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东盟经贸新合作(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92400000002

第2章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亚洲

第一节 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格局面临的挑战

一、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AEC成立:东盟一体化的里程碑

自2007年通过《AEC蓝图》以来,东盟地区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截至2015年10月31日,在东盟用来监测AEC全面一体化所要求的611项举措中,只有486项得到了全面实施,实施率只有79.5%,其中高度优先的506项举措中有469项得到实施,实施率达92.7%。

(二)中国—东盟FTA完成升级谈判

经过4轮谈判,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正式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成果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关于修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正式签署》2015年6月1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签订为中韩经济合作开启了新篇章。

中澳自贸协定谈判于2005年4月启动,历时10年。

2015年5月3日,第18届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决定:批准2014年10月1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在华盛顿签署的《设立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协议》。

二、亚洲区域经济合作面临严峻挑战

短短的13年中,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对比关系已由1/10强,快速提升至1/2强!

中国经济实力如此急剧增强,在提升东亚地区对华经济依赖、让东亚邻居共同分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巨额“红利”的同时,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招致了来自周边某些国家在政治安全层面的防范。

第二节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的重大突破

目前的东亚地区格局却形成明显的二元化倾向:在政治安全层面仍保持着对美国的高度依赖;

但在经济贸易层面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却快速提升。

二、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全新阶段

(一)中国—东盟关系的全面、快速发展

中国—东盟关系无论在政治层面还是在经济层面,均取得持续、快速发展。

(二)“钻石10年”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3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将过去10年概括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黄金10年”,并认定未来10年将是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钻石10年”。

三、海上丝绸之路助推亚洲迈向命运共同体

中国提出并实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国际国内新形势下,对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和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模式的新探索、新创举,将有助于推进亚洲迈向命运共同体建设。

(一)全球经济再平衡要求创新国际合作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经济陷入严重失衡的境地。

主要经济体为了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纷纷从本国利益出发制定经济复苏计划和政策,导致各种保护主义抬头,合作与协调意愿下降。

其结果是,发达经济体虽然开始走出经济危机,但违背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给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与稳定带来了新的威胁,使全球经济再平衡举步维艰。

(二)“新常态”下需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在对外开放上,中国采取了由南到北,由东部沿海地区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层层推进的政策措施,使得东部地区率先快速地发展起来。

为此必须从全局出发,通过加快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来促进西部地区的繁荣、发展和稳定。

(三)共赢模式源自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创新

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创新:

1.合作理念创新

在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理念上,基于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原则,创造一个包容性的发展平台,打破领土纠纷、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差异等各种合作障碍,让沿线任何有合作意愿的国家自愿平等地参与,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繁荣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2.合作方式创新

在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方式上,实现由东部沿海地区的率先开放与发展带动内地的开放与发展,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创造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和沿线各国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3.合作内容创新

在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内容上,使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未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齐头并进将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大联通。

第三节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与港澳台地区的角色地位

港澳可以寻找其中更多的共同点和交汇点,放大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的比较优势。

一、中国香港地区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势与角色

(一)香港地区服务企业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势

1.资讯发达,利于企业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2.专业服务发达,满足企业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国际化专业服务需求

3.法规完善,身份中立,帮助企业规避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潜在风险

4.中西文化荟萃,人文交流频繁,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合作

5.融资便利,缓解企业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融资难题

(二)中国香港地区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角色

1.融资平台——“海上丝绸之路”的融资服务枢纽

中国香港地区全球领先的融资能力能够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成为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融资及财资服务支持中心,并协助其高效管理相应的资金投放。

2.投资平台——开拓丝路市场的投资营运中心

3.专业服务平台——“海上丝绸之路”企业专业服务供给

4.信息平台——世界通信业最为发达的城市

5.人文交流平台——“海上丝绸之路”区域人文交流平台

6.战略服务平台——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

二、澳门地区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角色与路径

(一)澳门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角色

1.服务平台——中国与葡语国家的商贸金融服务中心

中国澳门地区可以为葡语国家、珠江口西岸城市群和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合适的融资服务,这将会为澳门这种另类金融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发展提供空间。

2.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中国澳门地区具备相对独特的历史和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业。拥有如此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中国澳门地区理应可以将这两个元素在开拓旅游业上加以发扬光大。

3.人文交流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文交流的重要枢纽

中国澳门地区与海外华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加之“一国两制”的特殊地位,完全能充当与海外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间人或联系人。

4.利用划定的习惯性水域扩阔澳门发展空间

中国澳门地区可通过发展海洋经济,加强与内地的区域合作,可以利用一河之隔的横琴土地空间和优良自然生态环境开拓休闲元素,使横琴成为澳门旅游休闲产业的连接区,构建“澳门—横琴”融合互补的“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二)中国澳门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举措

其经济发展的短板与先天不足很明显:市场狭小,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人才尤其是中高端人才缺乏等,严重制约了澳门经济的转型发展。对此,提出几条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

2.进一步强化澳门与内地的紧密联系

3.适度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应突破本土空间局限

4.强化东南亚国家归侨网络和教育文化交流

5.组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资料库

三、中国台湾地区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必要性与优势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为新兴市场,可为两岸经贸合作创造巨大经济红利。所以,积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有助于推动台湾地区经济的转型发展,也有助于推动两岸合作模式的转型升级。

(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必要性

1.愈发边缘化的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寻找新机遇和新出路的需要

2.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共建“大中华经济区”的需要

3.增强两岸战略互信,共促和谐发展的需要

4.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和共圆“中国梦”的需要

(二)中国台湾地区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势

1.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2.具备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求相契合的产业优势

3.中国台湾地区航运业、物流业发达,海外投资和产业跨境转移经验丰富

4.具备多元文化环境和国际化人才储备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