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204400000015

第15章 自由至上思想的经典之作

第十四章自由至上思想的经典之作:《庄子》

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其明显而突出的

标志,就是《庄子》这部古典文献的出现。

打开《庄子》一书,我们很容易被那丰富的内容,博大精深的思想所感染。它涉及到伦理、

哲学、人生、政治、科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而这些方面又是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系统结构的

用庄子的观点说,都是统属于“道”的。也就是说,一部《庄子》不外为了说明一个“道”

字。

隐世哲人著述《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他和

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代的人,而较孟子稍晚。他一生视仕途为草芥,

不追逐官禄,因而一生穷困潦倒,除讲学、著述之外,据说他有时还靠钓鱼、打草

鞋维持生活。住在“穷闾陋巷”,人瘦得“槁项黄馘”。

庄子是一位蔑视权贵、鄙视利禄,而追求个人自由的思想家。他尖刻、猛烈地抨击当时罪恶

的社会。什么圣人、王公大人,圣王之法、仁义礼乐,都给他骂得痛快淋漓。他在文章中大

声疾呼:“圣人生而大盗起。”他认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胠箧》),直接把矛头指

向暴君。他生活的宋国,当时宋王偃“射天笞地”,荒淫无道,不得人心,庄子是深有体会

的,所以他奋笔疾书,直抒胸怀。司马迁也说过,庄周“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

子之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一书,汉代流传的古本,为10余万言,52篇,内篇7,外篇28,杂篇14,解说3篇。

晋时,经郭象删定并加以注释的有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这些是不是

是庄子的著作,历来有争论。大多数论者认为,《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学派的论文汇编。

后人注解《庄子》很多,通行本有晋郭象注、清末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

》等。

道学之书语言宝库

《庄子》既是一个学派的著作汇编,那么其思想内容是不会纯一的。《庄子》,自古以来就

是文人学士感兴趣的一本书,它不但涉及哲学、人伦、政治,而且谈论美学、艺术、语言、

生物、养生等方面。但其主体思想,毕竟是庄周的思想,其理论主要是庄周的理论。庄子的

哲学,庄子思想的核心,都在一个“道”字上。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

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所谓“道”,是天地阴阳之间共同的东西。“道”

字在《庄子》中出现过362次,作为道家之道的《庄子》中是什么意思呢?《大宗师》篇描述

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

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庄子看来,道是客观存在的,但其本质是虚无的

。他承认物质是运动变化的,如一年的春夏秋冬,“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

天道》)他也认为事物可以向相反的方面转化,他说:“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穷则反

”(《则阳》)。可见,庄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他还承认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他在《至乐》

篇中,讲了一个用待人的方法去养鸟的故事:鲁国国君十分喜欢养鸟,有一次,他得到一只

羽毛十分美丽的小鸟,不敢把鸟放在露天的花园里,而把它迎进庙堂,派人献酒送肉,又命

令乐工奏乐曲,搞得鸟儿晕头转向,不吃不喝,第三天就死在笼里。

庄子在政治上是主张“无为而治”的,在《天道》一文指出,帝王要“以无为常”,“帝王

无为而天下功”。在庄子看来,为人处世应是不偏不倚的,不去伤害别人,也不施舍,不与

人争财物,自食其力。因此他主张遵循“中道”,这样可以保身,可以舍生,可以养亲,可

以终年。他劝人们“顺其自然”,不要以好恶损伤天性,应听任自然变化。“顺其自然”反

映了庄子自我解脱的内心世界。他从厌世思想出发,发展到“以死为至乐”,在庄子看来,

人类的产生是道的物化,而每个人的生老病死也是道的物化。所以,他妻子死的时候,信认

妻子的死是安然睡在天地这个大房子里,得到了宁静,他不但没有痛哭流涕,竟“鼓盆而歌

”(《至乐》)。就是在自己临终前,他也反对弟子厚葬,他说,要与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以星辰为珠玑。

道是自然之道,人性是人自然之性,无为而治是任民之自然而治,艺术是主观自然与客观自

然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这样说,一部《庄子》基本可用“自然”二字概括。《庄子》一书的

作者,用以表述“自然”这一概念的,大都是个“天”字,或者“天地之道”等。

在《秋水》篇中,记述了庄子拒绝去楚国做官的事。庄子用久已死去的神龟被供奉比喻官爵

受吹捧,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虚名而已,他宁可像活龟拖着尾巴在泥里爬,也不进入官场以

示显赫,宁肯生活贫寒,钓鱼维生,也不追逐官禄,这是他对现实不满的超然态度。因此他

愤世嫉俗,“终生不仕。”庄子一面鞭笞现实,一面同情劳苦人民。他在《达生》篇中,还

记述了庄公为满足私欲,让东野稷拼命地表演赶车技术,而累坏了良马的故事,表达了对东

野稷的同情。庄子还赞美过杀牛技术纯熟的庖丁、斫轮工匠、运斤成风的石匠、制锯的梓庆

,这些说明庄子和下层劳动人民思想感情的接近。

《庄子》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学士感兴趣的一本书,其词汇丰富多彩,声调铿锵动听,气势奔

放豪迈,结构起伏不平,感情色彩浓郁,纵横捭阖,潇洒自如,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其文

学造诣是可以与屈原的“骚赋”分庭抗礼的。在美学家眼里,多以为庄子开辟了有别于儒家

的美学系列,对中国的艺术影响深远。在语言学家来看,庄子是一位语言大师,《庄子》语

言之丰富生动,在先秦诸子著作中是无与伦比的,他第一次提出了寓言、小说的概念,创造

了近200个寓言故事,开辟了以虚构的手法反映现实和表现理想,被称为“诙谐之说之祖”

。

《庄子》一书,对于后代文学影响极大。魏晋以来,如阮籍、嵇康等倜傥不羁的作者,为人

为文,大抵都好老、庄。为文更多取法《庄子》。

鲁迅对《庄子》散文如此辉煌的艺术成就,评价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其实,

即使在整部中国文学史上,也可说是罕有其匹。

为了表达追求绝对精神自由和彻底超脱现实的思想,《庄子》散文的构思“意出尘外”。在

庄子看来,天下黑暗而污浊,不能用实实在在、堂皇正大的言语与世人讲论,采用异乎寻

常的艺术形式,表现遗世绝尘的思想。因而在题材的选择上,《庄子》更多地注目于寓言和

神话。其中既有对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加工改造,也不乏自出机杼的即兴创作。《庄子》

作者特别擅长形象思维,其文绝少空洞生硬的说教。他把深刻的哲理形象地寄寓于扑朔迷离

、真伪莫辨的虚妄情节之中,在一种超现实的艺术氛围里巧妙地表现自己的真实思想。《庄

子》中数以百计的寓言故事,即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就一篇文章而言,往往是一个个故

事环环相连套,连缀而成一个整体,共同表述一个中心。这就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连环式

的结构。据统计,仅《庄子》内篇7篇就这样连缀了近50则寓言故事。

《庄子》散文的不朽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其中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在《庄子

》中层现叠出,令人于惊奇骇怪中获得非凡的审美享受。其真实思想往往不露痕迹地寄寓于

千奇百怪的形象之中。

通过这样的形象描绘,把读者引入了一个超越时间、空间,不辨上下古今的艺术境界,这正

是《庄子》特异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它高于晚周诸子的一大艺术成就。

《庄子》中蕴藏着的深邃的思想源泉和不竭的美感源泉,一直强烈地吸引着后世的人们。其

思想观念和语言,依然生机盎然地生长在我们的生活和思想之中。

在今天,《庄子》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文化界亦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这是值得我们中华

民族自豪的!当然我们在阅读研究《庄子》时,必需看到他思想中有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

。如它破坏偶像,要求个性解放,这是进步的要求,是积极的一面。对于他的虚无主义的东

西是消极的一面。

过分抬高了无形的道,贬低了现实的感性世界,他认为生命不过是暂时的存在,是无足轻重

的。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无界限差别的,而后来发展到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

大小、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

处顺,逍遥自得。这使庄子原先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的思想,走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

但无论如何,难以否认的是,庄子所著《庄子》一书,对后世的哲学、文学影响深远。因其

与老聃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有相通之处,人们把他与老子并举为“老庄”,因其散文独特

的艺术风格,后人又把他和屈原并称为“庄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