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提高办事效率36计
2040800000028

第28章 了解防止时间浪费的戒律(1)

如果你要想成功,就一定要防止浪费时间,否则,无论多么美好的设想、计划,就宛如细小的泉水滚落入积水深潭一样,难得再奔跃向前。

一戒拖延时间

十八世纪英国诗人爱德华?扬曾经大声疾呼:拖延是偷光阴的“贼”。捉住它!

时间在飞逝。据美国人司徒森多收集的三千五百种有关过程和现象的时间数据表明:基本粒子中介子的寿命为0.000002秒;宇宙飞船飞往月球的途中,每飞一公里需要0.1秒;月光到达地球的时间是1.25秒……如果办事拖拖拉拉,那就不可能在事业上有任何成就。体育界有句名言:既要上场比赛,就要力争优胜。发明创造虽不像体育比赛那样很快便知分晓,但在这场智力、体力和技能的竞赛中,也必须争分夺秒。“J”粒子的发现,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个问题。1974年8月,美国纽约州阿普顿的国立布鲁海文实验室里,丁肇中和助手们发现了“J”粒子,但丁教授把他的发现放在保险柜里的时间太久了。结果同年11月10日,由里支特领导的斯坦福直线加速器实验室里,也发现了同一粒子,结果在1976年12月11日,丁肇中和里支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工作是不声不响的剧烈竞争。发明创造的时间性,对于在科坛上竞技的选手们说来,是十分重要的。你用十年没完成的发明,人家用一年完成了,人们只能承认他的胜利,而你十年苦战的代价则付诸东流了。所以丁肇中博士有句名言:“竞争就是尽最大的努力,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质量超过别人”。

凡事拖不得。鲁迅的写作经验就是“马上”。鲁迅在一篇题叫做《马上日记》的《豫序》中写道:“……然而既然答应了,总得想点法。想来想去,觉得感想倒偶尔也有一点的,平时接着一懒,便搁下了,忘掉了。如果马上写出,恐怕倒也是杂感一类的东西,于是乎我就决计:一想到,就马上写下来,马上寄出去,算作我的划到簿。”他还在逝世的前一个月,写过一篇叫《死》的文章,说由于生命产生了“为先前所没有的”对一切事情“要赶快做”的想法,“因为在不知不觉中,记得了自己的年龄”。鲁迅经验的可贵,就贵在“马上”和“要赶快做”上。翻阅历史,所有伟大人物的历史,都是一部和时间赛跑的历史。马克思说:“我不得不利用我还能工作的每时每刻来完成我的着作。”他的头脑就像停在军港里待发的一艘军舰,准备一接到通知就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列宁在一生中,也处处迸射着和时间竞赛的光芒,他总是十分珍惜时间,把生命的每一分钟都献给革命。

戒“拖”的妙方就是学会如何同跳动着脉搏一样的、正在想溜走的“现在”打交道。在每个人的生命的长河里,都泛着分分秒秒光阴的波浪,它们稍纵即逝,却又“法力无边”,能把你推向成功的彼岸,也会引你触礁覆没在险滩。时间中唯有“现在”最宝贵,抓住了“现在”,亦即抓住了时间,成功就会向你招手。而“拖”却是影响你抓住“现在”的最大障碍,就像你成功航线上的礁石。有的人经常为一种不可名状的期待所烦扰,总觉得来日方长,“现在”无足轻重,只有“将来”才会有无限风光。对于这种“现在”只是“赊账”,“将来”决定一切的观念,朱光潜老先生说得好,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别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1933年新年伊始,《东方杂志》举办题为“新年的梦想”征文。在应征回答“梦想的中国”的百人中,梦想“大家有饭吃”者有之,梦想“大同世界”者有之,等等。鲁迅读过后十分感慨,他认为梦是好的,但更应面对现实,并且深情地说:“然而要实现这‘梦’境的人们是有的,他们不是说,而是做,梦着将来,而致力于达到将来的现在。”奉劝那些“梦”将来成功,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人们,再不要拖拖拉拉,延宕光阴,而要致力于达到这一种将来的现在,从今天就立即行动起来,今天行动,不是比明天要早二十多小时吗?

所以,我们不但要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时间效能,还要研究怎样才能不浪费时间,这就是本章研究时间管理的目的。

二戒自身的惰性

法国着名天文学家卡米尔?弗拉马隆(1842-1925)身边曾有过一名懒惰而又贪睡的助手,由于他的失职,使弗拉马隆对星球的观察不止一次地遭到失败。有一次,这个助手又睡得错过了每天一次的夜间星球观察。弗拉马隆实在忍耐不住了,便生气的对他说:“又错过机会了!就在你睡觉这段时间里,这颗星已经‘跑’了几亿公里了……现在你给我到草垛里找针去吧……”

时间属于勤奋的人。据说,苏东坡没有事的时候喜欢静坐读书,一坐就是半天。他还作了一首诗道:“无事此静坐,一日为二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另有一个古人喜欢睡觉,一睡就是半天。一次,他的朋友去看他,快到晌午才见他懒洋洋地爬下床。这位朋友就戏改苏东坡的诗讽嘲他说:“无事此静卧,卧起日将午,若活七十年,只算三十五”。我国着名诗人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匆匆》中有这样一段生动而形象的描绘:“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中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去遮换时,他又从遮换着的手边过去……”因为时间是转瞬即逝的,只有勤奋,才能抓住时间,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古往今来,没有哪一个成功者,不是勤奋的人,在中国古代有如映雪(孙康性嗜学,家贫无油,冬夜尝映雪读书)、囊萤(车胤恭勤博览,家贫不常得油,夏日以练囊盛数十萤火,夜以继日)、画荻(欧阳修生四岁而孤;母亲教读书,家贫无纸笔,以荻画地学书)、啖粥(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僧舍修学,唯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越宿逐凝。刀划为四块,每餐取一块,断韭菜数茎于盂,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而在国外,据说血液循环的发现者哈维一生中共有121次休假,却没有真正休过一次,其中前61次用来做了实验,后60次用来搞研究。达尔文说:“我相信我没偷过半小时的懒。”有一次,他连续发烧几个星期仍然坚持工作,费尔巴哈指出:“他认为哪怕有一个小时没有献身于知识,那也是一个重大的损失”。爱迪生则是“除了睡觉,我没有一分一秒闲着”。据说门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以后,引起了很多想成名成家而又懒于动脑的年轻人的兴趣。有一次,一个青年问他:“您是怎样想到你的周期系统的?”门德列夫听了,大声笑起来,回答说:“这个问题我大约考虑了20年,而您却以为是突然就成的。事情并不是这样”。

许多文学家的成功经验说明,随身带一个小本子和记日记,是防懒的一个秘方。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日记中,记载了他的许多观察、思考和感受。他从不离开笔记本,在散步的时候,在和客人们围着桌子喝茶的时候,在棒球场上的孩子们中间,总之,不论在什么地方,他都观察着生活,并且记录着一切有意义的东西。托尔斯泰的妻子的妹妹来他家避暑,见托尔斯泰总是在笔记上写着什么,就问他记些什么东西,托尔斯泰眨眨眼睛,回答说:“记的就是你们”。这不但为写作提供了素材,也锻炼了他的观察能力,他一直到死,思想都是活泼的,目光也是敏锐的。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也总是随身带个小笔记本,随手储备作诗的“矿藏”。黑格尔年轻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天赋和才能,可是他善于积累,非常勤奋。他14岁开始记日记,把读到的东西详细地摘录在一张张活页卡片上,然后按照语言学、美学、面相学、几何学、心理学、史学、神学、哲学等学科,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排列,逐一贴上标签,随时用随时就可以找到。这样日积月累,反复思考运用,终于使他成为知识渊博的大哲学家。如果你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戒懒,否则,无论多么好的设想、计划,就宛如细小的泉水滚落积水深潭一样,难得再奔跃向前。那么,所谓成功、攀高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戒消极颓废

美国的“支配时间专家”,在向人们介绍支配时间的秘诀时指出:“摆脱消极情绪。你这个人好比是一个容器,里面盛着的流质是时间和精力。消极情绪就好比这个容器底部的漏洞,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堵塞住这些漏洞,就有多少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待你去完成的事情。摆脱消极情绪,你就会发现你有了意想不到的时间、精力和能力”。一位不知名的哲学家把这点概括得很好:“一个人生活中的阴影,多半是他本人挡住了太阳光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