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思维的盛宴2
2042300000013

第13章 让你拥有运筹帷幄的谋略思维(12)

他想到这儿,连忙拿起这烟管对堂下李、柳两人说:“这烟管确实不错,制作精细,取材黄藤。根据你们两人所述,都无证据,这叫我断给谁都不公平。现在本县就按你们二人所述的价格之和15两纹银买下。但你们都喜爱这烟管,今天本县就让你们在堂上各抽3袋烟,抽完后,你们各取一半银子回去。”

两人抽完烟后,李知县即断定柳吉生是强拿别人烟管的人。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常识断案:李知县看着他们各抽完3袋烟后,便大声喝道:“大胆柳吉生,胆敢拿别人烟管。这烟管上刻有‘癸未仲夏’,癸未年至今年庚戌年已27年。烟斗上并无大的磨损。你抽3袋烟时,吹不出烟灰,连续在地上重打。照此抽法,这烟斗早无残存了。李文德抽烟吹不出烟灰,用头上之发簪挑出,可见他对烟斗之爱护。据此,烟斗之主必是李文德无疑。柳吉生,还不从实招来?”

柳吉生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得供认了自己的罪行。

81.一张借条

一天,“铁判官”柳清审理完一桩偷窃案刚要退堂,一个商人前来告状。

柳清仔细打量来人,见是个白面黑须、衣冠整齐的中年人,便问:“你有何事?”

“回禀大老爷,小人孙贵,在城南关开布店。去年,开木匠铺的邻居张乾因手头拮据,曾到本店借钱,说好半年还清。可我今天找他讨取,不想张乾拒不承认,望大老爷明断,替小人追回银两。”

“你借给他多少银两?”

“300两银子。”

“借据可带来?”

“在这儿。”孙贵从怀里掏出一纸呈上。

柳清接过一看,见借据写得明明白白,而且还有两个中间人的签名。柳清抬头问:“中间人金平和龙六成可在?”

“我把他们请来了,现在门外。”

柳清唤过差人:“传证人和木匠铺的张乾到案。”

不一会儿,三个人都被带到堂上。

柳清问:“张乾,你向孙贵借钱,可有此事?”

张乾说:“绝无此事!”

“这张借据上的签名可是你所写?”柳清朝他举起那张借据。

张乾道:“根本就无借贷之事,我哪会签名?”

“来人,纸笔伺候,命你写上自己的姓名。”柳清说。

张乾写好自己的名字呈上。柳清将借据拿起一对,两个签名分毫不差。柳清很诧异,心想:莫非借据是真的?他这么痛快写字签名,岂不等于在证实自己犯罪吗?

忽然,柳清心里一愣,想出了一个办法,立刻就破了案。

请问,他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常识断案:柳清吩咐差役将纸笔分给原告孙贵、证人金平和龙六成,说:“你们3人分开站好,张乾借钱时间是上午还是下午或是晚上,写在纸上,不得交头接耳!”

这一下,孙、金、龙愕然失色,拿着纸不知如何下笔。片刻之后,孙、金、龙沉不住气了,纷纷跪下磕头认罪。

原来,孙、金、龙三人嫉恨张乾买卖兴隆,于是合计坑害他。由金平仿照张乾的手笔,在一张假借据上署了名,不想“铁判官”智胜一筹,用计在公堂上揪住了狐狸的尾巴。

82.被托管的1500两白银

一天,县衙门来了一老一小两个人,老的告小的忘恩负义,小的告老的背信弃义。小的叫苏小良,老的名唤周进。

苏小良幼年丧亲,从小在周进家寄养长大。不久前,苏小良提出另立门户,自谋生计,并向周进索取当年父亲托其保管之银。而周进矢口否认有这件事,故互相争吵着来到县衙。

苏小良说:“县太爷,父亲死那年,我已有6岁,虽年幼但已懂事。我清楚地记得,先父临终之前,取出白银2500两交付给周伯父,并当面讲清,1000两作为我的养育之费,还有1500两托伯父代我保管,等我长大以后,给我自谋生计。我今年已有18岁了,理应自立,故而向伯父讨取,想不到周伯父竟一口否认,请老爷公断。”

周进马上说:“县太爷,我与他父亲情同手足,他父亲临终时只留下一间破屋和一个孤儿,为不负朋友之托,我卖掉破屋为他安葬,并历尽艰辛,将苏小良抚养成人。想不到今天他养育之恩不报,却反咬一口,请县太爷明察。”

苏小良说得头头是道,但无真凭实据;周进的话合情合理,但无旁证可依。这案怎么断?这时,旁边的师爷想了个办法,很快就搞清了事实,作出了正确判断。

师爷想的是什么办法呢?

常识断案:县令惊堂木一拍,大喝一声:“周进,我看你一脸奸相,一定是你见苏小良软弱可欺,想贪吞这笔钱财。看来你是不打不招,来呀,给我打!”

左右衙役一拥而上,把个周进老头吓得瑟瑟发抖,未打几下,已呻吟不已,跪在一边的苏小良见了大声叫起来:“大老爷,别打了,是我忘恩负义,空口无凭说他勒索钱财……”

县令一听,大发雷霆:“好呀,你小子无事生非,戏弄本官!来呀,换打苏小良,给我重重地打!”

差役们按倒苏小良,棍棒齐下。此时,周进在一旁痛哭起来:“大老爷,别打了,都是我错,大老爷息怒。苏小良的父亲临终时确留有白银,我想苏小良当初年幼,又无凭据,存心贪吞这笔钱财。刚才我在挨打之时,苏小良自愿承担诬告之罪,我受良心谴责。他有情,我岂能无义,确实是我不对啊!”

83.两碗寿面

一天,一个白发老妇到襄阳县衙来告状。她一上堂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得十分伤心。

老妇说,她的媳妇金氏忤逆不孝,平日里从来没有好好服侍过她。今天老妇过生日,金氏竟只给烧了碗青菜萝卜汤,而她自己却在房里吃鱼吃肉。婆婆一气之下,跑到县衙来,要县令替她做主。

县令马上派人将金氏带上堂来,惊堂木一拍,问道:“金氏,你为何忤逆不孝,不敬公婆,快快讲来!”

金氏竟同哑巴一样,只知道低头呜呜地哭,什么话也不肯说。

这一来,县令大人可就为难起来,看着婆媳俩都哭哭啼啼,他感到束手无策。

忽然,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平心静气地对婆婆说:“你媳妇不孝,实在不该。不过,本县身为百姓的父母官,却使百姓出了如此不孝之人,实在也要负教化不明的责任。今天本县摆下两碗寿面,一来为你祝寿庆贺,二来使你婆媳和好,可好?”婆婆连忙叩头谢恩。

县令让人在大堂上摆开一张长桌,搬来两把椅子,让婆媳两人面对面坐下,又亲自到后堂安排。

不一会儿,差役端上两碗热气腾腾的寿面,婆媳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实在弄不懂,再看看堂上的县官大爷,正笑眯眯地看着她们,于是她们只好端起碗吃了起来。

过不多久,县令就把案子断清了。请问,你知道他怎样断案的吗?

常识断案:婆婆和媳妇吃完面后,都感到腹中一阵难受,竟当场把吃进去的东西通通吐了出来。两旁衙役走过去一看,只见婆婆吐出来的是些鱼肉面条,而媳妇吐出来的却只是些青菜萝卜。

原来,许老爷在两碗寿面里放进了呕吐药。当然,谁是谁非,一下就都非常清楚了。

84.受冤枉的木匠

有个财主生病死了,给三个儿子留下了一笔钱和县城里的一家钱庄。钱庄是赚大钱的地方,三兄弟都争着要当老板,最后决定,三兄弟轮流当老板。可是都去县城的话,那笔钱放在哪里呢?老三说:“村里的王木匠是老实人,就委托他保管吧。”两个哥哥都同意,可是又怕老三和王木匠勾结,私下里把钱拿走,就和王木匠写下了字据:“三兄弟必须同时在场,才能把钱交还。”

三兄弟一起经营钱庄,整天你防着我,我欺骗你,生意怎么做得好呢?没有多久钱庄就倒闭了,他们只好回家,打算把钱取出来分了。老三说:“现在去取钱,王木匠肯定要收保管费,我倒有个办法,明天早上赶集的时候,我们当着众人的面,给他行礼致谢,他就不好意思开口收费了,下午我们再一起去取钱。”两个哥哥都觉得是好主意。

这天晚上,老三去见王木匠,说:“我们三兄弟一起来取钱的话,人多眼杂不安全,所以明天早上赶集的时候,我们来向你鞠躬,这就暗示三兄弟一致同意,由我做代表来取钱。”王木匠不知道其中有鬼,就同意了。第二天早上,三兄弟恭恭敬敬给王木匠鞠躬行礼。中午,老三就拿到了钱,逃到外乡去了。下午,两个哥哥找不到老三,就来找王木匠,这才知道上当了,他们找不到老三,就向县官报案,诬告王木匠勾结老三骗钱,还拿出字据,要王木匠赔钱。王木匠好心却没有好报,大喊冤枉。

聪明的县官看了字据,竟然对王木匠说:“老三没有拿走钱,钱还在你那里!”

县官为什么说钱还在王木匠那里呢?

常识断案:县官知道王木匠是冤枉的,故意这样说的。因为根据字据,要兄弟三人一起到场才能还钱,现在少了老三,两个哥哥就无法向王木匠要钱,而如果老三出现的话,县官就可以把他抓起来。

85.心理战术

有一天晚上,有个姓胡的商人,在外面做生意忙了一天,刚刚睡下,突然门被撞开了,一伙人冲了进来。他们都用黑布蒙着脸,只露出两只眼睛。他们把胡商人绑起来,嘴里塞了破袜子,扔在床上,然后乱哄哄地翻箱倒柜,看到值钱的东西就拿,有的还互相争抢起来。直到把胡家抢劫一空,才四处奔散逃走了。

当地的县官名叫柳庆,他接到报案以后,先询问了胡商人,再查看了现场,还走访了附近的邻居,最后得出结论:参与这起抢劫案的,不像是有组织的团伙,很可能是一群乌合之众。那么,怎样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让罪犯主动来投案自首呢?

柳庆回到衙门,想出了一个主意。这天半夜里,一封匿名信张贴在县府的大门上,匿名信的标题是《致县官大人》,信上写着:“我知道抢劫者中间,已经有胆小鬼向县官大人告密,我也想前来自首,请求大人能从轻处理。”

第二天早上,县衙门外里三层外三层,人们争着来看匿名信,看过的,又把信上的内容你传我、我传他,很快就传遍了全城的大街小巷。当天下午,柳庆以县官的名义,在全城贴出告示,告示写着:“本官已收到匿名信,并已知道谁参加了抢劫,为给罪犯自首悔过的机会,特宽限三天,凡投案自首者可以从轻发落,逾期则一律捉拿归案,予以重判。”

告示贴出以后,两天还没有到,那些参与抢劫的罪犯们,都一个个来到县衙门,争着投案自首了。

柳庆想出了什么办法,让抢劫犯们主动投案自首呢?

常识断案:柳庆用的是离间敌人的心理战术,他知道这伙盗贼是乌合之众,相互间没有什么信任感,就伪造了匿名信,罪犯们看了相互猜疑,以为别人已经自首并且告发了自己,只好主动来自首了。

86.公审大树

有一个商人,在外面做了好多年生意,赚了一大笔钱,放在身边不放心,就带着钱回到老家,当天晚上,他关紧了门窗,拿出钱对妻子说:“这是我几年来辛辛苦苦赚下的钱,现在儿子只有3岁,咱们先把钱藏着,等将来儿子大了,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

妻子看到这么多钱,惊喜得嘴巴都合不拢了,“当啷当啷”数起来,商人慌忙说:“别弄出声响,让别人知道了不安全!”妻子数好了钱,商人问她:“这么一大笔钱,你看藏在哪里好呢?”妻子想了一想说:“就埋到后院吧。”等到后半夜,他们来到后院,把钱埋在一棵大树下。

过了几天,商人又要出门了,他到后院里,想检查一下钱还在不在,谁知刨开土一看,钱袋竟然不见了,就赶紧去县衙报了案。县官仔细地询问了情况,对他说:“钱埋在大树底下,谁拿了钱,大树应该知道啊。明天早上,我要亲自审问大树!”

第二天,县官派人把大树砍下来,运到村口的空地上。村里人听说要审问大树,感到很稀奇,都聚集在空地上看热闹。县官让商人的全家站在大树旁边,然后大声责问:“大树啊大树,到底是谁偷了钱,快快招来!”大树当然一声不吭啦。县官又下令:“大树不肯招供,就请众人排成队,在大树前走过去,或许大树会告诉你什么。”众人就排着长队,一个个走过大树。

忽然,商人的儿子朝一个年轻人喊起来:“抱、抱!”县官大喝一声:“来人!把这个偷钱的人抓起来!”

为什么县官通过审问大树,能判断出年轻人就是偷钱的人?

常识断案:县官想,埋钱的事只有商人和他的妻子知道,估计妻子趁商人不常在家,有了相好,她把藏钱的事告诉了相好,是相好偷走了钱。县官考虑到相好常到商人家来,商人的儿子对他一定很熟,就假装审问大树,吸引来众人,见到小孩要谁抱,谁就是偷钱的人。

87.过继

李铁桥是广东某县的知县,一天衙门口来了一位告状的老妇人,当差的衙役便把老妇人带到了堂上。

老妇人哭诉道:“大人,我丈夫李福贵去世多年,没有留下儿子,现在我丈夫的哥哥李富友有两个儿子,为了占有我的家业,他想把他的小儿子过继给我,做合法继承人。大人,我的这个小侄子一向品行不端,经常用很恶毒的语言谩骂我,我实在不想让他做我的过继儿子,于是,我就自己收养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做继子。这下我可惹怒了我丈夫的哥哥,他说什么也不同意让我收养别人家的孩子,并说不收养他的孩子,就让我这位小侄子气死我!大人呀!天下还有这样的哥哥,这样的侄子吗!请大人给我做主哇!”

李铁桥听罢,非常气愤。第二天,便在公堂之上开始审理这起案子。

李铁桥先把李富友叫到堂前,问道:“李富友,你想把你儿子过继给你弟弟家,你是怎么想的呀?”

李富友理直气壮地说道:“回禀大人,按照现行的法律,我就应该过继给我弟弟家一个儿子,好让我弟弟续上香火。”

“你说的有些道理。”李铁桥肯定地说。旋即,他又叫来老妇人,让老妇人说说他不要这个侄子的道理。

老妇人回答道:“回禀大人,照理说我应该让我这个侄儿为嗣子,可是,这个孩子浪荡挥霍,来到我家必定会败坏家业。我已年老,怕是靠他不住,不如让我自己选择称心如意的人来继承家产。”

李铁桥大怒:“公堂之上只能讲法律,不能徇人情,怎么能任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呢。”

他的话还没说完,李富友连忙跪下称谢,嘴里直说“大老爷真是办案公正啊”而告状的老妇人却是无奈的直摇头。

马上,李铁桥就让他们在过继状上签字画押,然后把李富友的儿子叫到跟前说:“你父亲已经与你断绝关系,从今天起,你婶子就是你的母亲了,你赶快去拜认吧。这样一来名正言顺,免得以后再纠缠。”

李富友的小儿子立刻就向婶母跪下拜道:“母亲大人,请受孩儿一拜!”

老妇人眼见着知县如此判案,侄儿又在眼前跪着,边哭边对着李铁桥诉道:“大人呢!要立这个不孝之子当我的儿子,这等于要我的命,我还不如死了好!”

听了他的话,知县李铁桥不禁哈哈大笑,笑后很快就断了案,还了老妇人一个公道。

你知道知县李铁桥在老妇人叹气之后是如何断的案吗?

常识断案:知县李铁桥将那个孩子断给老妇人是欲擒故纵,他知道如此不公的判决,老妇人一定不服,甚至觉得冤屈,果然如他所料,老妇人听到不公的判决后便说了“不孝之子……”那句话,于是李铁桥马上便问道:“你说这个儿子对你不孝,你能列举事实吗?”老妇人立刻便说出了很多件侄儿不孝之事。李铁桥便当众对其父李富友说到:“父母控告儿不孝,儿子犯了十恶大罪应当处死,”李富友闻听儿子要处死,连连求情。李铁桥便说道:“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不让他做婶母的儿子,既然不是她的儿子,也就不能以不孝重罪来处死他。”李富友只得照办,老妇人便顺利地不要了这个侄儿。

88.收萝卜

新任知县胡海山,刚接过官印就下乡察访民情。

一天晚上,他来到城外田野里,突然从一条田埂下跳出一个大汉,将胡知县擒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