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204500000077

第77章 一切皆空实为样样都有

勘破篇:人生苦海,唯有空空是大道

佛祖释迦牟尼在《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家认为,世间一切皆为幻相,一切皆空,因此佛家时常劝诫众生要悟空,祛除内心的妄念,心空灵静,方能容纳精妙的佛法。

悟空:一双慧眼,勘透空空大道

圣严法师曾说:“空性就是空性,空性的意思是不抓右边,不抓左边,中间也不执著。”,《心经》里曾写道:“超越文字,超越思想,超越叙述,般若波罗蜜多。”这就是在劝诫人们要懂得人生不生、不灭,有如虚空的本质。当人们达到不为外物所动的空灵境界,自然烦恼苦痛渐少,欢乐渐多。

第七十六节一切皆空实为样样都有

佛家箴言

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让心柔软,就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达到真正心中万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有古有今,一切随心通达,运用自如。

——星云大师

智慧解读

星云大师劝诫世人:要想让心灵充盈欢乐,首先要让心灵清明空灵,拂拭心上的积尘,不为外物所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抛却人生的烦恼和苦痛,方能悟得空空大道,获知欢乐幸福的人生境界。

修行法门

在佛经的《菠萝蜜多心经》中多次谈到“空”,当然,这里所谓的“空”并不是我们通常所消极地认为的一无所有,而是包含了极其深刻的意义。一方面,“空”是指万事万物都是随时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因此,要求我们达到一种无我的境界。而另一方面,“空”也是“不空”,因为佛法讲究普度众生,因此,它是一份救世的事业。其实,佛法中的“空”的意义便在于让我们以无我的精神去从事世间的种种事业。因此,在佛教看来,“出世”也是“入世”两者有相通之处,而非矛盾。

佛陀在灵山会上,出示手中的一颗随色摩尼珠,问四方天王:“你们说说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后,各说是青、黄、红、白等不同的色泽。

佛陀将摩尼珠收回,张开空空的手掌,又问:“那我现在手中的这颗摩尼珠又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异口同声说:“世尊,您现在手中一无所有,哪有什么摩尼珠呢?”

佛陀于是说:“我拿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别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你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颠倒啊!”

佛陀的手中虽然空无一物,但就像苏东坡的诗句所说:“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正因为“空无”,所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佛陀感叹世人“颠倒”,因为世人只执著于“有”,而不知道“空”的无穷妙用;总是被外在的、有形的东西所迷惑,而看不见内在的、无形的本性和生活,其实那才是最宝贵的明珠。

在弘一大师看来,佛法中的“空”是“无我”的意思。什么是“无我”?梵文为anatman,不是我,或者没有我的意思,即译作非我,或无我。

完全的无我,在表面,似是消极的行为;于实际,却是积极的做法。

弘一大师的“无我”,不是否定我的存在和我的价值。这便是他对“空”的理解,而他对“不空”的理解则更是精辟而独特,他认为“不空”在于努力做救世之事业。

在太平寺中,弘一大师再次见到了前来拜访的老友穆藕初。叙旧之后,两人的话题自然而然地谈到佛法上来。穆藕初对于佛教并无多少了解,不过他在一些哲学、文化类的书籍中见过一些批评佛教的观点,对于在他看来,佛教总觉得是一种引导人出世导入出离世间,逃避家国社会责任的宗教,当此国家衰微,正需国民奋发图强之际,佛教于世又有何益呢?

弘一大师解释说,佛法并不离于世间,佛教的本旨只是要洞悉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人求真求智,以断除生命中的愚痴与烦恼,修学佛法也并不一定都要离尘出家,在家之人同样可以用佛法来指导人生,利益世间。就大乘佛教来说,其菩萨道精神,更是充分体现着济物利人的人世悲怀,凡有志于修学佛法者,皆需发大菩提心,立四宏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欲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以此自励精进,无量世中,怀此宏大心愿,永不退失,只要是济世利人之事,都可摄入佛道之中,佛教哪里会是消极避世的宗教呢?

弘一大师是一位真正做到了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的人,在他出家之后,他一方面静心研究佛法律部著书立说,另一方面则不断游历来进行佛法的交流和弘扬。尤其是在抗战期间,曾经留学日本的他更是站在了抗日这一边。他甚至在生命的弥留之际还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字,一面庆幸自己的解脱,一面悲悯人生的苦恼。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烦恼之中是因为我们不能理解佛家之“无我”,总是在追求为“我”或为“我所有”。但佛是一位充满了慈悲、智慧的觉者,是一个无我和清静无为的人。“无我”,就是断除尘世间一切烦恼,舍弃一切不该追逐的东西。在这种“无我”的境界下,你的奉献会让你感到自然并且身心愉悦。

《老子》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王弼对此解释说:“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的确如此,人要真正认识自我,诚非易事。现代人生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不免会为生存的而竞争、为名利的竞争等等,如果人能够明白佛家“无我”的观念,人就不会被物欲等现象利益所系缚,不会为物所役。

人应当做自我的主人翁,恢复自我的本来面目,实现自我的真实价值。那么,人就必须破除欲望对自己身心的系缚,了悟自我的清净本性。钱财等一切物质的东西,对于人而言,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对于钱财的明智做法是,取之社会,亦当还之于社会。 如果能有如此境界,人生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

无我法,即无畏、牺牲、奉献,因为“无我”,在你奉献的时候,感到自然、身心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