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2048300000064

第64章 心理疾病及其治疗(3)

原来,这是由心理病的特殊性决定的。心理病的核心问题,是一些持久的、无法排遣的“内心”痛苦,病人能感觉到,但它是无形的东西,谁都看不见、摸不着,人们无法把它拿出来、搬走或用刀把它切除,即使用药物,也无法把它彻底消除。心理治疗技术有能力使病人的问题再现于心理治疗室中,但治疗仍很困难,因为据研究,心理病一方面妨碍病人的成人生活,另一方面,它也是心理冲突的一种妥协,在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它对病人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消除了“心理病”也就等于消除了保护,使病人得面对更大的压力,自然会遇到来自患者的抵抗。

心理病难治疗的第三个原因,是心理病的发生是在成年,而它的形成是从童年期就已经开始,早已为心理病的产生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心理病状态早已成为病人习惯和人格的一部分。当心理治疗触及到它的时候,也就触及到了一个人从小养成的习惯和人格,而人本能上拒绝改变形成多年的习惯和人格,所以,心理治疗总会遇到来自病人本身的顽强抵抗。这就是心理治疗与其他种治疗最突出的差别——病人一方面来寻求治疗,一方面又下意识地抵抗治疗。这就像一个病人一只手拉着医生请求施治,另一只手推拒医生拒绝治疗一样。病人的不自觉的抵抗,使心理治疗变得困难,而患者或医生对于抵抗的无知,将使治疗难上加难。

第14节心理治疗有什么副作用

世界上没有只有治疗作用而没有副作用的疗法,心理治疗当然也不会例外。

心理治疗的副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使患者停滞不前;二是使患者的病情加重;三是使患者增加了新的问题。

最常见的副作用,是使患者停滞不前。比如,一个依赖型的患者,把依赖的模式转移到医生身上,而这个医生没有察觉,下意识地在满足和鼓励患者的依赖模式,这将导致患者的依赖模式难以解决,治疗当然就会停滞不前了。还有的患者心理问题的核心是被动、习惯于接受别人的控制,如果恰好遇到一个习惯于控制别人的治疗师,患者和治疗师会形成“控制—接受控制”的病态同盟,这样的关系表面上似乎非常舒适,但是,患者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患者的人格没有得到发育和成熟。

第二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是加重患者的病情,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少见的,通常发生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由于这些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比较脆弱,如果治疗强度过重,会使患者的防御机制崩溃,使病情一过性地加重。还有个别患者,存在着隐蔽很深的自虐心理,将心理治疗视为自虐的工具,这样的人,心理治疗在表面上越成功,他的受虐心理越得到满足,病情也就越重、越顽固。

第三种可能发生的副作用,是制造新的问题。这样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它通常发生在一个非常变态的医生和一个心理上非常幼稚的患者之间,是以医患双方严重的施虐受虐心理做基础的。这种情况似乎只是在西方的心理片中可以领略得到。

心理治疗的副作用,主要是来自于医生的不成熟。好在心理治疗是一种“自纠”过程,患者会本能地退出这样的治疗。而且,对心理医生督导制度的产生,也可以一定程度地避免心理治疗的副作用。所以,心理治疗和其他治疗比起来,还是属于安全度比较高的治疗,不必过分担心。

第15节心理病治疗的常见误区

在诊治心理病的过程中,有很多心理病之所以治不好,是因为患者陷入了某些误区。

最常见的误区就是,病人一味地去寻求特效疗法,如特效药、高级仪器、外国疗法,凡是媒体上宣传过的,都要匆匆忙忙试一试,而每种疗法又都是浅尝辄止,忽视了调动患者本人的内在潜力和能动性。而调动患者本人的内在潜力和能动性,恰恰是心理治疗的核心,也是治疗取得疗效的根本原因,如果忽视了核心和根本,治疗当然不会取得成功。

第二种常见误区,是病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颠倒了医生和病人间的主次关系。心理病的诊疗与一般疾病的一个显著区别就在于,患者是治疗的主体,医生是辅体。如果把心理病的治疗比做一次心灵手术的话,那么最合适、最理想的手术者并非心理医生,而是心理病患者本人,心理医生只是手术的助手和顾问,绝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只会拔苗助长。

第三种常见误区,是病人对于治疗的难度和所需时间估计不足。据研究,任何心理病的产生,都有病态性格做基础,性格基础不动摇,心理病的症状也将难以根除。而性格是在五岁以前的铸型作用形成的,五岁以后就基本定型,一旦定型,终生难以改变。我国的谚语里,也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说法,可见,心理病的诊治原本就是艰难而漫长的。对此缺乏认识和没有足够的准备,陷入急于求成的误区,治疗就容易失败。

第16节你是否有心理危机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重。我们可以这样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出现心理危机。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可以指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也可以指精神面临崩溃或精神失常,还可以指发生心理障碍。

典型的个人心态具有以下几点:

1遭遇重大心理压力的生活事件;

2患者出现一些不适,但都构不成精神病的程度,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

3依靠个人的能力无法应付或适应;

4产生极大的心理痛苦。

人的一生中,每一个阶段都会出现危机,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的危机。年轻人一般会遇到一些诸如恋爱婚姻、工作职业、人际关系、环境适应方面的危机。而老年人则有以精神、躯体疾病为主的危机。

当一个人出现心理危机时,当事人可能及时察觉,也有可能“不知不觉”。一个自以为遵守某种习惯了的行为模式的人,也有可能潜在着心理危机。染有严重不良瘾癖的人,常常潜伏心理危机。当去戒除瘾癖时,心理危机便会暴露无遗。

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很多,现举下例加以说明。

冯艳,32岁,一家音像公司的老板。她是生意场上的女强人,由于商场如战场,整天打打杀杀,稍有不慎,就会有闪失,所以工作压力大,每天清晨起来都会担心这一天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也不敢休息,生怕一休息,倒霉的事情会发生。这样一天到晚,精神都绷得特别紧,觉得马上就要绷断了,自己快要死了。

小张,21岁,某大学学生。因与男朋友在校外同居被老师发现,给予了处分,觉着面子上过不去,老师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还担心学校把这件事告诉父母,觉得活着也没脸见人了。

林娇,34岁,家庭主妇。因丈夫生意做大后,有了钱,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不顾家,还在外面包二奶,产生婚姻危机,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弃妇,想把丈夫和第三者杀死。

许多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或重大的刺激后,他们在用以往应付问题的方法失败后,就会出现心理失衡,产生悲观、烦恼、焦虑、抑郁孤独等消极情绪及行为紊乱等,甚至产生了自杀或他杀的念头。专家认为,有了心理危机,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轻则导致神经衰弱,重则患上抑郁症或精神错乱。

一般来说,心理危机每个人、每个阶段、每个年龄层都有,只不过有的人能顺利渡过,有的却成了解不开的千千结,变得性格内向,不善于人际交流、遇事多敏感、想不开,凡事爱钻牛角尖。

资料表明:心理危机男人比女人多,年轻的比年纪大的多,接受中等教育水平的多,职业以工人、职员、学生、干部、管理人员、科技人员、教师、医务工作者和无固定职业人士居多,未婚的比已婚的多。

二、心理危机的应对

能不能克服心理危机,首先取决于一个人的自信心。

其次,在个人无法应对的时候,要积极地寻求帮助。

第三,危机干预可以帮助人们进行“人格塑造”,帮助人们恢复自信,从而利用个人的能源:个人的智力、智慧和信心,改造心理缺陷,发挥自己的潜能。当一个人在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如果有一些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来干预一下,倾听他们的诉说,及时地帮他们拂去阴影,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或许苦闷的心情会变得开朗,觉着生命没有意义的大多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第四,家庭、社会也要给以关心互助。

第17节什么是变态心理

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任何心理的产生都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基础。因此,人的心理是在其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变态心理又称为异常心理,它与病理心理可作同义语看待。在心理学上,判断人的心理是否变态,常用心理障碍的程度来加以区别,当然不能缺少专家的鉴定。对于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整体的心理活动瓦解者,常采用医学模式治疗,使用“精神病”之术语;对于轻度心理障碍,如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影响但自知有毛病者,则采用心理或行为校正的模式来解决问题,那么使用“心理障碍者”之术语,它一般包括神经症和人格障碍,而这两种情况统称为“变态”。

例如,一个青年人有谈恋爱和结婚的欲望,这是正常心理;如果这样一个青年,认为恋爱和婚姻是他(她)所不能接受的,那么,其行为就是变态心理的反映。当然,变态心理也有程度上的差异。一个抱独身主义的青年,他的心理是变态的,但他的行为并不构成对他人的威胁,因此,这行为不涉及能力问题。

反之,一个不愿或不能结婚但出现露阴癖的人,同属于变态心理,由于其行为违反了社会公认的准则,就应负一定的责任。

所以,对于变态心理的理解以及正常心理的划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加以分析和确定,而不能简单地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