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与用人(小故事大道理)
2038800000028

第28章 管人问题——量才而用,无为而治

量才而用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十分重视凭业绩使用人才。一是对待福特家族成员,福特二世严格按照“贵以授爵,能以授职”的原则,不讲情面,不让家庭庸人之辈充斥要位。

他说:“最高职位是不能遗传的,只有靠自己去争取。”1979年,他的弟弟比尔退休时,亨利·福特二世郑重其事地宣布:“比尔的表现太令人失望了。”因而,没有将总裁的职位传给福特家族成员,而是交给了非福特家族的考德威尔。二是对待“功臣”不搞一劳永逸,坚持凭业绩取人。

艾柯卡在1960年代为开拓福特汽车市场立下了赫赫战功,福特按绩取人,将他提升为公司总经理。但到1970年代中期,艾柯卡的优势已经让位于考德威尔时,福特二世又让考德威尔取代艾柯卡坐上了总经理的位置,以推动公司的发展。

大道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决策者“不讲情面凭业绩取人”,希望归附自己的人才越多越好。为此,更需要领导者有识才慧眼,爱才热忱,思才渴望,容才大度。

点石成金

公司决定任用一个曾被劳教过的工人当分厂的厂长。这事在公司内掀起轩然大波。原来,公司经理在调查这个分厂时发现,这个分厂的工人平均每人每天组装电镀表10~16只,而在这个曾被劳教过的工人任组长的小组平均组装水平是40~50只。公司经理顶住压力,任用了这个曾有劣迹的人。

他走马上任后,整个分厂的平均组装水平很快达到每人每天40只。有的人不服气。“劳改犯也能当厂长,别人都可以当厂长了。”公司经理理直气壮地反驳:“你能把组装水平从10只提高40只吗?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人!”

大道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有长处,也有短处。才能与缺点对于一个人来说,常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缺点不会凝固在一个人的身上,才能则会在实践中逐步提高。

从大哥到大业

刘邦是出身于农民的一介布衣,纯粹的庶民阶层。

刘邦长大后,不愿从事寻常百姓的工作,反倒结交了众多游侠,因为他常常替别人着想又为人大方,所以在游侠中被尊为大哥。到了30岁时,试作官吏“泗水亭长”。但他并不以此为然,当他见到秦始皇出巡的行列时,大大叹了一口气,说“大丈夫应该像这个样子”。于是,从此广交各路豪杰,立下大志,争取若干杰出人才为他服务,终于打败项羽,成就了帝王大业。

大道理:一个公司要向前发展,一个主管要创造业绩,离不杰出人才的辅佐。作为公司主管,应广纳人才,为自己服务,协助自己开创大场面。

西武对话录

日本经济评论家成岛忠昭在其所著《西武企业集团》中,曾经记下了堤义明与他哥哥堤清二的一段对话。对话的内容如下:

义明:我不喜欢采用所谓的聪明人。

清二:我倒不这样想。

义明:哈哈,你是东京大学出身,我是早稻田大学毕业的,因此我们用人观点不同。

清二:不过,东京大学出身的人也有不入流的水货分子。

义明:我倒用了很多没有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他们的才干表现得都不错。

清二:我的15位职员中,头脑比我好的,据我自己计算,就不下10人。

义明:你时常有经营上麻烦,可能就因为你用了太多自以为自己聪明的人,我的公司里,一概不用这样的人。我觉得所谓聪明人,时常是公司里制造麻烦问题的分子。

清二:的确,自以为聪明的职员常犯的毛病就是不肯努力。

义明:所以我讨厌随便聘用天才人物,就是这个道理。

大道理:人才并非就是聪明绝顶的人,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人才只是能为公司所用,为公司所想,扎扎实实工作的人。

盘点人才

在一次工商界聚会中,几位老板谈起了自己的经营心得。

其中一位说:“我有三个不成才的员工,准备找机会将他们炒掉,一个整天嫌这嫌那,专门吹毛求疵;一个杞人忧天,老是害怕工厂有事;还有一个经常浑水摸鱼不上班,整天在外面闲荡鬼混。”

另一位老板听后想了想说:“既然这样,你就把这三个人让给我吧!”

这三个人第二天到新公司报到,新的老板开始分配工作:喜欢吹毛求疵的人负责管理产品质量;害怕出事的人,让他负责安全保卫及保安系统管理;喜欢浑水摸鱼的人,让他负责商品宣传,整天在外面跑来跑去。

三个人一听职务的分配和自己的个性相符,不禁大为兴奋,兴冲冲地走马上任。过了一段时间,因为这三个人的卖力工作,居然使工厂的营运绩效直线上升,生意蒸蒸日上。

大道理: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如何使人本资源发挥最大效能,企业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扮演着乐队指挥的角色。出色的企业家会用人所长,容人所短,让智者尽其谋,勇者尽其力。

下级的威信

韩某任一家技术公司的部门经理。他讲述过这样一则故事。

有一天,上午快下班时,他部门的员工李某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知识性的问题。由于办公室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供查阅,小李只好走进韩经理的办公室求教。正埋头工作的韩经理停顿下来,耐心地听清了小李的询问。韩经理是个诚实的人,他并不熟悉这个问题:“这个我不懂,总经理是这方面的专家,你去请教他吧。弄明白以后,还请你来告诉我一下。”

下午一上班,韩经理接到总经理秘书送来的一份复印件,并附有一个信封。韩经理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便笺,上面是老总亲笔写的几行字:“你部小李来找我。现将有关文字复印后送去,所需东西全在其中。我认为你将此件交于小李更妥。祝好。”韩经理阅后,又仔细查看了复印件,然后走到小李桌前,将有关资料递给他。小李非常高兴,对他的上司深感敬佩:“总经理说您大概是一时记不清了,他说您一定会查清的。他还说他也不太懂,等你查清后告诉他一声。没想到您下班后就弄好了,谢谢!谢谢!”

至此,韩经理已豁然清楚,同时,他也由衷地感激老总。日后,他更加敬业……如今,韩经理已升任总经理。但每每谈起这件事,总很动情。

大道理:聪明的领导者,总会以维护下级的威信来激励下属的积极性。企业是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人性化的工作社会,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迁。

给关羽的一封信

《三国演义》中,马超归顺刘备之后,关羽提出要与马超比武。

为了避免二虎相斗,必有一伤,诸葛亮给关羽写了一封信:

我听说关将军想与马超比武一分高下了。依我看来,马超虽然英勇过人,但只能与翼德并驱争先,怎么能与你“美髯公”相提并论呢?再说将军担当镇守荆州的重任,如果你离开了造成损失,罪过有多大啊!

关羽看了信以后,笑着说:“还是孔明知道我的心啊!”他将书信给宾客们传看,打消了比武的念头。

大道理:下属的情况各不相同,如兴趣、爱好、长处、弱点、情绪、思想观点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内容,但身份与性格却是最重要的,与下属沟通时不得不优先注意。

韩晃用人之道

唐朝大臣韩晃有一次在家中接待一位前来求职的年轻人,此君在韩大人面前表现得不善言谈,不懂世故,脾气古怪。介绍人在边上很是着急,认为肯定无录用希望,不料韩大人却留下了这位年轻人。

因为韩晃从这位年轻人不通人情世故的短处之中,看到了他铁面无私,耿直不阿的长处,于是任命他“监库门”。年轻人上任以后,恪尽职守,库亏之事极少发生。

大道理: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能扬长避短,天下便无不可用之人。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者的识人、用人之道,关键在于先看其长,后看其短。

无用之人的可用之处

清代有位将军叫杨时斋,他主管军营中的无用之人。聋子,可安排在左右当侍者,可避免泄露重要军事机密;哑巴,可派他传递密信,一旦被敌人抓住,除了搜去密信,也问不出更多的东西;瘸子,宜命令他去守护炮台,可使他坚守阵地,很难临阵而逃;瞎子,听觉特别好,可命他战前伏在阵前听敌军的动静,担负侦察任务。

大道理:杨时斋的观点固然有夸张之嫌,但确实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的短处之中肯定蕴藏着可用之长处。

难得的应对

一家外贸公司目前正受到美国开放市场的压力,急需大批谈判人才,无奈朝中无大将,仅有的几个公关部人员都已出差,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经理大胆起用推销科及秘书科的人员,把他们推向谈判桌。这样一回生,两回熟,不久,这班人马就如鱼得水,应付自如,有些甚至超过公关部成员,公司的利益也得以保全。

大道理:做主管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推销科的人一样也可以担当谈判大任,秘书科的人也未必只会倒茶打字。人的潜力是惊人的,只要你敢于去挖掘,那么其效力也会大得惊人。

无价的盒子

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大将军率兵征讨外虏,得胜回朝后,君主并没有赏赐很多金银财宝,只是交给大将军一只盒子。

大将军原以为是非常值钱的珠宝,可是回家打开一看,原来是许多大臣写给皇帝的奏章和信件。再一阅读内容,将军明白了。原来大将军在率兵出征期间,国内有许多仇家诬告他拥兵自重,企图造反。战争期间,大将军与敌军相持不下,国君下令退军,可是大将军并未从命,而是坚持战争,终于大获全胜。

在这期间,各种攻击大将军的奏章更是如雪片般飞来。可是君王不为所动,将所有这些奏章束之高阁,等大将军回师,一齐交给他,大将军深受感动。他明白:君王的信任,是比任何财宝都要贵重百倍的。

这位令后人扼腕称赞的君王,便是战国时期的魏文侯,那位大将军乃是魏国名将乐羊。

大道理:有哪一个君主会对臣下真的信任不疑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大臣一个暗示:我已经注视着你了,你不要轻举妄动。既拉拢,又震慑,一箭双雕,手腕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