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和州填河工程的总包工头,朱元璋最近诸事都不顺利,焦头烂额,忙得脚不沾地。
傍晚从工地上回来,一走进帅帐,就看到了面若寒霜的马夫人。
老朱同志心里“咯噔”一下,刹那间五雷轰顶,整个人都呆若木鸡。
不好,东窗事发了!
我们历史上有两位被黑得最惨的皇帝,一个叫刘邦,另一个就是朱元璋。
主要原因是他们和大家一样,都是草根出身,而且主持编篡前朝历史的后朝皇帝,都有抹黑前朝开国皇帝的优良传统。
一个穷农民,想和我们平起平坐,不黑你黑谁啊?
很多人都说老朱狠,可是你也不想想,一个怕老婆的男人,再狠他能狠到哪里去?
朱元璋硬着头皮,生生挨了夫人一顿怒火,死皮赖脸将马夫人劝回去,感觉比打战还累,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那败家玩意儿呢,怎么连人影都没的看到?
朱元璋一想到黄观这罪魁祸首,就忍不住咬牙,回头问值班的亲兵:“你们黄观少爷呢?自己的母亲来了,也不见他陪着说话解闷,不像话。”
亲兵满脸古怪,苦笑道:“少爷一听说夫人来了,马上就坐轮椅到前方观战,中午出去,至今未回。”
朱元璋龇牙咧嘴,心里恨恨,满腔的郁闷无处诉说。
这败家玩意儿也真是的,夫人来了帅帐,也不差人来提前告诉我老朱一声。
太不仗义了,实在不讲义气!
其实黄观回来过,一听打探消息的三德说,母亲正在帅帐里和老朱同志吵架。
情况不对,黄观很机智,转身就溜了,又回到汤和的部队,搭了顶临时帐篷凑合了一宿。
马夫人没有见到受伤的养子黄观,精心熬制的一锅骨头汤没有推销出去,很失落,很不高兴,说好了明天再来。
老朱同志心惊肉跳,整夜都没有睡好觉。
第二天一大早,朱元璋马上开溜,去了和州城东门,监督填河工程承包商花云和费聚干活。
这次强攻和州,可谓是什么五花八门的攻城绝技,全都使出来了。
首先是略通水战的张赫和李新材,别出心裁地发动了渡河战役,未奏功,死伤无数。
胡海和周德兴异想天开,带领兄弟们建起了水坝,想堵住源头历水,工程过于浩大,目前还未成功截流。
花云和费聚一起挖老鼠洞,结果挖掘技术不过关,挖穿了护城河,水倒灌进洞里,淹死了十几个业余挖掘工,辛辛苦苦挖出来的老鼠洞,也塌方了。
朱元璋觉得,还是发小汤和为人稳重,选择了传统攻城方法中的填护城河,最为靠谱,值得大家学习。
于是,在老朱同志号召下,三万多滁州军,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填河运动。
花云和费聚挖老鼠洞浪费了太多时间和精力,填河工程进度严重滞后。
两人命士兵擂响战鼓,一边指挥弓箭手对城头的元军进行火力压制,一边让士兵扛沙袋抓紧时间赶工。
朱元璋看了一整天,无数沙袋沉下去,只冒个泡,也不知何时才能将护城河填平。
士兵伤亡太大,这样下去不行啊!
看着一个个士兵倒在元军的冷箭之下,朱元璋完全失去了耐心,立刻清醒地认识到,想歼灭城中的元军,已经成为泡影。
老朱同志皱着眉头想了想,给花云和费聚下了一道命令:“东门的将士全部撤走,给城中元军留一条生路。”
朱元璋思虑深远,绝不是无的放矢,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
俗话说得好,凶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在古代的攻城战中,为了避免守军陷入绝境,发起困兽之斗,造成巨大的伤亡,进攻的一方往往采取三面合围战术,给守军留出一路来。
正所谓:凡事不能做得太绝,做人要给别人留一线。
人都有强烈的求生意志,守军如果守不住城池,一看还有逃跑的机会,跑吧,谁不跑谁是孙子!
然后……
像赶羊一样,将守军赶出城去!
这时,有个派出去打探军情的亲兵来报:“禀元帅,西门和北门都在喊杀,唯有南门一整天都没有动静!”
南门?
汤和与张天祐负责的主攻方向!
老朱同志眉头一皱,露出不喜之色,神情有些疑惑。
这个老汤是怎么搞的?
让他做监理单位,监督张天祐施工,怎么还消极怠工了呢?
朱元璋也不知汤和那边出了问题,急忙问道:“打听清楚没有,到底是怎么回事?”
亲兵为难地看了朱元璋一眼,小心翼翼道:“黄观少爷说,今日南门歇战,不要打扰他和元军做生意……”
胡闹!
老朱同志脸色一黑,差点晕死,气得鼻子都歪了。
战事紧急成这样,都这时候了,你还有心思想着做买卖赚银子。
穷疯了还是怎么的?
真是不知轻重!
我老朱……平时没有给你发零花钱吗?
朱元璋勃然大怒,半途突然想到了什么,马上就偃旗息鼓哑了火,脸色有点尴尬。
惭愧啊,惭愧!
给养子们发零花钱这个事,好像不归自己管,得去问问夫人。
朱元璋又问道:“知不知道他去谈什么买卖?”
亲兵摇摇头,苦笑道:“这个……没有打听出来。不过据那边的将士讲,黄观少爷说过,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有言,体育就是和平!我黄观少爷认为,贸易也是和平!”
奥林匹克是什么组织?顾拜旦又是谁?
朱元璋绕得头都晕了,感觉有点懵:“……”
旁边的花云和费聚,实在没有想到黄世侄是和平人士,听得大眼瞪小眼。
王八蛋我们倒听过,这顾拜旦……是何方高人?
朱元璋咬了咬牙,心里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挥手道:“走,快带我去看看。那败家玩意儿,这回又在搞什么鬼名堂。”
花云和费聚奉了朱元璋的帅令撤兵,目前处于失业状态,基本上无事可做。
听说神机妙算的黄世侄又要搞事情,这两个喜欢凑热闹的家伙顿时来了精神,腆着脸皮嘿嘿笑道:“同去!嘿嘿,同去!”
三人匆匆忙忙赶到南门一看,汤和的驻地炊烟袅袅,好像正在埋锅做饭。
花云惊“咦”了一声,顿时乐了:“这个汤和,打战不积极,吃饭倒挺准时。”
费聚面色大喜,哈哈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赶上老汤开伙,咱们今天的晚饭有着落了。”
朱元璋没好气地瞪了这吃货一眼,心中恼火,带头往营地走去。
军营前方横七竖八摆着三排木头拒马,上面还安装了王恭厂的铁丝网。
黄观昨晚夜宿汤世伯的营地,离和州城南门太近了,害怕元军来个袭营什么的危险动作,让李达把铁丝网带了过来,以防万一。
铁丝网在山谷中大展身手,之后就卷起来回收利用,存入王恭厂物资之中,见过人并不多。
费聚听郭英说过这东西,仔细瞧了又瞧,又用手摸了摸,赞道:“好家伙,真是对付骑兵的利器。黄世侄年纪虽小,却是天纵奇才之辈,也只有他,才能想出这么恶毒的玩意儿。”
老费,你这是在夸黄世侄,还是在损人家?
积点口德吧!
花云怒瞪着费聚,笑道:“咱们应该学学人家黄世侄,我看将咱们的狼牙棒连在一起,用来对付元军骑兵,好像效果也应该差不多。”
这馊主意……真好!
朱元璋和费聚面面相觑,立刻对花云刮目相看。
实在没有想到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黑脸猛将兄花云,竟然深藏不露,还有当发明家的潜质。
营地前有两个站岗军卒,看到元帅大驾光临,急忙站直了身子行礼。
朱元璋摆手示意不必多礼,黑着一张脸问道:“你们黄观少爷呢,在不在里面?”
军卒伸手一指,严肃道:“禀元帅,少爷已经带人去了前方,到城门口和元军谈生意。”
你还真敢干,真的去和元军谈买卖啊!
朱元璋回头看了一眼,惊得倒吸一口凉气,脸色一下子大变,差点……吓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