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学习改变命运(全集)
2058200000018

第18章 你会读书吗——贫者因书而富,贵者因书而裕(4)

(2)努力回答最主要的问题,并在回答时试图运用自己的语言举例说明。在检验复述情况时,提出一种模型是一个好方法。随着理解和复述量的增多,模型可以逐渐复杂。

(3)尽量运用图表、曲线或框图等直观表现手法。如果这些直观形式本身十分重要,最好能凭记忆加以描绘。

(4)对学习者要记住的要点抓住更多的细节(人的潜意识将发现更多的细节)。

(5)顺手记下自己仍然要作出回答的问题或没有完全理解的名词术语。

(6)再次翻开书本,再次浏览这一节或这一章以检查自己的答案及直观表现形式的理解程度和精确性,进一步补充需要作出回答的那张问题表。

(7)如果有必要可再次进行提问、阅读和复述两个阶段,具体集中在:

扫清难点。

完善理解。

(8)复述整章的要点和主要的细节,具体可以采用两页纸:

一页纸把整章内容分解成关键词模型,每一个关键词应该能够使我们回想起与之相联系的要点及观点。

另一页纸收集一些不容易放在模型之中的具体材料,例如公式、定义、统计数据、图表和问题等。学习者可以用数字或符号将这些材料与模型联系起来。

(9)寻找机会复述或运用已经学到的东西。每一次复述不仅帮助学习者记忆新的信息,也强化了已经掌握的东西。

5.适时温习材料,达到长期记忆。

第五步,Review,温习(应该也伴随有评论的意思)是记住自己所学习材料的必要条件。前面几个步骤的重新回顾和反思,能够让自己注意到资料的不同部分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同时也有助于发展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全景式的认知。

有规律的复习会巩固记忆的东西。这就是说,它把最初短时记忆的信息转化为长久储存的信息。更进一步说,它保证了存储的信息在必要时很容易得到恢复。

如果学习者已经运用了SQ3R方法,每次复习都应该只花费几分钟,这是因为必须反复复习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而不是学习第一次没有掌握的东西或者把已经遗忘的东西再学一遍。

(1)第一次复习应该在学习后立即就进行。它通常应该只花2分钟~5分钟,因为这时候大脑中的印象还十分新鲜,通过复习能够使信息在溜掉之前就被抓住。换句话说,即时复习能预防遗忘。

在完成复述阶段之后休息5分钟~10分钟,伸伸肩膀,站起来走走,揉揉眼睛等等。在你休息时,大脑将对已经学到的东西产生更强的内部联系。

当休息完之后开始复习时,应考虑使用以下哪一种复习方法更为适当。

学习者可以运用已经准备好的关键词模型。首先,不要看这个模型,看看自己是否能同时复述出要点,然后检查一下。接下来再回过头来检查一下要点,看看是否能同时复述更详细的要点,并再检查一下。如果某个关键词不能引出所需要的信息,那就表明自己需要寻找更适当的关键词来替代。

如果学习者现在是对已经读过的整章内容进行重新复习,需要准备一个能对整章内容作出概括的关键词模型,当自己能够复述每一个要点和次要点时,大脑便会重新搜索与关键词模型相联系的细节。

如果学习者已经从一本书或教师讲课中做过笔记,可以将笔记大致浏览一下,看看这些笔记的内容与关键词模型怎样吻合。可以运用画线、数字和符号等将笔记内容与关键词模型联系起来。

(2)第二次复习应该在第二天就进行,以便在信息渐渐遗忘之前再次强化记忆。这次复习也应该只花2分钟~5分钟。第一次复习和第二次复习合起来,一共花4分钟~10分钟,但能够节省将来考试前复习的几个小时时间。

(3)第三次复习应该在一周之后进行。第四次应该在一个月之后。这样不仅增强了记忆,而且也能够提供自己有关这门课程进步的情况。

(4)显然,在考试前需要最后一次复习。以前几次复习越是有效,考试前复习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同时也能够增加更多的知识。

其实上面这些步骤,在学习的时候,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老师都有提到过,我们可能不自觉地也用过。不过没有把它们系统地联系起来分成递进的几步。最关键的是,没有相对应地做些这方面的训练,所以效果上不甚理想,只能靠自己的自觉和学习积极性来获得。如果我们能够贯彻这一方法,持之以恒,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还必须说明,任何学习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检验学习方法的唯一标准是看其对自己提高学习成绩是否有效。所以,在选择和运用学习方法时,除了注意吸收他人经验,学习那些被公认的优秀方法外,还必须强调在学习实践中,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对它们进行改造与创新。

建立模型读书法

模型读书法要求读书前就预构读书的结构模型,即预先设想一下该书将说些什么,将以什么方式说。然后带着这个模型在书的“现实”中寻求验证、修正或重构,主动而有意识地朝书的结构前进。这自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还没读书,怎么能预构出书的结构模型呢?换句话说,这个原始模型是怎么得来的?

1.建立原始模型。

原始模型的质量如何,对即将进行的阅读顺利与否影响重大。原始模型的建立并不是凭空的、随意的,而是可以根据一些非正式信息(即正文以外的信息)来建立的。这种可供利用的非正式信息是很多的,可以粗略地归为关于著作和关于作者的。书的序、跋,乃至书名、目录都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书的重要信息。还有别的渠道获得的书评、介绍。如读一部文学名著,先读读文学史的有关部分就可以获得这部书的大致轮廓。作者的生活时代、思想观点、风格特征也是极有价值的信息。有了这些非正式信息,我们就可以预构书的结构模型了。当然,我们可以利用非正式信息预构出各种具有可能性的结构模型,也就是说,原始模型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元的。这种仅利用非正式信息建立的原始模型,也许是极粗糙、极模糊、极不稳定的,但总比没有强,它毕竟为下一步阅读提供了一个大致的去向。

2.阅读——校验模型。

原始模型建立后,就进入阅读,即进入用原著的“现实”来校验模型的过程。校验的过程就是由模型向结构逐渐演进的过程。模型向结构演进的路径有单向的,有多向的。在阅读过程中,或者原始模型不断修正,或者一个模型取代另一个模型,总之,整个过程始终保持单一模型,这是一种单向的演进路径。还有一种是多向的演进路径,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出现多个模型并存的局面。阅读中,时常碰到需要假定多个结构模型,以便筛选、比较,这时就出现多向路径。采用单向还是多向,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3.模型读书法的优越性。

模型读书法比传统读书法,有两点显著的长处,首先表现在便于集中注意力,而阅读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是理解的先决条件。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带着问题阅读注意力更易集中。

模型读书法还有一个传统读书法所不具有的长处,就是它的全面性。模型,实际上就是结构的模拟。在阅读的初期阶段,模型是模糊的,还是整体的,这是模型本身的要求。用模型读书法读书,阅读是围绕模型的演进而进行的,这样,读者就能保持思维的全面性,有利于对原著作全面整体的把握,而不至于肢解原著。

4.模型读书法对读者的要求。

模型读书法有比传统读书法优越之处,也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读者要具备以下思维:

第一,开放型思维。

要求读者知识面广,对新鲜事物保持浓厚兴趣,具有足够数量的信息储备,以便在构造模型时左右逢源。否则,就难免随心所欲,使模型无效,甚至产生相反效果,既不能帮助读者揭露原著结构,而且使读者越来越背离它。

第二,批判型思维。

保证模型向结构正确演进要靠批判型思维。要求读者毫不吝惜不合适的模型,根据原著的客观实际,不断修正和重建新的模型。否则,固执先入之见,就有可能歪曲原著,始终不能达到与客观结构同一。

第三,反省型思维。

即要求读者读懂一本书后,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被抛弃的模型之所以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模型又是如何建立的?久而久之,养成了反省的良好习惯,就可以熟能生巧。有效地运用模型读书法,其受益是很多的。

斯蒂夫·艾伦教你读名著

名著是一种值得仔细阅读的图书。斯蒂夫·艾伦教给我们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在学校里,我们学会人类所完成的一项最了不起的也是最困难的技术——怎样阅读。

什么是名著呢?名著就是这样的书——哪怕只是一瞬间,它都会使人从中感受到一部分生活的意义。名著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书,是世界上亿万读者多少年来为从中得到特别启迪而阅读的书。

不是很多书都能经受住这种考验的。算一下自从人类第一次用凿子打制石器以来出版的所有著作,名著只占有其中极微小的部分。只不过有几千部罢了。在这些书中,它牢固的核心则不足一百部。

为什么我们应该阅读名著,并且要学会欣赏它们呢?这里有三条充足的理由:

第一,名著开阔人的眼界。

第二,名著资助人成长。

第三,名著帮助人了解生活,认识自己。

最后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名著可以使人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从别处得不到的。可以肯定,人们几乎能够从许多书中得到乐趣;但是,一部名著,一旦读进去了,它会把人带到更高的境界。

我们常听到有人说:“名著太难懂了,我啃不进去。”

这里有些方法帮助你找到这个奇妙的世界。拿一本你要读的名著,然后按照下面的建议去读。

1.知道自己正在读什么。

这是一部小说,剧本,还是传记或历史?要想知道这一点,查一查目录,读一读封面和前言,或者在《读者百科全书》中查一查题目或作者。

2.不要躺在床上读。

我承认读名著会是很难的,所以必须思想活跃,器官敏锐。如果躺在床上读,就想睡觉,那么当开始打瞌睡的时候,就会埋怨那本书。

3.不要被众多的人物所左右。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卡尔马卓夫兄弟》一书中抛出了50多个主要人物;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的第一章中用了22个又长又复杂的名字,使人脑袋发胀。这时,不要急着往前翻,坚持看下去,渐渐地,这些人物就会变得清晰。就会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就像和自己的老朋友在一起一样。每个人记得自己的许多朋友,在结识前也是陌生人。

4.给作者一个机会。

不要过早地说“我看不懂”,要坚持读完。有时也许是对自己要读的那本书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如果认真看了但确实看不懂,就把它放到一边,搁一天或一年,先去读另一本书。

5.大段大段地读。

读书别小口小口地啃,读的句子越长,就越能进入书的节奏和感情,从中得到的乐趣也就越大。

6.读作者读的书。

例如,莎士比亚为了写《尤力斯·恺撒》、《仲夏夜之梦》,曾仔细阅读了诺斯的《蒲鲁塔克传记集》的翻译本。任何一个作家都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产物。了解当时的历史、作家及其他人所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态度会帮助人理解作家的观点。作家的观点不一致。没关系,起码它使人思考。

7.阅读有关作者生平的书。

读者对作家的个人经历知道得越详细,就越明白他为什么写他所写的作品,就会开始明白隐藏在作家作品中的自传性的花絮。一个作家不可能暴露自己。我们关于莎士比亚的大部分猜测都是从他的剧作中引出的线索。

8.重读一遍。

所有名著都反复读。读完一本书后,如果很感兴趣,又不完全懂,那么立即重读一遍,会发现更多的东西。如果几年前读过一部名著并且喜欢它,就再读一遍。书里还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告诉人们,使人简直不会相信这是同一本书。

不要只把脚尖浸在名著这潭深水中,要跳进去。像前面一代代聪明的人类一样。我们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深处被那些历史上最有天赋的作家的思想和洞察力鼓舞着。

快速阅读一本书

我们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甚至于我们每天都在进行阅读活动:读书、看报、浏览网页……如何有效地收集和提炼有用信息,这是时代的需要。“知识爆炸”迫使我们提高阅读速度,大量地吸取知识已成为现代人的梦想。但是我们的阅读速度实在太慢了。

提高阅读速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快速阅读,带来大量的知识与信息。

快速阅读,留出更多的时间去投身社会实践。

时间即金钱,快速阅读法就是我们的“摇钱树”。

根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观察,在阅读过程中,眼球并不是沿着每个字连续不断地移动,而是经常出现眼球的停顿,即抓住一些字,静读一下后再移向另一些字。阅读是眼球运动一连串快速跳动。眼球停视时才能感知字句,阅读过程的90%~95%的时间属于眼球停视,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5%~10%。每次眼球停视获得的文字信息的大小与视觉广度有关,视觉广度大的可见6~7个字,小的只有3~4个字,有时一个字还需经过2次~3次注视,有时还要重复回视,回视次数越多,所占用的时间也越多。

速读与慢读区别不在于眼球运动的速度,而在于眼睛固定时所视知的材料。试验表明,二者(同等智力与理解力)在同等时间内,眼睛固定总量相等,而所读的词汇量速读却是慢读的4倍。如纵向跳跃,无声阅读,即加快眼球跳动次数,增大眼球跳动幅度,拉大注视点的间距,可以大量收寻信息资料。这种跳跃读法,都是无声阅读法,将文字直接由视觉神经输送到大脑,减少外部发音程序,(无声比有声阅读速度可快一倍)同时减少注视次数,使视野增大广度。

一般传统阅读是字、词、句阅读,按行从左至右逐行阅读,由于是逐字阅读、出声阅读和默读,及反复回看、倒读,拉慢了时间。而高效阅读不是逐字阅读,而是一次凝视比较多的字,减少注视次数,扩大视野广度,眼球停视时多抓一些文字信息,减少回视次数。快速阅读采取概念阅读,抓住要点,用较少时间,赢得较大阅读量。

阅读速度有方法问题和技巧问题,这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结构、能力、文化修养有关。每一部著作,每一篇文章都有阅读重点,所以要正确分配注意力,集中在重点的实质问题上。不要集中在感知文章结构上,这样可以提高理解系数30%~40%。

按阅读的速度分,有慢读和速读。慢读的功夫需要韧劲和耐力,对于阅读草率、粗疏的人,应该先练习慢读,做到目不斜视,心无旁骛,能一连坐上几个小时。据说牛顿思考问题,注意力十分集中,头一天坐着的那个姿态,一直到第二天竟没有改变。慢读需要的就是这种专心致志的功夫。一般来说,慢读表现为精读,速读表现为略读,但这也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