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93000000002

第2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历史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深刻依据,有助于增强学习与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曾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

一、江泽民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与当代中国跨世纪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先是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提出来的。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关键。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的实现。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先进性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奋进的过程。

(一)“三个代表”反映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三个重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2000年10月11日,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形势,进入21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党的建设是实现这三大任务的根本保证。坚持“三个代表”,是完成21世纪三大任务的根本保证。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党的历史方位是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纵向与横向坐标上的交叉点。从纵向看,即从党的历史发展看,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横向看,即从党所处的外部环境看,我们党已从受到外部封锁的环境下领导建设的党转变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领导建设的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条件。只有坚持并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我们党才能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巩固,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始终坚持探索的共同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双重理论主题,回答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两大问题。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角度审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建构包括“两个转变”“两个先锋队”“两个基础”“两个纲领”“两个历史性课题”等思想在内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建理论体系。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双重主题及理论体系,必须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思想武器,又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二、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领性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理论界是有不同看法的。有的认为它回答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有的认为它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我们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双重理论主题。它回答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大问题。

江泽民说,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13年基本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治党和建党的伟大纲领。从“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角度审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建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党建理论体系。

(一)“三个代表”与“两个先锋队”

“三个代表”是对党的性质的新阐释。过去我们党长期把党的性质表述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两个先锋队,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新论断。两个先锋队与“三个代表”是完全一致的。

(二)“三个代表”与“两个历史性课题”

党的历史方位发生的两个转变,决定了我们党要经受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两个考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为接受两个考验,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个历史性课题而提出的。

在2001年“7·1”讲话中,江泽民指出,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个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江泽民把“三个代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统一起来,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正确回答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问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三个代表”与“三大创新”

“三个代表”需要通过三大创新才能实现。“三个代表”与三大创新的内在联系在于:理论创新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思想动力,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利益的思想体现;制度创新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利益的制度保障;科技创新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措施与重要前提,是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先进手段。

总之,只有应对三个重大变化,在三大文明建设中坚持三大创新,才能真正实现“三个代表”。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双重主题及其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双重主题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地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党建理论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有助于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始终坚持探索的共同主题

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理论探索的共同主题。

首先,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其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党的建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既自成系统,又是相互交融、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统领性,江泽民党的建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展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江泽民党的建设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这就是我们要从总体上把握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双重主题及理论体系的内在关联性。

(三)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双重主题及理论体系,必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又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贡献,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既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党的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双重主题及理论体系,我们就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所要求的,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在新世纪新阶段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江泽民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实际,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艰巨性、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性。这样,江泽民就把第三步发展战略具体化,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的党建思想,为当代中国的跨世纪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