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秦王朝3
2048100000017

第17章 不可不知的秦前历史(6)

朝中的许多大臣看到这个样子,都忧心如焚,担心着楚国的命运,纷纷进宫去劝谏他。可是楚庄王压根儿不理睬这一套,反而责怪这些人多事,妨碍了自己玩乐的兴致。到后来他干脆下道命令“谁敢再来多嘴,我一定要杀他的头,决不赦免!”果然有的人不敢再去劝谏他,害怕遭到杀身之祸。

三个年头过去了,楚庄王仍然没有丝毫悔改之意,朝廷里的政事乱成一团,公子燮与公子仪曾经乘机叛乱,幸亏庐戢黎与叔麇两位大夫平息了这次叛乱。

公元前613年,晋与鲁、宋、郑、陈、许、曹、卫等国在宋国的新城结成联盟,原来依附于楚国的陈、郑、宋等国又倒向晋国。任这样发展下去,楚国的江山社稷就难保了。

不顾生死的劝谏

大夫伍参实在忍受不下去了,便冒死进宫来见楚庄王。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钟鼓齐鸣,楚庄王左手抱着从郑国娶来的姬妾,右手抱着来自越国的美女,面前的几案上满陈佳肴醇酒,他醉眼朦胧地正在欣赏一队队舞伎们的轻歌曼舞。伍参走到他的面前,跪拜行礼,楚庄王瞟了他一眼说道:“又来找我的麻烦,你难道不怕死吗?”伍参笑眯眯地回答说:“臣下怎敢找君王的麻烦!只是有个谜语猜不出来,特来求教于大王,为大王酒后助兴。”楚庄王说:“那么你就说吧!”伍参说:“高高的山上有只鸟,三年不飞又不鸣,是何鸟?”楚庄王略一沉思说:“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此鸟非凡鸟。你下去吧,我知道了!”伍参连忙磕头说:“是!还是大王的见识高!不过依臣下愚见,此鸟不飞不鸣,就怕猎人暗中射箭哪!”楚庄王听了这话,似乎微微一震。伍参觉察到楚庄王话中有话,满以为他会有所转变,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大夫苏从,两人都感到高兴。几个月以后,苏从再进宫去,不料却看见楚庄王还是在和一群美女调笑戏谑,越发不成体统。于是苏从正颜厉色地批评楚庄王说:“大王身为楚国国君,继位三年,不问朝政,长此以往,恐怕只会像夏桀、商纣一样,招致身亡国灭之祸啊!”楚庄王一听这话,真是怒气冲天,立即抽出宝剑,直指苏从的心窝,大声吼道:“你难道没听到我的命令,想找死!”这时大厅里歌舞骤停,空气顿时紧张起来。只见苏从仍然挺身而立,面不改色,一字一句、沉着有力地回答说:“如果我死了能对大王有好处,能使大王从此以社稷为重,振奋精神,能使我们楚国日益繁荣昌盛,那就是我的心愿,即使是死了也毫无怨言,请大王处死我吧!”楚庄王圆睁怒眼,逼视苏从。几分钟后,他猛然抽回宝剑,丢在地上,双手紧紧按住苏从的肩头,激动地说:“好啊!苏从大夫,你正是我要物色的社稷之臣。”他回转身,一挥手,让那些惊呆了的艳姬美妾、歌女舞伎统统下去。招呼苏从坐下,两人亲切地谈了起来。

背后的隐情

苏从这才知道,别看楚庄王三年不理朝政,可他对朝中大夫们的情况相当熟悉,忠奸分明;对于各诸侯国的动向,也了如指掌,胸有良策。苏从真是大吃一惊,万分激动。原来这是楚庄王的策略。他即位时年纪还很轻,需要有一个磨炼世事、增长阅历的过程,三年不飞正是为了增长羽翼,而三年不鸣,则是为了考察群臣的忠奸。这是因为当时朝中情况很复杂,谁好谁坏、谁忠谁奸一时还分不清,特别是贵族若敖氏的势力强大,专横跋扈,仗势欺人,他们究竟要干什么,还得让他们充分表演一下。因此,楚庄王在表面上装糊涂,不闻不问,而实际上是在默默地考察群臣的忠奸,以定取舍。他宣布“有敢谏者死无赦”的命令,是为了能够发现那些敢冒杀头危险、犯颜进谏、真正忠于自己的有胆有识之士,也发现了一些不顾国家的安危,只会阿谀奉承、谋求飞黄腾达的小人。这是一种“考察”臣下的绝妙方法。所以,楚庄王不是什么荒淫无道的昏君,而是治国安邦、寻求人才的有心人。

第二天,他召集满朝百官开会,任命了伍参、苏从等一批德才兼备的大臣担任朝中的重要职务,削弱了若敖氏的势力,同时还杀了几个为非作歹、证据确凿的坏蛋。从此,楚庄王节制声色淫欲,专心治理国家,把楚国的内政着实整顿了一番。

齐相晏婴

身材尽管矮小,但是为人不卑不亢,令所有君王刮目相看。

与楚王的智辩

晏婴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一次,他奉命出使楚国,楚王见其个头太矮,就戏弄他说:“堂堂齐国为何派个矮子出使我国,难道齐国没有更好的人了吗?”晏婴灵机一动,厉声回答:“我们齐国派人出访有个规矩,那就是:有贤才的人出使上等国,不才的人出使下等国。大人出使大国,小人出使小国。我晏婴是小人,又最不才,因此,我只能出使楚国。”楚王听了很尴尬,只好自我解嘲地说:“我本来要戏弄他,反而被他耍笑了。”于是,楚国上下都不敢轻视晏婴,处处对其以礼相待。

楚王虽已知道晏婴的厉害,但他从心底总不服气。

晏子又一次出使到楚国,楚王与其左右想要羞辱他一顿,所以故意与晏子在前庭站着说话。

说话间,一个小吏绑着一个人从楚王面前走过。这时,楚王故作不知,问道:“绑的是什么人,竟从这里走?”押解的小吏回答说:“是个齐国人。”楚王瞅了一眼晏子,又问:“他犯了什么罪?”小吏回答说:“是个盗贼。”楚王接着大有挑衅之意地说到:“难道齐国人生来就是盗贼吗?”晏子听了,已明白其意,针锋相对地说道:“江南有桔树,把它移栽到江北,就变为枳树,之所以如此,是因其地域不同而发生了查化。现在的齐国人,在齐国安分守己,没有盗窃行为,而到了楚国就犯盗窃罪,这大概是楚国的习俗影响的吧。”楚王与其左右,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最后楚王又只好自我解嘲地说“晏子确是贤人啊,贤人怎么可以戏弄,戏弄不成,反倒自讨没趣。”

为国家赢得荣誉

晏婴为齐相,无论出使到哪个诸侯国,都不辱使命。

一次,他出使到吴国。吴王对身边的大臣说:“晏婴很有辩才,辞令娴熟,合于礼节。”停了一下,他下令说:“晏婴来见,就说天子召见他。用这个试探一下,看他如何?”

第二天,晏婴果然有事要见吴王。负责的官员对他说:“天子召见。”晏婴机智地说:“臣晏婴奉齐君之命出使到吴国,见的是吴王。没想到啊,事情会如此令人不解,怎么变而为见天子呢?”停了停,他接着又说:“我还是要见吴王,吴王现在在哪儿?”负责的官员见事情有点不妙,心想,晏子果然厉害,于是急忙改口说:“吴王夫差请见。”

这样,晏婴仍以诸侯之礼与吴王相见。

对君主同样毫不留情

晏婴为齐相期间,诸侯国不敢轻易对齐施威。他对内处理朝政,刚直不阿,秉公执法。有一次,身边的一个人不小心,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非常生气,怒气难消,便叫人把那个人绑到殿下,命令左右把他大卸八块,以消心中之气。

大臣们见景公如此动怒,无人敢前来劝谏。这时晏子走过来,问明怎么回事,他走到被绑的人面前,只见他举起左手扯着那个人的头发,右手霍霍磨刀,仰着头问道:“古代的圣明之王肢解罪人的刑罚,不知是从何时开始的?”齐景公听了,马上离开座席并说:“把那人放了吧,罪过在寡人这里。”一句话,使景公怒气全消,茅塞顿开。

晏婴善于辞令,以能言善辩著称,刚直不阿,秉公执法也为人称颂。后人推崇他,还因其平紊一般不参与酒席之事。即使是国君,他也婉言谢绝。

齐景公饮酒作乐常常是通宵达旦。一次,齐景公和他的宠姬美妾饮酒作乐,虽已酒过三巡,可景公仍未能尽兴。宠姬美妾一个个娇姿百媚,你让我劝,景公总觉不够欢畅。忽然,他想起相国晏子来,心想若是与他一起开怀畅饮,那才痛快。

随即命令手下人去叫晏子,有人说这不太好,于是就叫人备车,并把酒具佳肴全部移动到晏子那里。报信的人只说大王光临,要晏子接驾。晏子不知有何事竟然惊动国王驾临。他穿上朝服,束好腰带。手持笏板,恭候在门旁。

片刻,景公驾到,晏子忙迎上前去并问道:“大王有什么事吗?”景公说:“没有啊!”晏子不解地说:“若无事,为何烦劳大王深夜屈尊来到臣舍?”景公兴冲冲地说:“相国政务繁忙,日理万机,难得消闲。寡人今夜带来美味佳肴,还有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愿与相国一起痛饮,共享欢乐。”不料晏子回答说:“若是安邦治国之事,臣当为之谋划,在所不辞;若是宴饮尽欢的酒席之事,大王左右之人尽可与大王同欢,我不敢参与其间啊。还望大王见谅。”

景公万没想到,竟然碰了钉子。但想到晏子勤于政事,一身正气以及他的贡献,没有发怒。只好兴味索然地回驾了。

伍子胥掘墓鞭尸

为报父仇,一夜白头,掘墓鞭尸,达成心愿。

宫廷中的阴谋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大国兼并小国,扩张了土地。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

为了这个缘故,宋国大夫向戍在晋、楚两国之间奔走,做调停人。公元前546年,晋楚两国和其他几个国家,在宋国举行了“弭兵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代表南北两个集团讲了和,订了盟约。规定除齐、秦两个大国外,各小国都要向晋、楚两国同样朝贡。晋楚两国平分霸权,以后五十多年里,没发生大的战争。

到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之后,楚国渐渐衰落了。

公元前522年,楚平王要把原来的太子建废掉。这时候,太子建和他的老师伍奢正在城父(在河南襄城西)镇守。楚平王怕伍奢不同意,先把伍奢叫来,诬说太子建正在谋反。伍奢说什么也不承认,立刻被关进监狱。

楚平王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一面又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叫他们回来,以便一起除掉。大儿子伍尚回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就跟父亲伍奢一起,被楚平王杀害。太子建事先得到风声,带着儿子公子胜逃到宋国去了。

伍奢的另一个儿子伍子胥,也从楚国逃出来,他赶到宋国,找到了太子建。不巧宋国发生内乱,伍子胥又带着太子建、公子胜逃到郑国。想请郑国帮他们报仇。可是郑国国君郑定公没有同意。

太子建报仇心切,竟勾结郑国的一些大臣想夺郑定公的权。被郑定公杀了。伍子胥只好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投奔吴国(都城在今江苏苏州)。

隐姓埋名,流落江湖

楚平王早就下令悬赏捉拿伍子胥,叫人画了伍子胥的像,挂在楚国各地的城门口,嘱咐各地官吏盘查。伍子胥带着公子胜逃出郑国后,白天躲藏,晚上赶路。来到吴楚两国交界的昭关(在今安徽含山县北)。关上的官吏盘查得很紧。传说伍子胥一连几夜愁得睡不着觉,连头发也愁白了。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东皋公。同情伍子胥,把他接到自己家里。

东皋公有个朋友,模样有点像伍子胥。东皋公让他冒充伍子胥过关。守关的逮住了这个假伍子胥,而那个真伍子胥因为头发全白,面貌变了,守关的认不出来,就被他混出关去。

伍子胥出了昭关,害怕后面有追兵。急忙往前跑。前面是一条大江拦住去路,伍子胥正在着急,江上有个打鱼的老头儿划着一只小船过来,把伍子胥渡过江去。

过了大江,伍子胥感激万分,摘下身边的宝剑,交给老渔人,说:“这把宝剑是楚王赐给我祖父的,值一百两金子。现在送给你,以表达我的心意。”

老渔人说:“楚王为了追捕你,出了五万石粮食的赏金,还答应封告发人大夫爵位。我不贪图这个赏金、爵位,难道会要你这宝剑吗?”

伍子胥连忙向老渔人赔礼,收了宝剑,辞别老渔人走了。伍子胥到了吴国,吴国的公子光正想夺取王位。在伍子胥的帮助下,公子光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

吴王阖闻即位之后,封伍子胥为大夫,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又用了一位将军孙武,是个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吴王依靠伍子胥和孙武这两个人,整顿兵马,先兼并了临近几个小国。

出兵报仇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和伍员(字子胥)研究为他伐楚报仇的计划。此时的阖间踌躇满志,他不仅为了实践自己对伍员许下的诺言,而且还要借此向列国炫耀实力,称霸江南。

这时楚平王已死了10年,继位的楚昭王是楚平王和他所夺的太子建的妻子伯嬴生的儿子熊珍。他年幼即位,当了10年国王才二十来岁,大权长期掌握在奸佞之臣费无极、囊瓦手中,他们搞了很多陷害忠良、得罪邻国的勾当,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伐楚,现在正是好时机。

伍员为吴王请来大军事家孙武,不长的时间,便作好了一切战备工作。孙武用截江水围城的战术攻下了楚国的都城,楚昭王从西门出奔隋国去了。

伍员安排吴王住在楚王宫中,让诸大将住到楚国各大臣家中,任凭他们淫乱取乐,以发泄自己的心头之恨。吴军纷纷上行而下效,随意闯入民宅,为所欲为,一时把一个偌大楚国的都城,搞得乌烟瘴气,简直成了禽兽的渊薮。

孙武一再进谏“兵以义动”,立故太子建的儿子芈胜为君,以延续楚国的宗祀。阖闾和伍员哪里听得进去?吴王贪干消灭楚国以扩张吴国的领土,伍员贪干进一步地报仇雪恨,结果吴王接受了伍员的建议,派人焚毁了楚国的宗庙。楚人怨声载道,过去多少人都同情伍员这个“忠良之后”的不幸,现在全都恨他引狼入室。但是,他丝毫不管这些什么反映,继续实施他的复仇计划。吴王在章台宫置酒大宴群臣,伍员又痛哭起来,吴王大为诧异他的“煞风景”,询问哭因,伍员奏道,“平王已死,嗣君逃跑,臣父兄的大仇并没有报呀!”

吴王问:“卿意如何呢?”

伍员答道:“恳求大王允许臣扒开平王的坟,打开棺椁,砍下他的头来,以发泄臣的心头之恨!”

吴王慷慨地说:“好吧!卿给予寡人的,太多太多了,寡人还有什么舍不得那副枯骨呢?就随你的心意干去吧!”

掘墓鞭尸

伍员谢了吴王出来,率领本部人马来到查访出的楚平王坟地室丙庄寥台湖。只见平原衰草,湖水茫茫,哪有什么大坟?伍员捶胸大哭起来:“天啊!你难道不让我伍员替父兄报仇吗?”

忽然一个老翁来到面前,见礼后主动指引说:“平王自知生平积怨太多,怕人掘坟,所以葬在湖中,得弄干了湖水才能找得到。”

伍员先派会水的人下去,摸到石椁的位置,然后命令军士背沙袋把它围起来,再淘干圈内的水,便现出了石椁。凿开椁,发现了棺木,抬起来很重,打开一看,里面只有衣冠和几百斤生铁。老翁说:“这是疑棺,真棺在它的下面呢!”军士抬掉疑棺、石板,又发现了一具棺木。

伍员令人打破棺木,把尸体拖到岸上,仔细查验,果然是楚平王,用水银浸过,脸色和活着的时候一样。

一想到十年来萦绕梦魂的“他”,伍员怨愤中烧,甩开九节铜鞭,一气抽了三百鞭子,直打得皮肉横飞,筋断骨折。又用左脚踩着他的肚子,右手去挖他的双目,边往外挖边数骂说:“你活着的时候有眼无珠,不辨忠奸,听信谗言,杀害了我的父亲、哥哥,你要眼有什么用!”然后又砍下他的头,捣毁衣衾棺木,连同尸骸一起抛弃在原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