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将保健进行到底
2028400000005

第5章 经络的科学保健(3)

从肾经的循行路线可以看出,虽然肾经穴位不多,只有27个,但它与肾、膀胱、肝、肺、心脏等都有联系,是与人体脏腑器官联系最多的一条经脉。它的作用也就变得非同一般了。

肾主藏精,这是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这里所说的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藏精气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是从父母那里传承来的,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初物质;后天之精是出生后摄取的水谷精气及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又称脏腑之精。先天之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所以说,肾精是否充足与人的生老病死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肾经如果有问题,人体通常会表现出口干、舌热、咽喉肿痛、心烦、易受惊吓,还有心胸痛,腰、脊、下肢无力或肌肉萎缩麻木,脚底热、痛等症状。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刺激肾经来缓解。一种方法是沿着肾经的循行路线进行刺激,因为肾经联系着很多脏腑器官,通过刺激肾经就可以疏通很多经络的不平之气,还能调节安抚相连络的内脏器官。另一种方法是刺激肾经上的重点穴位,如涌泉穴、太溪穴等。

每天下午5~7点,也就是酉时,是肾经当令的时间,此时肾经气血最旺,因此这时候按摩肾经的效果是最好的。如果需要服中药的话,这个时候服用,效果也比较好。另外,如果家里有人经常在这个时候发低烧,很可能就是肾气大伤引起的,一定要多加注意。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青春期的男孩子和新婚夫妇身上。青春期的男孩子情窦初开,手淫的次数可能会比较多,新婚夫妇性生活往往不加节制,这两者都会过多损耗肾精,伤了元气。

总之,为了我们一生的幸福,一定要了解肾经,利用好肾经,这样肾精充足,肾就会变得强大,整个人充满了创造力,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心包经,为心脑血管保驾护航

手厥阴心包经是从心脏的外围开始的,到达腋下3寸处,然后沿着手前臂中间的中线,经过劳宫穴止于中指。

心包是中医的概念,西医中并没有心包这个概念。从名称可以看出,心包经与心脏是有一定关联的,其实心包就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心为君主之官,是不能受邪的。因此当外邪侵犯时,心包就要挡在心的前面首当其冲,“代心受过,替心受邪”。所以,很多心脏上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经的病。如果没有原因地感觉心慌或者心脏似乎要跳出胸膛,这就是心包受祁引起的,不是心脏的病。

经常刺激心包经对于解郁、解压的效果非常好。刺激心包经时,先找到自己腋下里边的一根大筋,然后用手指掐住拨动,这时你会感觉小指和无名指发麻。如果每天晚上临睡前拨十来遍,就可以排遣郁闷,排去心包积液,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人过了35岁以后,敲心包经更是必要。如果长时间饮食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得血液中的胆固醇与脂肪含量增高,而血液中胆固醇太多时,会逐渐黏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狭窄,弹性变差,继而导致血液流动不畅,诱发心肌梗死及脑中风等严重并发症。敲击心包经就可以使血液流动加快,使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剥落,排出体外。

按揉心包经的最佳时间应该是晚上7~9点,这时心包经当令,气血运行最旺,所以按揉的效果最好。这段时间也是吃过晚饭应该促进消化的时候,但是不要在晚饭后立刻按揉心包经,因为那样会影响气血的运行,所以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后开始按揉。

三焦经,人体健康的总指挥

三焦是一个找不到相应脏腑来对应的纯中医的概念,用通俗的话来说,三焦就是人整个体腔的通道。古人把心、肺归于上焦,脾、胃、肝、胆、小肠归于中焦,肾、大肠、膀胱归于下焦。按照《黄帝内经》的解释,三焦是调动运化人体元气的器官,负责合理地分配使用全身的气血和能量。具体说来,三焦的功能有两方面:一是通调水道,二是运化水谷。

三焦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中间、肩部和头侧部。循行路线是:从无名指末端开始,沿上肢外侧中线上行至肩,在第七颈椎处交会,向前进入缺盆,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其支脉从胸上行,出于缺盆,上走颈外侧,从耳下绕到耳后,经耳上角,然后屈耳向下到面颊,直达眼眶下部。另一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与前脉交叉于面部,到达眼外角。

三焦经的终点叫丝竹空,就是我们的眼外角,鱼尾纹就长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容易长斑,所以经常刺激三焦经就可以减少鱼尾纹和防止长斑。三焦经绕着耳朵转了大半圈,所以耳朵上的疾患如耳聋、耳鸣、耳痛等都可通过刺激本经穴位得到缓解。三焦经从脖子侧后方下行至肩膀小肠经的前面,可以和小肠经合治肩膀痛,还能治疗颈部淋巴结炎、甲状腺肿等发生在颈部的疾病。此经顺肩膀而下行到臂后侧,又可治疗肩周炎,再下行通过肘臂、腕,因此还可治疗网球肘和腱鞘炎。

那什么时候刺激三焦经效果最好呢?最佳时间应是晚上9~11点,这时候是三焦经当令,气血在此时达到顶峰,所以这时候按摩效果是最好的。中医还认为晚上10点是性爱的最佳时间,因为亥时(晚上9~11点)是阴阳和合的时段,这个时候是性爱的黄金时刻,也就是通过男女的交合配合身体完成阴阳和合的过程,达到“三焦通泰”。

涌泉穴——人体长寿大穴

我们每个人都有多个“长寿穴”,涌泉穴就是其中之一。若常“侍候”这个穴位,便可以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中医认为: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若肾虚精少,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因此,经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筋壮骨之功,并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昏厥、头痛、休克、中暑、偏瘫、耳鸣、肾炎、阳痿、遗精等。

涌泉穴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水如泉涌。水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水有浇灌、滋润之能。据现代人体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穴位的分布结构独特,功用玄妙。人体肩上有一肩井穴,与足底涌泉穴形成了一条直线,二穴是“井”有“水”上下呼应,从“井”上可俯视到“泉水”。有水则能生气,涌泉如山环水抱中的水抱之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气场,维护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涌泉穴的保健手法主要是按摩。睡前端坐,用手掌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8次,要全面搓,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度,搓毕,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49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未了,再用手指点按肩井穴左右各49次即可。

足三里——胃经的要穴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3寸,当然这里的“3寸”指的是一个人四个手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因人而异,在胫骨和腓骨之间。

足三里穴是胃经的要穴。我们知道,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脏器才能得到充足的养分,人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按摩足三里穴,不但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还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因此足三里穴也是人体长寿的重要穴位。此外,足三里穴对于治疗胃病、腰痛、腹泻、痢疾、便秘、头痛眩晕,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膝胫酸痛、消化系统疾病都有很好的敛果。

常用保健手法有两种。

(1)点穴法:可用双手大拇指指肚点按足三里,每次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

(2)艾灸法:取中草药“艾”为燃料,将艾绒点燃,直接或间接温热感穿透肌肤入穴。此法有时出现烫伤甚至化脓不干,难以结痂。中医讲“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即指此而言。此法属“自讨苦吃”,但效果优干点穴法。

气海(下丹田)——人体性命之祖

喜欢读武侠小说、看武侠剧的朋友们对“丹田”这个词肯定不会陌生,丹田的概念原是道教内丹派修炼精气神的术语,现在已被各派气功广为引用。人身虽有三丹田、五丹田之说,但实际练功时,除特殊情况之外,一般所说意守丹田,都是指意守下丹田。

下丹田位于身体前正中线上,肚脐正中下15寸。古人认为下丹田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它位于人体中心,是任脉、督脉、冲脉三脉经气运行的起点,十二经脉也直接或间接通过丹田而输入本经,再转入本脏。下丹田是真气升降、开合的基地,也是男性藏精、女性养胎的地方。《难经》认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阴阳之会,呼吸之门,水火交会之乡”。所以气功家多以下丹田为锻炼、汇聚、储存真气的主要部位,因此也被称为“气海”。

人的元气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以推动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人体的强弱,生死存亡,全赖丹田元气之盛衰,所以养生家都非常重视保养丹田元气。丹田元气充实旺盛,就可以调动人体潜力,使真气能在全身循环运行。意守丹田,就可以调节阴阳,沟通心肾,使真气充实、畅通八脉,促进身体的健康长寿。

刺激丹田穴可用按揉或艾灸的方法,还可以通过腹式呼吸达到保健功效。日常生活中,人们采用的多是靠胸廓的起伏达到呼吸的目的,即胸式呼吸,这样肺的中下部就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同时也限制了人体吸入的氧气量。而腹式呼吸是加大腹肌的运动,常有意识地使小腹隆起或收缩,从而增加呼吸的深度,最大限度地增加氧气的供应,就可以加快新陈代谢,减少疾病的发生。正确的腹式呼吸应首先放松腹部,用手抵住气海,徐徐用力压下。在压时,先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缓缓用力压下,6秒钟后再恢复自然呼吸。如此不断重复,则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本穴主治性功能衰退,对妇科虚性疾病,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或者男科的阳痿、遗精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特别对中老年人有奇效。

人体最关键的要害穴位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所谓“神”,是指神气、元神、生命力,“阙”指门楼、牌楼、宫门等。对神阙穴名称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处;另一种是指神气通行出入的门户,是胎儿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并维持胎儿的生命活动。

神阙穴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中医认为,任脉属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共同司管人体诸经之百脉,所以脐和诸经百脉相通,为十二经之发源地,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经络,内连五脏六腑、脑及胞宫。因此,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

同时,神阙穴亦是人体的长寿大穴。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它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泻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神阙穴的保健方法主要有3种。

(1)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女子相反),每次360下。

(2)聚气法: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阙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

(3)意守法: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阙,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气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命门——人体生命的根本

命门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之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所谓“命门”,即人体生命之门的意思,是先天之气蕴藏所在,是人体生化的来源,是生命的根本。对男性所藏生殖之精和女性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对各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作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运输,以及水液代谢等都具有促进作用。近代中医的观点,多认为命门藏真火,而称之为命门火。

命门穴,同样是人体的长寿大穴。命门的功能包括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从临床看,命门火衰的病与肾阳不足多属一致。补命门火的药物又多具有补肾阳的作用。

掌擦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温肾壮阳,强腰膝固肾气,延缓人体衰老。疏通督脉上的气滞点,加强与任脉的联系,可以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运行,并能治疗阳痿、遗精、腰痛、肾寒阳衰、行走无力、四肢困乏、腿部浮肿等症。

命门穴的锻炼方法主要有两种。

(1)意守法:用掌擦命门穴及两肾,以感觉发热发烫为度,然后将两掌搓热捂住两肾,意念守住命门穴约10分钟即可。

(2)采阳消阴法:方法是背部对着太阳,意念太阳的光、能、热,源源不断地进入命门穴,心念必须内注命门,时间约15分钟。

会阴穴——人体任脉上的要穴

会阴穴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

会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此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对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也是人体长寿的要穴。

经常按摩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同时,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尿频等症。

会阴穴的保健方法主要有3种。

(1)点穴法:睡前半卧半坐,食指搭于中指背上,用中指指端点按会阴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

(2)意守法:姿势不限,全身放松,将意念集中于会阴穴,守住会阴约15分钟,久之,会阴处即有真气冲动之感,并感觉身体轻飘飘的,舒适无比。

(3)提肾缩穴法:取站式,全身放松,吸气时小腹内收,肛门上提(如忍大便状),会阴随之上提内吸,呼气时腹部隆起,将会阴肛门放松,一呼一吸共做36次。

百会穴——人体督脉上的要穴

百会穴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