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兵道之发如雪
20546300000176

第176章 出乎预料

当第一缕晨曦出现在远处的地平线时,卫青鸾已经起身,她走出专门为她所建的简易屋舍,伫立在山崖之前,凤眸秋波流散,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如画这个从皇宫一直跟随她的贴身婢女,捧着一件锦裘大氅来到卫青鸾身后轻轻为她披上,柔声开口道:“公主,秋寒日重,你怎么穿了这一身就出来了。”

柔软温暖的大氅披在身上,顿时把山高处的薄寒拒之体外,一对流散的目光也随之重新凝聚,熠熠光芒从那对漆黑深邃的眸子里迸发出来,一瞬间,那个位高权重睿智无双的女子又回来了。

卫青鸾伸手拢拢搭在双肩的襟口,刚才神游物外确实没有感到丝毫凉意,现在身上披了件大氅,反而觉得迎面刮来的晨风有些难言的寒意,她再次紧紧大氅,见如画一脸担心的可爱模样,不由露出了难得一见的恬静笑容,伸出一只有些冰凉的玉手,在如画玉砌般的高挺鼻梁上刮了一下,笑道:“放心啦~本将主没那么娇气,只是睡得有些浅,再加上陌生境遇里,所以就起早了些。”

感受到卫青鸾指间的冰凉,如画赶紧把她还露在外头的两只手塞进锦裘大氅里,一边做着这些,还一边埋怨道:“我知道所有事都压在您一个人身上,但老话不是常说,船到桥头自然直,您就是再忧思也不能全部一下子解决掉呀,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办,您这样,奴婢很担心。”

卫青鸾被气笑了,笑靥如花道:“你这丫头,还教训起我来了。”

如画瘪瘪嘴,“奴婢可不敢!”

对于这个贴身小丫头一副言不由衷的辩解,卫青鸾莞尔一笑,懒得计较。

这时整个天地光线不再昏暗,远处晨曦就像是被一双无形大手推开了一扇天地巨门透射进来,逐渐明亮起来。

卫青鸾凝目远眺,黛眉不禁微微一蹙。

山下,目光所及之处,兵甲皆是,拥拥簇簇占满大地,把整座博浪山围的几乎水泄不通。

有些纤薄的嘴唇轻轻上翘,在两颊慢慢堆积起一抹嘲讽的冷厉,卫青鸾低语喃喃道:“看来自己这个鱼饵果然引来了偌大的利益···就是不知道最后的结局会不会如你们所愿!”

身后衣甲锵锵,有两道身影龙行虎步先后来到近前,正是射日营之主陈庆之与手下都尉王儒,两人躬身一礼,陈庆之出声道:“山上条件简陋,将主可还住的习惯?”

不着甲胄的卫青鸾气质出尘,再加上她那异于平常女子让有些男人都自惭形愧的高挑身形,更显高贵雍容之姿。

“在外行军打仗,没有那么多讲究,陈校尉无需介怀···”卫青鸾说到这,凤眸扫过略后一步的王儒身上,黛眉轻挑,不过很快眼中就闪过一丝明悟,像是了然了一些什么,轻声询道:“兄弟们伤亡如何?”

没有惊诧与讶异,似乎卫青鸾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合情合理,就像陈庆之跟王儒两人心里早有这样的预判一般。

两人不约而同相视了一眼,在得到陈庆之的首肯后,一身血迹斑斑的王儒再次抱拳行礼,道:“回禀将主,兄弟们都是些皮外伤,只有一个身负重伤的也无性命之忧,现在正被救治着。”

王儒的回答简明扼要,毫不拖泥带水,虎体熊腰站得笔直,只是一身甲胄上尚未干涸的累累血渍,好似还在望外丝丝冒着煞气。

卫青鸾点点头,玉容上古井无波,像是早已经对这类情况习以为常。

慈不掌兵,就算再心慈手软,可经历多了,也会被伤痛磨砺成铁石心肠。

况且,沙场生死本就是每一名身负责任的士卒最无上光荣的归宿。

连她自己也不会例外。

“走,一起看看受伤的兄弟们!顺便给我说说昨夜的情况···”卫青鸾轻轻说着,率先而走。

“公主打昨夜起还滴水未进。”一旁的如画檀口轻张却未发出声来。

她不是一个不知轻重之人,更比谁都清楚公主殿下的秉性,所以话到唇边又咽了回去,只能快步走进不远处的简易屋舍片刻既出,才小跑跟上前面那道茕茕孑立的身形。

陈王两将再次互望一眼,也同时动身跟上。

路上王儒娓娓讲述了昨夜事件始末,虽然语气平稳不起波澜,但任谁都能臆测出这一夜厮杀的凶险。

原来狼族见我军驻地未稳,就趁夜派出一队狼骑摸上山来,是偷袭,也算是试探一番虚实,殊不知,我军早就张好口袋等着猎物的降临,一番厮杀,我军只用轻伤若干,无一阵亡的代价就换来数百狼骑的覆没,为日后的坚守赢得了最好的开局。

伤兵营就建在山脊唯一一片空地上,据说这里曾是当年霍流光的帅帐所在,卫青鸾的突然到访让整个伤兵营瞬间沸腾了起来,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那些受了些犹如家常便饭般小伤的士兵们都欢欣雀跃,激奋不已。对于他们这些最底层士卒来说,身负大夏最尊贵称号和要塞十数万将士共主的长公主殿下,太过遥不可攀,宛似传说中的一般存在,今日能有幸一睹真容,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家里的祖坟青烟冒得不止三尺,才有幸一见。

笑靥如花,温和近人,一一嘘寒问暖,一一叮咛嘱咐,要他们好生休养。

大伙望着那个好似画中走出的圣洁人儿,崇敬的心中不禁又生出要顶礼膜拜的冲动。

同生共死,生死与共,这不单单只是嘴上讲讲,赋予行动才是最直接的表达,这些军中糙汉虽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不傻不瞎,对于今时今地的险境虽大多数人不明就以,但世上身份尊贵到一双手就能数过来的人甘愿放下一切与自己同甘共苦,仅凭这一点就值了,大不了老子十八年后再重新做汉子。

本来卫青鸾还想去看看那名身负重伤的士卒,得知他因失血过多人还处在昏迷之中,无奈只能看了一眼就离去,临行前还好一番叮咛专护人员好生照顾,切不可懈怠。

这时,耀眼的旭日早已跃出地平线,把整个天地照得通明。

一路向上,来到整个博浪山的最高处,风带着缕缕泥土青草的气息拂面而来,清清凉凉,说不出的清新,要不是偶尔传来战马嘶鸣中夹杂的肃杀,博浪山倒也不失一处登高望远的好去处。

远处,狼族大军一夜之间安下营盘,在他们围山而峙的后方,清晰可见还不时有军队在源源不绝地弛来,让整个敌军的数量继续膨胀。

矗立山巅的四人,目睹这一切人人神色如常,尽管王儒军职过低起先接触不到此次博浪山之行的真正用意,但随着驻守日久也渐渐揣摩出一些不同寻常,直到陈校尉在将主到来的前夕和盘托出整个计划,王儒与另外几名同僚顿时被这个宏伟庞大又意义深远,更是胆大包天的计划给震惊住了,久久都不能自以。

过去了许久,就算现在每每想起也不禁被那谋略深远的布局和大胆给深深折服。

想到这王儒的眼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炽热神采,这与个人情感无关,纯属一种本心上的吸纳,就像强者对更强者的仰望。

王儒心性内敛,虽不自负,但颇认心中自有沟壑,但比起眼前的这位女子来说,还是自愧不如,当然这个无比宏大的计划必定经过皇帝陛下和军部大佬朝堂高官们的认可和润色,但起始跟大致框架却是出自眼前这位双十年华的奇女子之手。

近期看,这样妄动干戈打破现有得来不易的平静有些穷兵黩武的嫌疑,但放眼长远绝对是利国利民一利千惠的壮举。

再说别人不清楚,身为边军将领的自己还不了解吗?狼族何时安于现状?他们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狼主更忽然架临两国边境,说是秋猎,可真实意图早就跃然纸上了,就差一个恰当而且适宜的借口罢了。

现在将主大人亲自把这个让他们无法拒绝的机会送上门,果然,连最后一层遮羞布他们都无暇顾及了,像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饿狼顿时蜂拥而至。

只是,最后谁是猎物,谁是猎人,还未可知!

山下传来一声悠长的号角声,接着此起彼伏的号角传遍连营,狼族大营中开始出现骚动,打此望去,从一座座营帐中奔出的狼骑细小犹如一只只蚂蚁,数不胜数,他们井然有序快捷地组成一个个方阵,不大一会就把营前空地铺满,在以壮声威的呐喊中一步一步逼近博浪山。

“他们还真敢大规模攻山?”第一次亲眼目睹这么大规模战争的如画失口说道。

陈王两将被将主身边这个一身戎装的护卫女孩子奇怪的问话给说笑了,如画知道自己说了本不应该说的话,丢人就算了,可自己代表的是公主殿下,丢得不仅仅只是自己脸面,心中懊恼,白皙的俏脸一阵通红,随即恼羞成怒的一板,摆出一副冷若冰霜的俏模样,嗔怒道:“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

陈王二将也不生气,只是稍稍把笑意从脸上收敛,改从眼神中洋溢出来。

“不得对两位将军无礼!”卫青鸾轻叱传来,让如画委屈的缄口。

大夏军中不乏女中豪杰,开国初期有圣长公主卫玉真,现在更有眼前这位,陈王二将可不敢托大,连道不敢,这不是畏惧,而是发自肺腑的敬佩,再说两人也并不是揶揄如画,而是在嘲讽那些不自量力的狼骑,因为如画无意中也说出了掩藏在二将心中的鄙夷。

众所周知,狼骑的优势在于他们冠绝天下的骑术,如今围山而攻,战马无法登上陡斜崎岖的山道,只能放下他们最擅长的骑战,而徒步上山近战,人常说扬长而避短,可现在狼族却偏偏反其道而行,这不由得不叫人钦佩他们的“毅力”和“决心”。

其实早先对战局的预想是狼族见我方慌不择路登山而上,把自己自陷于绝地,最上策就是围而不攻,这样我方大军的补给就会捉襟见肘,但这还不是最最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孤山一座驻扎千军没有水源,就等于没有生机,只要围而不动,不出三日,其势必溃,其心必衰,到时必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然,眼前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在设想之内,只是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下乘的做法,被大家都有意无意的排到了后面。

所以,才有了如画的意外。

但往往事与愿违,眼前的一切都在告诉大家,有些事情并不像自己理想的那样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