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一文钱创天下:李嘉诚的创富奇迹
2051300000024

第24章 收购外资,扩展空间(3)

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为何不决一死战,较个高低胜负而就这么草草收兵了呢?市民甚感纳闷。

在当时这次收购虽然被称为“华商滑铁卢”、“一场不成功的收购”但在事后,传媒不断披露一些材料,才使人们略知此事的内幕。

包伟士抛出的杀手锏,是置地将步文华东方后尘,如法炮制。文华东方按4.15元/股的价格,发行新股予怡策,以增强怡策的控股权。

怡策认购文华东方新股后,所持股权必超过35%的全面收购触发点,怡策按收购及合并条例向文华东方小股东提出全面收购。由于收购价(4.15元)低于该公司资产值(估计约6元),文华东方少数股东对收购计划反应冷淡,这正中怡和下怀,不必动用大量资金,又可使所持文华东方股权超过收购触发点(现有股东可按其权益认购,也可放弃)。这样,怡策所持的股权由35%增至41%,文华东方可保万无一失,收购方不可能通过全面收购使其控股数过50%的绝对数,因为被收购方可反收购,能轻而易举再增购9%的股权,以达到过半的绝对控股量。

置地效仿文华东方,将会使华资财团陷于极被动的局面。

置地从华资财团手中,以8.95元/股的价格赎回8.2%股权,共耗18.34亿资金。这意味着,置地总估价为约223亿港元,以8.5元左右的市值计,总市值也近200亿港元。华资财团若想全面收购达到50%略多的绝对控股权,得耗资100亿以上。

事实上,怡和不会坐以待毙,在收购反收购的价格战中,股价必会不断抬高,华资财团欲获全胜,所需的资金远远会超过这个数。华资四财团是否能在发起全面收购的短暂限期内筹措这么多现金,尚是个未知数。

怡和控股数近26%,已优势在先。

怡和售出港灯和香港电话的股权后,已从最困难的谷底走出,业务渐入顺境。怡和系尽管大量出售本港和海外企业,仍是本港最大的综合性集团,除银行外,市值仅次于长实系。凯瑟克家族在海外还拥有不少非怡和系资产,有人估计,其控有资产在李嘉诚之上。

即使能控得置地,必付出极昂贵的代价--这不是李嘉诚所希望的。

李嘉诚是个商战高手,而非民族斗士(虽然客观上起了振奋民族精神的作用),他必须权衡商业利益,而不会将其撇在一边决一死战,以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穷追不舍-况且,对方仍是一头老狮子,虽垂暮,余威尚在。

华资财团中,有一位引人注目的干将--中信的荣智健。这使得新财团带有中资背景。大陆读者,甚至中资机构的部分成员,都认为急剧膨胀的中资(一千多家),将是要在1997年后取代英资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中国政府有关官员多次强调:未来的特区政府将对各种资本(自然包括英资中资)一视同仁,在港中资必须按香港的游戏法则参与公平竞争,而不是去抢香港人饭碗(包括不同国籍的香港居民);中国政府希望英资集团继续留在香港,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发挥作用……

须知,香港的经济发展和腾飞,是华资、英资以及所有国籍的香港居民共同创造的。香港在20世纪初,还是个落后的转口商埠。

因此,荣智健的参与,新财团并不像某种舆论所说“向苟延残喘的英殖民经济势力发起总决战”。收购置地,还只是商业行为,进与退,都是自身利益所决定的。

那么,新财团既已退出收购,为什么还要签订带妥协性的7年不得染指怡和系股权的协议呢?怡和赎回8.2%股权的价码并不高,不足成为交换“怡和7年太平”的条件。

市场曾有种种揣测,种种揣测都不足以令人信服,故笔者不想再妄加揣测。

现在,7年内不得染指怡和系股权的“大限”已过,未见有哪家财团发起收购攻势。1988年6月收购战落幕之后,证券界透露的怡和系股权结构显示如下:怡和控股与怡和策略互控,各控有对方45%和30%股权;怡和控股控50%怡富,以及其他各种业务;怡和策略控33%置地、35%牛奶国际、41%文华东方。

母公司控子公司股权均在30%以上,能攻能守,全系控股权已相当稳固,给外强可乘之机委实太少。另外,已经迁册百慕大的怡和系,从1995年起取消在香港的上市地位,股票不再在香港股市挂牌买卖。怡和系虽仍在香港经营,却不再是本港企业。这为外强收购增加很大的难度。

李嘉诚的收购是一种善意收购。他收购对方的企业,必与对方进行协商,尽可能通过心平气和的方式谈判解决。若对方坚决反对,他也不会强人所难。

李嘉诚富有心计,又极有耐心,擅长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最典型的莫过于收购港灯,他从萌发念头到控其到手,先后历经几年,倒是西门·凯瑟克沉不住气,落入李氏“圈套”,以相当优惠的折让价出售港灯股权。他收购和黄,心术之精,让人叹为观止。他借汇丰之力,兵不血刃,战胜资产大其十多倍的庞然大物。

李嘉诚的收购,从不情绪化,没有把被收购企业当做古董孤品非买不可的心理。若持这种心理,往往会付出过昂的代价。他遇到阻力,权衡利弊后,会不带遗憾地放弃,收购九龙仓、置地,他都持这种态度。

李嘉诚的收购,无论成与不成,通常能使对方心服口服。如成,他不会像许多新老板一样,进行一锅端式的人事改组与拆骨式的资产调整;他尽可能挽留被收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照顾小股东利益;股权重组等大事,必征得股东会议通过。他收购未遂,也不会以所持股权为“要挟”,逼迫对方以高价赎购,以作为退出收购的条件。

以李嘉诚为首的财团退出收购,将所持的置地股权售予怡和,售价(8.95元)仅比当日收盘价高出5分。新财团先后购入置地股票,相信比8.95元的出售价,低不了多少。新财团售股的税后利润,估计约在1亿元。这对四家大财团来说,先后耗费一年多精力之所得,实在是微不足道。

这次李嘉诚的收购虽然失败但并不是媒体所说的“华商滑铁卢”、“一场完全不成功的收购”。 细细体味,适时退出也正是李嘉诚的良苦用心所在……

这次收购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是李嘉诚的做法却值得称道。因为投资不可以意气用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两败俱伤中夺取微弱的胜利,在一般情况下不是真正的投资家应有的做法。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李嘉诚退出收购反而是一个胜利。

中英谈判

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北京,准备就香港问题与中国领导人会谈。

9月24日,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详细阐明了中国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其语言之强硬有力,深深地震惊了素有“铁娘子”之名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邓小平说: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问题,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英方在第二阶段的实质性谈判时,仍然坚持1997年后英国继续管理香港,主权可以归还中国,但香港的繁荣离不开英国的管治。而中国提出,为了香港的稳定和繁荣,实行“港人治港”,主张中国收回主权后,由港人治理香港。这一主张在香港不同阶层都赢得了一部分人的公开赞成。

中英谈判就这样在主权问题上搁浅了一年,在1983年下半年引起了激烈的争辩。这一年6月至9月,恰逢香港刮起一阵“金融风暴”,港市暴跌。“金融风暴”虽然与中英双方谈判受阻有关,但是其背后也有人为因素。英国政府却借此大作文章,预言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主权后,香港的繁荣和金融中心地位就会消失,投资就会转为负增长,资金会进一步撤走,撒切尔夫人9月23日在伦敦对美国记者也说:“英国在香港问题上,无比如何也不能被指责为殖民地。”英国“只关心香港居民的利益”“从未自香港拿走一个便士”,等等。9月28日,英国政府有关人士在香港攻击中国政府“公开评论英国的立场”,并威胁说,关于香港问题的会谈“如果失败而找不到顺利的解决办法”,就会出现“骚动”“冲击”和“风暴”,这种无理的说法立即遭到中国方强烈的驳斥。

在将来的政治制度不够明朗,“金融风暴”又接连迭起的情况下,香港的工商界潜藏的危机就暴露出来了。

迁册的始作俑者是怡和大班西门·凯瑟克。1984年3月28日,怡和董事局突然宣布:本集团基于香港前途问题,决定迁册百慕大;股票将在伦敦、新加坡、澳洲同时挂牌上市。

1997年之后,香港会怎样?它将何去何从?怡和在香港经济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的这-举动,引起香港工商界发生强烈动荡。股市是香港政治经济的晴雨表,消息传来,股市立刻发生动荡,恒生指数急挫62点。并持续滑落,到年底恒生指数就暴跌676点。

迁册风从此刮起来,再加上移民潮推波助澜,香港经济局势动荡不安,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象。香港英国会所,经济界名流紧急聚会,商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