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带一路”倡议与大国合作新发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92900000003

第3章 欧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

第一节 欧盟各界的认知

支持方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符合各方利益,欧盟与中国可以展开互补合作。

批评方则认为,中国此举是要改变现有秩序,增加对欧洲的影响力,甚至中国与各国尤其是中东欧国家的经济联系是在分裂欧洲,会阻碍欧洲一体化。

从主要成员国来看,德国、法国和英国对“一带一路”都持较为积极的响应态度。中德高层近年来频繁互访,经贸关系密切,德国领导人曾多次表示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欢迎,且愿意积极参与其中。英国虽在走脱欧程序,但它作为第一个加入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发达经济体,对“一带一路”倡议也是积极响应。法国则在核电项目上同中国公司展开积极合作。

第二节 欧盟的政策回应

为了提振受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影响而低迷的欧盟经济,2014年11月,欧盟委员会宣布2015至2017年为期三年总规模达315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该计划由同年7月在大选中新当选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提出,所以被称为“容克投资计划”或“容克计划”。

欧委会和欧洲投资银行将出资设立210亿欧元的欧洲战略投资基金,估计该基金将带来欧洲投资银行630亿欧元的贷款并同时吸引2520亿欧元的私人投资。该投资计划本质上是利用欧洲投资银行和欧盟现有资金,同时从富有成员国获得额外资金,来共同作为主要投资项目的种子资金。“容克投资计划”于2015年6月正式得到欧盟各机构和成员国批准,欧洲战略投资基金随后启动。在生效的第一年内,“容克投资计划”效果显著。

根据欧委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5月,欧洲战略投资基金完成投资金额共计128亿欧元,其中约93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和创新项目,35亿欧元用于中小企业项目。同时,共有184个中小企业融资项目获得批准,约14.2万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从这部分投资中获益。

鉴于欧洲战略投资基金的运营经验,欧委会于2016年6月提议延长投资计划至2018年,以便充分发挥其振兴欧盟境内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作用。

欧盟近年来经济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在于投资不足。所以,欧盟于2014年推出的欧盟投资计划符合经济学原理,同时也体现了财政政策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配合。2016年11月底,欧盟委员会再次宣布,希望将“容克投资计划”延长至2020年,并将基金规模扩展到5000亿欧元。

欧盟对于建立泛欧交通运输网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提及,但当时主要致力于欧盟的地域扩大。直到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委员会于2011年提出“连接欧洲”计划,重点提出交通基础设施相互连通的规划。2013年5月,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三方就建立“泛欧交通运输网”达成协议。2015年9月,欧盟交通部长会议宣布了泛欧铁路网优先建设发展的线路规划,称为9条“走廊”方案有的资料将其译为九条“通道”。欧盟提出泛欧交通运输网建设规划,是为了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并形成连通欧洲境内国家间的交通网络,来提高运输效率并促进经济发展。

欧盟同中国签订《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的重要目标同《欧盟2020战略》一致,主要在于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同对就业率的重视一样,欧盟在同中国开展经济合作时仍将持续关注其经济增长。欧盟各国对中国对欧盟的建设性投资表示欢迎,并提出应加强各方面投资的互利合作,包括为中国寻找对欧洲投资计划做出贡献的实际方式。

第三节 中国关注的重点

从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关系出发,大部分政策举措都强调合作与对接,部分内容也体现了竞争与担忧。

《欧盟对华新战略要素》中直接提到与“一带一路”合作的意向,并提出欧盟应该利用中欧互联互通平台作为与中国合作的主要载体,通过开展贸易、投资和民间接触的有形网络和数字网络实现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

欧盟投资计划虽然并未明确表示相关顾虑,但其核心项目欧盟战略投资基金在中国提出参与意愿时,要求中国以欧元投资并且放弃对项目的选择权,可见其对于中国在欧盟的影响力还是存在一定顾虑。欧盟的计划到了成员国层面就会大打折扣,使得政策本身的实施效果存疑,况且欧盟的经济仍处于持续低迷的状态,欧盟投资计划、“泛欧交通网”计划等计划涉及大量投入,最终执行效果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