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2052700000036

第36章 清代(5)

大家义回过头看他写的对联,对“大块投河”与“玉珠系鼓”两句都不理解,不知用的是什么典故。正在苦思苦找的时候,书院的看门老头儿在一旁插话说:“这有啥难解的!投河、系鼓的响声都是‘扑通’,李调元是说你们连那些‘大块’、‘玉珠’都不通。”众人听了,个个脸胀得通红。

一言心语

所谓真人不露相。越是浅肤的人越是喜欢卖弄。

李调元趣对

四川名士李调元,于清乾隆初年,任广东学政,从长江顺水而下,出三峡,途经湖南。湖南巡抚在洞庭湖畔为他设宴接风。宴席上,一位候补道台想在巡抚面前卖弄才华,就即席施礼说:“学政大人,久闻蜀水巴山,诗人辈出、才子云集,不乏能诗善文者,而且长于趣对,不才想借今日盛宴,求教于学政大人,取乐于抚台和席上诸公,不知学政大人肯不吝赐教乎?”

首座的湖南巡抚,只是拈须微笑,任凭幕僚和局下的文人打趣相邀。

李调元含笑说道:“学生才疏学浅,但盛情难却,只好班门弄斧了,冒昧献丑,还望诸公不要见笑。”

那位候补道台见有抚台大人暗许,又自恃自幼善对,便吟出上联:

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滔滔大人由何而来

上联一出,巡抚面带喜色,众属下交口称赞,都认为这一联既有地方特色,又寓诙谐于对,定夺优势。不料,李调元并不思索,一口饮干杯中之酒,对出下联:

巫山峡十二蜂云霭霭雾腾腾老子从天而降

如此快的对出下联,使得巡抚也忘了身份要敬李调元一杯。

但这个候补台学也不简单,立即又出了一对:

四维罗夕夕多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这上联刁钻古怪,而又挖苦刻薄,候补道台要将李调元比为观音。男尊女卑在当时是属于正统思想,似乎罗汉总比观音强。哪知李调元冷冷一笑,随口对出:

弓长张只只双张生戏红娘男单女成双

这一联,不仅用典有据,对仗工整,而且针锋相对,候补道台顿时瞠目结舌,连巡抚和其他幕僚宾客也暗暗怪他多事。

但那位候补道台并不罢休,随手在湖畔的一棵果实累累的李子树上摘下一个李子,扔在洞庭湖中,吟出卜联: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吟罢说道:“学政大人,此对叙眼前之景,抒胸中之情,下联若能如此,当甘拜下风。像这洞庭湖畔的蜂儿一样,重采诗情,再酿文采,永不歇息,再不自满!”

当时,正值仲夏,瓜花献蜜,蜜蜂飞进飞出,李调元眼观此景,道出了下联: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此联一出,众皆哗然。那位候补道台至此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从此竟然无心仕途,一边养蜂,一边习文。

有一年夏未初秋,李调元告病还乡。小憩之后,便顺着田间小路,来到一处农家小院,发现几个农家妇女正在稻场坝晒谷子,就直朝那个地坝走去。

场内有一个农妇认得李调元,见他走过来,赶快拿了一张凳子,一边请他坐下,一边又倒了碗老萌茶递过来,说:“李大人,我们刚才还谈到您的对子呢。我们也有一句对子,不晓得李大人愿不愿意同我们对?”

李调元一听农妇有对子,又吃惊又高兴,赶快说:“愿意,愿意,就怕对不上来。大嫂,你且说来!”

话刚说完,突然从场院那头窜出一群各色各样的鸡,趁照看稻场的农妇们在这边和李调元摆龙门阵,拼命地啄食晒坝上的早稻谷子。

那位农家大嫂见了,顾不得讲话,吹嘘一声,就准备过去吆鸡。可是,还没等她走过去,从一家屋檐下跑出两个拿竹筒筒刷巴的幼童来,挥舞竹筒把那群鸡吆走了。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那位农家大嫂拍着巴掌,从稻场坝那头走到了李调元面前,说出了上联:

饥鸡盗稻重简打

李调元一听,晓得这是一种谐音叠字趣对,在对联中是堪称上品的,他不由得惊叹出此人的才思,又为自己急切间想不出下联而急得背着双手在稻场坝踱起步来。

大约过了一袋烟工夫,李调元还没有想出头绪,他皱着眉望着古老陈旧的农家小屋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看见屋梁上瓦片下,一只老鼠伸出头来,精灵的小眼睛盯住底下的一切,煞是有趣。这时,晒场上风车般卷起一股灰尘,扑面而来,呛得李调元憋气不住,一阵猛咳,老鼠也从梁上惊窜而去。李调元触景生情,心中一动,连说:“有了,有了!”指着掠窜过梁的老鼠,道出下联:

署鼠凉梁客咳惊

农家大嫂们也被这来自生活的通俗易懂的趣对折服了。

李调元闲居在家时,遍游川内名山大刹。

这一天,李调元来到川东的一座山上,看到一座古刹。刹内钟声阵阵、烟雾缭绕,香火甚是兴旺。他兴致正浓,便走了进去。

庙中的和尚素闻李调元之名,赶紧禀报进去,由长老和尚亲自前来接待。长老和尚也很好客,领着李调元山前山后、庙里庙外,看了一个尽情尽兴。并把他请人方丈室巾,办了一席很丰盛的素宴款待他。

席问,李调元见长老和尚几次欲言又止,料定他有事相求,就主动问他,长老和尚这才说出原委。

原来,这座寺庙中有幅画,是这位长老和尚的师父画的,画的是三两枝出水荷花。笔法简洁、晕染得法,好似真的一样。

传说,当时的长老和尚作画之后,正逢江南才子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留墨。唐伯虎也毫不推辞,悬腕展臂,龙飞凤舞写下几个大字:

画上荷花和尚画

当时的长老和尚刚要提问,唐伯虎就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此对的,此人必是当今奇才。”说完甩笔而去。

李调元听长老和尚这么一说,兴趣陡增,马上要长老和尚把画给他看。长老和尚当即焚香净手,揭开方丈室中那一面挂在墙上的红缎,取下一幅裱褙得很好的生宣水墨画。李调元一看,果然是画妙字绝,确为唐伯虎真迹。他望着这个对子一寻思,才发现其中之妙处。

原来,这句七字对,无论反念顺读,其字音均是一样的,难怪唐伯虎要出此大言。李调元也更加敬重这位明代的江南才子了。

长老和尚看到李调元对画沉思、凝神不动,以为他还没有解此上联之妙,就提醒他说:“李大人,这副对子有点怪,正反两念都是一样的,好多到这里来应对的名人才子都打退堂鼓了。”

李调元听了这话,微微一笑,向长老和尚说:“大和尚,请借墨砚一用!”

“大人对出来了?”

“不敢,献丑而已!”

长老和尚见他这么一说,知道绝不会假,赶快将墨砚取来,将那幅画在案几上轻轻展开,亲自将水憩墨饱的大号提笔捧到李调元面前:“请大人锦上添花!”

只见李调元提笔在手,略一沉思,便紧靠唐伯虎上对之旁,写了下联:

书临汉字翰林书

从此,这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方丈室中了。

一言心语

是金子不会为石头。是石头变不成金子。李调元诗文满腹、才学出众。不愧为是一块闪亮的“金子”。

何绍基的传说

何绍基像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湖南道县人,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被时人誉为清代第一大碑学家,又被后人称为清代书法第一大家。著有《东洲草堂诗集》、《东洲草堂文钞》等。

何字不易求

提起书法家何绍基,在前清,他是一面响当当的铜锣。他大笔只这么一挥:点一点是个绣球,撇一撇是把利剑,竖的是铁杆,横的是扁担。他写的字,自成一体,人称“何字”。登门求字的人,前脚才出大门,后脚又跟着进了书房。弄得何绍基真是应接不暇。当然,他也不是有求必应的。要是那样,他的手笔,

那还值个什么?谁都知道,“何字不易求”啊!

那时,有个钦差大人奉旨出京。这人姓黄,因为是个坏透了顶的坏蛋,人们就送了他一个绰号“黄鼠狼”。虽说他于诗词歌赋一窍不通,却也附庸风雅,想求得名人字画装装读书人。他早就想请何绍基给写一幅横匾,这回要去广西,正好绕道道州找何绍基写字,了却这桩心事。出京以来,马不停蹄,到了道县这个山沟时,正赶上三伏天。

钦差大人一下轿,县太爷磕头迎接,刚叙礼完毕,他便开门见山说明来意,带着县太爷鸣锣开道,直奔东门村。

何绍基正在书房读书,早有人来报。他大吃一惊,心想,黄鼠狼是个什么好东西?我绝不能为这样的狗官写字。远远听到鸣锣之声,他像肚里吃了苍蝇,只想作呕,但转念一想:皇帝的钦差、灭门的知县,都是惹不起的角色。当面顶牛只有自讨苦吃,不如暂时避开,就吩咐老婆几句话,将书房门一锁,飘然而去。

黄鼠狼和县太爷到了东门何家。只见何绍基的老婆出来行礼。黄鼠狼圆睁两眼问道:“你家何秀才哪里去了?”县太爷怕吓坏乡里人求不到字,忙宽慰她道:“这是钦差大人,想抬举你家秀才写几个字。”何绍基老婆笑着说:“大人们太照顾他了。可惜这个背时该死的,就是财运差,有福不能享,三天前出门去了。”黄鼠狼忙问:“到哪里去了,多久才回?”何绍基老婆摇手说:“这难讲了!这个穷背时平日脚不出户,死盯着书,一出门嘛,就是没笼头的马啦,也不说个去处,也不说个日期,找都没处找的。”黄鼠狼碰了一鼻子灰,窝着一肚子火,只好和县太爷起驾回衙。他指着县太爷骂道:“你这个父母官怎么当的?连钦差大人求你叫一个穷秀才写几个字也办不到?”县太爷连说“卑职无能”,又大骂何绍基不识抬举,并向黄鼠狼没命地磕头:“大人赏脸,暂在小邑委屈几天,待卑职探得下落,为大人帮办此事。”黄鼠狼哼了一声说:“这回就看你尽不尽力了。”

县太爷回到衙门,合集三班六房商议。他先叹口气说:“我不知倒了几代的霉,派到你们这个山沟来当知县,又偏偏出了个吊儿郎当的何绍基。如今黄大人等着要他写匾,这穷秀才却无影无踪。匾弄不来,我县太爷这顶乌纱帽保不住,大家也都回去喝西北风了。”众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好半晌,才有个师爷向他使了个眼色。县太爷知道他是东门人,想必有点头路,便轰走众人,留下师爷问道:“先生有什么妙计?”师爷哈哈大笑道:“何绍基和我同村,他的事瞒得住别人,瞒不住我。今天一早还在家,哪有三天前便出门的道理?他的脾气我晓得,分明是讨厌这个钦差大人,不愿为他写匾,才使出这条计策。如今人海茫茫,到哪里去找?”县太爷听了十分着急,说:“何绍基这等傲慢,我这顶乌纱帽丢定了!”师爷不慌不忙对着县太爷的耳朵,如此这般咕哝了一阵,县太爷才转忧为喜,立刻差人照师爷说的办去了。

何绍基他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顺着潇水河一直往下走。在离城约三十里的地方,有一个绿柳成荫的小村,叫青口周家。那里有个打渔人是他的老表,和何绍基幼年相交,最合得来。何绍基一离家门,就溜到他老表这打鱼船上,钓一阵鱼,读一阵书,日子过得蛮舒畅。他想:你黄鼠狼奉旨出京,总不能为了一块小匾在道州耽搁一年半载。你前脚出五岭,我就后脚回东门。哪想这件事没有能够瞒住那师爷。那家伙连夜雇得一只小船,飞也似的向青口赶来。

那天清早,太阳才露面,老表便把小船撑出柳荫。何绍基走出舱外欣赏山光水色,忽听得柳荫深处小孩子哇哇哭叫的声音,一阵紧似一阵,何绍基好不耐烦,便叫老表循声撑去。只见一只小舟停在岸边,舱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妈妈抱着一个三五岁的孩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着。

何绍基原是个慈悲心最重的人,马上问道:“老嫂子,你这个小孩子得了什么病?”

老妈妈眼泪汪汪地说:“我们两夫妻五十多岁了,就这么个儿子,得了个夜哭症,一天到晚只是哭,只怕好不了!”

何绍基叫老表撑到近边,跳过船去,摸了摸小孩子的额头,说道:“百病有百药,小孩子心里有病讲不出,只好哭了。圩上有医师,何不去看看?”

“唉,哭了半个月,诊了半个月,总是不依药,这娃娃恐怕命根不长了。”老妈妈说罢又哭。那小家伙也好像突然挨打似的,猛地哭得更响了。

“好嫂子,放心吧,世间没有诊不好的病,小孩有个伤风头痛是难免的,多吃几帖药便好了。没有钱,我送你二三两银子。”

那老妈妈抱着孩子“噗通”跪下来,说道:“难得遇见你这个好心的人,这孩子有了救命星了。银子我还有,先生不用操心。只是圩上那算命先生给我家孩子看了张八字,说是犯了哭煞,吃药是吃不好的,只央个读书认字的写首诗,贴在大街小巷,让过路君子一念,救命星来了,小孩子就不哭了。”

何绍基一听就知道是街上常常出现的红纸小诗:天黄黄,地黄黄,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他便问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那你何不买几把红纸,请个先生写上几十张,满街一贴试试看?”

那老妈妈边擦眼泪边说道:“红纸倒买了些,只是这荒村僻野,哪来读书写字的先生?”

何绍基道:“好嫂子,我这里有现成的笔墨,替你写几张使得么?”

那老妈妈半信半疑道:“你们打鱼捞虾的,也会写么?”

那老表实在忍不住,笑道:“你这个老妈妈也算有眼不识泰山了。他是什么人,皇帝找他写他还不肯呢!”

何绍基瞟了他一眼说道:“你别听他胡吹,我也写不好。孔夫子不嫌字丑,我能写出来就是了。你把红纸拿出来吧!”

老妈妈喜出望外,急忙把小孩往船上一放,转身进舱,十分利落地拿出一张大红纸来递给何绍基说:“辛苦先生了,不要写小张小张的,一张大纸就写一首诗,让我贴在村头大槐树上,让人老远就看见。”何绍基接过了纸,磨好墨,定了定神,提笔一挥,就写下四行小诗。老妈妈又是千恩万谢,抱起小孩就向何绍基磕头:“真是救命恩人呀!”何绍基说:“快起来,你把红纸诗贴了,还得找个医师看病才是!”这个聪明绝顶的何绍基做梦也没有想到,已中了师爷的奸计了。

师爷拿了这首诗,简直像得了一件宝贝,连夜撑船回县送给县太爷。县太爷在红纸诗中裁取了“天地君予”四个大字,制成一撒洒金横匾。黄鼠狼一看那字,笔飞墨舞,果然是何绍基亲笔,如获至宝,便高高兴兴地别了县太爷,启程往广西去了。公差完毕,回到北京,缴了旨,便回到府中,打开那条横匾,见那四字铁划银钩,果然绝妙,便买了名贵紫楠木,制成一块精致横匾。影透精刻,洒金装饰了一番。择了个黄道吉日,张灯结彩,大办宴席,请来许多宾客,郑重其事地把匾挂到中堂梁上。谁知定睛一看,金匾上的“天地”两个字不见了,光剩下“君子”二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个嘴巴快的客人,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这‘君子’二字挂在梁上,不成了‘梁上君子’了吗?”宾客们听了,个个掩起嘴笑,把个黄鼠狼气得直想往地下钻!

这“天地”两个字,怎么会不见了呢?有人说是何绍基发现上了当,想办法收回去了。至于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就没有人说得出了。真是“何字不易求”啊。

一言心语

虽说是何字不易求。可其实何字并不难求。试想在这个传说中。何绍基为了解除别人的为难,分文不取。甘愿效劳不是例证吗?遗憾的是不知是奸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