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人生需要经历一次跳槽
20615600000114

第114章 家庭伤人

上午看到老高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大意是......盛怒之下,他把孩子受伤的地方拍了照片,配上文字,以九宫格的形式发布。

老高是学法律的,这时候却感到非常无助,他也不能替孩子疼,他的路,终归还是要靠自己去走。

我见过老高的儿子,一个非常外向的男孩子,喜欢播音主持,喜欢背诵古诗,长得比较高大,原生家庭也很温馨,并不是霸凌故事里,内向、腼腆、无人疼爱的小孩。

我在动态下面评论:以前看到一句话,说坏孩子是这个世上最恐怖的生物,确实没错,但是这些行为都跟原生家庭有关,遇到通情达理的家长还好,因为他们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和善的人,要是遇到那种蛮不讲理的家长,那就太糟糕了,希望你家小孩有能力化解,不要留下心理创伤。

老高回复说,是的,那个孩子的家长今年离异了,孩子有了心理阴影,于是把怒气发泄在同学身上。

这条消息下,全是同事和朋友的关心,其中不乏有以暴制暴的言论,但是老高不愧是学法律出身的,加上他心地很善良,他回复道:这件事情已经跟老师和家长沟通处理,请大家不要转发扩大,只要家长教育、老师管理、孩子自卫都加强了,就会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

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叫《家庭会伤人》,以前不以为意,家庭难道不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吗?尤其对孩子来讲,那是个可以完全信任,绝对安全的地方,怎么会受到伤害?

现在我明白了,这里说的伤害,其实更多的是心理和行为习惯层面的。

网络上有一些人说,只要一想到不需要岗前培训就能当父母就全身不寒而栗。

的确,当我听公司领导说要我兼任证代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不行啊,我没有任职资质啊。

所以当公司推荐去N市参加培训学习的时候,我非常积极主动,因为知道只有参加了学习,取得了资格证,才有机会进入这个门槛,否则就会被永远关在大门之外。

可是又有几个人在结婚怀孕的时候,就通过学习相关书籍或者参加培训,从而知道了怎样当父母?

就我所知,身边这样的人凤毛麟角,大多数人都认为,年纪到了就该结婚生小孩,至于怎样养育,走一步算一步吧,反正到了学龄,有学校和老师教育,却没有想过,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养成教育。

我把这件事告诉给了晴晴,请她帮忙,看有什么好书推荐,我发给老高,让他有知识储备为孩子进行心理辅导。

晴晴介绍了几本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并且答应,可以通过视频或者电话的方式,为老高和孩子进行疏导。

正当我准备关掉微信对话框的时候,晴晴突然说,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想结婚生小孩的原因了吧,因为我是学心理学的,对人性有一些负面的判断,最重要的是,我真的没有办法爱一个男人,如果父母之间没有爱情,势必会影响孩子将来的恋爱观和择偶观,他有可能无法处理好亲密关系,不知道爱情是什么样子的,也不知道幸福家庭应该是什么模样。

她说,当我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没有办法为了让自己显得正常,随便找个什么人就结婚了,然后为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生一个孩子,在我没有做好完全的心理准备的时候,我真的没有办法。我宁愿别人说我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是读书读坏了脑子的傻瓜,这些诋毁我是完全可以承受的,而为社会生养一个具有破坏性的孩子,是我万万不能接受的。

我说,晴晴,你是不是太悲观了一点?你怎么就那么确定你不能养育一个优秀的孩子?

可是,江心,什么是优秀?我二十九岁就拿到了博士学位,算优秀了吧,但是为什么依然算不上性格健全的人?我想我是走到自己设置的死胡同里了。连我自己都这样疑惑,又怎能培养一个健康而且善良的孩子?况且,就算我真的有能力改变自己,终于交给社会一个善良的小孩,可是,谁又能保证他(她)不被那些不太善良的孩子欺负?我受不了这样的假设,也没有能力面对这些现实,我只是活在理论里,书本里,这是最本质的。

我无法理解晴晴这些来自生命的纠结,但是她不随便组建家庭的想法我是赞同的,的确,男女间的爱情是很神奇的,相爱能让生活里很多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更能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看到亲密关系的相处模式和保鲜诀窍,这是成人以后花多少精力都无法弥补的。

后来我试着劝晴晴,你看,世上的人,哪一个是十全十美的?小孩子就更不可能是了,你要不要试着换一个角度,也许你能爱一个一切都不太完美,但是并不让人讨厌的小孩?

晴晴发过来一个“捂脸”的表情,我知道这个问题在她心里还没有答案,其他人是没有能力改变的,只能靠她自己了。

我试着去探究晴晴形成这种想法的原因,思绪回到了遥远的杨家峪,她虽然是个出生在城里的小孩,但是她的寒暑假都是在乡下度过的,父母无暇管她,外婆又年纪大了,想必在杨家峪,她坐在外婆身边,看到舅舅家的孩子在父母怀里撒娇,多少会有些羡慕吧,可能也曾经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吧,和我一样,她也是极力想要逃离杨家峪,又十分想念杨家峪的,她要逃离的是曾经远离父母的孤独,她想念的,是外婆的笑容和十七岁的陈杉,所以当外婆去世以后,她再也没有回过杨家峪,当和陈杉分别以后,她再也没有去过二郎山,她不愿意从他家门前经过,哪怕知道他并不在家。

仔细想一想,家庭的确会伤人。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