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204900000012

第12章 法家学说的形成 (1)

第 11章 法家学说的形成 (1)

如果我们把华夏文明史的扉页翻回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便会被一幕瑰丽的景象所吸引

:思想理论界犹如峰峦竞伟争奇,思想家人才辈出,群星灿烂。他们纷纷著书立说,“朝秦

暮楚”,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思想,形成多种流派,史谓“百家争鸣”。

在诸子百家中,有一个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尊主卑臣,明职分不得

相逾越”,“信赏必罚”,“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的学派以其新颖、独特、激进的观点而

为后人褒贬不一,这就是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法家。

顺乎时宜 一断于法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变动时期。社会的急剧发展变化迫切要求人们反思过去,明

察现实,预测未来。总之,人们需要重新认识历史。另外,由于割据分建,战事纷繁,使各

个诸侯王国人人自危,面临着如何妥善解决内政与外交的课题。惟一的方法就是富国强兵。

这就必须采取合乎时宜的谋略和政策。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诸子百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不一。法家的理论则新颖、独特、

合乎时宜,很有其特点,具体来说如下几点:

特别强调法的作用。他们认为:法是治国的不二法门,必须以法治国,一切

一断于法。为此法不仅要不厌其详,而且一定要公诸于众,还要随时而变。因此,法家特别

强调变法,以便使变法与时代的需要相符合,君主立法时必须要顺天道,随时变,因人情,

循事理,量可能。

此外,法家主张在执法上必须赏罚分明,不得徇私。许多法家还主张重罚,苛刑以服人。

倡导耕战。春秋战国是注重实力的时代,法家认为:实力是解决社会矛盾的

基本手段,实力的大小决定着国家的生死存亡,即所谓“力多则人朝,力弱则朝于人”,只

有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建立强大的军队才能一统天下。在社会的诸多要素中,惟有农与兵

、耕与战才是力量的惟一源泉。若要富国强兵,则必须奖励耕战。

强化专制独裁的君主统治。在先秦诸子中,法家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

思想推到顶峰。法家认为:“道无双,故曰一”,君主便是人间凡世中的“一”,应该独操

一切权势,应掌握最高和最后的决断权。为此,不仅要在政治上支配一切,而且要控制人们

的生计,还要统一人们的思想,韩非就曾明确提出“言执于法”和“以吏为师”的主张,从

而为禁绝百家和实现文化专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总之,法家思想的最高宗旨就是

实现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群英戍法 集于韩商

法家中是人才辈出的,前期的主要代表有李悝、商殃、吴起、申不害、慎到等,后期的韩非

则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同时也吸收了其他诸家学派的一些思想并有所发展,形成新兴地

主阶级的一套完整的统治思想体系。

李悝,又名李克,生卒年已不考。曾作过魏文侯(在位时间为公元前445年至前397年)的宰相

。

由李悝倡议,魏文侯支持,魏国曾于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变法运动,李

悝的法治思想得以应用于社会实践,他也因此奠定了战国时期法家始祖的地位。

李悝从发展农业生产着眼,主张“尽地力之教”。为此,李悝在魏国实行了授田制度,进行

种植指导和实行了平籴法。在《汉书?食货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李悝在作“尽地力之教”时,使“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这不仅说明了当时劳动生产率

有了显著提高,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与授田制的内在关联。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李悝还提出了平籴法,规定“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

石”,并以此为标准,“谨观岁,有上中下熟”三等好年成。丰年时,国家应按一定合理价

格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作为储备,以免谷贱伤农;饥年时,国家要将手中储备的粮食出售给

居民,保证粮价不暴涨以至通货膨胀。这样就会“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收有

余以补不足也。行之魏国,国以富强。”

此外,李悝提出了“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用人原则,

使“来四方之士”,把更多的贤者能人吸取到统治阶级中,这对当时用人唯亲、用人唯旧的

传统是个有力的冲击。

李悝最大的贡献是对以往历朝的立法活动作了理论总结。“撰次诸国法,著《法经》”。创

封建法典之体制,开成文法典之先河。《法经》的影响极其深远,所谓“秦汉旧律,其文起

魏文侯师李悝”,甚至曹魏、两晋、唐的法律也还要以它为根据,以后它经过其他法家的增

补而逐渐完善,成为适合封建地主阶级要求的法律。

吴起政治活动的时间略晚于李悝,他曾作过魏文侯和魏武侯的宰相,后得到楚悼王重用,进

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

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裁减百吏

秩”,这些抑制世袭贵族的措施,极大加强了楚国的中央集权,国力大盛,以至于“南平百

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使得“诸侯患楚之强”。

申不害,据《史记》载:“故郑之贱臣,学术以干韩昭侯,昭侯用为相。内修改教,外应诸

侯,十五年,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他曾著《申子》,在先秦广为流传,后世常以申、商(鞅)齐称。法家的政治思想以法、术、

势为中心,商鞅侧重于法,申不害侧重于术,慎到侧重于势,形成战国中期法家三大巨擘。

慎到,战国时期赵国人。法家中最先把道法结合起来的人物,著《慎子》一书,兼备势、法

、术三种思想,以势为主,做到“贵势而不尚独断,尚法而不崇苛严,任术而不贵阴谋”。

李悝、吴起、申不害、慎到这些法家,虽然思想、学说不尽相同,但都不同程度上提出法治

的主张,这一事实本身就意味着奴隶制日益崩溃瓦解,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强大,即将登上中

国历史的舞台。至于这一任务的完成,商鞅、韩非两位法家大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商鞅(约公元前390~前338年),是卫国没落宗室贵族的后裔。本名公孙鞅,又叫卫鞅。由于

他曾在秦国主持变法,政绩卓著而被封与商地,所以史书上往往称他为商鞅,又号商君。

商鞅年轻时,就热心于法家学说,并对李悝、吴起的改革成就十分向往。

秦孝公继位时,颁布了招贤令,要变法革新。于是,商鞅便带着李悝的《法经》,去晋见秦

孝公。

商鞅经过多次晋见,使秦孝公接受了他的学说,决定实行变法。

但是,在秦国的宗室大臣中,许多人对变法持怀疑态度,有的甚至激烈反对,提出“利不百

,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商鞅批驳了这些复古守旧的谬论,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并进一步提出:“治世不可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