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2058200000014

第14章 你会学习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6)

然而,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我们周围充斥着显而易见的问题,这些问题无须发现,但在我们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那些问题,人们又常常难以发现。正如心理学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大凡在科学上能独树一帜的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解决者的功劳,毋宁说是问题发现者的功绩。仔细考究起来,这里所谓“发现”,主要是指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遮蔽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但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种例子举不胜举。比如每天有无数烧开水的人都见到过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此前却没有一个人能像瓦特那样专注地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发现了这个问题,才由此发明了蒸汽机。而一个成熟的苹果由树上落到地上,人们更是习以为常,但也只有牛顿一人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从而创立了名垂后世的经典力学。如果仔细推敲这些事例,我们就得承认:机遇只会光顾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因此,培养“问题意识”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同样需要持续的努力、专注的精神和一颗赤子之心。

2.怎样质疑问难。

我们要能提出问题,光有勇气还不行,还要会质疑问难的方法。在学习时我们可以从不同书本不同理论之间、不同推导与叙述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原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进行比较;从正面叙述的反面去思考;从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结构上去分析;从论述的原因和结果中去验证,用多种办法,去提出疑问,去发现问题,从而求得提高。如对一个新课题,可以问这个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学习这个知识有什么用?哪些旧知识和它有联系?这个知识与相邻知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人的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循序渐进的,学会提问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耐心慢慢来,如果能有老师在旁边指导和示范,这个过程会相对缩短许多。

除了要敢提问,更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提出与众不同的有较高质量的问题。

3.提问亦要讲方法。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讲求方法。方法合适则事半功倍;方法如果欠妥则恰恰相反,会事倍功半。提问也是如此。这里所讲的提问绝不是“一加一等于几”这样简单的提问。它有一个善不善于问的问题。

善于问的另一个要求是,提问要从整体出发,系统设计、围绕重点,不枝不蔓地提问。也就是说,不要对一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东西过多纠缠,同时要简洁明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提问要探明自己的疑点难点所在,问到关键处,即真真切切问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还有一个小经验就是提问要推陈出新,不落俗套。

4.读文章,问在五处。

上面探讨了一下假设提问法的一些基本要求。下面以文章学习为例谈谈如何在学习中具体应用这种方法。

第一,在所学的关键内容处进行处理,然后提问。

所谓关键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有提纲挈领作用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它决定文章的走向),或是自己不易理解的疑点、难点等。结合具体文章来说,关键内容往往是阅读材料中能体现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或者散文中的“题眼”,或者诗歌中的“诗眼”等。如果我们能在学习中抓住关键问题,平中见奇、慧眼识珠,就能通过“提问——解答——提问”的模式排除疑难,学有所得。

第二,在内容的矛盾处提问。

有很多文章作者或有意或无意留下一些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在这些地方提问,往往可以引导自己把课文理解得更深。

第三,在伏笔置疑处提问。

很多文章由于谋篇布局的需要留有伏笔,为以后的发展留下空间。预留一手并不是文章中才有。爱好下棋的人都知道,棋着中有“闲棋”的说法,即在行棋布局中走出一步看似对当前局势毫无关系的路数。但是这一步棋往往在数十招之后发挥相当大的作用,甚至会影响整个棋局的走势以及胜败!这就是“闲棋”的妙用。伏笔的作用与此类似。

第四,在激起悬念处提问。

所谓悬念,是一种关系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的心理活动。许多学习实践表明,激起悬念提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它可以造成学习时的上佳心理状态,充分唤起我们的好奇心,使得我们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巧妙安排,体会到情节的曲折变化,从而不仅有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我们积极思考而不是消极接受的读书习惯。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和丈夫为了还清因为不小心失落了好友的钻石项链而带来的巨额债务,花了整整10年时间,以致玛蒂尔德未老先衰,两鬓斑白。在这之后的某个星期天,她去了公园。此刻会有什么事情发生?这无疑成为了一大悬念,也是回荡在所有人脑海中的一个大问号。这时我们不妨先猜测一下种种可能,然后再看小说结尾得出结论:玛蒂尔德邂逅了从前的女友珍妮(也就是钻石项链的主人),才得知自己和丈夫辛辛苦苦放弃了一切生活乐趣挣扎了10年,竟然只是为了一串价值五百多法郎的假钻石项链!她为了自己的虚荣,自己的醉心奢华付出了多么昂贵的代价!这样就可以使我们体会到结尾深刻的讽刺意义。

第五,在文句的蕴含处提问。

许多文章中的一些句子含义丰富,常常寄寓着作者特定的写作意图;有些句子很含蓄,往往表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乃至文章的主旨;也有些句子,虽然字面意思一目了然,细细品味,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还有些句子,看上去不难理解,但联系全文却有“一石二鸟”甚至“一石三鸟”的作用。在这些文句中设疑提问,无疑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

5.提问的设计。

假设提问法中提问的设计。概括地说,主要有下面三种方法:

第一,分解整合法。

就是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问,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比较容易把问题讲清楚。

第二,阶梯设疑法。

就是说设计问题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切不可企盼一锹挖口井,一口吃个胖子。

第三,正反问结合法。

说起来,这种问法倡导于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孔子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意思是有人向我问难,我什么也不回答,只是尽量指出问题的正反面,让他们多动脑筋,自己做结论。因此,我们在学习中有时也可先不用“叩其两端”,而是先举出问题的一方面,然后举一反三。

6.提问也有禁忌。

提问法虽然是我们学习的一种好方法,但不能把它当作“万金油”,动不动就搬出来乱用一气。提问同样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提问如果不当,会堵塞自己思路,人为地造成学习障碍。因此提问有如下禁忌:忌概念不清,逻辑混乱;忌平铺直叙,索然无味;忌无的放矢,难易失度;忌要点不明,主次不分;忌结构简单,形式单一;忌“鸡蛋里挑骨头”,滥用提问;忌毫无准备,信口开河。

在学习中的提问时一定要注意以上问题。

寻找自己的适宜时间学习

1.睡前醒后适宜学习。

心理学家实验证明,入睡前学到的东西,保持记忆的时间最长,因为在睡眠期间,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普遍转入抑制状态,临睡前所学的东西没有受到其他信息刺激作用的干扰,这是近因效益的作用。这就是睡前醒后法的理论依据。同时根据记忆的干扰理论,记忆受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

由于睡前所学得到的信息没有受到干扰,清晰地记在大脑皮层上,所以我们早晨醒来在大脑没有接受外界刺激之前,应该及时回忆头天晚上睡前所学的内容,同时分辨清楚:记住了哪些?遗忘了哪些?然后翻开书本对照,如果发现遗忘了或记错了应立即纠正,尔后按着正确的再重新记忆。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较难记忆的内容,如学外语、背书、记单词、记公式等。运用得当这种方法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来说在起床后和睡觉前一小时学习为最佳。

2.科学睡眠提高效率。

恩格斯说,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我们讲睡前醒后法,绝对不是要求大家废寝忘食地学习。相反,还要和大家谈谈如何进行科学的睡眠。

我们每个人每天差不多都要睡8个小时左右。有人说,生命的1/3用于睡眠太不划算了,如果一天24小时都可以用来工作学习该多好。可是,这个想法很不现实,差不多每个人都需要休息,而休息最主要的表现就在于睡眠。休息能够使身体积蓄能量,从而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和学习。为了睡好觉,睡前应洗澡、洗脚,不宜吃得过饱,不要喝茶、喝咖啡,内衣应该宽松,枕头高度软硬适度。

具体地说,要想有高质量的睡眠,请注意以下几个因素。

(1)保持人体生物钟的正常运转。如果每天准时起床,定时置身于早晨的阳光之中(周末也不例外),那么生物钟就会准时地运转,这是提高睡眠质量最关键的一点。

(2)注意体温的变化。科学研究表明,体温的波动会影响人的生物节律。一旦人的体温下降,睡意随即来临。当体温调节失控时,睡眠会发生紊乱。睡前洗个澡,或者在临睡前做20分钟的有氧运动,临睡时体温会有所下降,很容易进入甜美的梦乡。

(3)注意饮食习惯。虽然一些人声称,他们即使大量食用咖啡、巧克力、可乐和茶等含有兴奋成分的食品,也没有睡眠不良的感觉,但是实验证实,他们的深度睡眠均受到影响。酒精虽然有助于睡眠,但它在代谢过程中会释放一种天然的兴奋剂,破坏下半夜的睡眠。

还有一些环境因素应该注意,比如噪音。人如果置身于某种噪声环境中,时间一长便习惯了这种环境,但却会因此减少深度睡眠的时间,所以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噪音的干扰。

另外,对于睡眠不好和容易失眠的人来说,最好在有浓烈的睡意时再上床。早早上床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只会加重心理压力,在某些情况下,晚睡早起,减少睡眠时间,反而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如何保护大脑呢?其实,只要做到以下八个要求,人们就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大脑:

(1)勤于用脑;

(2)不要用脑过度;

(3)保证大脑的合理营养;

(4)保持乐观的情绪;

(5)适量的睡眠;

(6)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

(7)清静的卧室,舒适的卧具;

(8)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3.选择最佳用脑时间的学习方法。

最佳用脑时间脑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这时人的精力专注,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记忆力强,创造力旺盛,大脑接受信息、整理信息和贮存、创造、输出信息的效率比其他时间均高。

掌握最佳时间法,要注意:

(1)摸清规律,即细心观察、体验、摸清自己什么时间用脑效率高,即最佳用脑时间。

(2)合理安排,即把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尽可能安排在每天的最佳时间里去做。而其他时间学习些轻松的东西和处理其他事情。

(3)持之以恒,即将每天在最佳时间里的学习形成习惯,这样会使大脑形成条件反射,每到此时大脑即兴奋,立即进行高效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