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条锅炉在运转期间,应密切监视燃烧情况及负荷情况,随时调节燃烧情况以保持其最佳状态。
第二十六条每天必须在负荷低的情况下,对前后底部进行一次排污,由水处理工负责排放。
第二十七条每天夜班在压力2公斤左右时,试验低水位自动停炉一次。
第二十八条每班对油滤器旋转2~3圈,保持油路畅通。
第二十九条日用油箱油温不得超过70℃,软水回水箱温度不得超过85℃,当超过上述温度时应采取措施。
第三十条每隔两小时,按值班要求检查各运转设备及记录运转数据一次。
第三十一条对上下夹层、地下室、主要供汽管道、油库,每班都要巡检一次,并在值班簿上登记。
九、生产工具管理细则
总则
第一条工具是从事劳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器具。
第二条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是指在生产制造各种产品的工艺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械。
第三条车间工具管理,是指车间内有关工具的计划供应、保管、刀刃磨新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做好车间工具管理工作,对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类
第四条工具的分类编号,就是把工具按“大类——分类——组——分组——项”(也可分为类、种、组、项、型)的顺序,渐次细分,然后用数字来表示某工具的目的。我国工具分类一般采用“十进位”分类法,就是把所有工具首先划分成十大类,每一大类分成十分类,每一分类再划分成十组,按此划分到“项”。
第五条车间工具主要分为集体保管使用、个人保管使用和专门保管使用3个类型。无论哪个类型,车间主任作为车间的领导者,都有权力和责任监督检查其使用的正确性和保存的完好性,因为工具是保证车间顺利完成生产任务、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
特点
第六条工具的优劣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是车间生产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不同于其他物资。
第七条车间工具完善情况是标志车间完成任务的重要方面,是车间工作能力的体现,车间工具管理得好,会给人以好的印象,增加领导对车间的信任感。
第八条工具不同于材料,它本身就是一种经加工制造完成的产品。如果使用不当,造成损坏,不但影响生产进度,还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第九条工具是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中反复多次使用的物品,使用方法、使用时间、保管质量等都会影响工具的使用寿命,因此,工具不同于一般的其他消耗物品。
第十条工具是用来完成生产任务的,是产品预算造价的一部分,因此他占用一定的资金,使其不能在其他方面发挥作用。所以工具又不同于固定资产,不同于设备。
需求计划
第十一条为了保证计划期生产对工具的需要,工具室应及时编制车间工具需要量计划,并按规定的时限报送企业有关部门,以便及时组织采购供应。
第十二条工具需要量包括工具消耗量和工具周转量两部分内容。
(1)工具消耗量是车间在计划期内为完成下达的生产任务而要消耗的工具数量。工具消耗量一般可根据车间生产计划和工具消耗定额确定,计算公式为:
某产品计划期某工具消耗量=计划期该产品计划产量×单位产品该工具消耗定额
式中,工具消耗定额的确定有经验统计法、技术计算法两种。经验统计法是根据实践经验或原始统计资料进行估计或计算来确定工具消耗定额,方法简单,容易掌握,问题是不够准确。技术计算法比较准确,但计算工作量大。它的计算公式是:
某工具消耗定额=制造一定数量产品时该工具的总使用时间÷该工具耐用时间
(2)工具周转量则是为了保证车间生产持续不断进行,而处在储备和使用过程中的工具数量。工具周转量由工具室储备量、使用和修理中工具占有量组成,通常可用经验法来加以确定。
工具消耗量和周转量确定以后,计划期内工具需要量也就可以知道。计算公式为:
计划期工具需要=同期工具消耗量+同期工具周转量-(上期期末工具盘存数-上期期初工具盘存数)
发放管理
第十三条工具发放应有一套明确的管理制度,要规定每个工人使用工具的种类、规格和数量、存放地点、使用期限以及领用与回收方法等事项。
第十四条工具在发放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标准。
(1)对于生产工人经常使用的工具,应由生产工人自行保管使用。
(2)对于生产班组需要内部相互传递使用的工具,应由生产班组保管使用。
(3)对于生产工人与生产小组都不需长期使用,但车间却需配备的工具,应由车间工具室安排这些工具的存放。
第十五条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归生产部。
十、生产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条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要求和允许的极限参数,如最大负荷、压力、温度、电压、电流等。
第二条生产设备交接使用规定。两班或三班连续运转的设备,岗位人员交接班时必须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交代。其内容包括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第三条操作生产设备的基本步骤,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和操作顺序。
第四条对设备管理中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处理。
第五条生产设备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
第六条对生产设备运行中故障的排除。
十一、生产设备维护管理制度
第一条生产设备传动示意图和电气原理图。
第二条生产设备润滑“五定”图表和要求。
第三条定时清扫的规定。
第四条生产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检查要求,包括路线、部位、内容、标准状况参数、周期、检查人等。
第五条运行中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第六条生产设备主要易损坏零部件的报废标准。
第七条生产设备维护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十二、生产设备保养实施制度
目的
第一条建立生产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以配合有效生产运作与品质保障,提升作业的安全性。
适用范围
第二条有关生产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故障维修、改造作业,悉依照本办法实施。
生产设备保养要点
第三条生产设备的保养,又称设备检查或设备点检,一般分为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
第四条检查项目。
设备检查一般包含下列项目。
1液压、油路系统。
2工装夹具。
3压缩空气。
4操作机能。
5动力传送结构。
6外观。
7电气系统。
8其他。
第五条日常检查。
1设备使用人员为日常检查的责任人,负责每日对设备一次或数次的检查工作。
2生技部负责制订设备日常检查的具体办法,规定日常检查的项目,内容、方法、工具、频率等事项。
3设备使用人员依据日常检查办法的规定,做日常检查工作,并记录于《日常检查记录表》。
第六条定期检查。
1生技部为定期检查责任人,负责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工作。
2生技部负责制订设备定期检查办法,规定定期检查的项目、内容、方法工具、周期等事项。
3根据不同的设备状况,生技部应制订设备保养计划,并制订《年度设备保养买施表》、《月份设备保养确认记录表》。
4生技部依保养计划与办法等规定,做设备定期检查工作,并记录于《定期检查记录表》。
5生技部应将定期检查的时间通知设备使用单位,并告知必要的联络事项。
6设备使用单位应评估定期检查是否会影响正常的生产运作,并与生技部协商解决。
7设备定期检查期间,使用单位应积极配合生技部各项工作,确保保养工作的效率与品质。
第七条督导确认。
1有关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由生技部负责督导确认。
2生技部应不定期设查设备现状,并填写《设备预防保养调查表》。
3《日常检查记录表》至少应保存一年时间,其他表单应保存两年以上时间。
相关记录
第八条《设备预防保养调查表》记录应完善。
第九条《日常检查记录表》记录应完善。
(第三节)设备管理实用表单
一、设备日常管理表
设备日常管理表如表7-1所示。
表7-1设备日常管理表
项目
设备类别日常
检点定期
检点日常
保养一级
保养凭证
操作操作
规程故障率
(%)故障
分析备注ABCDE
二、设备登记表
设备登记表如表7-2所示。
表7-2设备登记表
(正面)
设备状况取得及使用情况备注(质押及保险情况)编号取得时间类别厂牌编号英文名称原值中文名称使用年限规格与型号修理技术特征改造附属物转让使用单位报废存放地转出转移情况转入时间使用部门用途保管员时间使用部门用途保管员(反面)
维修记录时间原因维修单位详细记录
三、设备评分表
设备评分表如表7-3所示。
表7-3设备评分表
序号项目评分标准评价等级备注1发生故障时对其他设备的影响程度2发生故障时有无代用设备3开动形态4加工对象的工艺阶段5加工对象的质量要求6故障修理的难易程度7发生故障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8设备原值
四、设备登记明细表
设备登记明细表如表7-4所示。
表7-4设备登记明细表
设备编号:日期:
年月日摘要单位借方贷方结存使用及保管部门
五、设备编号标准表
设备编号标准表如表7-5所示。
表7-5设备编号标准表
类别类号序号0102030405060708
六、各类设备统计表
各类设备统计表如表7-6所示。
表7-6各类设备统计表
编号:日期:
设备名称规格单价使用年数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数
量总
价折
旧数
量总
价折
旧数
量总
价折
旧数
量总
价折
旧备
注七、设备选型经济效益分析表
设备选型经济效益分析表如表7-7所示。
表7-7设备选型经济效益分析表
备选设备A型B型C型说明投
资
额设备价值附属投资装设费用其他合计成
本
估
算人工合计动力维护成本折旧建筑分摊成本其他合计每月使用时数每小时成本每年节省成本投资收益率回收年数
八、模具登记卡
模具登记卡如表7-8所示。
表7-8模具登记卡
编号名称模具商开模费用验收日期修订记录
九、模型管理卡
模型管理卡如表7-9所示。
表7-9模型管理卡
件号:名称:建卡日期:
承制单位:造价:制作日期:
模
型
种
类铸件模锻造模
压铸模冶夹具
加工模板检校模具模
型
内
容外模
砂心盒修
改
记
录内容摘要修改日期修改者报废
说明管
理
记
录领用单位领用日期领用人签收缴回日期验收者备注
十、工具保管记录卡
工具保管记录卡如表7-10所示。
表7-10工具保管记录卡
工具编号名称规格厂牌单位收发记录日期保管数量签认日期保管数量签认日期保管数量签认日期保管数量签认
十一、工具登记表
工具登记表如表7-11所示。
表7-11工具登记表
编号:部门:
工具名称数量单价金额盘点记录
十二、工具借用申请表
工具借用申请表如表7-12所示。
表7-12工具借用申请表
所属单位:日期:
品名借用单位规格数量用途备注厂长:主管:申请人:
十三、工具、设备借用记录表
工具、设备借用记录表如表7-13所示。
表7-13工具、设备借用记录表
借用人部门借用日期编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十四、量具检验记录表
量具检验记录表如表7-14所示。
表7-14量具检验记录表
编号:部门:
月检验尺寸误差尺寸合格
不合格
月检验尺寸误差尺寸合格
不合格
月检验尺寸误差尺寸合格
不合格
月检验尺寸误差尺寸合格
不合格
月检验尺寸误差尺寸合格
不合格
月检验尺寸误差尺寸合格
不合格备注十五、磅秤设备资料卡
磅秤设备资料卡如表7-15所示。
表7-15磅秤设备资料卡
磅秤编号:资产编号:
名称规格型号制作厂商主要附件或资料制造编号感量公差领用日期耐用年限价值保管单位检修记录日
期故障情形修护人工修换材料部门原因修护内容工时姓名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金额(元)
十六、仪器申请表
仪器申请表如表7-16所示。
表7-16仪器申请表
单位部课组申请
日期年月日需要
日期年月日器材
名称仪器
编号主任器材
规格申请
项目校正修理
调拨请购课长情况
(用途)申请
理由仪器损坏工作增加
仪器不良人员增加
新增项目申请备注
十七、机器工作负荷记录表
机器工作负荷记录表如表7-17所示。
表7-17机器工作负荷记录表
编号:期限:
时间
机器月日1357911131517192123ABCD机器时间月日ABCD机器时间月日ABCD
十八、机器性能登记表
机器性能登记表如表7-18所示。
表7-18机器性能登记表
机器名称制造厂商原厂编号机器规
格性能(1)最大机速:(2)使用机速:(3)材料规范:(4)最高产量:(5)正常产量:(6)机器尺寸:(7)其他:动力消
耗量(1)电力:(2)压缩空气:蓝图
十九、设备维护工作计划表
设备维护工作计划表如表7-19所示。
表7-19设备维护工作计划表
工作
人员工作时间本日施
工工时设备
名称合计预定实际预定实际预定实际预定实际
二十、设备保全计划表
设备保全计划表如表7-20所示。
表7-20设备保全计划表
编号:日期:
月份保养实绩编号设备名称123456789101112排风机干燥系统挤压机回轴减速齿轮箱油泵减速机
二十一、设备养护状况月报表
设备养护状况月报表如表7-21所示。
表7-21设备养护状况月报表
部门:日期:
设备名称编号故障次数故障时数可用时数主要故障说明审核:填表:二十二、设备保养卡(一)
设备保养卡(一)如表7-22所示。
表7-22设备保养卡(一)
设备名称型号财产编号设备编号制造厂商制造号码制造日期购置价格图面编号年月日安装场所年月日出售厂商购置号码安装日期购置价格年月日长度马达:HP马达号码传票形式核对基准编号宽度高度重量精密检查基准号码二十三、设备保养卡(二)
设备保养卡(二)如表7-23所示。
表7-23设备保养卡(二)
设备明细编号部位名称图号备件名称数量二十四、设备保养记录卡(一)
设备保养记录卡(一)如表7-24所示。
表7-24设备保养记录卡(一)
日期工事编号内容工资材料合计工事分类设备名称:型号:财产编号:设备编号:分类:二十五、设备保养记录卡(二)
设备保养记录卡(二)如表7-25所示。
表7-25设备保养记录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