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识别与效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91700000002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基础

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研究主要是以知识创新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和三螺旋理论为基础。

一、知识创新理论

(一)知识流动、知识传播与知识转移

三者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其包含的行为范畴,其中知识流动所包含的行为范畴最广,将知识传播和知识转移都涵盖其中,而知识转移过程又是知识传播的特殊形式,因此知识转移所包含的行动范畴最小。

(二)基于信息传递理论的知识流动模型

以此为基础,出现了多个以信息传递理论为基础的知识流动模型。例如:知识转移五阶段模式,认为当组织认识到自身缺乏某种知识时,便会产生“知识落差”,因此产生了度知识引进和知识转移行为的需求。他们提出了包含知识获取、知识沟通、知识应用、知识接受以及知识同化五个阶段的模型。

由此,知识转移模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趋向于两种类型:(1)以信息传递过程为切入点来理解知识转移的过程的历时性链式模型,多用于描述个人间或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过程;(2)以知识的差异性特点和行为主体的类型作为研究知识转移的两个维度,讨论不同类型知识间和不同层次间的知识转移模式。

(三)以创新为导向的知识转移模型

事实上,知识转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号发射与接收行为,还存在一个知识重建的过程。SECI知识螺旋模型解释了知识创造的基本过程,包括了4种基本模式:

(1)社会化,指组织隐性知识转化为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2)外部化,指将来自主观经验的隐性知识转换成显性知识的过程;(3)组合化,指将思想系统化而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4)内部化,指通过实际操作与反复试错等方式促进知识的内部化和学习。

众多学者开始在SECI知识螺旋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修正和扩展,改进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知识转移的4个核心要素上(1)转移主体;(2)转移情境;(3)转移内容;(4)转移媒介。

进入21世纪以来,知识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长,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呈现一种网状结构,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社会网络分析手段和相关理论,使知识转移模型由双向或链式的线性模型到矩阵式,向网络化模型发展。

二、社会网络理论

现代科技创新向开放式创新或全球化创新模式发展,传统孤立、单向、线性、被动的科研体系也逐步被网络、集群、交互、自组织的基于知识的科技创新体系所替代。

(一)强弱联结、结构洞与社会资本

结构洞理论的观点指出,网络位置是确定个体所得资源的决定性因素,位于结构洞位置的个体将拥有信息和控制优势。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资源与社会网络具有联系,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源,即权力、财富和声望等,并非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获得。

(二)社会网络与创新研究

国内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

第一,从中观视角开展的研究。

区域创新系统内的知识流动方式有4种:企业间的技术合作、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知识流动、技术扩散和人才流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4种知识流动方式可能存在的障碍。

第二,从微观视角开展的研究。以产业集群背景下的创新网络为研究对象,引入知识差异度和创新率两个因子,利用复杂网络理论进行了知识流动对网络结构影响的建模分析。

三、三螺旋理论

(一)三螺旋的内涵、模式与测度

三螺旋理论认为,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创新主体均可对创新起主导作用,其相互作用是推动创新螺旋上升并产生持续创新动力的重要因素。在三螺旋模型中,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的基地,保证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来源,是知识经济的生产力要素;产业是生产的场所,进行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提供;政府则通过政策、立法等手段来调节和维护市场上的契约关系,以保证稳定的相互作用与交换关系。

(二)三螺旋与创新研究

纵观当前国内外基于三螺旋模型开展的创新研究成果,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创新机制研究和计量研究两个方面。首先,在创新机制方面,国内外学者借鉴三螺旋理论的思想,对创新系统中主体及其互动关系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其次,在计量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应用TH算法对各国、各区域内的大学—企业—政府互动关系进行了研究。

第二节 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现状

一、协同与协同创新

借由物理学中对协同的理解,一般认为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的过程。

协同创新概念的催生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繁荣,得益于贸易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目前,关于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探讨不同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机制。

(2)研究协同创新过程的影响因素。信任是协同创新的核心问题和重要基础,尤其是在供应链情境下。

(3)协同创新网络相关研究。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

本部分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两个,首先是考察现有研究中对产学研合作和产学研协同两项议题的区分情况,其次是探索当前相关研究中有待补充的部分。

(一)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概念与动因

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是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组织边界更加模糊化的情境下,探讨如何系统地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议题,以更好地为创新活动提供支撑。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与机制

国内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的研究主要以国外经验借鉴为主。美国具有代表性的模式主要包括企业孵化器模式、大学科技园模式、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及工程研究中心模式,其特点包括政府主导作用发挥明显、计划资金支持有力、合作载体建设灵活、配置建设统筹到位。

对产学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多以知识转移视角为切入点。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是知识的跨组织转移以及对学习的管理,知识转移中的时间跨度和知识特性决定了产学研合作的组织结构和运行过程。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与效应评估

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知识转移(包括知识特征、知识共享、转移渠道、知识差异等)、地理因素(包括地理邻近性、技术邻近性等)、制度环境和政府行为,研究成果丰富,为本研究提供了参考。

第三节 研究述评

(一)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动态形成过程的研究不足,可以归因于两大难点:首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边界的界定较为困难,造成实证研究对象难以选定;其次,数据的收集难度大。

(二)对产学研合作和产学研协同未进行划分,相关研究重叠现象严重。

(三)产学研协同创新效应开展量化评估的研究成果不足。

综上所述,本研究将在文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国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典型模式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探索当前各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过程中的形成基础,为后续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识别和效果评价的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