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204900000024

第24章 科举制 (2)

第 21章 科举制 (2)

御试时,虽同考策问,但一、二等人写500字就可以了,而三、四等人却要写1000字。

考试内容的难易也不一样,蒙古人、色目人的题目比较容易,汉人、南人的题目则较难。前

两等人如果愿意参加后两等人的考试,考中后可以比汉人、南人高一等授官。

中国的封建社会到明朝时已开始走下坡路,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激化

明朝统治者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一方面想尽办法笼络人才,另一方面实行文化钳制,思想

禁锢。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其创立基业的过程中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他很重视人才

,选拔人才不拘一格。明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就开了科举,这时的科举考试在内容上日趋腐朽

,朱熹集注的四书五经被规定为学校的教材和考试内容。作文的形式也趋死板,严格要求以

八股文的形式,扼杀了创新。这就严重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以致使像《本草纲目》这样

的世界医学名著当时也不被承认。同时,这一时期的科举取仕程序也变得更为严密、繁琐。

科举制度的优越性逐渐丧失了,因而日趋没落。

明朝的正式考试分四级:县试和府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县试与府试由知县、知府亲自主考。

乡试是各省面向生员举行的科举考试,在各省省会进行。

会试由礼部主办。在京城举行,相当于唐宋时的省试。

明代国家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

便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一般在会试的三月初举行。被录取者称为进士。

科举规定:凡被罢免的官吏及娼优之流不能参加考试;落选者不得喧哗取闹、纠缠

考官;考官不得徇私情。违反规定者一经查出,就予以除名。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一阶段,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

趋没落,在这一时期,在历史舞台上上演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寿

终正寝了。

清朝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是沿袭明朝。考试程序、录取原则、授官方式及考试时间大体上一样

。只

是在长期的推行过程中,细则更多,内容和格式更加僵化、死板,到晚清时已成为众矢之的

。

清朝科举考试仍以进士科为主,也有制科和武举科,又新增了翻译科。翻译科是应当时的需

要而设的,满汉、蒙汉、满蒙文字不通,不便于清朝的统治。它包括满洲翻译和蒙古翻译

。翻译科只限八旗人报考,也进行分级考试,但没有殿试。满洲翻译考试只把300字的汉字

四书翻译成满文即可,蒙古翻译考试是将满文四书300字翻译成蒙古文,都不考汉文。翻译

考试报名的人不多,有的人数太少,不得不停止考试。当然录取的人也不会多。

清朝科举考试过程更复杂,分为县试和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和朝考五级。

县试多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县试取中的考生送到府里参加府试。府试多在四月份举行

。府试被录取者送往省学政,再参加院试。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院试被录取者称生员(即

秀才),进入县学或府学读书,学习一段时间后,经考试,成绩前三等者可以参加乡试。

乡试一般八月份在省城举行,每3年一次。主考官由皇帝选派。会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

持,春天开考。考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举人。考试方式、内容与乡试差不多,只不过有几道

由皇帝亲出。会试四月中旬发榜,此时正值杏花怒放,所以称之为“杏榜”。中榜者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和朝考。殿试一般在三月份举行,殿试的前一天晚上,贡士入宫,住在偏殿或

大臣们

上朝时休息的朝房内。殿试只考时务策一道,日落前交卷,考完几天后发榜,由皇帝确定

名次。殿试以后,还要进

行一次朝考,目的是确定等级,酌情授官。殿试取中的状元、榜眼、探花不再参加考试。

清朝的科举制有一个特点是采用官话。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方言多,如果官员们没有统一的

官话,对工作十分不利。因此,清帝下令科举考试要考官话,即北京话。在不少地方设立了

正音院,教授官话。这项措施对促进中国语言的规范化,加强全国各地的文化交流,起了积

极作用。

明、清两代都采用八股文体的考试作文形式,八股文,又称“八比文”或“时文”等,因其

题目出自四书五经,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四书文”。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严格规定。

八股文是封建统治者实行奴才统治的工具,它扼杀了人的智慧,钳制了人的思想,禁锢了人

的头脑,使无数生龙活虎的青年人把黄金般的岁月浪费在故纸堆中,成为他们的顺民、奴婢

。以此选出的官僚,武不能安邦,文不能治国,只能成为人民的吸血虫。所以,八股文受到

不少志士文人的抨击、诅咒。

科举制度走到清朝已病入膏育,无药可救了。它已由进步的选拔人才制度退化到了腐朽、僵

化的境地,失去了本身的生命力和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在全国上下要求废除科举的呼声中

,慈禧太后不得不于1905年7月宣布废止科举制。至此,在中国历史上推行了1300多年的科

举制寿终正寝、撒手人寰了。

泽及东土 华被西方

科举制度从元朝开始传向邻邦和西方。元朝政府曾任用少数外国人做官,这些人后来返回祖

国后,就把熟悉的中国文明向本国政府介绍。科举制度由此传入西方。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在元朝做了17年官,十分了解中国的官场和官吏选拔、任用制度。他回国后把在中

国官场的见闻整理成书,扩大了中国文明的影响。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国际影响进一步增强,明洪武四年,甚至有6名高丽人到明来应

试。

科举制继续西传,也引起西方人的极大兴趣和关注。介绍中国科举制度的书籍不断增多,

《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中国札记》等著作广泛宣传了中国的考试取仕制度。英国有不少

人竟呼吁本国政府仿照执行。1855~1870年,是英国文官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国的科举

考试给成长中的英国文官制度注入了新鲜血液,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机会均等的原则逐渐

成为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美国的文官制度也参照了中国的科举制。所以西方人把中国看成

西方文官制度的故乡是有历史根据的。

对待科举制要辩证地、客观地看待,不要因为它有很多弊病,最后灭亡了,就把它说得一无

是处。科举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自它诞生之日起,其公平竞争的主旨就是先进的人事

制度的象征,这一主旨至今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驰名中外的中国科举制度,源于隋,兴于唐,昌于宋,衰于明,灭于清,风风雨雨,曲曲折

折达1300年之久。这期间,它曾利国、利民、利朝廷,也曾误国、误民,最后挽救不了朝廷

。

科举制度诞生在门阀等级制度盛行的时代,在当时是先进制度的代表。它一反门荫取仕的传

统做法,采取公平竞争的方式,大会天下知识分子,择优而用,是顺乎民心、合于民意的。

是世界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奇迹,对后世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任何事物

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科举制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清朝已声名狼藉,成为众矢之

的了,最后在国人的斥骂声中走入了人类历史为它掘就的墓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