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204400000013

第13章 哲学家主宰下的等级社会

第十二章哲学家主宰下的等级社会:《理想国》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得意门生柏拉图,为了表示对恩师苏格拉底的纪念和崇敬,柏拉图

以苏格拉底的生活和思想为依据,创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柏拉图的作

品共36篇,总称为《对话录》,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理想国》。

罗素曾说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中古和近代的一切哲学家中最有影响的人;在

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于后代所起的影响尤其来得大。”怀特海也说:“如果为欧洲整

个哲学传统的特征作一个最稳妥的概括,那就是:它不过是对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

理想破灭作《理想国》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的主要哲学著作。柏拉图出身

于雅

典的名门望族,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的教育,富于文学兴趣和才能,20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

学生,从此献身于哲学事业。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已经衰败的雅典民主制度判处死刑

,柏拉图外出游历寻求治国良方。公元前387年返回雅典,由朋友资助在雅典城外阿卡德摩

建立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的学校,即“柏拉图学园”,直到公元529年被皈依了基督

教的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封闭,它前后持续存在了900年之久。柏拉图是哲学史上第一个有大

量哲学著作传世,并且创制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哲学家,留下了近30种作品,

大多用对话体写成,其文体之优美亦堪称文学史上的典范。

柏拉图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度由盛到衰的时代,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决心献身于政治,认为只有

在正确的哲学指导下才能分清正义与不正义从而公正地治理城邦。雅典的现实使他感到失望

,他三次西西里之行想把他的政治理想付诸现实,但以失败告终,在理想和现实的深刻矛

盾中他不得不退而著作,探讨治理国家的学问,建立理想的政治蓝图。《理想国》就是在这

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

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

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在理念论的前提

条件下,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理想国度哲人天下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对话的形式,集中阐述了他的哲学、伦理学、政治

学、教育学、美学等方面的思想,其核心则是柏拉图的理想政治制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追求最完备、最崇高的统治,是寄希望于哲学王,这不单纯是因为哲

学王能够凭理智治理国家,更因为哲学王是眼睛盯着真理的人。他们能够认识“善”本身,

即“理念”。基于这个原因,可以说,“理念”作为柏拉图思想中最神圣最辉煌的“源”,

也是临照着理想国和主宰着理想国的。 

柏拉图的“理念论”作为他思想的主轴,贯穿于所有的对话中,《理想国》中的论述则作为

他中期的认识的标志更为典型和集中,其基本内容是:“理念”应是独立于具体可感事物而

客观实在的本体外,应是世界万物的根本原因,在《理想国》中,“理念”就是世界的最终

目的,“正义”的国家就是要以它为本才能建立。柏拉图的两个世界的观点(理念世界与现

象世界)给予整个体系以较为完整、较为圆熟的说明。

柏拉图指出,由于天赋的原因,人的个性、人的能力、人的智慧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它们之

间在一个城邦里所构成的需要关系,必须是各尽所能,彼此依赖,相互补充的。由此,柏拉

图便把国家的公民分成为三个等级。最低等级是生产者,中间等级是守卫者,最高等级是统

治者。这三个等级体现了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具体又与三种德性相适应:最低等级的

灵魂是欲望,其美德是节制;中间等级的灵魂是意志,其美德是勇敢;最高等级的灵魂是理

性,其美德是智慧。正如灵魂的三个部分应在理性的统率下发挥各自的美德,这三个等级的

民众应在哲学王的治理下,遵守各自的道德,实践各自的职务,以使统治与服从的相互关系

获得

协调、获得秩序,即整个城邦“不但为生产者而存在,同时也为统治者而存在。其目标在为

所有人尽可能提供最大的快乐”。由此,正义之邦便能实现了。这种以分工为原则的社会结

构,是柏拉图对国家理论的伟大贡献。

《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以至于后人为这部著作加了一个副标题“论正文”。与

以前那些很少有积极结果的对话不同,柏拉图在这篇对话中对于正义等问题作了积极而有系

统的阐述。正义就是不同阶层的人们按照各自具备的德性为国家作出最好的贡献,亦即各尽

其责而不干涉他人,这就是正义的原则。因此,正义不是智慧、勇敢、自制这三种德性之外

与它们并列的另一种德性,而是在它们之上,对它们普遍适用的德性。个人的正义与国家的

正义是相同的,毋宁说国家的道德品质来源于个人。人的灵魂具有理智、激情和欲望三个部

分,其中理智是智慧的,起着领导作用,激情服从它,是它的助手,欲望占据最大部分,它

贪得无厌,必须受到理智和激情的控制。能够识别这三个部分的各自利益便是智慧,能使快

乐与痛苦服从理智控制的激情就是勇敢,这三个部分以理智为领导和谐相处即是自制,这三

部分各尽其职,各守其责,协调一致,使灵魂能够自己主宰自己,这就是个人灵魂的正义和

健康。否则,如果各部分相互争斗,就会造成灵魂的不正义。因而个人的正义与国家的正义

是一致的。柏拉图认为,要想实现国家的正义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哲学家为王,因为哲

学家是真正爱智慧的人。

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那些只爱好具体事物如美的声调或形象的人只有

意见而无知识,只有那些认识美自身即美的理念,而且将其与具体事物区分开,而不互相混

淆的人才是有知识的人。知识的对象是真实的存在即理念世界,而意见的对象则是介于存在

与不存在之间的现象世界。他又通过“线”的比喻进一步将两个世界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

,影像;第二,影像所像的实物;第三,数理对象,灵魂将影像的实物作为影像来研究,它

只能从假设出发下降到结论;第四,理念。灵魂从假设出发上推到第一原理,它不再使用影

像而是使用理念来作系统研究。

柏拉图不仅以理念论证明存在着一个国家的理念即理想国,而且考察了现实存在的4种政治

制度,这就是荣誉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和僭主政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法律

无用而主张人治,期望出现哲学王来统治国家。

柏拉图深信,真正的理想国必定是由理性的智慧所支配的国家,真正的统治者则必定是具有

真知灼见的智者,所以权力、道德和知识也必定是结合在一起的。这即是说,没有知识就无

法辨别是非,无法成为“哲学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理想国》的整个体系,就

是围绕怎样教育和提拔治国者这样一个中心而建立起来的。

柏拉图对整个教育计划关心的焦点是如何塑造“哲学王”正确的品格和心态。柏拉图的教育

观完全是从他的以“理念”为主宰,以“理想国”为模式的社会政治体系中演绎出来的,以

致整个教学体制、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都高度自觉地服务于理想国的建设,服

从于理念的旨意。另外应该指出的是,柏拉图的教育理论所涉及的系统、非常宽阔,从

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从体育论、美育论到德育论、教学论都有全面独创的论述,确实为后

世的教育发展树立了一座观照的丰碑。

柏拉图还在《理想国》中花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艺术问题。

泛理想化色彩开乌托邦先河

《理想国》一书在哲学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凡是知道柏拉图的人几

乎都知道这部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对他此前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作了最为完整系

统的表述,而且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完整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构成了以后

作为社会政治理想而提出的乌托邦方案的开端。

柏拉图的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柏拉图将他的唯心论哲学运用到社会政治方面,就造出了他

的“理想国”。

《理想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书中许多关于政治伦理方面的分析也在许多领域发挥着参照和

引导的作用。英国洛克提出的分权制、代议制,法国孟德斯鸠提出的立法、行政、司法

分立制约的原则等,都汲取了柏拉图国家学说的营养。

柏拉图的政治学说充分表现出了一种理想主义的色彩,在政治思想史上开导了“乌托邦主义

”的理论先河。

总之,《理想国》以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论述加强奴隶制国家统治的方案,为当时和以后

的剥削阶级的国家学说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曾对《理想国》给予极高的评价。直到20世纪

,西方哲学家仍将《理想国》誉为“他(柏拉图)那个时代文化的最高代表作”,

“代表着那个时代的最佳世俗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