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帅一声令下,攻打和州计划启动,各路人马各就各位,马上行动起来。
王恭厂方圆百丈已经清空,百姓回家关好了门窗,朱元璋率领两万精兵,很快就赶到了王恭厂。
“轰隆”一声巨响,地动山摇,王恭厂里尘土飞扬,一丈多高的院墙,突然被撞出了一个三尺宽的大洞。
靠,什么情况?
黄观吓了一大跳,还以为遇上了暴力拆迁,伸头看了一眼,顿时目瞪口呆。
我了个去,当兵的就是猛,人家不走大门,直接用撞木开路!
撞木知道吧?
这是古代拆迁重型设备……撞车上面的一个主要零部件。
一根柱子粗的大木头,前端包上铁叶,中间再拴上绳索当提手。
十几二十个人提着绳子,往前用力一冲,王恭厂的院墙,立刻就被撞出了一个窟窿。
这玩意儿是攻打城门的利器,搞拆迁也很好用,再来两下,院墙就塌了。
老朱同志的部队,纪律严明,素质很高。
倒塌的院墙缺口里,军卒排成两行鱼贯而入,一脚踹开藏粮食的房门,一人扛起一袋米粮就走。
从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发出一点声音。
然后,“轰隆”一声巨响,另一边的院墙也塌了,看来他们是想把拆迁进行到底,一路穿墙而过,直通城门口。
哇,厉害!
黄观骇然张着嘴巴,瞧得眼睛都直了。
兵大哥,有你们这一手绝活,就算不当兵了,可以改行去当强盗,专门抢劫地主老财家,也能快速发家致富!
郭大帅也够意思,向城中维护治安的军卒打过招呼,给朱元璋的部队开了绿灯,途中没有受到任何盘问,直接一路放行。
城门那边更宽松,连出境证都不查,快点走,别耽搁时间!
黄观和老朱同志合伙藏在王恭厂的几大屋粮食,就这样化整为零,大摇大摆地运出了滁州城,出奇地顺利。
按照原先制定好的“要你命三步走”作战方案,赵继祖假扮庐州路官方使者,由三千人青衣兵护送,连夜出发,赶往和州当内应。
淮西二十四将的耿再成,带领一万滁州军尾随其后,相隔约十里。
这两支部队,一明一暗,是攻打和州的主力!
朱元璋率领剩下的两万滁州军,当起了粮食搬运工,跟在两支部队之后做接应。
走在最后面的,是后勤部队和家眷,浩浩荡荡,打着火把直奔和州。
这年头打仗,打的是后勤保障体系,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很多人对这句话,都有所误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大军开拔之前,就要先准备好军用粮草,并不是说还没有打仗,就把粮草送到了前线。
后勤部队没有解放牌大卡车,就那点粮草兵,管好牲口不要乱跑都成问题,指望他们冲破敌人层层防线,先把送粮到前线,纯属扯淡。
郭大帅答应给朱元璋一个月的粮草,实际领到手的并不多。
估计人家郭大帅,是按照滁州现在的最低生活水平来算的,每个人一天只吃一顿饭,这点粮草,撑死只能支持三万人马吃十天。
黄观带着三百个明教保安,押着王恭厂的财产,落在了队伍后头。
回头看了一眼呆了近两年的滁州城根据地,黄观依依不舍地挥挥手。
少爷我走了,到和州祸害别人,滁州的土豪朋友们,保重!
王恭厂的固定资产并不多,最显眼的反而是那两尊铁炮。
黄观年前就被禁了足,马夫人根本不让他出门,只好放手让李达去折腾。
今天来王恭厂的时候,东西已经打包装车,新铸造出来的两门铁炮,用麻布裹得严严实实,黄观也没有时间去看。
出了滁州城,黄观实在忍不住了,拆开包装看了一眼,刹那间泪流满面。
靠,这东西我认识,面食小吃烤面筋!
黄观……想哭!
只见那铁炮铸得又大又厚,炮管上每隔尺远,还箍了一道三指宽一半尺厚的铁箍。
横看竖看,上看下看,怎么看都像是一串烤黑了的面筋。
这种样式的铁炮,你可以在后世的博物馆里看到,样貌十分简陋,称之为傻大黑粗也不为过。
纯粹是技术水平问题!
好端端的铁炮,弄成这个丑样,黄观觉得自己的审美观被按在地上磨蹭,智商受到了严重的污辱。
这一刻,黄观心中有一万匹草泥马在奔腾,实在找不出一句国骂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只能破口连声:“法克,法克……”
不得不说,外国骂人的专业用语比较少,法克一词,道尽了喜怒哀乐,饱含了世态炎凉,什么心情都可以用法克来表达。
黄观比手划脚,上蹦下跳,跺着脚连骂了几十声,吐出心中一口郁气,心情总算舒畅了几分。
三德不知少爷突然受了什么刺激,犯起了疯病,在旁看得战战兢兢,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待得少爷安静下来,三德鬼鬼祟祟地凑过脑袋,疑惑问道:“少爷,你在法克什么?”
黄观很惆怅,摆手道:“没什么,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少爷我正在抓紧时间练习洋文。”
三德大惊,满脸佩服:“哇,少爷你勤奋好学,努力上进,有空就练习洋文,真乃我辈学习之楷模也!对了,少爷,洋文是什么?”
洋文都不知道,我让你不读书!
黄观恼火地踹了三德一脚,翻着白眼,诲人不倦:“洋文就是……好吧,你跟着少爷我念,法克,法克,一定要法克!”
三德很勤奋,高首很好学,两个家伙跟着黄观少爷,抑扬顿挫大声一起念:“法克,法克,一定要法克!”
这两个猪头三,说起洋还挺顺口,让少爷我给彻底带坏了啊!
黄观笑得肚子疼,心满意足地伸了个懒腰:“法克,就是爽啊!”
高首眨着眼睛,贼兮兮笑道:“少爷,这法克起来真带劲,让人神清气爽,醒目提神,难怪少爷你这么喜欢法克。”
黄观差点晕倒:“……”
三德深有同感,也在旁边急急点头:“对,对。少爷,这洋文法克,倒底是什么意思?”
靠,少爷我是一个文明人,本来不想说粗话,三德你不要逼我。
黄观咬咬牙,想想还是低调一点,一本正经道:“你先别管是什么意思,以你的智商,说了你也不明白。少爷我见这门铁炮还未命名,就想给它取一个洋气新潮,而且还能唬人的名字而已……”
高首和三德相互看了一眼,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大叫起来:“法克炮!”
法克炮?
黄观愣了愣,眉开眼笑,喜得眉毛都立了起来。
真是……好名字!
再涂上英文,就可以直接冒充海外进口产品了!
黄观闷笑不已,说干就干,让三德取了纸笔,刷刷写了个英文单词:“小李子呢,让他过来一趟。”
王恭厂火器研究所所长李达,一路小跑赶了过来:“少爷,你找我?”
黄观把纸张往他手里一塞,指着眼前丑陋的面筋炮,咬牙吩咐道:“少爷我今天正式给这门铁炮命名了,今后它就叫法克炮!回头你把这几个字涂在炮管上,字体一定要用特大号,颜色一定要鲜艳显眼!”
李达借着火光,看着纸上那几个弯弯曲曲的大写英文字母,感觉有点懵:“少……少爷,这是什么文字?太古怪了。”
三德鄙夷地看了李达一眼,总算在读书人面前找到了一点自信,得意洋洋道:“傻眼了吧?不知道了吧?告诉你,这是洋文!跟我一起念……法……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