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204400000025

第25章 世界上写实小说

第二十四章世界上第一部写实小说:《源氏物语》

在日本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让世界上的女性感到自豪,这个人就是杰出的女作家——紫

式部。紫式部在作品中,则表现了对社会和人生冷静、透彻的观察力和沉郁、凝重的态度。

她对社会的反映,潜藏着一种严峻的批判精神,也表现了真诚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向往。她在

日本文学史上留下的这部长篇巨著,永放光芒。

命运不济写作物语

紫式部(约978~约1016)是日本平安时代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

史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在日文中,“物语”一词的意思是故事或杂谈。物语文学是

日本一种古典文学体裁。《源氏物语》便是日本物语文学的优秀代表。作者紫式部,为日本

著名女作家,本姓藤原,因为父兄都任“式部丞”(官名),作品中的女主角紫姬又被传诵一

时,所以后人就称她为紫式部。

有关紫式部的生平,留下的材料极不完整。据说紫式部出生于一个中等贵族家庭。这是一个

世代相传的书香门第。她从小就受到汉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熏陶,这为她后来创作《源氏物语

》奠定了基础。

紫式部22岁时有一次婚姻,3年后夫死,留下一女,从此过着孀居生活。从当时妇女的地位

来看,紫式部生活的艰辛不言而喻。早年丧夫的紫式部,哺育孤女。但正是生

活的不幸,反使她的才智受到磨练。

大约到了二十八九岁时,紫式部以才女的身份被召入宫,做中宫彰子的侍从女官。

大约在彰子妊娠离宫之后,紫式部也出宫了。对于她此后的生活,人们几乎一

无所知。紫式部留下的作品,除《源氏物语》外,还有《紫式部日记》等。

紫式部写作《源氏物语》始于何时,很难得知。日本学者历来看法不一。一般认为,她是在

丈夫死后不久孀居时开始创作的,在宫中又写一段时间,才告完结。也有人认为,以源氏死

去为界的前后两篇,写作时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因为前后两篇在风格上不完全相同;后

篇在对社会的观察、选材和艺术技巧等方面,比前篇显得更成熟、更丰富了。

《源氏物语》的背景是藤原道长执政下的平安王朝贵族社会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小说艺术

地再现了贵族内部的尔虞我诈的权力斗争,揭露了贵族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及其必然崩溃

的趋势,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历史画卷。

平安王朝源氏情史

《源氏物语》共54回,80余万字。小说的故事历时70余年,跨越4个朝代,约有400多个人物

。以源氏逝去为界,全书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篇。前篇从第一回到第44回为止,以京城宫廷

贵族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源氏从诞生到逝去的经历。源氏的生涯又以第21回为界,分

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写源氏从少年到中年时期的生活。小说写源氏的出生;12岁时加冠;

夫妻不和;与继母乱伦;私通生下后来的冷泉帝;受桐壶帝的宠爱,放荡、好色,官运亨通

后桐壶帝去世,源氏失去靠山,到须磨隐居,直到冷泉帝即位后,源氏重新得势,被奉为太

上皇。

第22回以后描写的是源氏的后期生活,这时源氏35岁。主要写源氏对玉NC034的恋情、

三公主和

柏木的私通以及紫姬之死,间写源氏同葵姬所生之子夕雾的生活。玉NC034是夕颜的女

儿,多年

流落在外,被源氏找到,迎回府中,作为义女。但源氏常调笑义女玉NC034,意欲纳为

小妾,被

玉NC034拒绝。源氏40岁时,受已退位的朱雀院之托,迎14岁的三公主为正妻,不久他

发觉三公

主同柏木私通,心中异常不快。三公主生下酷似柏木的薰君后,心中愧恨,削发为尼。源氏

从此认为:这是自己早年乱伦放纵的罪恶报应,心如死灰。紫姬在43岁时病故,年过半百的

源氏悲痛欲绝,在烧去往日的情书之后,决心隐居佛堂。第41回只有卷名而无正文。从后文

看,估计源氏于五十五六岁时去世。

后篇起于第45回,写薰君同宇治八亲王的三个女儿之间的故事,故称之为“宇治十帖”。宇

治八亲王本是源氏异母兄弟,因曾被弘徽殿女御利用反对源氏,故当源氏重新得势之后,受

到冷遇,移居宇治山庄别墅,独自抚育二女。年已20的薰君,同源氏的性格正好相反,他为

人忠诚,守身严谨,他常因自己身世之隐秘,痛感人世之无常。他听说八亲王深通佛典,故

往拜之。不久,他就恋上了八亲王的大女儿。大女公子病逝后,薰君极度悲伤。得知八亲王

的私生女浮舟,其貌酷似已故的大女公子,便设法将她安顿在宇治山庄内,甚为亲近。不料

NC035皇子冒充薰大将,夜入浮舟卧室,强迫浮舟从之。浮舟一身事二男,不堪其苦,

投江自杀

,被救后,削发为尼。薰君往访,浮舟拒不相见,至此结束全书。这时薰君28岁。

这部小说前后两篇的主要人物不同,某些卷章,又可以独立成为短篇小说,所以对这部作品

的构思和主题是否具有二重性的问题,历来看法不一。从全书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

作者的世界观和艺术构思来看,前后两篇是一致的,具有长篇小说的整体性,因而,其基本

主题也是一致的:源氏荒唐、曲折而荣耀的一生,给人们展示了一幅皇宫贵族华丽、腐朽、

淫乱的生活画面,暴露了贵族社会的种种黑暗和矛盾,揭示了上层贵族精神崩溃和必然没落

的历史趋势,表达了往生净土的佛门幻想和宿命观念。

紫式部创作这部作品时的日本,正是藤原道长专权下平安王朝的全盛时期。表面上的繁荣,

实际上掩盖着极其复杂而尖锐的争权夺势的宫廷矛盾。这种争斗涉及包括宫廷内外、皇亲国

戚、贵族派系的整个上层社会,甚至影响到佛寺禅院、山野荒村的化外之民。

在小说中,每当政局变动和情节发展处于转折时刻,作者常借书中人物之口,直接讥评时事

,叹息处世之艰辛,感伤世风之沦丧。不管是桐壶帝的盛宴、源氏的流放,还是藤壶的辞世

等,都伴随着人生的哀伤。仕途坎坷,变异之事时起;疫病流行,六畜不兴;世态炎凉,人

情淡薄,使人痛感人生如落日,前途暗淡。这种凄凉哀怨之情,几乎笼罩整个作品。即使是

在极乐之时,小说中的人物也不时感叹末日将降。

《源氏物语》艺术构思的基本情调,是渊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源于《长恨歌》中所描

写的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基调。小说在叙述桐壶帝不顾众口非难,一味宠爱更衣时,写道:“这等

专宠,真正教人吃惊!唐朝就为了有此等事,弄得天下大乱。”而且“这消息渐渐传遍全国

,民间怨声载道,认为此乃十分可忧之事,将来难免闯出杨贵妃那样的滔天大祸来呢。”更

衣死去之后,桐壶帝不仅晨夕披览《长恨歌》画册,以寄托哀思,而且其神情姿态,亦如《

长恨歌》中所描写的唐玄宗那样,在悲戚茫然之中,幻想“天上人间会相见”。《长恨歌》

中所表达的悲剧气氛,在整个作品中反复出现。如在葵姬病故、流放须磨、紫姬死去直至卷

末的蜉蝣篇中,《长恨歌》的悲剧旋律,几乎不绝于耳,构成这部长篇小说的基调。

宫廷贵族的腐朽,还表现在作品所揭示的种种宫廷阴谋以及上层贵族的争权上。当然,这部

作品不是从政治的角度去描写贵族内部短兵相接的斗争,而是围绕源氏的色情生活反映出来

的。以弘徽殿女御及其父右大臣为首的外戚派和以源氏及其岳父左大臣为首的皇室派,是小

说中政治角逐的主要对手。全国上下,宫廷内外,无不卷入这场权力之争,呈现出错综复杂

的局面。源氏的荣辱升降、情场的得手和失意,无不受这场内部权力之争的制约。桐壶更衣

被逼死,源氏被降为臣籍以及后来流放须磨,都是弘徽殿女御一派的胜利。而冷泉帝即位,

源氏复升时,弘徽殿女御一派则受到排斥和打击。

人生的悲剧,佛门的空幻,也是构成这部小说基本主题的一个重要内容。不管是宫廷豪华的

盛宴,还是源氏放荡淫乱的生活,处处都充满了悲剧色彩和对佛门的追求。这种悲剧,又是

同作者对妇女的无限同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者运用细腻而委婉的笔触,描写妇女的不

幸和痛苦,反映她们的哀伤和怨恨。

《源氏物语》的众多人物中,源氏是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位主人公。这个皇族出身的大贵族

,既是一个风流儒雅、潇洒多情的美男子,也是一个腐朽没落的贵族代表。作者本意在于把

他写成一个贵族社会中的理想人物。生活的逻辑和现实主义的力量,使作者把他写成了一个

悲剧人物。

源氏与众多女性的交往,各有不同的情趣、契机和结局。他同藤壶、紫姬和三公主之间的幽

和婚姻,不只是反映了源氏追逐色情的本性,而且同源氏政治上的沉浮和命运的波折紧密相

连。这三个女人在不同时期的出现,可以说是源氏生命历程的三个转折点的信号和显示,也

是构成他悲剧性格的三个重要原因。源氏与继母藤壶私通,日夜恋慕藤壶的化身紫姬,夫人

三公主与柏木私通,所有这一切,都导致源氏跌入悲情的深渊。

浮舟是小说中命运最惨的一个妇女,生父弃养,继父虐待,又遭退婚之羞,同时又遭两男子

占有,精神之痛苦,可

想而知。

小说正是以浮舟的削发结束的。

空门归宿,给予她的只是无限的悲愤和凄凉。

物语文学典范长篇小说鼻祖

《源氏物语》是日本中古物语文学的典范,艺术成就很高,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影响极大。

这部作品的语言,温柔典雅,优美流畅。行文之中,常常穿插汉诗与和歌,以表达人物的思

想感情,渲染气氛,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小说虽然主要描写源氏的爱情生活,但并非单纯地表现“卿卿我我”,而是反映了一夫多妻

制下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贵族公子喜新厌旧、玩弄女性的腐化堕落,抨击了贵族社会里

将妇女当做政治交易工具的卑劣行径。

《源氏物语》近百万字,规模宏大,出场人物有400多个,时间跨度长达70年。它是日本小

说史上里程碑的作品,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不仅对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它是世界上最早问世的长篇小说,比欧洲第一部小

说集《十日谈》早300多年,比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堂吉诃德》要早将近600年。

这部日本巨著中广泛地运用了中国古典诗文,引用唐代白居易的诗句达90余处。小说还引用

《论语》、《老子》、《韩非子》、《史记》、《汉书》和《文选》等中国古典中的史实,

以及陶渊明、刘梦得和白居易的诗句。引用白居易的诗句达百余处。这些,都增添了作品

的抒情性,使得作品更为典雅和富有文采,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气氛,因此,对中国读

者来说,会感到更加亲切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