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兵道之发如雪
20546300000126

第126章 气节

西北的日落,要偏晚中原一些。

中原此时早应是华灯初上时分,但在荒寂的西北广袤大地上,落日才近杆头。

时至黄昏,余晖从窗口斜洒进来,束束光芒,昏黄飘渺,虚幻成线,点点滴滴的微小颗粒在空中随风而动,轻漫起舞,懒散而悠闲。

昏黄的光线把屋内一切映照的辉煌灿烂,人处其中,如置身梦幻。

房中,时光流逝,时长近一个时辰的详尽磋商,查缺补漏,反复商榷,最终在两个智慧超群之人的共同完善下,定下了足以影响天下格局的第一步。

让方觉牵头,以私人名义开设一家农场,收纳那些因伤致残无依无靠的士卒,让其自力更生有个能把生活继续下去的希望之地所在。

当然,这只是一个试点,在没有做出成效以前,身为大夏长公主的卫青鸾是不会贸然举荐的,这就像是在呵护一株幼苗,等幼苗真正育树成荫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祂的光芒凭谁也无法阻挡,届时天下自知。

卫青鸾默默的喝着沁香润脾的热茶,举止从容,仪态优雅,身为皇家贵胄的她,举止礼仪是从小必修的功课,现在流露出来就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叫人无可挑剔,已然完美浸入了骨子里。

一样是高门豪阀出身的方觉注重的并不是这些东西,礼仪端庄对他来讲,可有可无,并不是不可欠缺。

他在意的是人,

眼前之人。

面前的茶杯中,热气袅袅,洁白如玉的瓷色盛裹着一抹青翠,杯底荡漾着几片已经泡得有些泛浅的叶片,手指抖动间,一丝涟漪在杯中轻起,波澜四溢,一个年轻但不失英挺的面容在微波中若隐若现,方觉真诚地双手托起杯子,眼神平静,语气诚恳道:“青姐,我们之间要说感谢,就见外了,但我还是要代千千万万手足们向您发出诚挚的感激!谢谢您,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面对突然郑重起来的方觉,卫青鸾有些不适,她的眼神开始出现一刹那的恍惚,像是想起了什么往事,不过很快就恢复清澈,温言道:“你都说了,我们之间不用感谢,如若真要是说谢谢,也应该是我说,此番献策绝对是利国利民之举,不仅解决了困扰我多时的难题,更把这一诸国都普遍存在的积重沉疴变负担为利益,而且是双向利益,真是士别三日让我刮目相看···曾经的那个臭小子是真的长大了!”

“嘿嘿···”方觉不好意思地摸着自己鼻尖笑着,“人,总会成长,总会长大。”

望着眼前这个面容还略显青涩,但眼神愈发坚毅的少年,卫青鸾没来由地感到一阵怅然若失,她的声音明显有些低沉,低的几乎连她自己都快听不清,“我倒希望你永远不要长大,永远是那个跟在我身后的小尾巴···”

轻轻呢喃的声音细弱蚊蝇,方觉听不真切,“青姐,你说什么···尾巴?”

卫青鸾强颜一笑,突然萌生出一种捉弄一下这个偷走自己心的小混蛋,“你猜?”

娇颜绝世的嫣然一笑,如春风拂遍人间,仿佛能扫去一切忧伤,有洗涤心灵之效。明眸流转,璀璨无双,满空星河都要为之黯然,光芒中好似带着无与伦比的魔力,慑人心魄。

望着眼前这种如梦似幻的倾世娇颜,方觉毫无抵抗力的把眼睛瞪的老大,脑海里出现一片一片的空档,一颦一笑间,都是致命的诱惑,像是一道有着无尽吸引力的漩涡,深深吸引住方觉不能自以。

看着方觉呆愣愣的傻模样,卫青鸾实在忍不住掩嘴娇笑起来。

方觉就是脸皮再厚,也瞬间明白过来,上了一回恶当,又被捉弄了,不禁老脸一热,懊恼喊道:“青姐,不带你这样的啊!怎么老是爱捉弄人。”

郁结被扫拭一空,心中顿感舒畅了许多卫青鸾,一双凤眸笑眯成了两道长长的月牙,跟小觉一起永远都不缺少快乐,眼波流转下,挑衅地斜瞥了他一下,“哼~谁叫你个臭小子老是轻薄我!”当然,这话也就是在心里想想就好,她可没有勇气明目张胆地讲出来。

“好啦!···好啦!不逗你了。”卫青鸾趾高气扬,在为出了口气而喜不自禁,说着她摆摆手,嫣笑轻言道:“军衙有邸报呈上,对你们这趟西域之行有着详细的描写与记述,这一次你们着实不易,种种经历可谓是九死一生,冒险送回来的这封紧急军情,更是对我们至关重要,不仅为我们多赢得了一个月的准备时间,还能让我们有富余的时间去推敲预演仔细筹算,以至于弥补上届时意想不到的突发状况,把所有出现的应接不暇降到最低,这样一来,我军就更能从容面对一切,不说能掌握绝对优势稳操胜券,起码在面对狼族跟西域联军时,不会做到处在劣势猝不及防下的仓促应战,这样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亡,少死很多人。小觉,这次你们立下如此大的功劳,我往军部的塘报上都一一阐明,为你们请功。”

面对军务,方觉露出少有的肃穆,听完卫青鸾的简单讲述,他当即接口道:“我们身为大夏军人,捍土卫疆,做的都是应该做得,辛苦不辛苦谈不上,只想为国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为身后的亲人捍卫出一个能平安度日的富饶空间。居功更是谈不上,大夏雄师百万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捍卫国土不受外辱,哪怕喋血沙场,流干自己最后一滴血,也要敌人付出同等的代价。”

卫青鸾暗暗点头。

方氏一脉从不出孬种,就算资质平庸,在踏出家门的那一刻,也都是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傲气凌云,死战沙场,从不退缩。

只有横着死,没有站着生!

宁死不退,不胜不回!

这时老国公当年的誓言,满满的豪气演变成滔天的战意,升腾九万里直贯云霄,使天地凛冽,杀机戾气激荡整个人间。

传说那关乎国运的平水大捷一役,是自强悍无匹的大秦覆灭后,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一次血战,三国联盟与大夏共计投入兵力达到叫人咂舌的百万之众。大魏、后秦、西楚,三强并立,欲吞并那时正值老国主晏架的夏地,一城一城的失守,夏军节节败退,最后退无可退到那时的老都城下塘,八十万骄兵悍将对峙残兵败将不足二十万的夏军,天下人都以为胜败已经一目了然,可最终的结果却是惊掉了天下所有人的眼球。

几乎是苟延残喘处于竭力守势的夏军,在借据了地理、人和之势,苦苦与八十万联军鏖战了四十余天后,忽逢大雨天降,当时只身为一营校尉的老国公聚水为湖,等水与堰平后掘坝泄洪,大水一泻千里,不仅冲垮了声势浩大的八十万联军,也同时冲走了大魏、后秦二国的国运,为日后大夏吞并两国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自那一役始,老国公就像一颗彗星翱翔寰宇,任世间谁也无法遮掩其锋芒,一路势如破竹,摧枯拉朽,平城灭国,威震天下,征战十数载终荣耀而返。

以无上之姿荣登人生巅峰,年仅而立就被初登大宝的夏皇光帝敕封为大柱国镇国公统领大夏全军。

只有横着死,没有站着生,宁死不退,不胜不回!

这两句话就是当时老国公誓师的誓言,也是这位让全天下都可敬可畏老军伍一生的真实写照。

血淋淋的写照!

家训铁血,人也铁血。

死也死的浩浩荡荡,这就是方氏一脉的气节。

这种仿佛是血脉中自带的血性,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到了方觉这更为突显。

大夏国建立至今已逾百年兴衰,方氏一族延续到方觉这里也有数代,老国公方玄虎年少从军隳肝沥胆戎马一生鏖战无数,终在无数尸骨血海中崛起,成为当时、乃至如今天下都最瞩目的将星、战神,可这荣耀的表现下,也掩埋着无尽的哀伤与别离···

与他同辈入伍的亲兄弟有三人,皆陨。

八位同族的叔伯子侄,五死,一伤、一残、一失踪,至今音信全无。

同行的八百乡勇征战十数载,最后囫囵返乡的十不存一,其余尽数为国捐躯。

曾教授过幼时老国公的一位乡儒在若干年后,有感而发,饮醉高歌,写下了似褒似贬的煌煌铁甲歌······

“竖子无衣披铁甲,横戈立马,战天下,

功名利禄股掌间,悻醉起狂沙,

五千日夜纵横,盖世为豪!

三千里地杀伐,叱咤!

睥睨血海,只为家。

风云转换,流光逝,

年少征战,白发返,

举目向望,一目一怅然!······”

这正是验证了那句老话,一将功成万骨枯!

夕阳似血,高声挽歌,豪气贯云霄。

正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老国公这样的军人,泱泱华夏,才能千年抵御异族于国门之外。

不受外辱,不被族灭。

铁甲森森,铸就起钢铁长城,就像军人那永不弯曲的脊梁,笔直坚挺,哪怕肩上压着无数重担也一样不会轻言放弃,誓死不悔。

这也是一军之魂,一士之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