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204900000074

第74章 西安事变

第 70章 西安事变

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我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突然炮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袭取我东北重镇

沈阳。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结果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

93

2年1月28日,日军又悍然进攻我最大都市上海,企图在我经济政治文化的心脏地带取得新的

华基地。1933年初,日军在占领热河全省后,又侵犯长城各口。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勤劳勇敢的中国军民对日军的每一次进攻都奋起抵抗,但由于蒋介

石为消灭工农红军,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退让,致使每

一次抗战都以失败而告终。

攘外安内 张、杨苦谏

为反抗日本的侵略,促使蒋介石集团抗日,中国人民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抗日救亡运动。中

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在其中起了关键的组织和领导

作用。中国共产党还积极推动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5月,中共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将蒋介石也包括在统一战线内。9月

,将“抗日反蒋”的总方针改为“逼蒋抗日”。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首先赢得当时正在西北剿共的张学良的东北

军和杨虎城的十七路军的赞同,并同他们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时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受到全国人民的指责。1935年初

,张学良率东北军主力开往西北剿共。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被红军消灭了近三个师的兵

力。军事上的惨败,全国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步步紧逼、得寸进尺,使张

学良认识到打内战是没有出路的,要抗日不能不联合共产党。因此,从1935年开始,他积极

与中国共产党联系。张学良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主张表示赞成,

并再次提出统一战线应包括蒋介石在内。张学良与中共代表就全面合作、联苏、停战和通商

等问题达成协议。

在中共中央积极同东北军建立统一战线的同时,还积极与杨虎城的西北军建立统一战线。

杨虎城,时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十七路军总指挥,是当时陕西实力派的领袖。他具有民主

思想,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九?一八”后,积极支持各地抗日行动,对蒋介石的“攘

必先安内”的政策强烈不满。1936年9月,杨虎城同中共通过谈判达成互不侵犯、取消经济

封锁和建立军事联合的协议。

1936年10月,蒋介石在平定两广事变后,急急忙忙飞到西安,督促张、杨剿共。而张学良建

议“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蒋介石大发雷霆。10月27日上午,蒋介石又在张、杨的陪同下

,向当时参加剿共的中高级军官训话,那些要求抗日的军官对蒋的训话强烈不满。

蒋介石于12月4日第二次来到西安,住在临潼华清池。他提出两个方案让张、杨选择:第一

个方案是服从命令,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开往前线,进攻陕甘苏区;第二个方案是如不愿剿共

,东北军调到福建,十七路军调到安徽,把陕甘两省让给中央军,让中央军剿共。这两个方

案,张、杨都难以接受。

12月7日,张学良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苦谏蒋介石,张学良苦谏失败后,和杨虎城下了兵

谏的决心。但他仍建议杨虎城再去劝谏一次。结果,杨虎城同样是失败而归。这样,苦谏不

成,只有兵谏了。

西安兵谏 举世震惊

张学良和杨虎城商定,10日做好准备,11日夜半行动。11日,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宣布12日

发布第六次围剿红军的命令。事态的发展使张、杨再无犹豫的余地。晚上,张学良和杨虎城

在宴请南京军政要员后,各回公馆布置。

12日凌晨2时,白凤翔、刘桂五和孙铭九在金家巷会面后,率卫队营50多人分乘两辆汽车,

临潼急驰而去。同时,东北军105师的一个团也在团长唐君尧的指挥下,包围了华清池,捉

住了蒋介石。与此同时,第十七路军特务营长宋文梅率部队包围了西安招待所,经过激战,

住在那里的陈诚、蒋鼎文、朱绍良、卫立煌、陈继承、陈调元、万耀煌及蒋百里、张冲、蒋

作宾等几十名军政大员全部扣押。此外,十七路军还占领了机场,扣住了所有作战飞机和飞

行员。拘留了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和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晏道刚。东北军51军也在兰

州解除了中央军的武装,占领机场,控制了兰州全城。

12月12日上午,张学良携带已草拟好的准备向全国发出的通电,来到西安招待所向被扣押的

诚等人说明兵谏的意图,表示对他们和蒋介石绝无伤害之意。接着宣读了通电,请同意通电

的人在上面签名,结果大家都签了名。在通电中张学良和杨虎城提出八项主张:(一)改组南

京政府,容纳各党名流,共同负责救国;(二)停止一切内战;(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

领袖;(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

治自由;(七)确实遵守总理遗嘱;(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杨虎城果断撤消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改组陕西省省政府,

解散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命令军队迅速向西安集中。

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震动了全中国,震动了全世界,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内的

各个阶级、各派政治势力,国际上的各个国家,都从自身的立场和利益出发,对事变采取

了不同的态度,作出了不同的反应,从而出现了一种极其错综复杂而又紧张的局势。

西北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等14个团体发表通电,表示坚决拥护、坚决支持。

事变的消息传到各地后,各地群众和爱国团体热烈响应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主张,表示拥

护张、杨八项主张的函电像雪片般地飞到西安。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救亡团体、上海《申

报》等国内的舆论界和宋庆龄等国内知名人士都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避免

内战,一致抗日。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反应。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立即在其内部引起一片混

乱 。当晚,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会上,何应钦等主张武

力讨伐的人和孙科等主张和平解决的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由于主张讨伐的人多,两会一致

决议:(一)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代理院长;指挥调动军队由何应钦负责。(二)褫夺张学良本

兼各职,交军事委员会严办。

但在同时,宋子文、宋美龄等人不顾何应钦等人的反对,积极展开了和平解决事变、营救蒋

介石的活动。14日,和蒋介石、张学良都有私交的澳大利亚人端纳受宋美龄委托飞抵西安。

宋美龄从端纳和蒋鼎文那里得到有关西安方面和蒋介石的可靠消息后,决定和宋子文同去西

安谈判。主战派反对宋子文前往。经过争论,宋子文获准以私人身份前往西安。宋子文获准

去西安,表明主和派在国民党中央内部取得了胜利,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准备了条件。

中共中央在事变的当天上午就得到了消息,并立即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会议做出了力争和

解决西安事变的决定,并应张学良的邀请,决定派周恩来组成红军代表团前往西安。同时准

备将红军主力开往西安附近,以便与张杨部队共同抵抗南京政府的武力进攻。

停战对外 国共通和

周恩来和张学良举行正式会谈。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张学良的意见后,充分肯定了张、杨的

爱国行动,阐述了我党关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张学良表示

同我党主张。张和周还商谈了关于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结成“三位一体”,共同防御中

央军进攻的问题。

20日上午,宋子文由洛阳飞抵西安,宋子文到西安后,立即派同机来的郭增恺拜见了周恩来

。郭增恺和周会谈后,向宋子文转述了中共关于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宋子文大感意外,对

中共的方针和态度十分赞赏。随后,宋子文返回南京,报告情况。

22日,宋美龄飞抵西安,会见了张学良,希望张能尽快收拾危局,送蒋回京。23日和

24日,宋美龄又两次会见了周恩来,同周会谈后,明确表示赞成停止内战。

宋子文、宋美龄的到来使蒋介石终于同意了西安方面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

23日上午,双方在张公馆开始谈判,宋子文代表蒋方,西安方面由张学良、杨虎城和周恩来

出席。经过几次谈判,双方终于在24日上午的谈判中达成协议。即(一)改组行政院,肃清亲

日派

;(二)双方停战;(三)蒋回京后释放“七君子”;(四)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

五)

开放政权,召开各党各派救国会议;(六)分批释放政治犯;(七)抗战爆发后,共产党可公开

活动;(八)联俄,并与英美法联络;(九)蒋回京后通电自责,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十)西

北军政由张、杨负责。

谈判达成协议后,周恩来在周四晚拜见了蒋介石。蒋介石表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统一

中国

,受他指挥;由二宋及张学良代表他与周解决以前商谈好的条件;他回南京后,周恩来可以

和他直接谈判。

25日下午,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南京。后被蒋软禁达55年之久,直到1991年获释,后移居

国夏威夷。张学良于2001年10月15日病逝于夏威夷,享年101岁。而杨虎城则于1949年9月17

日在重庆中美合作所被杀害。

由张、杨共同发动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10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国内和平新局面的

形成。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召开,在会上通过了一项实际上是停止内战的决议

案。在开会期间,中共中央向全会提出了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保证不以武力推翻南京国民

政府,接受南京中央政府的领导。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

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团结救国的必要。这两件事

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正

式形成。从此,国共两党、两军在抗日战争中共同合作,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中国近百年

来的第一次完全彻底的胜利。

张学良和杨虎城两将军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发动兵谏,迫使蒋介石

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促使国民党停止内战,联合红军,共同抗日,取得了反****战争的胜利。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的功绩千古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