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2048300000038

第38章 现代人常见行为障碍与自我调适(5)

治疗恋物癖主要用心理治疗的方法,一般来说治疗效果都较好:

1.疏导疗法。心理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用准确、生动、亲切的语言分析其恋物癖产生的根源和形成的过程,以及恋物癖的本质和特点,使患者对自己的病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提高治疗的决心和信心,达到治疗的目的。

2.认知领悟疗法。通过患者对疾病过程的回忆,医生找出其根源,然后帮助患者分析解释恋物癖行为的危害。

3.厌恶疗法。当患者产生了恋物的欲念时,便给他一个恶性刺激,如拉弹橡皮圈去弹击患者的手腕,使之感到疼痛,从而控制这种欲念,直到病态现象消失为止。

第9节异装癖

异装癖称异性装扮癖。是指通过穿着异性服装而得到性兴奋的一种性变态形式。这种性变态患者以男性见多,因为女性着男装现在已经常见,尤其在西方社会还很流行,故并不视为异常行为。

一、异装癖形成的原因

1.心理因素。有的患者对两性关系有一种惧怕和忧患的心理。因此,有不少患者在不穿异性服装情况下性交出现明显的阳痿症状,而穿了异性服装则无此性功能障碍。这大概是异性装扮解除了患者潜意识中对性活动的忧虑情绪或罪恶感的结果。

2.家庭环境的影响。患者在幼年时本身性别受到环境的影响,如父母本来想要个女孩,却偏偏生了个男孩,或者相反。为了填补心理上的缺憾,便把孩子打扮成异性并给予更多更大的关注和爱抚。

3.教育引导不当。有些父母总认为女孩子温顺听话、讲卫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时,总爱把男孩当女孩来对待,还常拿邻居家的女孩作榜样进行教育。或者相反,把女孩当男孩来教育,使孩子在儿童和青少年期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养成异性化的气质性格。

4.迷信思想的影响。有些家长,特别是年纪大一点的爷爷奶奶之辈,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总爱向算命先生算命问卦,为求孩子平安成长,便将孩子打扮成异性形象,取异性名字。

异装癖患者一般在5~14岁之间开始萌生异装兴趣,到了青春期就产生与异性装束有关的色情幻想。开始时一般在自己房间中穿异装,通过镜子自我欣赏。以后逐渐频繁起来,出现在公众场合,或穿异装入睡;先是部分异装,偶尔穿一两样女性服装,以后逐渐增加异性衣饰的件数直至全部使用异性装束。他们穿着异装时大多会体验到平静和舒适感,有的还有一种文雅和美丽的感觉。如果不穿或被制止穿异装时,则会引起强烈的紧张不安的情绪。患者在穿异装后能引起性兴奋,最初是手淫时穿,以后则是性交时穿。多数患者结婚后,与妻子有性爱,少数患者后来转换成易性癖患者。

二、异装癖与恋物癖的区别

还要注意异装癖与恋物癖的差别。虽然恋物癖者有时也有穿异装的行为,并能因此而引起性兴奋,但这种行为不普遍,也不一定经常穿。同时他们不仅仅限于异性的服装,还包括其他许多异性用品,不会自己去选择合身的异性服装或讲究打扮。他们感兴趣的是除妻子以外所有异性穿用过的内衣物品,而对异性本身没有兴趣,对性交行为反感。异装癖患者则普遍而经常地穿异装,但只穿其妻或自己的异性内衣等,而且对性交行为有兴趣。有部分异装癖患者是在恋物癖倾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即由偶然性的穿着异性服装与性活动如手淫等结合,最后通过学习强化,形成以异性装扮来获得性感满足的癖好。

三、异装癖的治疗

一般来说,异装癖不会危害社会和他人,但其行为有伤风化,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措施,及时进行治疗。异装癖早年起病,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出现异装癖迹象时,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其自信心,以减轻对自己性别期望的压力。到了成年,应鼓励他们建立异性恋爱关系并结婚,在妻子的帮助下,其异常行为可望得到控制和纠正。

第六节恋童癖

恋童癖是以儿童为对象获得性满足的一种性变态。此种性变态行为的患者以男性多见,女性极为罕见。受害者为女孩或男孩,年龄多在10~17岁之间,也有小至3岁以下的。

一、恋童癖的产生原因与表现

恋童癖主要是由于后天心理发展不正常造成的,其原因归纳起来有:

1.心理因素。爱恋儿童,留恋童年时代。对儿童表示关注,本是人的一种普遍行为,其心理也是无可指责的;但这种行为和心理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作为一种观念在头脑中固定下来并控制人的行为,便成了恋童癖患者。

2.社会因素。有的人因为在工作、生活中,人际关系不好或受挫折,便觉得人心难测,与成年人打交道要费尽心机,因而感到很疲劳、紧张、可怕,而与儿童交往则无需费多大周折动多大脑筋。时间一长便对成人间的人际关系感到厌倦,而把兴趣转到了儿童身上。

3.家庭因素。家庭不和睦,夫妻感情不好,使之对成年人间的性生活失去兴趣,而把对象转向儿童。

4.性格缺陷。由于性格胆怯、懦弱,缺乏应付危机的能力,当遇到意外的重大精神打击时,如妻子有了外遇而被发现了,不能勇敢地面对现实,希望退回到童年。于是把心思转到小女孩身上,在心目中把小女孩幻化成两种形象:一是恋人,一是母亲。

5.其他原因。有的则是因为智能发育迟滞、慢性酒精中毒、残废、年老或其他脑病,而接触正常成年女性的机会很少,故将满足性欲的对象转向儿童。

恋童癖患者的行为表现为他们对成熟的异性不感兴趣,只以儿童为满足性欲的对象;患者主要追求的是心理上的性满足和性快感,因此,他们常常通过窥视或玩弄儿童的生殖器来达到性满足,性接触往往未达到性交的地步就中止了。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接触的次数增多,心理满足便会演变成生理满足,即出现性交要求、玩弄儿童、折磨儿童等行径。此外,在恋童癖患者中有同性恋倾向的与有异性恋倾向的患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同性恋倾向的患者,大多是已婚的,而且他们更喜爱一个年龄较大的对象,即12~14岁的对象;而有异性恋倾向的恋童癖患者更喜爱7~10岁的儿童,甚至认为自己是受害者。他们与其说是倾向于情欲高潮,倒不如说是更倾向于看和摸。这类患者大都是阳痿患者,如果射精的话,也是通过露阴癖、窥阴癖、手淫来实现的。

二、恋童癖的类型

1.成熟型恋童癖对儿童的爱恋仅仅停留在爱抚、抚摸和宠爱的水平上。这种人从未与他同年龄的人建立一种性关系,只是在与儿童的交往中才能体验到一种舒适感。作为一个成年男人,他不会主动与对方建立一种性关系,如果有这样的事情发生,通常也是由于那少男或少女的勾引。还有些恋童癖者仅仅对玩弄儿童感兴趣,其中另一些人则扩大了他们的兴趣范围,热衷于拍摄儿童色情照片和录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的色情把戏。这些有共同兴趣的人经常私下交换录像带。

2.退化型恋童癖者在早年生活表现正常,与他同辈人一直有良好的关系,与同龄异性也曾有过性关系。然而在以后的生活中,自我怀疑和幼稚感逐渐滋生,在社会交往和性生活中渐不遂意。在某些情况下,这种人会慢慢地嗜酒和失业。这样,一系列的挫折会使他将性行为转向儿童。这种对儿童的性行为带有冲动性并且常常是把它当做缓解某种生活压力的手段。这种恋童癖者会为他的行为感到苦恼、自责、害臊、甚至有一种犯罪感。

3.攻击型恋童癖是最具危险性和反社会性的恋童行为,行为人为满足性刺激和亢奋的需要,在行为时往往伴有虐待和暴力。这种攻击行为本质上是一种恶意的侵犯。攻击的方式多种多样,往往造成攻击对象严重受伤,感到极度痛苦,甚至造成死亡。此类虐待型的恋童癖者不仅给儿童造成痛苦,而且其行为方式极其色情。他们在虐待行为中常使用枪、刀子、铁管或皮带作为威胁伤害的工具。

三、恋童癖的治疗

恋童癖属于严重的性犯罪,法律上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一般都根据受害儿童的年龄和性别给罪犯不同程度的法纪惩处,此外,还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常用的有厌恶疗法,而且效果也较好。当患者接触儿童或儿童模型时便给予能造成其身心痛苦的刺激,如电疗刺激、橡皮圈刺激、肌肉注射催吐药使其呕吐等,破坏患者病理条件反射,经过多次反复强化,使其改变恋童癖的行为模式。另外,通过药物治疗,如给患者使用抗雄激素来限制男女恋童癖者的性欲,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