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中国地理全知道
2019600000077

第77章 文化遗产何谓“世界遗产名录”(3)

坤宁宫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清顺治二年(1645)则按着满族的风俗习惯重新改建,宫内格局完全依照沈阳清朝故宫清宁宫的样式布置。内有东暖间,这是皇帝大婚的洞房。坤宁宫与乾清宫的名字和功用都是对应的。易经中,乾对天,主阳;坤对地,主阴。清、宁二字都是安定、祥和的意思。坤宁宫在明代就是皇后的寝宫。虽然到了清代,情况有所改变,但坤宁宫仍是“正宫”。

紫禁城历经五百多年,是封建社会帝王统治的历史见证,其传统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珍贵的历史文物,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天坛

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祭雪的圣地,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原名“天地坛”。因嘉靖九年(1530)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改称天坛,后又经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天坛现在的格局。天坛占地27平方千米,比北京故宫还大两倍多。二重垣墙,形成内外坛,垣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圜丘坛是皇帝祭天活动的场所,又叫“祭天坛”、“拜天坛”、“祭台”。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坛的外面有两道土遗墙,第一重为方形,第二重为圆形,象征“天圆地方”。

中国古代认为9为数之极,是最尊贵的象征,因此圜丘坛建筑与9关系极为密切。圜丘坛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从中心面向外,3层台面每层都铺有9环扇面形状的石板,上层第1环为9块,第2环为18块,第3环为27块,到第9环为81块;中层从第10环的90块到第18环的162块;下层从第19环的171块到第27环的243块。3层总计是378个9,共3402块,象征九重天。圜丘坛四周长160.2丈,总高度5米,分上中下三层,下层直径70米,中层50米,下层直径30米,3个数相加等于150米(合45丈),刚好合了“九五之尊”的说法。四面石栏上雕刻花纹的石板数也有规定的数目,第一层每面栏板45块,四面共180块,由20个9组成;第二层每面栏板27块,四面共108块,由12个9组成;第三层每面栏板18块,四面共72块,由8个9组成。3层台面的栏板总数为360块,正合历法中“周天”即360度。

圜丘坛北面就是皇穹宇。皇穹宇是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它的门楼、墙顶、殿瓦、殿顶,在明朝全用绿色琉璃瓦,清乾隆十七年(1752)重修时,将门楼、殿瓦、墙顶全都换成蓝琉璃瓦,围墙的墙身则用蓝色玻璃砖嵌砌。皇穹宇周围的围墙呈圆形,表示天象。墙面整齐光滑,弧度规则,是天坛中著名的“回音壁”。

从皇穹宇出来,沿丹陛桥向北直通祈年殿。祈年殿是一座有镏金宝顶,3层重檐的圆形大殿,采取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是昔日北京城最高的建筑之一。整座祈年殿高38米,直径30余米,三层殿顶均覆以深蓝色的琉璃瓦,呈放射状,逐渐收缩向上,这种奇特的造型给人一种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感觉。祈年殿是全木结构建筑,28根大柱支撑着整个殿顶的重量,中间4根支柱称通天柱,又名“龙井柱”。三层殿脊以镏金斗拱作支撑、卯榫交叉,独具匠心。殿内梁枋大木和天花,均采用龙凤合玺彩画,装饰精美。

祈年殿的前身是“大祀殿”,是合祀天地神的地方。乾隆时大修后改为祈年殿,专祀“皇天上帝”,因此大殿按敬天祈神的规格而建。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用蓝色,象征蓝天。殿正中有4根高大的通天柱,象征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中层有金柱12根,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的12根橹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层相加24根,象征一年的24个节令。3层相加共28根,象征周天二十八星宿。再加上顶部8根童子柱,为36根柱,象征36天罡。大殿宝顶中心的雷公柱,象征着皇帝的“一统天下”。

天坛,是中国明清时代最神圣的地方,因为它象征着皇天。天坛以其恢弘并且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建筑,一直以来激荡着前来游览的人们的心灵。

布达拉宫

关于布达拉宫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当时雅砻部落第27代赞普拉托托日年赞称:“居拉萨红山之顶。”公元7世纪初,吐蕃第32代赞普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筑王宫于红山顶居之”。不久,又大兴土木,建一座更大的城堡,“高达三十围墙,既高且阔,每边一里余”。城内红宫九百间,合顶上之王宫,共1000间。但不幸的是,这座美丽的宫殿并没有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据藏文史书《如意宝座》所述,在公元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布达拉宫曾遭雷电击毁。又据《卫藏通志》载:“后因藏王微松作乱,官兵拆毁布达拉宫,仅剩观音佛堂一所。”也就是说,这座先人奇迹般建造起来的建筑群,先是遭雷击失火,继而毁于兵燹。早期建筑的遗迹,仅剩下“曲杰竹普”(法王洞)、“帕巴拉康”(超凡佛殿)两处了。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等人物的塑像,亦是当年幸免于难的余存。

一直到公元17世纪中叶,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才开始对久已失修的布达拉宫进行重建。

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生于1617年。1624年他建立了黄教的噶丹颇章政权,1645年开始重新大规模修缮布达拉宫的白宫部分。

1652年,五世达赖应邀觐见顺治皇帝,被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授予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金册、金印。自此以后,“达赖喇嘛”这一封号和达赖在西藏政治、宗教上的地位才正式确定下来。白宫竣工后,五世达赖喇嘛便从哲蚌寺的噶丹颇章宫移居至白宫顶上的森琼尼威宫。五世达赖晚年专心著作,1682年圆寂于布达拉宫。

1690年2月,摄政第巴桑结嘉措在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的第8年,着手建造五世达赖灵塔,并扩建红宫和朗杰扎仓等重大建筑。经过三年浩浩荡荡的施工,于1693年(藏历水鸡年)完工,当年藏历4月20日举行了隆重的红宫落成典礼,并在宫下立一无字石碑,以志纪念,此碑至今完好无损。宫殿内部和一些附属建筑物则到1696年才全部建成。此后,历辈达赖均予以维修和少量增建。到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时,又掀起了一次扩建高潮。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之后,1936年在红宫之西建造了格列顿觉(吉祥如意)殿,安放十三世达赖灵塔。至此,布达拉宫才基本具有现在的完整规模。

布达拉宫按照红山的自然地形由南麓递次修到山顶,海拔为3763.5米,主楼高115.7米,其中红宫外显13层,宫内实具9层之高,东西白宫最高处达7层。布达拉宫东西长360多米,南北宽270米,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建筑群占地36万平方米。

整个宫殿建筑为土石木结构,是由多层的矩形平面毗连而成,层次错落,弯弯曲曲,平面组合十分复杂,其建筑结构充分体现了邸宅与碉堡相结合的藏族建筑传统风格。宫殿的外部颜色是明亮的白、黄、红三色,与佛教传统密切相关。白色象征恬静、和平;黄色象征圆满、齐备;红色象征威严、力量。

布达拉宫不仅是藏式建筑工艺的典范,同时还是藏族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的宝库。走进布达拉宫,幽深的廊道,错落有致的殿堂,金光四溢的灵塔,数不尽的珍宝、佛像,看不完的壁画、唐卡……仿佛走进了西藏的千年历史长河。体验藏族建筑的独特意境,欣赏璀璨绚美的艺术珍品,谛听慈爱的祝祷与唱颂,感悟精神世界里的纯洁与宁静,这一刻西藏千年的历史,似乎全部浓缩在这里。

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又称热河行宫或承德离宫,占地约54.6平方千米,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原是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地方。避暑山庄的兴建和清代政治关系颇深。

17世纪下半叶,康熙皇帝为了加强北部边疆的管辖,实行每年一次北巡,与蒙古王公贵族进行富有政治意义的狩猎活动,以联络感情,巩固政治统治。于是,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开始动工,在承德开始营建行宫。初步建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避暑山庄建成后,康熙每年陪太后携儿孙居住在这里将近半年,届时各个蒙古王公都到这里拜谒康熙,参加围猎,接受赏赐,有效地联络了感情。

康熙还亲自给避暑山庄四字题名了36处胜景。后来乾隆又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和改造,使庄内主要景观超过了372处,但为了不超过其祖父的36处,乾隆对其中的36处进行三字题名,共得72景。避暑山庄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完工。避暑山庄有宫墙一万米,宫墙形似长城。墙内分宫殿区和苑景;墙外散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共有12座寺庙,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外八庙”。

宫殿区在山庄的南部,是清代皇帝在庄内处理政务、举行庆典、会见外国使臣和帝后居住的地方,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东宫四组宫殿建筑。

宫殿区的最南端是丽正门,丽正门也是山庄的正门。过了丽正门,再经阅射门就见“避暑山庄”四个大字高悬。这四个字是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接着便是重重院落组成的正宫了,正宫共有9间建筑,显示皇帝“身居九重”。正宫主要有澹泊敬诚殿、四知书屋、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等。

澹泊敬诚殿是正殿,殿名取自诸葛亮名句“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澹泊敬诚殿面阔7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布瓦顶,整个大殿的全部构件均用珍贵的楠木制成,古朴典雅,芳香浓郁。乾隆四十五年(1780),皇帝曾在这里会见了西藏政教首领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密切了西藏与清政府的关系。如意岛是湖区中最大的一岛,坐落于整个湖区的最高点澄湖东岸,有延薰山馆、一片云、沧浪山岛等12个景点。延薰山馆在如意岛中部,是一组西湖三进院落,第一进是无暑清凉,是康熙36景中的第三景。延薰山馆是歇山卷棚顶建筑,大殿面宽7间,两侧配殿各5间,是康熙早期处理国务、接见使臣的地方。

湖区北部,即是平原区,有一片面积千余亩的平原。这里榆树茂密,牧草丛生,羊群出没,一派北国风光。这里有文津阁、万树园、永祐寺、千尺雪等建筑。

文津阁占地约3600平方米,始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仿浙江范氏天一阁藏书楼兴建。外观是两层重檐,内部三层结构;阁前有台,台下是水池。文津阁曾藏有《四库全书》一部,它与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故宫的文溯阁统称“北方四阁”。

山区中的梨树峪主要是以梨树见胜。松林峪是梨树峪的支峪,一眼望去,是松林遍谷,山泉野涧汩汩流水不绝。两峪之间主要有澄泉绕石、梨花伴月、四面云山等景点。澄泉绕石,可见亭下泉水不断从岩缝涌出。行至北山坡,又是一组布局严整的建筑群,门殿3楹,3层殿阁,四周回廊环抱,殿外有廊、廊外有殿,素瓦盖屋,周围遍植梨树,这便是梨花伴月。

避暑山庄曾经一度成为清王朝的第二政治中心,然而从乾隆皇帝之后,清朝的皇帝们逐渐远离了这座行宫,但是,避暑山庄气势宏大的建筑与其深厚的政治文化内涵,一直为人们所珍视。

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位于曲阜城南门内,是为纪念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而建。孔府也叫衍圣公府,是孔子嫡长孙的府第。孔林也叫圣林,是自孔子死后(前479)孔家子孙的墓地。

孔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300米,总面积13.3万平方米,共有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对称排列。孔庙群的布置属于“方根”体系,由大方小方、前后左右庭院,有机组合成为建筑空间的整体。仿皇宫的体制,分成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庙的建筑主体是大成殿,是历代皇帝祭孔子的地方,位于孔庙中央。唐代称为文宣王殿,宋徽宗赵佶尊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更名为大成殿。雍正年间毁于雷火,后经雍正皇帝特许仿故宫太和殿形式重新修建。大成殿高31.8米,殿基占地1836平方米,殿内有28根擎檐石柱,每根高6米,径长0.8米,正面并立10根,每根深刻浮雕两条巨龙盘旋腾空,追戏火焰宝珠,精巧绝伦。殿内高悬“万世表”等10幅巨匾,系乾隆手书。

孔府位于曲阜城中心孔庙的东侧,占地面积约1.6平方千米,有楼房厅堂共463间,九进院落,三路布局。孔府与孔庙相比,风格较朴素,屋顶用青瓦,梁柱用黑漆,彩绘也不是最高制。东路为东学,是衍圣公习读的地方,西路便是西学,是衍圣公会客的地方。

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分前衙与后宅两大区。孔府大门坐北朝南,宽3间,深2间。门前左右有雌雄双狮,大门正中上方高悬蓝底金字“圣府”,由明代宰相严嵩题笔。两旁悬挂金字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出自清代才子纪昀的手笔。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门外,城门至孔林之间有一条著名的林道(亦称神道),全长1266米,两旁苍松翠柏,夹道而立。中跨“万古长春”坊,坊东西各有一碑亭,东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道》碑,西为《阙里重修林庙》碑,均是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立。林道尽头即是孔林大门,正中有“至圣林”三个金字。孔子墓在孔林的中心部位,墓上封土高约4米,总高6.2米,周围88米。

孔庙、孔府、孔林,是中国古代推崇儒家思想的象征。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群和大量珍贵文物,集人文、建筑和自然之美。

武当山古建筑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面积约40万平方米。它兼有五岳之雄、奇、险、秀、幽,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3泉、10石、5台等自然胜景。主峰天柱峰立地顶天,海拔1612米,素有“一柱擎天”之誉。相传道教所遵奉的玄武神,即真武大帝,曾在此修炼42年而得道飞升,故后世易名武当山,意谓“非真武不足当之”。武当山是中国第一大道教名山,有“天下第一仙山”之说。

道家崇尚自然,追求清静无为、遁世隐修的生活。为了长生不老、得道成仙,达到隐者修行的最高境界,道士们采药炼丹,而那些灵花仙草也只有深山老林才容易采到。所有这些,都让道家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古以来,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武当山就是道家理想的修行宝地。

武当山大规模的道观建筑始于唐代。自唐朝初期李渊登基称帝开始,李渊为提高他的威望,就宣扬他是道教始祖老子李聃的后裔,在全国范围大兴土木建造道观,大力弘扬道教显灵功德。

唐贞观年间(627~629)遇大旱,唐太宗李世民派遣均州吏姚简赴武当山祈雨,此后又命令姚简在武当山建五龙祠,这可看成是武当山道教的开山道观。以后宋、元各代都有增建和扩建,道观规模日益扩大。到元代末,大部分毁于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