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转型国家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践与经验(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84200000001

第1章 国际金融中心概论

1.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金融中心以金融资源聚集与金融辐射功能为根本特征。金融中心辐射半径大小决定了金融聚集和辐射的区域大小,这决定了金融中心的层次。金融资源聚集的地区越广,金融辐射区域越大,金融中心的半径也就越大,金融中心的层次越高。

2.金融中心的分类

(1)地区性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

(2)资本中心、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和离岸金融中心

3.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阶段

(1)萌芽阶段

15至18世纪,在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的推动下,世界的贸易范围和贸易交流都迅速发展。这是国际金融中心开始孕育的阶段,该阶段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欧洲的商业革命。

(2)发展成熟阶段

第二阶段从18世纪中后期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繁荣时期。该时期的国际金融中心众多,包括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等。

(3)全球竞争阶段

第三个历史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国际金融中心全球竞争时期,这一阶段的两大特征就是全球化和信息化。并且这一阶段还将延续一段时间,孕育着无数将要诞生的全球金融中心。

4.金融中心的本质与特征

从本质上说,金融中心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金融中心的形成是一个演化过程,一旦形成寡头垄断和国家垄断,这个过程将停止或衰减。

(1)系统性特征

(2)复杂性特征

(3)流动性特征

(4)开放性特征

5.金融中心的功能

金融中心的功能是由它所在的层级决定的,也就是说金融中心的层级越高,其功能就越多、越强。

(1)金融聚集功能

(2)金融辐射功能

(3)金融交易功能

(4)信用创造功能

(5)金融创新功能

(6)信息创造功能

6.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

(1)核心条件

金融机构集中。

稳定的本币币值与自由兑换。

健全的金融市场与体制。

(2)补充条件

优越的区位(主要是时区)条件。

与时代相适应的技术条件。

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

充足的专业人才资源。

(3)提升条件

所在国及周边地区的经济持续增长。

金融创新引发的金融变革。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

7.国外金融中心形成模式

(1)自然形成模式

金融中心的自然形成模式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总量、国际贸易、区际贸易及投资也不断扩大,实体经济对金融的需求必然增加,进而产生新的金融需求。自然形成模式的明显特征就是金融中心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并随经济的增长而发展,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反映了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而外部因素(如政府推动)不起主要作用。

(2)政府引导模式

政府引导形成模式是指在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规模都相对弱小,并且经济发展规律不发生作用的情况下,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使用政策工具刺激金融市场的发展,从而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储蓄,刺激投资,推动经济发展。这种金融中心形成模式在本质上是通过金融体系的超前产生和发展刺激经济增长,发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与金融中心自然形成模式相比,这种模式不能反映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规律,金融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带有明显的主观性和超前性,因此,也具有一定的风险。

8、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组成要素

(1)金融发展水平与金融机构数量

(2)资源禀赋与经济规模

(3)区位优势与基础设施

(4)经济制度与金融制度

(5)经济自由化与金融市场化

(6)金融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