身体上并不会出现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其实,身体上的疼痛也是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患者试图用肉身的痛苦来代替精神上的痛苦。此外,身体一有病痛了,整个人就开始“哼哼唧唧”,不免也有博取同情和关注的嫌疑。

好了,说了这么多,该回到正题——微笑型抑郁症了。

很久以来,大家一直认为抑郁就是悲观、无助、绝望,甚至是自杀的代名词,其实心理学中的一些名词还是蛮有意思的,比如这个微笑型抑郁症,说白了,就是患者将抑郁的情绪掩盖在微笑的面纱之下,当他们无法应对外界压力时,既不选择倾诉,也不愿意放下尊严向他人求助,而是将自己变成了“人前狂妄,人后哭泣”的双面人,心甘情愿地独自吞下所有的苦水。

可是,这种微笑并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应对社会交往、应付工作、应付家人、碍于面子而违心的强作欢颜,外表虽然若无其事,笑过之后反倒是更深刻的孤独和寂寞。显然,微笑型抑郁症是一种更隐秘的抑郁类型。在灿烂的笑容、敏捷的反应和坚定的意志之下,隐藏着的是一颗脆弱的、沮丧的、悲观厌世的心。

那么,又是哪些人甘愿隐藏其“真我”的一面呢?微笑型抑郁症多发生在社会地位高、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身上,而且男性多于女性。他们表面上和颜悦色,却不愿意将自己的郁闷、哀愁、内心痛苦和抑郁扯上关系。而且他们非常抵触抑郁的早期症状,比如疼痛、头晕、颈肩痛、失眠、乏力等,并不认为这些是心理问题,而将其归于饮食不规律、工作过度劳累,只是身体暂时出的一点状况,健康亮了红灯而已。

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压力长久无处发泄,精神就会出现扭曲,到了无法承受之时就会像火山一样喷发,让一个自信满满的人瞬间变成一个极度自卑的人,甚至自暴自弃,情绪跌入谷底。

其实,人生在世,怎么可能没有烦恼?喜怒哀惧本是人之常情,只流露喜悦,不流露悲伤、愤怒、恐惧的人,心中的抑郁也不会因为表面的微笑而远走;相反,它们还会在心里越积越重,当身心无法承受时,就会突然爆发或导致精神崩溃。

夹在天堂与地狱之间——躁郁双相

你是否为了自己的情绪问题遍访名医,却仍旧不见好转?如果你的情绪总是起起伏伏、抑郁难调,也许你已经中了“躁郁双相”的魔咒。

她是一个躁郁症患者,有时她热情高涨、精力充沛、思如泉涌、疯狂采购、彻夜狂欢,宛若遨游天际;但有时她又焦虑恐慌、坐立不安、暴躁易怒、情绪低落、反应迟缓,犹如堕入地狱。

与疾病做斗争几年后,虽然她决定结婚并安定下来,却还是不能摆脱躁郁症所带来的心理折磨,于是她会转而借助饮酒来放松自己,但是仍然无济于事,最终只能任由情绪跌落到谷底。用她的话说就是:“我不知道我为什么会那么易怒、那么沮丧……但我就是控制不了。”

一个原本正常的心灵,却不断地游走于极度亢奋和麻木压抑的低潮之间,这是怎么一回事?她的行为举止是不是让你觉得既古怪又疯狂?

没错,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种人,一段时间情绪高涨,对人热情,做起事情干劲十足,即使每天睡眠时间很少也精力充沛,思维奔逸;而过一段时间,情绪又一落千丈,总是提不起精神,对人也爱答不理。

看到这里,你的心是不是突突地跳得厉害,胸口像被大石头压住似的,连喘口气都觉得费劲,“别跟我提这个,我烦。”其实,人只有在痛苦中,才能直视自己的痛苦,也才能进一步战胜痛苦。

也许这样的人能得到很多更加丰富鲜活的人生体验,甚至可以凭借那种疯狂的状态做成很多事情,但是随之而来排山倒海的悲观情绪却是让他们难以招架的,他们会怀疑生活,怀疑人生,“我想说,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感受?”甚至选择了结这一切。

都说得了病是件倒霉的事。然而,游走在兴奋和低落情绪之间倒更像是件倒霉至极的事。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病呢?它就是躁郁症。

说起抑郁,很多人早就有所耳闻,在当今这个格外令人浮躁和沉重的年代,患抑郁症似平成为一种时尚,其流行程度甚至超过了感冒和发烧。可是,得了躁郁症,就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了。

也许你还未曾理解过什么是躁郁症,也未曾走进过一个躁郁症患者的内心,但是透过诊断标准和症状描述,你会发现其实他们是一类深受躁狂和抑郁双重情感障碍折磨的人,游走于天堂与地狱之间。

一旦躁郁症患者的躁狂模式被启动,他们的行为、思维和言语就会向躁狂症患者靠拢,程度轻者可能有很多的精力和创造力,可以体验到此间的那种愉悦的心境。这是这种人格障碍者“积极向上”的一面,在这种积极的状态持续期间,有些人会有非常享受的感觉。但是,对于躁郁症患者来说,狂躁情绪往往会变得更严重,有的人还会做出一些之前匪夷所思令人热血沸腾的疯狂举动,比如疯狂血拼、热衷极限运动、夜店狂欢不归等。

然而,当躁郁症患者的抑郁模式被启动后,又会转入另一套程序,即对任何事情缺乏反应或兴趣、遭受睡眠困扰、缺乏活力等,之前活力四射的勇士顿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郁郁寡欢、感觉生活索然无味的倒霉蛋。当然,有些时候,躁狂和抑郁也会同时出现,如躁狂发作时伴有抑郁情绪,或是抑郁发作时伴有躁狂倾向。可以说,躁、郁好比一种恶性循环,让躁郁症患者的心灵得不到片刻的安宁。

“这么严重?说得挺瘆人的。”还真别不信,根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2%的人患有躁郁症,上至总统、高官、艺术家,下至小职员、小贩、流浪汉都可能遭受躁郁症的折磨。看来,这种病跟贫富贵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好莱坞的著名女明星——凯瑟琳·泽塔·琼斯可以说是集性感、优雅、高贵、古典、野性于一身,她的美简直到了令人窒息的地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美若天仙的女人多年来却一直和躁郁症抗争着。

在凯瑟琳被确诊为躁郁症之前,她的生活中除了丈夫患病之外,继子卡麦隆也在监狱服刑,媒体还将她的一举一动都曝光在公众面前,让她不得不面对重重压力。看来,就算是美丽动人的相貌、气质非凡的形象也未能帮助这位贤妻良母阻挡病魔的侵袭。

谈到精神疾病,人们会想到各种疾病症状。但实际上,情绪障碍是很难精确定位的,如果你有上面这些迹象就要当心了,你的情绪紊乱可不仅仅是因为怪僻的性格造成的。

至于躁郁症的病因,目前为止,并没有研究表明躁郁症和遗传缺陷有关,不过,也有人说,躁郁症的发作会受到季节的影响,比如秋冬季节抑郁发作,度过春天这个缓和期后,夏天则表现为躁狂发作。还有人认为,幼年时悲痛的童年经验如丧父、丧母、身体伤害、性侵犯,这些都会成为躁郁症发作的潜在因素。

由于病因不清楚,躁郁症目前还无法完全根治,不过,药物治疗可以改善症状,减少发作次数,而且接受药物治疗能使患者的情绪平稳下来,从而降低自杀的危险。当然,除了接受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接受心理治疗。家人也可以从心理治疗中学习,掌握与躁郁发作期患者沟通的技巧。

希望读者朋友在读了这篇文章后,能找到点儿正能量的东西。

请淡定些,鸡血君——躁狂来袭

他们时而情绪高涨,精力旺盛,自我感觉特别好;时而又孤独寂寞,离群索居。他们看似聪明,但一生坎坷,并自视甚高,看不起任何人。他们就是一类躁狂症人群,当躁狂来袭时,他们就像打了鸡血一般。

最近一段时间,美术吴老师每天都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他就把一个学期的课都备好了。在课堂上,古今中外的美术大师、优秀作品,他无所不知,讲起来滔滔不绝。给学生示范的绘画也是龙飞凤舞,搞得同学们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在画什么。

向来最讨厌拖堂的吴老师开始讨厌起下课,钤响了他还在台上继续讲,如果下一节课的老师按时走进教室,他就觉得很不舒服,认为这是在向他下“驱逐令”,立刻就会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同年级的老师都知道,吴老师向来不是随和的人,喜欢得理不饶人,别人和他相处都要小心翼翼。不过,他从来没有这样在同学面前大发脾气,或者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人争吵,甚至还动起手来。

吴老师每次和同事发生冲突之后,都会很后悔。有时候他还会等在办公室里,为自己的过激行为向人家道歉。可是一遇到烦心的事情,他依然无法控制自己,结果搞得自己和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兮兮的。

有一次,吴老师去听另一位美术老师的课,坚持认为人家的讲课方法不对,还说对方没有职业道德,把艺术讲得面目全非,后来,他竟然直接冲到讲台上,给班上的同学和其他听课老师做示范,搞得场面尴尬而混乱。后来,吴老师这一反常的行为引起了学校领导的注意,在家人的劝说下,吴老师接受了一位心理医生的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轻度躁狂症。

故事就先讲到这里吧。问题来了,好端端的美术老师怎么会变得这么不讲道理,甚至有些强词夺理呢?是不是因为他做人做事太较真?当别人的想法和做法与自己的不一致时,就非得争出个所以然来?

可是到头来,自己不也是万千思绪浦上心头,内心悔恨不已,罢了罢了,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的——把课上好,何必那么大动干戈。然而,就算这一次平安无事了,谁又能保证吴老师下一次不犯同样的错误呢?

为什么这么说?别忘了心理医生给吴老师下的“判决书”——轻度躁狂症。躁狂?怎么解释?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手足躁扰、狂乱不安的意思。若是扛起心理学这面大旗,就是一种持续的,充斥着高涨、易激奋的情绪状态,同时伴有精力增加、活动过多、言语迫促及睡眠时间减少等反应。

生活中,在我们周围似平从来不乏这些精神过度亢奋的家伙,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人的性格或者是习惯问题,用一句“人家本来就是那个样子”随便打发了事。

事实上,这些人很可能就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轻微躁狂症患者,当他表现出持续的兴奋,精力无限充沛,从来不知疲倦时,世界反而因他变得无限美好;有的还会表现得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即使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仅一面之缘,也愿意向其讲述自己的成长史,单从表达能力这一点来看,分明就是一个说单口相声的料——殊不知,这只是一位躁狂症患者正在表演。

这些人永远精力旺盛,像打了鸡血一般,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时候,事业上的成功才是他们的快乐源泉。对于他们来说,休息无疑是在延缓快乐的来临,睡眠无疑是在浪费幸福的时光,他们宁愿在尽可能清醒的时刻,像兔子一样急速飞奔,像獅子一样四处走动。

所以说,当你下次见到某人不停地逛街、乱花钱,买一堆没有用的东西;或者对着显示器破口大骂,将遥控器或者鼠标到处乱扔;或者冲动、行事鲁莽,常常以敌意和愤怒对待他人的反对;或者自我膨胀、狂热地迷恋自我,举办奢华而放纵的宴会、彻夜狂欢时,请千万不要对这些兴奋到癫狂的人见惯不怪了。

不过,就像硬币有两个面一样,荒唐未必荒谬,离奇也未必离谱,当我们换个角度看世界,就会发现其实这些所谓的疯子很可能个个都是天才。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凯·雷德菲尔德·贾米森博士曾提出“躁狂抑郁多才俊”一说,并且在其所著的《躁狂抑郁多才俊》一书中披露了这样的情节:牛顿喜怒无常、疑神疑鬼,为了争微积分的发现权,他不惜跟好朋友莱布尼茨翻脸。

其实,不仅是牛顿,历史上还有很多“疯狂天才”,美国总统林肯、尼克松、罗斯福,二战英雄将军巴顿、英国首相丘吉尔、画家凡·高、美国作家海明威、女星奥黛丽·赫本和中国台湾作家三毛,他们都是躁狂或躁狂抑郁患者。无怪平,法国著名作家普鲁·斯特说:“所有杰作都出自精神病患者之手。”

至此,我们可以对大家做一交代了:天才似平格外受到上天的垂青、天赋异禀,而在聪颖睿智的背后,也有些“疯狂的人”。

那么,在这个怪圏子当中,究竟隐含着怎样的“天才密码”呢?当轻度躁狂发作时,大脑认知就会被激活,创造潜能就被更深层次地挖掘出来。另外,轻度躁狂者的一大特征就是精力极其旺盛,能不知疲倦地工作。先天的创造潜能加上后天的加倍努力,想不成为天才都难啊。不过,一旦他们学习及提升的环境发生变动,他们也可能会走向抑郁。海明威就是一个典范。

也许有人又有疑问了,“我的行为也曾乖张离奇,可是为什么我的名字没有振聋发聩,成为传奇呢?”或许这只是小小的低概率事件吧。

至于躁狂症与遗传的关系,这里明确一点,如果家族有躁狂症病史,或者父亲、母亲患有躁狂症,子女得病的概率就相对较高。如果加上后天教育不当、近亲结婚等因素,躁狂因子就会发作。此外,生活中遭受重大事件的打击如离婚、亲人过世、破产等,都会给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继而也会成为躁狂发作的诱因。

鬼神附体真的存在吗?——癔症

说到癔症,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在遭受重大生活事件如至亲过世等,常常会引起精神障碍,像发疯了一样。很多人并没有把它当作一种疾病,而是将其看作一种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

看过电视剧《红楼梦》的人或许能记起这样一个场景:当宝玉听说林妹妹走了,突然“不省人事”,说起了胡话,指着条案上的小木船说:林妹妹走了,就是坐着这条船走的,你们快去追吧。

有一种人,前一秒钟还好好的,突然之间就人事不知,好像喝醉了酒,又好像变成了傻子,要么是一阵哈哈大笑,要么是一阵大哭大闹,有的会唱起久远的歌,有的还会手舞足蹈。

说着说着,这种人的声音又变成了另一个人,可能是某一种神灵,也可能是已经死去的某一个人,并且他还用死者的口气和腔调说着生前没能说出来的话,无论是面目表情还是身体姿势简直像极了死者。在很长时间里,这类人被当作“神仙显灵”或者“鬼魂附体”。

现在讨论有无鬼神似平很好笑,但的确还是有必要的。不然,一些邪教组织也不会有那么多信众的帮场。正如哲学家所言:人们对大自然的茫然恐惧、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把握,往往驱使他们追求超自然的力量,即可笑而自以为神圣的路。

可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医学上的例子很能说明这一问题。曾经有一位中年妇女正在地里干农活,突然一下子她感觉身体不舒服,回到家时,她对家人说自己中了邪,这位中年妇女还有模有样地描述着,自称有一个早已死掉的女人附到了自己身上,一直控制着她,不让她说话,于是,在她想要跟人交流时只能打手势。家人带这位中年妇女到诊所看病后,医生诊断为中暑引起的感冒,拿了些药给她吃。可是,她一连吃了几天也没见好,家人这才相信“中邪”的说法,于是带着她找巫婆、作法事,钱没少花,却不见好转。

后来,家人又找了个明白人问了问,对方说这是病,得到大医院治,几经周转,他们又奔波到大城市,花高价挂了有名的精神科专家。医生看着眼前这位目光呆滞,不能说话,只能用点头、摇头来回答问题的“中邪”病人,给出这样的诊断:她并不是灵魂附体,也不是恶鬼上身,而是患上了一种名叫“癔症”的精神障碍。

何为癔症?就是一种由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症的“癔”是一个“病”字旁,下面一个意念的“意”字。“意”指的就是心中的思想、观念。从这个字的组成就可以看出:癔症主要是由心理原园造成的,指的是心理上的疾病。

从研究资料来看,癔症患者大多数都是女性,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一种来自文化因素的解释:一直以来,我们总认为女性生来敏感,多愁善感,容易冲动,情感不稳定,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暗示(即使在环境诱因不明显的情况下,受暗示性强的人也会发病),如果患者本身就相信鬼神存在,在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经过自我暗示,就会出现灵魂附体的现象。

这又是什么怪诞奇谈?有些人可能会不以为然,也有些人可能会将信将疑。但是不管你信还是不信,这里都要告诉你: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其魔力好比佛语中的“念力”,如果一个人一直想着一件事,就会化作一种力量,这种念力的威力甚至比原子弹还要强大。那些自称“鬼神附体”的患者,往往就是因为他们自身相信鬼神的存在,所以发病时才会扮演死者说话、做事,如此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无异于看了一场恐怖、灵异片。

问问那些亲身经历过癔症折磨的患者,答案就不言自明了。在这些患者当中,想必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一段漫长又迷茫的求医问药之路。在进行医学检查时,一般查不出身体各部位上的病变,于是心急火燎的患者与家人在此时往往会转向非医疗的手段,什么求助巫术啊、让神婆指点迷津啊,反倒忘了患者可能是精神方面出了问题。

也许你会说这分明就是病急乱投医、怕死瞎吃药嘛,若是万一碰到个信口雌黄的人,被坑蒙拐骗了岂不是更惨?但是偏偏有些人就是存在“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希望借助一些虚无缥渺的“外力”来挽救自己,所以才会倾向于逢庙就烧香,遇事就拜佛。事实上,如果患者本身不相信鬼神的存在,即使癔症发作,也不会说出和鬼神相关的话。

至于男性会不会成为癔症患者,心理学的鼻袓弗洛伊德早已得出结论。当然,只不过,由于女性对恐怖场景回避得越多,内心恐惧就会越严重,所以女性患者的比例自然要比男性多得多。但是很多时候,男士们虽然心中颤抖不已,表面上却还要死扛。

癔症虽然可怕,但是其强烈的感染性或许更可怕。在某些集体场合如学校、餐馆,一个人癔症发作后,目睹发病情况的人如果对癔症不了解,内心极度恐惧,或者受到暗示和自我暗示的作用也会相继发作,这就是所谓的群体性癔症。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起群体性癔症发作发生在1990年的南斯拉夫。当时,科索沃省的一些阿尔巴尼亚族儿童表现出流感的症状。历史上,由于阿尔巴尼亚族与塞尔维亚族冲突不断,所以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塞尔维亚族人在学校投放化学药品引起的,声称在教室里闻到了化学药品气味的老师还以为是毒剂,随后就不省人事了。

在之后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先后有200多名学生住院,个别学生出现虚脱现象,没过多久,病情就蔓延到成年人中,整个地区有3000多人发病。当塞尔维亚族人投放毒剂的消息传开后,甚至就连80公里外的两名工人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而他们此前从未到过学生发病的这所学校。

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演艺明星的演唱会现场,粉丝们的一些疯狂而又统一的举动,虽然也具有群体性癔症的色彩,只不过与当时的情境并不冲突,所以不被认为是病。在某些伟人的葬礼上,有一个人哭得晕倒在地,接二连三,又有人不断地晕倒在地,这也是一种群体性癔症行为。尽管有些过激,但与特定的场合、气氛是基本一致的,所以也不被认为是病态。

噩梦一再重演——PTSD综合征

经历了天灾人祸、亲人离去的人,由于亲眼看见了他人的死亡,对灾难往往有着鲜明的记忆,即使时隔多年,这些创伤也会引发内心极度的恐惧,他们身上最常见的就是PTSD症状。

在一次以抽签的方式进行的政府征兵仪式上,年仅20岁的格兰被派上越南战场。在这之前,他的生活是澳洲那开阔的大地、明朗的阳光、人们友善的笑容;在这之后,则是越南丛林那浓得化不开的潮湿闷热,枪声、爆炸、流血、死亡、梦魇,以及PTSD。

在越南,格兰的职责是救护伤员,而把哪个伤员先送上飞机完全由他来决定。“这种事情是几乎没法避免的,”他回忆说,“每一天我的心都被无休无止的内疚啃噬着。”

“然而,最痛苦的并不是灾难发生的当时,而是一切结束之后——灾难结束了,而在你的内心,一切才刚刚开始。你发现你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格兰说。

这么多年来,黑色的梦魇常常没有任何预兆地朝他袭来,在他的睡梦中,反反复复总是出现一样的内容:爆炸,血,很多伤员在呼救,自己抬着担架,跑啊快跑啊。可是梦里的自己,却没有腿。

跟很多回家的越兵们一样,格兰并没有成为英雄,等着他的不是鲜花、派对,而是人们问长问短地打听战斗故事,此时的他只有令人难堪的沉默。如果有人问起,“你在哪儿服役?”他竟像患了失语症似的根本发不出“越南”这两个音节,只能呑呑吐吐地吐出一个词——“亚洲”。当他走在街上,总会觉得路人都在盯着自己看,他们的眼睛似乎在说:混蛋、混蛋、混蛋。每每这种时候,他就会无奈地自嘲,“我活下来了,却不能生活了。”

家里来了客人,他整个人如被雷击中般呆若木鸡、不知所措,他早已忘记怎样讲话了。他也不能忍受拥抱和亲吻,如果电视里演一个女人爱上了一个男人,他们约会,吵嘴,他会变得异常生气,因为他们能爱,他不能。他变成了一个情感麻木的人,喜怒哀乐这一套系统全都瘫痪了。他只剩下一个空壳,游荡在世俗的悲欢之外。如果看见一个很可爱的女孩,他会想:有什么样的灾难在等着她吗?她会经历怎样的生活?她会怎样死去?……

都说直面恐惧与痛苦才是战胜它们的最好办法,但是当战争给受害者遗留下的“杰作”仅剩下空洞的眼神、呆滞的肢体动作、机械一样的表情时,恐惧早已成为他们内心结着的厚茧,唯有触目惊心的累累伤痕为伴。

比起那些有幸从战场上活着归来的人,我们这些未曾亲历过战场的人或许并不能真切地体会到“生存”这个词的艰难与宝贵,但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完全失去了自我,成为一具具行尸走肉般的躯壳呢?

看看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就能揭晓其中的谜底了。当人类遭受惊吓、哀伤等刺激时,大脑的下丘脑与垂体腺就会释放出一种名叫压力荷尔蒙的物质,这是什么东西呢?实际上是身体的肾上腺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的职责之一就是刺激人体的血液流向脑部和肌肉,紧接着人体就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的反应,这样在遇到危险、意外等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迅速做出判断和反应。

在此过程中,这些化学物质也刺激了人的大脑皮层和海马体,将恐惧的记忆牢牢地印在脑子里,以便再次遇到危险时,以更快的速度做出反应。这原本是人求生本能的一部分,可是,当自我保护机制将当时的记忆和情感长久地保持下来,就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了。

如果人类对危险的恐惧超过了一定界限,令人痛苦的回忆成为牢不可破的记忆,心理疾病便随之而来,如恐慌症、焦虑症、PTSD。当这些记忆总也抹不去,不分昼夜地出现在你的脑海,那无异于天天都在做噩梦。

PTSD即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中的格兰就是因为受到外部事件的刺激(他是从越南战场回国的老兵),所以才会表现得情绪激动,紧张和恐惧,终日惶惶不安,就连睡着了也会重现当时的创伤景象,好像灾难又一次降临。

正常情况下,经历过灾难的人都会出现这些心理阴影,尤其是那些性格不稳定、善于掩饰自己的人往往更容易患上PTSD。不过,大多数人会随着时间、生活状况的改变渐渐好转。如果灾难发生后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症状还在持续,则可以诊断为PTSD。

在自然灾害中,参与执行抗灾、救援任务的军人由于亲眼看见了灾难的惨状,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以为灾难要再次降临,经历过战争的人也是如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对生活的无望之感从来都没有消失过。此外,失去亲人的孤儿,由于他们的记忆往往停留在灾难那一刻,也非常容易患上PTSD。尽管有心理医生对这些人进行心理疏导,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被恰当地治疗,或者通过某种方式减少内心的痛苦。

是什么让你头皮发麻?——密集恐惧症

有些人一看到密密麻麻的东西,就会头皮发麻、恶心不适,那么你无疑深受密集恐惧症的折磨。为什么会有这种毫无来由的恐惧?密集恐惧症是心理疾病吗?

记得在我念高中的时候,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不小心被蜜蜂给蜇了一下,一开始,我还不以为然,但是没过一会儿,皮肤就发生过敏反应了,一开始只是肿胀,后来就越肿越厉害,直到患处的每一个毛孔都清晰可见。

当时,我害怕极了,心想:“噢,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从那以后,每当我看到类似密集的小洞,比如混凝土上的洞、木头上的虫洞、龋齿的空洞,甚至是面包圈里的泡泡、膨化巧克力上的小窟窿都会引发一阵战栗,多少年来,这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始终如影随形地跟着我,简直是欲罢不能。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看到某些图片——密密麻麻的小洞,总会莫名其妙地被吓到,只需瞄上一眼,就会觉得一阵头晕、恶心、头皮发麻。

也有的人甚至连看到充满气泡的糖果后都犹如百爪挠心。可是当别人问你为什么怕,你又说不上来。一旦拿开图片,自己还是该干啥干啥。

其实,你之所以会头皮发麻、肠胃翻搅,是因为你患上了密集恐惧症。“什么?我听说过恐惧症,还没听说过密集恐惧症呢。”所谓密集恐惧症,是指对于有机物比如莲蓬、面团中密集的孔洞产生的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恶心、不适等。

很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绝大多数的恐惧症是由于经历了一件非同寻常的创伤性事件引起的。例如,你过去被狗咬过,你就会患上对狗的恐惧症。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情况并不总是这样。

有些时候,我们常常会没有明确理由地对特定物体(或场合)感到恐惧,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对某样事物感到恐惧就是临床意义上的恐惧症,其实很多人都多多少少有着对这对那的害怕,只有当这种恐惧对你的生活或行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时才能被判定为真正的特定对象恐惧症。较为常见的有暗处恐惧(黑暗、夜晚),气流恐惧(空气流动、通风、风),穿行恐惧(穿过马路),尖锋恐惧(锋利尖锐的物体、小刀等),灰尘恐惧(灰尘),切割恐惧(割破、抓破、划伤),废墟恐惧(废墟)等。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稀奇古怪的特定对象恐惧呢?刚刚提到的密集恐惧就是其中之一。每当这些人看到一些密集排列的相对小的物体或形状,比如点、线等,就会表现得很敏感,感觉到莫名其妙的头晕、恶心、头皮发麻,甚至呕吐。其实,每一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密集恐惧心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在密集恐惧症患者最痛恨的生物中,向曰葵、蜜蜂、莲蓬、啄木鸟,以及负子蟾、狼蛛、藤壶和负子蝽都是榜上有名的物种。下面我们就来见识几个。

向曰葵

向曰葵,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对它感到陌生。在文艺作品中,向曰葵迎着骄阳,热烈绽放,象征阳光和希望,尽显小清新气质。不过,细看它的花盘,密集恐惧症者就可能觉得承受不住了。

其实,向曰葵花盘上这些密密麻麻的颗粒正是它的花。那花盘周围的那些是什么呢?还是花,只不过是另一种花。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向曰葵就是由这两种花聚合而成的。花盘中间的花称为管状花,为两性花,负责交配受精,最后发育成果实,进行繁殖的工作。花盘边缘一圏黄色的称为舌状花,为无性花,担负着引诱昆虫前来采蜜授粉的作用。

蜜蜂

人们对蜜蜂酿造的蜂蜜甚为喜爱,但是对蜜蜂本身却有着一种畏惧感,除了生怕被蜜蜂蜇伤之外,看看它们居住的巢穴——那些布满小孔的外形,就知道为什么密集恐惧症者会对其反感了。

虽说如此,但是蜜蜂的蜂巢还是自有其神奇之处。每个蜂巢都是严格的六角柱形体,它的一端是六角形开口,另一端则是封闭的六角棱锥体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为何蜜蜂会拥有这种独特而完美的居住环境呢?有学者认为,这种技术能使蜜蜂用最少的材料去建造最宽敞的屋子。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六边形形状可能只是基于单个蜜蜂将巢室摆放在一起的程序。

莲蓬

在《爱莲说》《荷塘月色》等文学作品中,莲蓬曾以出淤泥而不染、婀娜多姿的形象为人们所熟知,如今它却突破形象,以“蓬蓬乳”的身份再次冲击密集恐惧症者的心灵,让无数密集恐惧症者是又痛又爱。

莲蓬实际上是莲花的花托,在其密集的坑洞里,满满的都是雌蕊在受精之后膨大形成的莲子。而莲子以其独特风味,更是颇受人们的喜爱。

啄木鸟

啄木鸟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不过,如果你是《动物世界》的忠实观众,就该明白了。啄木鸟虽然外形可爱,但是它在树上留下的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坑洞,就足以让密集恐惧症者对其深怀戒备之心了。

就拿橡树啄木鸟来说吧,它对橡子(栎树的果实)有种近平贪婪的狂热,总是在竭尽全力地存啊存,似平永远都不嫌多。电线杆、木房子,所有这些木质物体,只要被它们看到,就会被钻上无数个小洞,筑成粮仓,用来储存宝贵的橡子。

不过,就像一个人再聪明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啄木鸟也不例外。有时候,这些啄木鸟还会把种子放在并不合适的储藏点。几年前,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就发现过一个木质水箱,里面竟然储藏了485磅的橡子。唉,我们该对这种天然型的辛勤工作者偷笑,还是致敬呢?看来,这也是一个问题啊。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毫无来由的恐惧呢?加拿大心理学学会前主席马汀·安东尼认为,恐惧和恶心的感觉通常是秤不离砣的关系。从演化论的角度来看,几平所有能引发强烈恶心感的东西,如蜘蛛、血迹和呕吐物都会引发对疾病的恐惧,也许密集小洞也一样。我们之所以讨厌它们,是因为这些放在眼前的“畸形”是危险的标志,令人看上去“不对劲”,所以才会如此的格格不入。

但愿您别在吃饭的时候看这篇文章,否则真有可能会怀疑自己得了密集恐惧症。

狭小空间的生死搏斗——幽闭恐惧症

不敢坐电梯,不敢乘地铁,不敢坐飞机……你有过这些恐惧吗?也许有些人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些很普通的行为感到害怕甚至恐惧,也有人对他们的表现非常不理解,其实,这一切都是“幽闭空间恐惧症”惹的祸。

许杰是金融界的白领,每天出入高档写字楼,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非常令人艳羡。由于在业界的名声非常好,许杰经常会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上个月,他经过慎重考虑,辞掉原先的工作,进入了一家颇有活力的外企,每天在市中心47层高的办公室里上班,虽说收入翻番,但他却觉得压抑。

许杰的困扰就来自上下班乘坐的电梯。由于他所在的写字楼汇集了许多公司,每天许杰从47层上下班,如果碰巧每层都有人用电梯的话,他就得在电梯里停留几分钟。随着电梯中人数的增多,许杰就会觉得手心、额头都在冒冷汗,胸口特别压抑,仿佛要室息。实在难熬的时候他就中途下去,在楼梯间休息一下,再搭下一趟电梯。可是即使这样,他还是觉得压抑,坐电梯对他来说无异于一场酷刑,哪怕是短短的几分钟也会变得无比漫长,内心焦灼不安。

实际上,许杰不仅无法在电梯中长久停留,就连紧闭的空调车、仓库、电影院他都没法停留太久,除非迫不得已,他宁愿不去这些场所,因为他实在无法忍受将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

许杰的经历是不是同样触到了你的软肋?不妨回忆一下,你在乘电梯时的感受,是不是也会觉得不舒服,只要脚一离地就心惊胆战,尤其是下降时造成的短暂的失重状态,更是让你瞬间头晕目眩,觉得整个人就要休克过去一样?

其实,大多数人在封闭的空间内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许的不适,只是时间较为短暂,没有太当回事而已,并不会像许杰反应这么强烈。当然,也不乏反应强烈的人,只要到了密闭或者拥挤的场所,心就“咚咚”地狂跳,四周一下子变得漆黑而悠长,像一个深深的无底洞,让他的额头湿腻腻的,两只脚也不听使唤。可是,一旦离开这些环境,他们又像变了个人似的,立刻恢复正常。原因就在于,他们患上了幽闭恐惧症。

幽闭恐惧症也是一种焦虑障碍,是患者对封闭空间的焦虑,当其身处室内场馆、戏院或电梯中时会感到呼吸困难、呼吸加快、心跳加速,同时还伴有面红、流汗和感到晕眩,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当场昏迷。

还记得徐静蕾导演的《杜拉拉升职记》中,男主角王伟也深受幽闭恐惧症的困扰,每天情愿爬楼梯上下班。生活中,忙碌在办公室里拥挤的格子间,蜗居在狭小憋闷的出租屋,都可能使你对局促空间产生异常情绪……

那么,这种恐惧又来自哪里呢?追溯许杰的童年经历,原来在他小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恐怖的幽闭经历。那时许杰才五岁,爸爸出差,妈妈在公司加班。妈妈临走时他还在熟睡,为了不让他到处乱跑,妈妈就把他锁在家里。当许杰醒来,却发现门打不开了,无论他怎样喊妈妈,都没有回答。

这可把许杰给吓坏了,他在房间里翻箱倒柜,想学着爸爸的样子拿工具把门给撬开,或者把窗户给打开,可是折腾了大半天,一点用都没有。毕竟还是小孩子,看着空无一人的房子,不免担心害怕起来,想着想着,他就“哇哇”地哭起来,直到妈妈中午回来,才将他放出去。虽说这件事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但是在许杰的心里却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从此以后,他只要一进入封闭的、看不见出口的地方,就会觉得紧张不安。

至此,许杰怕坐电梯的基本原因就算明了了。引用心理学家的结论就是,当一个人童年时期的不愉快经历已经深深地储存在记忆中时,一旦出现相似情景,之前的阴影就会被勾起,恐惧感也就随之而来。

不过,若是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恐惧”有时候也是一件好事情。恐惧还能变成好事?这不是在胡说八道?的确,在人类漫长的进化生涯中,它还能使我们幸免于难。可一旦我们失去对自身恐惧的控制,或是过分估计当前情况的紧急性,恐惧可就成了麻烦。

以轻度的幽闭空间恐惧症来讲,如果一个人缺乏安全感,生活、工作环境又特别压抑,都会给他带来较大的心理冲击。原因是一个人天天被局限的视野、逼仄的空间感包裹着,生活的乐趣自然会被一点一点吞噬;而且人一旦活得郁闷了,愤怒、焦躁这些负面情绪也会统统起来造反。此时恐惧可不就成了麻烦。另外,人生中一些严重的打击,如痛失亲友等也会引发恐惧症。

不过,由于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幽闭恐惧症,所以常常错误地将恐惧、惊慌看作是自己过分脆弱,完全归咎于性格上的原因,即使内心的恐惧、慌张无法逃避,也会在他人面前装得若无其事。虽说除了个别情况严重的患者,幽闭恐惧症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并不大,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能及早接受适当的治疗,还是能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女人开车更容易超速?——“人车合一”的错觉

曾几何时,男性开车占有绝对优势。然而时至今日,香车美女着实成了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可是,眼看着汽车进入“她”时代,关于“女人开车”的各种说法却不绝于耳,女人开车更容易超速就是其中之一,这是真的吗?

妮妮是一名30多岁的妈妈,平日里是个标准的淑女,对周围人经常面带微笑,作为班主任的她,在与家长或学生谈话时更是十分耐心。但自从成了有车族后,她下班回家心情常常会变得很暴躁。尽管妮妮知道急躁上火的情绪,对开车很不利,但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妮妮平时性格温厚随和,可一旦开起车来就像变了一个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左冲右突,更甚者,有时还对其他驾驶员乱爆粗口……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

说起“香车+美女”的车博会,想必一定会吸引不少男人的眼球,但是说起女人开车,想必只会让男人们大呼头痛。总结一下,变道不打转弯灯、一边开车一边吃零食、龟速开车……在高手眼里,女人开车的怪现象总是显得很“奇葩”。“看看这些陋习,这哪里是在开车,分明是人类的悲剧啊。”终于有人忍不住要发出感叹了。

的确,在女人与车为伴的日子里,总是有太多的故事。当然,这里无意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只是觉得总有一些惊慌失措、六神无主、手忙脚乱的女司机,让我们想不把她们叫作“女魔头”都难啊。不过,假如这样的“女魔头”有一天与案例中的那位“女中豪杰”狭路相逢,那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也许你也觉得纳闷,原本像风一样轻盈、像水一样温柔的女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性格反差?难道是巾帼不让须眉,连开车这种高难度的技术活儿也不善罢甘休吗?其实,这里边大有学问,并非你偏执的错觉“女人一开车,上帝也疯狂”那么简单。

有一种说法认为,人在开车的时候,往往容易产生一种“人车合一”的错觉。从字面上分析就很好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人和车合而为一。既然融合为一个整体了,所以处于驾驶室的司机就会把比自己大很多的汽车错误地理解成是自己的身体,这样无形中增大了司机的周围空间感,也就是放大了司机的私人空间感。

我们都知道,人是需要一定的私人空间的,一旦有人侵入这一空间,我们就会感觉不自在,对他人做出各种反应,对于这种反应,心理学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作“私人空间效应”。而那些常人眼里的“女魔头”之所以会做出种种不可思议的疯狂之举,就是因为当他人闯入她们的私人空间时,在体内肾上腺素的刺激下,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极具攻击性。

这就好比乘电梯一种奇怪的现象,你会发现自己总是习惯性地仰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而且当你偷瞄周围的人时,发现他们竟然和你一样,也都仰着头看着显示的楼层数。难道显示的楼层数有什么神奇的魔力吗?其实,这正是“私人空间效应”在作怪。

为什么这么说呢?实际上,乘电梯往上看的行为与我们的“私人空间效应”有着很大的关系。电梯是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私人空间难免不会出现交集,也就是说互相感觉到对方进入了自己的私人空间,所以才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心急火燎地想尽早离开电梯这个狭窄的空间,而向上看正是想尽快“逃离”这个狭小空间的心理表现。

回到正题,一旦有汽车从我们身旁靠近,并且别有企图,蓄意加塞时,人们往往会感觉对方侵犯了自己的私人空间,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压迫感。所以,为了夺回自己的领地或者防止他人侵入,就会做出不同于平常,甚至是危险的驾驶动作,然而,这样开车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还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结果只能使自己进一步丧失理智,带来更大的危险。尤其是那些平时精神压力就比较大或者容易紧张的女人,即使平日里给人斯斯文文的印象,在开车时也会变得暴躁起来,如此说来,还真是对得起“女魔头”这个名号啊。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很多时候并不能得到放纵和满足,因此,开车就成了一种补偿方式,让人得以随心所欲,填补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汽车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当女司机钻进驾驶室时,也就意味着远离了自己熟悉的人,找到了专属于自己的“领地”,使其可以充分释放情绪,甚至变得无所畏惧。再者,对强烈刺激的需求也是人的本能之一。在刺激的环境下,大脑会分泌多巴胺等让人感到兴奋、快乐的物质。因此,即便是对温文尔雅的女性,冒险本身也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一摸方向盘,淑女也疯狂,就在所难免了。

为什么女生害怕时爰尖叫?——令人纠结的恐惧

当女生见到蛇、蜘蛛甚至“小强”时,或者被人吓了一跳时,往往会发出尖叫,而男生却不会这样子。其实,这一切皆因本性使然。

一凡还清楚地记得上本科时,校园闭路电视总会在晚上八九点时播放电影,有一次播放的是经典恐怖片《午夜凶餘》。

当片中的那个女孩儿——贞子从井中爬出来时,整个宿舍楼就会一片鬼哭狼嚎,跟大多数女孩一样,一凡也会从宿舍一路号叫到厕所。然后,大家在交头接耳中确认惊悚镜头过去了没有,只有确保万无一失了,才敢回到宿舍继续观影。

第二天,一凡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观影心得时,她们还大赞那个未曾惊叫的女汉子大冰为“英雄”。其实,这个自诩胆大的女生半夜三更还给一凡打过电话,哭着说自己身边老有响声,根本不敢睡觉,要她帮忙。在此之前,这个电影迷可是没少向大家剧透,还底气十足地说:“一点也不害怕。”

下面要说的这个话题可以说是十足的疯狂与恐怖,先给诸位吃颗定心丸,大家该闭眼时就闭眼,该捂脸时就捂脸。

问诸位一个问题,提起恐怖片,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阴森的古宅、长长的阴影、制造阴森效果的配乐、令人咋舌的恐怖场景……没错,想必这些套路的设定绝不会让恐怖片死忠粉们失望。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随着剧情的展开,偏偏有一类女生会大声尖叫,几平要被吓得半死,直到电影结束才能松一口气。不可否认,不少女生在影片播放之前,无不是满心的好奇和期待,正襟危坐地希望能体验到极佳的观影感受(当然这里也不排除不明就里盲从潮流的大众),可是,十之八九都会“原形毕露”,发出撕心裂肺、尖锐到足以刺穿耳鼓膜,甚至引起旁观者极为不满的尖叫声。这是为什么呢?

在1998年,心理学家克林和他的同事们做了一个实验,结果发现,当人们观看能引起恐惧情绪的电影时,女生并不会比男生产生更多的恐惧情绪,然而,她们却会表现出更多的因恐惧而产生的行为。这就好比女生一见到蛇、蜘蛛甚至“小强”,或者被某个藏在门后的爱搞恶作剧的人吓了一跳时,顿时会产生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发出歇斯底里的尖叫声。只是有一点不同,男生面对恐惧情景时之所以很少尖叫并非因为他们不害怕,而是出于某种原因未将恐惧的情绪用尖叫等方式表达出来罢了。

那么,女生害怕时爱尖叫又为哪般呢?这还得从人类的近亲——猴子的尖叫说起。科学家发现,86%的雌无尾猕猴会在交配时发出尖叫,有55%的雄猕猴会在雌猴的尖叫声中完成射精。这就意味着,尖叫有助于雄猴达到性高潮,由此可见,雌猴并非闲得无所事事了才会“尖叫”几下,完全是出于繁衍后代的考虑。当然,即便雌性动物的尖叫有以上好处,那也仅仅是在交配的时候发出的尖叫,而更多的尖叫却是发生在恐惧的情景中。

如果一个女生在恐惧时尖叫,她会获得何种益处呢?我们不妨先看看惊声尖叫的表情有什么样的特征。研究发现,当人们惊声尖叫时,典型的面部表情是眉毛上扬,眼睛瞪大,眼珠快动,这就扩大了视野和警觉;而且面部肌肉向上提拉,还能扩大鼻腔体积,提升嗅觉灵敏度。同时,人在尖叫时,身体会处于紧张状态,上肢肌肉紧绷,心跳加快、血流加速。结果伴随尖叫发生的这些生理变化,能够使人体充满力量,有助于让人处在危险境地时进行奋起回击或者迅速逃离。

说完了进化的因素,再来说说社会规范的影响。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如果是女性面对恐惧而发出尖叫,通常更容易得到理解和宽容,而男性则会落得个被嘲笑、被奚落的下场。其实,男人也害怕,只是为了维护男子汉尊严,他们不得不采取措施忍住尖叫,久而久之,处变不惊也就成了男人的优秀品质之一。

所以,下次当你看到一个身材苗条的女生在炎热的三伏天也穿着厚厚长长的仔裤,是她的腿患有关节炎怕受凉吗?不是。是她的腿长得难看吗?也不是。那是因为她是怕万一不小心被猫呀、狗呀蹭到腿上,整个人会毛骨悚然、惊恐万状。对此,请你千万不要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