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的保健之道
2028500000004

第4章 中医心理保健指南(2)

有人说冥想就是胡思乱想,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如果胡思乱想的内容都是令人愉快的,那么它就属于冥想;如果胡思乱想的是不愉快的内容,就不属于冥想的范畴。梦想自己变漂亮就是冥想,恐惧和担忧则不是冥想。

中国人是最善于冥想的,所以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意气风发的民族。

有人以为冥想是一个很难的锻炼方式,其实它一点也不难。只要稍加训练,你就能学会那些原本只有僧人、气功大师和心理医生才能掌握的冥想术。

要想进入良好的冥想境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停止左脑活动

不要做逻辑推理和得失计算之类的思维活动,只让右脑不断幻化出愉快的情景和美好的图像内容。如果你总是想着自己还没有完成的工作,那么你就会让自己身心疲惫,越来越累。相反,如果停止思考未完成的工作,只用右脑自由发挥,很多意想不到的灵感就会涌现,从而给左脑的思考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听一段自己喜欢的音乐,享受阳光的沐浴,领略大海的宽广,欣赏湖光山色,洗热水澡的时候愉快地哼着曲子……这样的行为都是右脑的独自活动,很容易使自己进入冥想状态。

2.降落思维的尘埃

经过一天的思考后,清点一下左脑的记忆库,你会发现很多没有用的东西,犹如尘埃一样遍布在大脑空间,比如乏味的电影片段还萦绕在大脑,别人对自己不利的话语还回响在耳边,计算的错误、决策的未定、前景的莫测等。这些心灵尘埃若总是挥之不去,就会影响思维的效率。

此时,大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思维尘埃都从记忆库中删去,以便换来一个透明的思维空间。

清除思维尘埃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全身放松,想象思维的尘埃像流星一样渐渐降落并消失于无形之中,然后感觉大脑越来越空明、越来越舒畅。用这样的冥想方式还可以起到治疗失眠、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

3.清除大脑的垃圾

左脑计算时间太久,必然会引起脑后多处穴位的封堵。科学家现在对中医所说的穴道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认为穴道封堵是体内乳酸分泌的结果。抽象思维的结果就是乳酸对脑后穴道的封堵,我们可以把这种乳酸称之为“大脑垃圾”。

在冥想之前,利用缓慢柔和的运动或按摩手法,先行打通那些被封堵的穴道,特别是打通脑后感觉很酸的穴道。等这些穴道的酸痛情况减轻后再去冥想,效果将会更好。否则冥想的效果可能出现得比较慢,甚至会让你失去耐心而重新陷入左脑的抽象思维中。

4.化解思维的干扰

思维的干扰有外界干扰和自我干扰,外界干扰主要是指图像干扰和声音干扰,而自我干扰主要指图像干扰。

假如你一天要思考好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思考完后,先别急着考虑第二件事情。因为此时第一件事情的兴奋点在大脑中还惯性存在着,你必须想办法把第一件事情忘掉,然后去思考第二件事情。

掌握了这些基本知识,你就可以像僧人那样打坐了。

(1)仰卧在床上,手脚舒适地伸展放平,闭上眼睛,进行1分钟的缓慢深呼吸,幻想自己身处一个远离世俗的世外桃源。

(2)幻想前面是绿色的山头与辽阔的草原,清风徐徐吹来,令人有说不出来的舒畅感觉。进而放慢呼吸节奏,会感到像飘浮于半空之中,身轻如燕。

(3)幻想仰卧在一个水清沙白的海滩上,沙细而柔软,浑身暖洋洋的,耳边响起一阵阵美妙的涛声,愁烦全然忘记,只让蓝天碧海洗涤身心,闭上眼睛安然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4)如果觉得有一股怨气积聚在胸中,就从心里幻想那正是一切烦恼储存的仓库。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再长长地呼出,紧接着是几下呼气。不断重复这个动作,使假设的愁闷也随着呼出的空气而消散殆尽。

(5)幻想眼前正是日落西山的景象,在心中响起一阵悦耳的笛子吹奏声,心思被带至遥远的地方,呼吸变得又长又慢,好像慢慢地往谷底下沉,从而进入梦乡。

疏导法,赶走坏情绪不留一丝痕迹

不良情绪是破坏心理健康的常见原因,是健康的大敌。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及时排解不良情绪,把心中的不平、不满、不快、烦恼和愤恨统统及时倾泻出去。请记住,哪怕是一点小小的烦恼也不要放在心里。如果不把它发泄出来,它就会越积越多,乃至引起最后的总爆发,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

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动力,而恶劣的情绪危机会对身心健康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据医学界研究,对健康损害最大的情绪依次是抑郁、焦虑、急躁、孤立、压力等。长期持有这些消极情绪,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或使病情加重。

过平静、舒适的生活是人们的愿望,人人都希望生活中充满欢笑。然而事实上,人世间事物不可能尽善尽美,皆遂人愿,“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失败、挫折、矛盾、不幸,从不放过任何人,并对人们的精神状态产生各种影响。古人云:“忍泣者易衰,忍忧者易伤。”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令人烦恼、怨恨、悲伤或愤怒的事情,而又强行将它压抑在自己的心里,就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因为人的声调、表情、动作的变化、泪液的分泌等,可以被意志所控制,而心脏活动和血管、汗腺的变化,肠、胃、平滑肌的收缩等随着情绪而变化,不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

因此,当人们遭遇负面生活事件并引起不良情绪时,千万不要强硬压制自己的感情,应当学会自我解除精神压抑。

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解除精神上的压抑呢?手段之一是发泄,即在不危害社会和他人,不影响家庭的情况下,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可采用以下方法:

1.一分为二法

在人生的历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挫折和失败,在遭遇挫折和打击时,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承受能力,要让自己的心理处于乐观、理智、积极的状态中,这样才能迅速走出情绪的“低谷”,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困境和挫折,绝非人们所希望的,因为它们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善于心理自救者,能把这种情绪升华为一种力量,引至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在获得成功的满足时,清除心理压抑和焦虑,达到积极的心理。古之文王、仲尼、屈原、左丘、孙子、吕不韦、韩非、司马迁等,之所以为后世传颂,就在于他们在灾难性的心理困境中以升华拯救了自己,塑造了强者的形象。

2.补偿法

人无完人,一个人在生活或心理上难免有某些缺陷,因而影响某一目标的实现。人会采取种种方法弥补这一不足,以减轻、消除心理上的困扰。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作用。一种补偿是以另一个目标来代替原来尝试失败的目标。如日本着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原是专攻钢琴的。他手指摔伤后十指的灵敏度受到影响,曾一度十分苦恼。后来他毫不犹豫改学指挥而一举成名,从而摆脱心理困扰。另一种补偿是凭借新的努力,转弱为强,达到原来的目标。希腊政治家狄塞西尼斯因发音微弱和轻度口吃,使他不能演讲,他下决心练习口才,把小卵石放在嘴里练习讲话,并面对着大海高声呼喊。最终,他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3.不满发泄法

当不良情绪来临时要疏导、分解,而不能抑制、阻塞。释放可以是发泄,可以是倾诉,可以是表达。发泄可以是身体运动式的发泄,也可以是言语上的发泄,但要通过适当的途径来排解和宣泄,不能伤到他人,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行为上。

据说,美国某任总统的办公室内设一满装细沙的沙箱,用在必要时宣泄心中的怒气。这实在是明智之举,是智者和强者所为,因为这是陷入极度心理困境的即时性的最佳自救策略。

4.回避法

当人们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躲开、不接触会导致心理困扰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大脑里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中心让位给其他刺激以引起新的兴奋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

5.语言调节法

语言对情绪有重要的影响,当你悲伤、愤怒、焦虑不安时,可以朗读幽默的诗句,或颇有哲理性的格言,如“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难得糊涂”,或用“制怒”、“忍”、“冷静”等字句来自我提醒、自我安慰、自我解脱,以调节自己的情绪。

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制约和调节作用。当情绪压抑的时候,到外面走一走,去逛逛公园,到野外散步、爬山、旅游,或到娱乐场所做做游戏,看看电影、戏曲、电视剧;如果口袋里没有足够的钱或者不想过度花钱,那么就穿上运动服跑上3000米吧。

用“打坐”调节精神的平衡

提起打坐,人们往往会想起放松或内心的平静。其实,打坐除了这些好处之外,还能发掘出我们固有的源源不断的潜能,促进身体健康并改善大脑结构。

有打坐习惯的人说自己因为打坐而精力充沛,所需睡眠减少。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有一种方法用来检测人是否清醒,及对事件的反应灵敏程度。10名自愿者参与了测试。他们分别在睡觉前后、打坐前后、阅读前后或与人交谈前后进行了测试。令科学家们吃惊的是,在这些众多方法中,打坐是唯一能够立刻看到好效果的。而且这些测试对象以前从没有尝试过打坐。

李时珍每晚都坚持打坐,他认为打坐能增加大脑的活动、增强直觉力,还可以集中精力、减少最烦恼人体的各种痛苦,等等。既然打坐有这么多好处,那么该怎样打坐呢?

我们先要调身,然后调息,最后调心。

首先是调身,就是先把自己的坐姿坐好,可以散盘、单盘、双盘。左右脚不拘,两掌相叠,拇指衔接,形成一个椭圆形,左右手指上下相叠,左右手食指的第2节相叠,这样子差不多就会形成一个椭圆形,这等于一种“太极”手印。

然后肩膀放松,颈部放松。用头顶的正上方,也就是两耳顶端联结的正中间,来做调整姿势的基准点,可以想象那一点有一条线往上拉,用那一条线来调整身体的正中线,然后用头的上方,正上方那一点,也就是两耳上方联结的中点,吊一根线往上拉,这里面的要领是:用头来支撑颈部与肩膀,不是用颈部与肩膀来支撑头。头部中空,颈部中空,颈部放松,肩膀放松,要用骨架打坐,不用肌肉打坐。所谓不用肌肉打坐,就是我们尽量不要用到肌肉的力量,尽量让身体重心形成一个三角点。

接着讲调息,一上座,轻轻松松地做几个深呼吸,然后再放轻松,念头跟着呼吸,呼气的时候知道呼气,吸气的时候知道吸气,整个呼气的过程,念头只有呼,整个吸气的过程,念头只有吸。

最后是调心。这个阶段,呼吸以外的念头我们称之为杂念,我们对杂念没有抗拒,没有不要,任何对杂念的抗拒和不要,我们称之为大杂念。杂念来,不管它,只是回到呼吸,回到出入息。不管是什么样的杂念,不管是可意的、不可意的,让我们的身心放松些,不要理它,不要排斥它,不要不要它,只是很单纯地回来出入息,这样子叫做调心。

古人云:“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请君不妨一试。

别让郁闷干扰了你的生活

郁闷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词。生活中,人际关系或工作上的一次失误,旁人顺口说出的一句话,都会给一些人造成心理负担。周围人的吹毛求疵、说三道四,加上身边缺少可以倾诉的对象,更容易使这些人无力自拔而产生一种低沉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陷入郁闷的人十分需要一种解脱办法。

下面这两件让人感觉郁闷的事可能就发生在你的身边。

张娟每周到所属小区的救助中心去做一次志愿者,为生活困难的人提供义务帮助。每逢这一天,邻居见到她时都说:“你的境界很高啊!”张娟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常常为此而郁闷不快。

为了去国外旅游,李莉想把休假期间的工作找人替一下。被直言回绝倒也罢了,偏偏被人多说了几句,她听了以后感觉如芒刺背。

在公司里,由于经济不景气,上司对部下的工作失误越来越不予宽容,尤其是公司里的人事考核格外被看重,这些都给人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在这种环境里,人们的情感、行为相互作用,思路往往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容易造成情绪波动。

针对这种情况,东京心理动态研究所所长柳平彬总结出一套人称“心理卸妆法”的自我调整方法,就像女性每晚睡前卸妆一样,把当天心绪整理一遍,从不留负面情绪过夜。

具体方法是:在临睡前,可以先想象有一条淙淙流淌的小溪。如果想象不出来,也可以面对一张小溪的图片,回忆当天那些不愉快的经历,让它们全部顺流而去。接下来低吟3句话:

“我……”(比如自己最期望的心境。)

“我会做……”(比如能够胜任的心境。)

“我有志于做……”(比如对待使命的精神准备。)

以前面提到的志愿者张娟为例,她的第一段话可以是“我愿意帮助老人”;第二段话为“我有照顾老人的能力”;第三段话为“照顾老人能使我快乐”。如此对自己自言自语,最后再叮嘱自己:明早一醒来,头脑一定非常清晰并心情畅快。说完,尽快入睡。

能够树立远大目标的人,就不会被低落情绪所左右,因此,运用这种方法,最关键的一步是你有志于做什么。如果长期被低落情绪困扰,一直不见好转,那么应该及早就医,看是否患有抑郁症。

克服狭隘,豁达的人生更美好

狭隘俗称“小心眼”。这种人受到一点委屈或碰到一点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具有这种性格的人又极易受外界暗示,特别是那些与己有关的暗示,极易引起心里的内部冲突。心胸狭隘的人神经敏感、意志薄弱、办事刻板、谨小慎微,有时发展到自我封闭的程度,不愿与人进行物质上的交往,他们总是分清和别人之间物质上的瓜葛。心胸狭窄的人会循环往复地自我折磨,甚至会罹患忧郁症或消化系统疾病。

造成心胸狭隘的原因有很多。在朋友交往中,如果有人不拘小节,随便使用、糟蹋别人的东西,也会从另一角度强化某些人的狭隘性格。抑郁气质的人,在过强的心理创伤刺激下,也容易心胸狭隘。如偶尔用了一下别人的东西,被人斥为“你干吗总用别人的东西”就可能想不开,发展为“那你以后也别再用我的东西”,由此而泛化到其他所有的人,不愿别人用自己的东西。

狭隘的人用一层厚厚的壳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生活在自己狭小冷漠的世界里。他们处处以自我利益为核心,无朋友之情,无恻隐之心,不懂得宽容、谦让、理解、体贴、关心别人。他们始终生活在愤怒及痛苦的阴影下,阻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所以心胸狭隘的人必须要学会克服狭隘,以一种豁达、宽容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