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蓬州还魂
20536900000088

第88章 认亲

朱书堂没有想到,冯贵和不但给儿子看好了胳膊,还愿意和自己攀亲。这么多的好事都让自己遇上了,这真是风刮草帽扣鹌鹑啊!

老冯头也兴奋起来,尽管不想让弟弟喝的大晕大醉,可是目前已经是他最尽兴的时候,本想再喝几杯。却发现,这时候丽芝却把老朱叫了出去。

他和弟弟多年不见了,这次回来既要让弟弟吃好喝好,又要弟弟不出问题,不出笑话。

所以,趁老朱出去的功夫单独和弟弟端了一杯,说了一些客气的话,关心的话和邀请的话,打问了老中医江炳轩身体是不是还好,弟妹生活过的是不是舒心,侄子、侄女们学习的怎么样,等一些生活情况。

弟弟有些炫耀地说道:“我们在那里过得很好,三里五乡里能比得上我们的不多。日子过得蛮好的。请哥哥尽管放心!”他一再邀请哥哥一家适当的时候去山西看看。

丽芝把老朱叫出来,是想商量着给儿子友康举行一个简短的拜亲仪式。

在蓬州县南丘村一带盛行这一活动。

老朱觉得在理儿,就答应了。

他们夫妇一块来到老人南屋,友钟端过来的水饺,第二碗老人还没有吃完。

七十多的老人,吃饭对于她来说是长项。两碗水饺她一个人就能吃完。

她常常对孙子辈儿们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饭量小,布袋倒,饭量大,不用爬!”

她说得布袋倒,就是说,你吃的少了,就像竖起的布袋一样,指头一捅就倒下了;饭量大的话,不会被一布袋粮食压得你爬下去。

老人自从来到朱家,从来没有闹过大病,从来没有吃过药,扎过针。她的身体总是非常健康。七十多岁还经常下地干活,拾柴火做饭,纺花织布,纳鞋底儿,拆洗被褥,有着很强的自理能力。

她还经常会为子孙们做好吃的,把孙男嫡女们叫去吃个痛快。

儿媳妇把这事说给婆婆听,婆婆立即停下来就要从蒲墩上起身。

“不急,不急,您先吃完饭再做也不晚。”老朱对老娘说。他知道老娘吃一碗是远远不够的。

“吃饱了,不吃了,说办就办。”这个后娘的作风,向来是雷厉风行,她立刻行动起来。

老朱是姊妹五个中排行最小的一个,当年亲娘去世的时候他才三岁,他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哥。这一家人能活下来,能活到今天,全凭这位后娘劳作。

所以,尽管她是后娘,论功行赏她在家里要数第一,谁也无法和她相提并论。

亲娘去世三年之后,后娘来到这个家,没有仪式,没有陪嫁,没有迎送,简单的只是她本人走进了朱家门。

老朱父亲中年丧偶,本身是很不幸的。

可是,几年之后,居然从天上掉下来一个“林妹妹”又使他惊喜万分。他觉得自己又是十分幸运的,很高兴接纳了这个一切免费,一切从简的聪明能干,勤劳善良的姑娘。

老朱父亲在南丘村是德高望重的人物,一般人不敢来欺负。而老朱这位后娘,那是富裕大户人家小姐,在家里被批斗的无法逃生,眼看就要没命的情况下,她毅然决然趁着夜色逃到了朱家。

因为她知道夜晚负责看管的人员会放松警惕,特别是在后半夜的时候。刚到朱家那几天,朱家没有让她露面,日子久了,批斗的风声小了,她才名正言顺地出现在乡亲面前。

这样一来,朱家保住了她的身家姓名,她也就安守本分,为朱家卖力操劳起来。这一操劳就是大半生。

后娘进了朱家之后,看到家里一贫如洗,百废待兴的样子,难以继续领养亲生孩子。

看到家里这几个孩子心里十分难过,也很心疼这些孩子们。她看到自己面前,最大才十五岁的五个孩子,几次痛下定决心,决定一生不再生养,把家里这几个孩子当做亲生抚养长大成人。

她做出这个牺牲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后来她的付出更是他人望尘莫及的。所以,中年的老公也很心疼她,体贴她,爱护她,把她当做生命的依靠。

因为朱友康的爷爷常年生病,尤其是到了冬天,咳嗽严重,后来发展成为严重的肺气肿,根本下不了地干活,甚至连自己都照顾不了。

她比老伴小二十几岁,身强力壮,身材高大,整日下地劳作,比一般男劳力都要强,她里里外外是一把手,也是行家里手。孩子们都很听她的话,吃的穿的用的都得依靠她来照顾,她来缝补。这就是一个亲娘,甚至比亲娘还亲。

由于她的努力,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成人,家里经济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在她手上家里添置了牲口、篱笆、碾盘和磨盘,家里的人气也旺盛起来。

只可惜,老朱的父亲没有那个福分,本该享福的时候,却因病先一步离家而去,那一年他才六十四岁。

一家人过了沉痛的日子之后,她又鼓励大家重新振作精神,起早贪黑,甚至没明没夜,劳作不息。

后来还为两个闺女举办了风风光光地婚礼,三个儿子也先后顺顺利利地结婚生子。

所以,孩子们从来都没有把他当后娘对待,下一代子孙们更不知道这是后奶奶、后姥姥。

这次拜亲活动,看来她又要买一把力气了。

只见她起身往里屋走去,她很快端出来一个盘子,里面放满了烧纸、香柱和蜡烛。

他又让儿子老朱到代销点买来吉庆的鞭炮。又嘱咐儿媳丽芝在天地桌上摆上一盘石榴,一盘柿子和一盘核桃。

这些都是家里有的,不用出门,不用花钱。石榴代表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睦相处;柿子代表实实在在,任劳任怨;核桃代表健健康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剩下的活儿就轮到她安排了。

她分别在天地、南海观音、三代宗亲处点燃香烛,然后又分别在这三处叩头焚烧纸张,嘴里念叨着祈祷和嘱咐的金言金语,思路清楚,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这时屋子里、院子里充满了袅袅烟雾,和点燃纸香蜡发出的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和欢乐。

有的人先行回家喂猪、看孩子去了,还有多数人都在收拾桌椅板凳及餐具,一边收拾一边先聊着什么。

等烧完纸,老人开始安排孙子朱友康按照天地、南海观音和三代宗亲的顺序依次叩头——天地和南海观音三叩首,三代宗亲四叩首。

认亲的另一方也要有个人陪同叩头。冯贵和就把江梦云叫来与朱友康一块进行。

江梦云在山西长大,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势,只怕应付不下,每个动作,每次叩头,她都侧着脸用眼睛的余光模仿朱友康的动作进行。

因为朱友康左胳膊还不能做大弯曲的动作,江梦云这个动作也模仿朱友康来做,引来观看的人偷笑。

老者一边指导他们二人叩头,一边念着很上口的祈祷用语。

最后一项是拜谢双方老人。

几个人七手八脚从屋里搬出来几个凳子椅子,老朱让冯贵和兄弟坐中间,自己和老伴丽芝分辨坐在两旁。

冯贵和坚决不肯,他坚持让老朱这位哥哥坐中间。

老朱看僵持不下,就把老冯头夫妇也叫过来入座。老冯头摇头不从,丽芝和老朱一人拉扯一个,让他们坐在了中间。他们是最大的,坐中间正好。

这样成了老冯头居中,往右是他老伴和他的弟弟冯贵和,往左是丽芝和他的好友老朱。一共五个人,两边一男一女,排列的十分合理。

膝下朱友康在左,江梦云在右,有奶奶指挥,向双方老人三叩首。

一切按照老人安排完成之后,院子里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