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204500000063

第63章 揭人隐私是大过

第六十二节揭人隐私是大过

佛家箴言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弘一大师

智慧解读

弘一大师弘一大师认为,小人喜欢探听君子的隐私——缺点和过错,但君子却不愿意听闻小人的恶言恶行,这是一颗慈悲心的大小之分,也是小人和君子的人品差别所在。

修行法门

《菜根谭》中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可以远害”。 意思是说,不责怪他人犯的小过失,不揭发他人的隐私,不记过去他人犯下的罪恶。做到此这三点可以修身养性,健以养德。不揭别人的隐私,这就是佛家所提倡的一种包容精神。

隐私,不见得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但隐私确实是一个人的不愿被人知道、不愿被人公开的弱点或缺点。正如俗话所说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自己的隐私。在社会的众多规范中,人们逐渐获得了羞耻心,也就是自尊感。羞耻之心,人皆有之。为了维护这份自尊,人们常常把自己的弱点或缺点掩盖起来,尽力向他人展现自己的优点。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人:专爱打听别人的隐私,议论别人的隐私,以此来炫耀自己的“灵通”,这样的人被人们称为“长舌妇”。“长舌妇”常常为了逞一己之痛快,而在人世间造成制造事端、挑起矛盾、分裂团结等恶果,令人们深恶痛绝。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提倡“隐恶扬善”,意在告诫人们发扬善心善念,广做善事,而要尽量克制人们的恶念恶习。即使你做不到“扬善”,至少也不可以“扬人恶事,揭人隐私”,因为“事不关己”,你理应“高高挂起”。但有的人就是喜欢无端造谣,蓄意陷害别人,看起来是害人,其实是对自己的阴德有亏,实在是害人害己。

老子曾经对孔子说:一个生性聪明,而且懂得深思明察的人,为什么会经常遭受厄运?其原因无非喜欢议论别人的长短;一个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的人,却经常遭逢危险,多数也是因为喜欢揭发别人罪恶的结果。

揭人隐私,其心可诛。自古以来,不少忠臣为国为民,却被奸佞陷害,谎称他通敌叛国,以致遭到抄家灭门之祸;许多忠贞烈妇被谣言污损名节,上吊而亡;造谣者即使没有受到“法律”治罪,但是“因果”之报不会幸免。然而,正如佛家所倡导的因果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制造谣言者终究逃脱不了“因果报应”:明朝魏忠贤陷害忠臣义士,魏忠贤最后也没有好下场;清朝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一再在乾隆皇帝面数落政敌刘墉的“劣迹”,多次谋害刘墉,然而等乾隆皇帝一退位,嘉庆皇帝就马上把他问以大罪,抄家斩首;宋朝的权臣秦桧谋害岳飞等忠良之士,虽生前荣华富贵享尽,死后却留千古骂名,只怕是身陷地狱底层,永世难以翻身。在这些奸佞小人种下累累恶因之后,他们终要承受累累的恶果。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这些血与泪的教训告诉人们:千万不能心存恶意,故意算计别人,陷害别人,否则冥冥之中,因果报应,信有征也。

在星云大师所著的《如何安住身心》一书中,他根据因果常识,为迷途之中的众生列出了十点“揭人隐私之过”:

1.所求不遂

2.前途横逆

3.贫穷下贱

4.好事难成

5.名声败坏

6.遗祸子孙

7.命运不顺

8.口臭难闻

9.六根不全

10.恶果现前

自己种下的恶因,也要自己收获恶果。无论是“现报”、“来生报”、“后世报”,你终究逃脱不了因果报应。正如《四十二章经》所说:“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至其面;仰天吐唾,唾不至彼,还堕己面。”我们想要揭发别人之过,喜欢找别人的麻烦,专爱传播他人的坏事,其实这就如同送礼给人,对方不接受,最后礼物还是要还给自己,这既是典型的“自讨苦吃”。所以揭人之过,可不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