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新股民炒股指南
2042800000026

第26章 股票市场的风险(1)

第一(节)“股市有风险,入市须慎重”

读者除了应了解专门性的投资知识外,还应全面认识在证券投资活动中所存在的种种风险及相关的问题。“股市有风险,入市须慎重”,我们经常看到这句话,也应该时刻将它放在心上。

所谓股市中的风险是指在竞争中,由于未来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或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造成股价随机性的波动,使实际收益和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使投资者有蒙受损失甚至破产的可能性。

股票和风险是孪生子,只要股票存在,而伴随而来的是风险。风险从字面上看,是“风”和“险”二字组成。股海是一个险滩,充满风险,股市风云永远变幻莫测,没人能够准确无误地预测股市行情。因此,股市上不能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但身处股市之中也应该经常听股市行情分析和投资专家们的意见,掌握股市信息,不能独断专行,否则,结果可能遭到损失。换句话说,股市预报,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有两种人在股市中必然会失败:一种是不听任何人的意见的人,一种是任何人的意见都听的人。

任何一个准备或已经在证券市场中投资的投资者,在具体的投资活动前,都应认清风险、正视投资风险从而树立风险意识,并相应的做好如下的基本准备工作:

1.掌握必要的证券专业知识

证券市场的本身是一门非常广泛而深奥的学问,当然一般普通投资人很难研究透彻,但是若想成为一个稳健而成功的投资人就必须花费心血和时间去研究一些最基本的证券知识,假如连一些基本的投资知识都没有就妄想碰运气赚大钱,即使运气好误打误撞捞上一笔,不久也肯定会再陪进去。

2.认清投资环境,把握投资时机

股市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息息相关,经济衰退、股市萎缩、股价下跌;反之,经济复苏、股市繁荣、股价上涨。

在股市中常听到一句格言“选择买卖时机比选择股票种类更重要”。这也就是说在投资前应先认清投资的环境,避免逆势买卖,有许多人在未了解股市大势之前即糊里糊涂盲目买卖,结果与股势反道而行。多头市场时做空,空头市场时却做多,这种人焉与能不赔光老本?

3.确定合适的投资方式

股票投资采用何种方式,因投资人的性格与空闲时间而定,一般而言,不以赚取差价为主要目的,而是想获得公司红利或参加公司经营者多采用长期投资方式。本身有职业,没有太多时间前往股票市场,而又有相当积蓄及投资经验的,适合采用中期投资方式。时间较空闲,有丰富经验,反应灵活的人可采用短线交易的方式。经验丰富,整天无事,且自认反应快,赌性浓,喜爱找刺激的人,多半向往当日交易。

就理论而言,短期投资利润最高,次为中期投资,再次为长期投资。但经验上证明很少人能每次准确的在底部买进,顶部卖出,所以就平均获益能力来计算,中期与长期投资较短期投资利润高,当日交易投机性最浓且具有赌博性质,是赚是赔一半凭经验,一半靠运气,风险大,伤脑筋,害身体,一般投资人最好不要轻易尝试。

4.制定周详的资金运作计划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股票交易中的资金就如同我们赖以生存解决温饱的大米一样。大米有限,不可以任意浪费和挥霍,因此巧妇如何将有限的“米”“炒”一锅好饭,便成为极重要的课题。

同样,在血雨腥风的股票市场里,如何将你的资金作最妥切的运用,在各种情况发生时,都有充裕的空间来调度,不致捉襟见肘,这便是资金运用计划所能为你做的事。

股票投资人一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市场价格的涨跌之上,愿意花很多时间去打探各种利多利空消息,研究基本因素对价格的影响,研究技术指标作技术分析,希望能做出最标准的价格预测,但却常常忽略本身资金的调度和计划。

事实上,资金的调度和计划、运用策略等所有一切都基于一项最基本的观念——分散风险。资金运用计划正确与否,使用得当与否都可以用是否确实将风险分散为标准来进行衡量。只要能达到分散风险,使投资人进退自如,那便是好的做法。至于计划的具体做法那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真正的风险分散方案,概括地说就是不要一次性把所有可投资的资金悉数砸进市场。

投资人,尤其是初入市场的投资人,手中握有的股票种类应该尽量单纯,绝不能如上例所述选择不同市场、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股票。这样在行情分析预测以及应付随时出现的意外行情时,才不会左支右绌,穷于应付。在具体操作上,可将资金分成三份。第一份作为第一次投入的先锋队,第二份作为筹码,第三份作为补投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动作均必须将精确的行情判断和资金策略配合使用,保持清醒的头脑,行情走对时要下得狠心加码追杀,行情走反时要冷静选择反攻机会。

5.正确选择投资对象

选择适当的投资对象亦为投资前应考虑的重要工作,对象选对了可在短期内获得几倍的丰厚利润,选择错误时可能导致损失惨重。

至于选择何种股票最好,要视当时的经济环境、投资人个性和对股市的了解程度以及经验而定。通常不怕冒风险,股市经验丰富的人多半喜欢买卖涨跌幅度大的热门投机股;而一些正要或刚投入股市的人应该投资获利能力强、涨跌幅度稍缓而流通性仍然很大的优良热门股。

第二(节)风险的种类

所谓风险,是指遭受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就证券投资而言,风险就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从风险的定义来看,证券投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可能性损失;另一种是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购买力的可能性损失。

在多种情况下,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都有可能遭受损失。对于股票持有者来说,发行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而出现亏损时,或者没有取得预期的投资效果时,持有该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其分派收益就会减少,有时甚至无利润可分,投资者根本就得不到任何股息;投资者在购买了某一公司的股票以后,由于某种政治的或经济的因素的影响,大多数投资者对该公司的未来前景持悲观态度,此时,因大批量的抛售,该公司的股票价格直线下跌,投资者也不得不在低价位上抛售,这样,投资者高价买进、低价卖出,本金因此遭受损失。对于债券投资者来说,债券发行者在出售债券时已确定了债券的利息,并承诺到期还本付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债券发行者都能按规定的程序履行债务。一旦债务发行者陷入财务困境,或者经营不善,而不能按规定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甚至完全丧失清偿能力时,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就必然会遭受损失。

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购买力的损失,主要来自于通货膨胀。在物价大幅度上涨,出现通货膨胀时,尽管投资者的名义收益和本金不变,或者有所上升,但是只要收益的增长幅度小于物价的上升幅度,投资者的收益和本金的购买力就会下降,通货膨胀影响了投资者的实际收益。

从风险产生的根源来看,证券投资风险可以区分为企业风险、货币市场风险、市场价格风险和购买力风险。

从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来看,证券投资风险又可分为市场风险(MarketRisk,又称系统风险)和非市场风险(Non—marketRisk,又称非系统风险)两种。

1.市场风险

是指与整个市场波动相联系的风险,它是由影响所有同类证券价格的因素所导致的证券收益的变化。经济、政治、利率、通货膨胀等都是导致市场风险的原因。市场风险包括购买力风险、市场价格风险和货币市场等。

2.非市场风险

是指与整个市场波动无关的风险,它是某一企业或某一个行业特有的那部分风险。例如,管理能力、劳工问题、消费者偏好变化等对于证券收益的影响。非市场风险包括企业风险等。

具有较高市场风险的行业,如基础行业、原材料行业等,它们的销售、利润和证券价格与经济活动和证券市场情况相联系。具有较高非市场风险的行业,是生产非耐用消费品的行业,如公用事业,通讯行业和食品行业等。

由于市场风险与整个市场的波动相联系,因此,无论投资者如何分散投资资金都无法消除和避免这一部分风险;非市场风险与整个市场的波动无关,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分散化来消除这部分风险。不仅如此,市场风险与投资收益呈正相关关系。投资者承担较高的市场风险可以获得与之相适应的较高的非市场风险所不能得到的收益补偿。

在西方现代金融资产组合理论中,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的划分方法得到了相当广泛地采用。为了更清楚地识别这两种风险的差异,下表列出了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的定义、特征和包含的风险种类。

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的比较

市场风险非市场风险定义与整个市场波动相联系的风险与整个市场波动无关的风险特征(1)由共同因素引起;

(2)影响所有证券的收益;

(3)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化解;

(4)与证券投资收益相关;(1)由特殊因素引起;

(2)影响某种证券的收益;

(3)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化解;

(4)与证券投资收益不相关;包含的风险种类(1)购买力风险;

(2)货币市场;

(3)市场价格;(1)企业风险等;

第三(节)风险的成因

证券市场中使投资者蒙受损失的风险归纳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外部客观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另一类是由投资者本人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风险。

外部客观因素所带来的风险有:

1.利率风险

这是指利率变动,出现货币供给量变化,从而导致证券需求变化而导致证券价格变动的一种风险。利率下调,人们觉得存银行不合算,就会把钱拿出来买证券,从而造成买证券者增多,证券价格便会随之上升;相反,利率上调,人们觉得存银行合算,买证券的人随之减少,价格也随之下跌。在西方发达国家,利率变动频繁,因利率下降引起股价上升或因利率上调引起股价下跌的利率风险也就较大;而在以下不发达国家,利率较少变动,因利率变化所引起的风险也相应较低,人们承担这种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也较差。例如1988年8、9月间,我国银行利率上调,对一些原来买债券的人来说,当初购买时就是因为看中债券比银行利率高,有的好不容易才通过各种关系购得,这时,债券利率反比银行利率下降了,而且还不能“保值”,故有不少债券投资者向银行、发行债券的企业以及新闻媒介呼吁,要求调高债券利率。实际上,这正是他们缺乏投资常识,不知道买证券还会遇上利率风险。

2.物价风险

也称通货膨胀风险,指的是物价变动影响证券价格变动的一种风险。这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些重要物品(如电、煤、油等)价格的变动,从而影响大部分产品的成本和收益;另一种是物价指数的变动。一般来说,在物价指数上涨时,货币贬值,人们会觉得买债券吃亏了,而引起债券价格下降。1988年抢购风时100元面值的国库券以七八十元的价格抛出,就是受此影响。但是,股票却是一种保值手段,因为拥有企业资产的象征,物价上涨时企业资产也会随之增值,因此,物价上涨也常常引起股价上涨。另一方面,物价上涨,特别是煤、电、油的价格上涨,使企业成本增加,这时投资股票也不免会有风险。不过总的来说,物价上涨,债券价格下跌,股市则会兴旺。

3.市场风险

这是指证券市场本身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证券价格变动的风险。

证券市场瞬息万变,直接影响供求关系,包括政治局势动荡、货币供应紧缩、政府干预金融市场,投资大众心理波动以及大投机者兴风作浪等,都可以使证券市场掀起轩然大波。就拿上海股市来说,1991年6月前疲跌不振,持股人眼看自己手中的股票价值不但没有增加,股票反而跌进票面以下,对股市毫无兴趣,泄气之至;拥有资金者面对行情持续处于跌势,也不愿贸然进场,造成进出均少,尽管上市股票不过区区几千万元,仍是供过于求。7月以后,在外地投资者的影响下,加之浦东开发等重大项目的促进作用,上海股市大振,大众心理起了根本变化,几千万元股票变得大大供不应求。对这样忽冷忽热的股市,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在意料之外,因为其中有许多无法预测的偶然因素。换言之,投资者若在6月投资股市,尽管价格很低,却会碰到许多难以意料的风险,正因为风险大,获利机会也高。

4.企业风险

指上市企业因为行业竞争、市场需求、原材料供给、成本费用的变化,以及管理等因素影响企业业绩所造成的风险。企业风险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营业风险,这里有市场上某种产品饱和滞销的因素,也有政府产业政策的影响,是某一行业或产业受到限制。例如为防治污染,有污染性的企业或因此关门,或迁移,或必须花极大费用去整治污染,从而造成企业利润大大下降甚至亏损。二是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财务状况不良,包括财务管理不当,规划不善,扩充过失等,从而造成不应有的营业损失和资本损失。一个企业若发生营业性风险尚可调整方向,若遇财务风险,有时在其会计报告中会用不属实的财务数据来欺瞒股东,误导投资人,当财务报告中突然出现大额营业外收入或非常利益所得,看起来公司获利大为增加时,需特别引起注意,这很可能是一种假象,投资者一定要谨慎对待。

投资风险若按风险影响的范围来说,可分为社会公共风险和个别风险,上述利率风险、物价风险、市场风险均属公共风险,企业风险则是一种个别风险。同样,因投资者本人主观因素造成的风险,也属于个别风险之列,包括盲目跟风、不必要的恐慌、贪得无厌、错误估计形势、错过买卖时机、像赌徒一样迷恋股市等等。其中盲目跟风和贪得无厌更是会将投资者置于死地的两种常见风险。

盲目跟风常常与不必要的恐慌联系在一起,成为大投机者操纵股市的牺牲品。一些大投机者往往利用市场心理,把股市炒热,把股价抬高,使一般投资者以为有利可图,紧追上去,你追我涨一直把股价逼上顶峰;这时投机者又把价位急剧拉下,一般投资者不知就里,在恐惧心理下,又只好盲目跟进,不问情由,竞相抛售,从而使股价跌得更惨。这种因盲目跟风而助长起来的大起大落常常让投资者跌得晕头转向,投机者则从中大获其利。

贪得无厌则跟赌博心理联系在一起。这种人在股市中获利后,多半会被胜利冲昏头脑,像赌徒一样频频加注,直到输个精光为止。反过来,假如在股市中失利,他们常不惜背水一战,把资金全部投在股票上,孤注一掷。毫无疑问,这种人多半落得倾家荡产的下场。

第四(节)风险的度量与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